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毕加索 >

第6章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毕加索-第6章

小说: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毕加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玛丽德瑞丝和玛丽亚搬回到巴黎。每周星期四和星期六,巴勃罗就去看望她们。对玛丽德瑞丝来说,巴勃罗的来访就是她整个的生活,她活着就是为了他的来访。其实,巴勃罗每次来到这里,大部分时间是为女儿画像,而不是和玛丽德瑞丝在一起。但玛丽德瑞丝一直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幻境里,在那里只有她和他的情人,连女儿的位置都没有。她总是把一间空房锁起来,告诉玛丽亚:“爸爸在里面工作,毕加索传54千万别去打扰他。”

    1941年1月14日,巴勃罗完成了一个剧本——《被捉住尾巴的欲望》的首卷画。这是他的自画像:一幅鸟瞰图,画中一位老者,秃顶,戴一副眼镜,观众可以看到他在写什么。这个剧本巴勃罗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剧中没有同情、也没有希望。巴勃罗这一时期的所有作品,也都是这种格调,他的内心一片冰冷。冰冷,成了他的创作的核心,这体现在画布上对朵拉马尔无休止的变形中,在朦胧的静物画中,尤其体现在雕塑作品《死神头像》之中。

    这一年,雕塑几乎成了巴勃罗的主要活动。他除了雕塑一些女人头像外,还用小孩玩具车的残体做成了一只大鸟,但稍一凝视,就发现鸟嘴就是儿童车的前轮叉子。这类把戏中,最巧夺天工、妙趣横生的是一件名为“牛头”的雕塑作品。巴勃罗把一个旧自行车的车座和车把拆下来一拼凑,居然创造了一个简洁而生动的牛头。巴勃罗在完成这件雕塑之后满心欢喜地说:“谁一看它就知道是个牛头。”当然,巴勃罗也创作主题严肃的雕塑。

    1942年,法国抵抗力量在聚集力量。希特勒入侵苏联后,法国共产党的力量得到了充实。早先反对共产党干涉艺术创作和个人自由的埃鲁阿也把意见放在一边,满怀热情地投入了共产党的武装和抵抗力毕加索传1量的艰苦战斗中去了。他和巴勃罗圈子内的知识分子一样,为了国家的自由,并不介意站到无情专制的斯大林一边。当法西斯带来的战争恐怖达到顶点的时候,巴勃罗创作了与实物一般大小的雕塑《抱着山羊的男人》。事先,他曾为此创作了许多草图,但真正雕塑只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作品中,留着胡子的裸体男人表情极为紧张,不规则的表皮下肌肉绷得很紧,双手死死抱着山羊。山羊在拼命地挣扎,显得非常痛苦,但是不愿被驯服。制作过程中,雕塑曾由于头重脚轻而摇晃得厉害,后来山羊干脆从男人怀里“摔”了出来。巴勃罗将其修改后,翻成了石膏像,放在他的画室里。战争结束后,朋友们涌进他的画室,而迎接客人的就是这尊透着不屈精神的雕塑。这是后话。

    巴勃罗开始在家里呆着,越来越不大去咖啡馆了。纳粹的巡逻队,飘扬在公共建筑物上的N 字旗帜,朋友的失踪,玛丽德瑞丝与朵拉马尔之间的冲突——所有这些沦陷的可恶迹象都令他深恶痛绝,使他无心再去日耳曼大街。多亏伊内丝来了,她把大奥古斯丁路画室收拾得比以前更像个家了。巴勃罗的衣服使他越来越像个豪放不堪的皮西米亚人——肥大的裤子,破衣兜用别针连在一起,上衣翻领上用鞋带挂着怀表,几乎全秃的头顶上一只巴斯克帽。这和他在社交界时期的高顶礼帽和红色印度腰带一样,是他的行头。不毕加索传56过,他现在不是花花公子,而是人群中的男子汉。

    3月27日,曾引导巴勃罗认真走上雕塑第一级台阶的玫里奥冈萨雷斯死了,巴勃罗震慑了,他要通过七幅关于冈萨雷斯之死的油画来拔除他对冈萨雷斯的思念。巴勃罗说:“我没画过战争,因为我不是摄影家,不去寻找题材。但无疑,我当时的画中是有战争的。”是的,他的作品中确实有战争,不过,那是他内心里的交战,是他个人同整个世界以及同统治这个世界的敌对力量之间的交战。他内心的战争一直延续到世界大战之后。5月,巴勃罗创作了一幅高61 5英尺,宽9英尺的油画——《欧巴德》,又名《裸女与音乐师》。画中,一个无助的裸女躺在受刑架上,枯瘦的双臂反绑在颈后,形成一个屈服的姿势,脸上是受折磨的表情,腿被无形的绳索捆绑着,另一个女人坐在她的对面,弹着曼陀铃。这幅油画反映了他对战争的愤怒。

