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 >

第96章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第96章

小说: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和女孩子走进峡谷,看见了点点的灯火。原来这小小的峡谷里,竟然是别有洞天。

    一堵低矮的围墙后,是一片灯火闪烁的房屋。

    老者和女孩子走进院子,冷月在几片稀松的冻云中间浮动,几点疏星远远地躲在天角。院内有一根柱子,柱上悬着一盏风灯,方形玻璃罩子里,油灯的光在寒风中显得更孤寂,灯柱的影子淡淡地躺在雪地上。院中寥寥的留了一些脚印在雪上,深深的脚迹疲倦地睡在那里,动也不想动一动,直到新的脚印来压在它们的身上,它们才会发出一阵低微的叹声,被压碎成奇怪的形状,在这一片白茫茫的院内,没有清清楚楚的脚印,只有大的和小的黑洞。上一个冬天的雪还没有消融,映着月光,白皑皑的照得院内如同白昼一般,夜来的朔风已将这满地的残雪吹冻,踏上去咔嚓咔嚓地作响。

    老者和女孩子走到屋前,老者一掀门上的棉帘,和女孩子一起钻了进去。

    老者和女孩子一进屋,就感到屋里正漾溢着一种融融的暖意,让两个正从冰天雪地里穿出的人顿时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惬意。

    这两人一掀门帘进屋,带进一阵冷风,让屋里的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老者一进屋,如电的目光迅速的打扫了一下屋里。只见屋里坐着二三十个人,有的围着桌子喝酒,有的围着火炉烤火,还有的正趴在桌子上睡觉。屋子里很宽敞,即便是坐了二三十个人,一点也不显得拥挤,边上还有几张桌子是空落落的。?

    屋里的人见了老者和女孩子进屋,就有人高喊,“老板,来客人了!”

    话音未落,就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从里屋走出来。

    老者说,“老板,来二间客房。”

    小伙子说,“实在对不起二位,小店的客房早就客满了。”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屋里的人,说,“这些客人都是没住上客房的,只能在大厅里凑合一个晚上了。”

    老者和女孩子对视一眼,显得颇为无奈。

    小伙子说,“外面冰天雪地的,这附近不要说客店,就连人家也没有。二位要不嫌弃,就和大伙儿一起,在大厅里对付一宿如何?”

    老者点点头,表示也只能如此了。

    老者和女孩子在一张空桌子前坐下,老者让小伙子有好酒好肉尽管拿来。小伙子说,“酒肉都是现成的,只是这个时候,热的却是没有。要不,我给二位拿一个火炉过来,你们自己边热边吃?”

    女孩子看了看老者,说,“出门在外,也顾虑不了那么多了,先切两斤牛肉,再打几壶好酒上来吧。”

    小伙子很快就生了一个火炉端出来,接着拿了两壶酒和两大盘牛肉放在火炉边上,告诉老者和女孩子,牛肉和酒一会儿就能热。

    老者和女孩子没有理会火炉边的牛肉,而是一人先抓起一个酒壶,碗也不用,直接嘴对嘴将一壶酒喝得干干净净。然后让小伙子多拿几壶过来。

    女孩子喝酒的架势引起了屋里其他人的注意,大家纷纷把目光朝这个女孩子投过来。

    老者在众人七嘴八舌的言语中,听到几声冷笑。老者朝笑声看去,只见一个原先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人抬起了头,正对着自己嗬嗬冷笑。老者一看到这个人的脸,心里一惊,面色立变。

    这时,女孩子也发现了那个冷笑者,她双目一睁,就要站起身来,却被老者一手按住了。老者压低了嗓子,说,“既然躲不过去,那就放手一搏。不过现在却不是时候,不如我们吃饱喝足,再养足精神,到时再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砍一双。”

    两人再不看他人,自顾自地吃喝起来。

    另一个火炉傍,一个身材削瘦面容俊俏的年轻人站起身来,他拿着一盘土豆,放在老者面前,说,“这东西烤起来香喷喷的,在酒后吃来却是最有滋味。”

    老者看着年轻人的面容,呆了一下。没作任何表示。倒是女孩子客气地说,“如此,便谢过这位小哥了。”

    年轻人拖了一条板凳,在火炉前坐下,说,“在下姓花,名逢春,山东人氏。听二位的口音,我们该是老乡吧。”

    年轻人一报姓名,老者和女孩子都是一怔。老者说,“在下姓萧,单名一个恩字。这是小女桂英。”

    花逢春听到两人的名字,点了点头。萧桂英看了看花逢春,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老者给花逢春倒了一碗酒,说,“他乡遇故人,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何不痛痛快快大喝一场。”

    花逢春笑了笑,说,“还是老人家痛快。”

    先前那个对着萧恩冷笑的人旁边,一个中年汉子突然插话说,“只怕人家杀起人来,也是如砍瓜切菜般痛痛快快。”

    中年汉子的话顿时让大厅里的气氛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中年汉子。中年汉子一句话之后,竟又趴在桌子上睡了起来,片刻之间,便打起了呼噜声。众人面面相觑,大厅里一片沉寂,只有那中年汉子的呼噜声不紧不慢地响着。

    另一个火炉边,萧恩父女和花逢春推杯换盏,似乎对四周的一切充耳不闻。

    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马的嘶鸣。

    人群中有人说:“又有客人来了。”

    那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又从里屋跑了出来,边说还边念叨着,“