    为了更好地了解巴勃罗的世界,或者说仅仅为了学会如何在他那个世界里生活,埃鲁阿请来了一位颇有名的笔迹学家。埃鲁阿交给这位笔迹学家一封巴勃罗的信,当然没有透露写信人的身份,那位笔迹学家看了之后说:“他使用树木……没有枝干,防卫着他那常与别人发生冲突的自身。他不愿为别人而毁灭。他强烈地爱着,又杀死他所爱的事物……他感到悲哀,毕加索传57想通过纯创造寻求出路,摆脱他的悲哀和痛苦。他反复无常,脾气暴躁,刚才还无动于衷,转眼就暴跳如雷。”埃鲁阿惊呆了:“对于认识毕加索的人来说,这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分析。”

    巴勃罗曾经说过:“你要工作,就要针对什么,甚至针对你自己,这很重要。一幅好画,任何一幅画,都应该有刀刃般的锋利。”在生活中,他创造性地也应用了刀刃,正如他在艺术中一样。一次玛丽德瑞丝到大奥古斯丁来找巴勃罗,正巧,朵拉马尔也来了,玛丽德瑞丝想要试试她的权利,他对她”深挚的和日益增长的爱”(巴勃罗曾写信告诉玛丽他对她的爱日益增长)所给予她的权利。她让朵拉马尔滚出去,朵拉马尔进行了反击。这时,玛丽德瑞丝的怒气变成了勇气,她向巴勃罗要求她最想要的东西:同巴勃罗缔结永久的关系。朵拉马尔像个委屈的孩子似地哭了起来。巴勃罗看到朵拉完全处于劣势,便走到玛丽德瑞丝的面前,轻轻地搂住她的脖子,然后朝朵拉马尔发表了他庄严的声明:“朵拉马尔,你十分清楚,我唯一所爱的,就是玛丽德瑞斯。”一个知识分子型的超现实主义女传教士,就这样,变成了巴勃罗门前的一块擦鞋垫。朵拉马尔被赶出以后,玛丽德瑞丝拼凑起来的幻境被巴勃罗打破了。他对她说:“你应该知道我的爱情的限度。”说完便转毕加索传1身而去。

    巴勃罗开始了一个漫长的创作过程,恶魔般的女性继续闯入他的作品。他又在画朵拉马尔。这次她被画成一个囚犯。他对马尔罗说:“对我来说,朵拉马尔总是个哭泣的女人……总是这样。女人是受苦的机器。”到后来,巴勃罗画布上的朵拉马尔便不再哭了,她连哭的发泄权利都没有了。画中,她大睁两眼,直视前方,全身被强忍不哭的努力所折磨。比哭更悲哀,更恐怖的东西在朵拉马尔的表情中。仿佛压抑悲痛的同时也窒息了生命。

    巴勃罗对现代的精神空虚表现得一目了然,时而冷嘲热讽,时而狂暴猛烈,因为他有切身的体验。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世界里,很少有人像巴勃罗一样敢于直面人生中的精神空虚,在这空虚中,剩下的只是无情与刻毒。所以,痛苦、迷惘、野性和愤怒,是他丰富的创造力的肥料和他那无所顾忌的坏脾气的温床。当然,他的精神并没有泯灭,只是仿佛精神已灭似地生活和工作。事实上,他常常特别喜欢关心那些以精神世界为自己生命中心的人。

    1943年,当德国军还没被赶出法国的时候,巴勃罗在巴利卡的农村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做两次弥撒,写作、画水彩画。黑暗包围了巴勃罗,但并没有熄灭他的热情和他对爱的渴望。一次,他与朵拉毕加索传59马尔等朋友在加泰隆餐馆吃饭时,他被两个少女迷住了。一个黑发、黑眼、希腊式脸型,穿一条百褶裙,显得飘洒;另一个腰身很细,大大的蓝眼睛,戴着一条绿色头巾,容貌秀美而又聪慧机警。前一个少女叫热内芙阿的科,后一个是弗朗索瓦丝吉洛。巴勃罗的热情与渴望又重新燃烧起来了。他看中了弗朗索瓦丝。

    弗朗索瓦丝比巴勃罗的儿子保罗小九个月,是个农业工程师的女儿,弗朗索瓦丝一生下来,父亲吉洛就决心把她培养成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让她像男孩子一样长大。

    弗朗索瓦丝从小喜欢读书,除了古典名著以外,还喜欢哲学。战争开始时,她正在学习法律。但战争和日益壮大的抵抗运动,使她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热内芙是梅洛的学生,她在弗朗索瓦丝弃法从画这件事上起了作用,那晚在加泰隆餐馆,在巴勃罗目不转睛地看弗朗索瓦丝的同时,弗朗索瓦丝也认出了巴勃罗。巴勃罗很热情地请她和热内芙去参观他的画室,并明确地告诉她们说:“如果你们来,尽管来,但是要来就别像到麦加朝圣似的。要因为喜欢我这个人,和我在一起觉得有趣,要因为愿意和我结成单纯而直接的关系而来。要是只想看画,那就请到博物馆。”热内芙回米迪去了,弗朗索瓦丝单独来到毕加索传60大奥古斯丁路的画室。每次,巴勃罗都找个借口把她带到一边去,躲开那伙聚在一起的来访者。几天之后,巴勃罗在给她看雕塑工具的时候,突然,在她的嘴上吻了一下,自此,弗朗索瓦丝走进了巴勃罗的艺术殿堂,同时也走进了巴勃罗的生活,拉开了他俩的爱情序幕。

    弗朗索瓦丝很难适应巴勃罗周围这个互相猜忌、不露真情的假面世界,但适应他本人并不难。她的性格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的阿丽儿极为相像——是大自然中水、空气等流动元素以及精神力量的体现。她说:“巴勃罗比我父亲还要大,他立什么规矩,或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不使我感到奇怪,我同意或不同意,都只不过是心里想一想而已。因为我想以他的年纪而论他是有经验的,最了解一切,而我可能有点不太听话。当时我们很相信我们之间还没有真正的冲突。”对巴勃罗来说,弗朗索瓦丝是个奇迹,是个奇妙的机遇。能做他孙女的年轻姑娘能表达出那些早慧的看法,一种敬意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1944年2月,巴勃罗和弗朗索瓦丝一起动身去旅行。这时,他最老也最好的朋友麦克司雅各布在圣贝诺阿被捕并被解送到德朗西拘留营,当朋友们提出营救的时候,令人震惊的是巴勃罗竟一声不吭。不久,麦克司雅各布死于狱中。

毕加索传61

    在德军占领期间,巴勃罗无论在黑市餐馆吃饭突然遇到搜查,或是非法用青铜浇铸雕像,更为严重的是在向国外运货币时被抓住,总会有人把事情掩饰过去。德国的一位大使说:“谁若敢碰毕加索一下,全世界的新闻界就会闹翻天,把你搞得不知东南西北。“可以看出,巴勃罗的传奇力量。但当麦克司雅各布向他求救时,他却没有利用这种力量搭救朋友,使雅各布免于一死,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背叛,既背叛了麦克司,也背叛了他自己。当麦克司的追悼仪式在圣洛什教堂举行的时候,巴勃罗也去了,但他像个路人一样在院里转圈,却没有走进教堂,他怕受到什么牵连。

    8月25日,巴黎宣布解放,也预告了巴勃罗生活的转折。他不再只是驰名世界,也不再只是个传说,他已成为战胜压迫取得胜利的象征。而巴勃罗历来喜欢象征却不喜欢现实,他不是英雄,却成了纪念碑,可与埃菲尔铁塔齐名。一位美国记者说:“毕加索和戴高乐将军一样,是在解放后的法国享有殊荣的人。“

    不久,美国名作家海明威来访。海明威曾在1936年至1939年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发表过剧本《第五纵队》、特写《西班牙的土地》和小说《老钟为谁而敲?》等反映西班牙人民斗争生活毕加索传62的文学作品。在1937年7月,海明威同苏联作家爱伦堡、法捷耶夫及阿托尔斯泰等人在马德里组织和召集了一次国际性的作家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还有法国作家马尔罗、特里斯旦查拉等人。在筹办这次大会时,本来打算邀请巴勃罗参加,但没有实现。这次,海明威随同美国军队来到巴黎。当他来到巴勃罗在大奥古斯丁路的住宅时,适逢巴勃罗到德瑞丝那儿。因此,海明威没见到巴勃罗。海明威深感遗憾,准备写一张字条给看门人。看门人习惯于人们留下礼物,便问他是否有什么礼物留给牛首人身怪。海明威回到汽车取来一匣子手榴弹,下面写着:“海明威赠给毕加索。”

    海明威这个礼物是意味深长的。实际上,巴勃罗在整个战斗期间一直是以战士的姿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的。

    在战时,巴勃罗的画室是反法西斯战士常常聚集的地方,因此,德国秘密警察和盖世太保也没有停止过对巴勃罗的迫害。他们时时刻刻盯着巴勃罗。但巴勃罗从来不把他们当回事,有一次弗朗索瓦丝去见巴勃罗,发现他正同法国抗德运动的领袖之一、名作家马尔罗谈话。巴勃罗告诉弗朗索瓦丝说,马尔罗是秘密地从游击队那里来见他的。

    许多去大奥古斯丁路拜访的人只能等着,弗朗索毕加索传63瓦丝曾数过,有20名美国兵睡在画室周围,但真正使她心烦的是,一次她骑车穿过克利希广场时,看到巴勃罗和他那只野性未退的鸽子的合影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她说:“我突然感到鸽子和巴勃罗都被驯服了,可以任全世界仔细看和抚摸了。”

    10月,巴勃罗在阿拉贡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并在《新大陆》报纸发表文章《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他说:“参加共产党是我的全部生活,全部合乎逻辑工作的结论。因为,我骄傲地声明:我从没有把绘画当作单纯消遣的艺术或是逃避。我想通过绘画和色彩,作为我的武器,深入了解世界和人,以便使这种了解一天天地越来越能够解放我们每一个人。我想以我的方式说动我认为最真实、最正确、最美好的事情。这些年来的可怕的压迫已向我证明,我不仅要以我的艺术来斗争,而且我要以我整个的身心来斗争。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共产党。”巴勃罗通过入党获得了一种舒适、快意的共鸣感和许多掌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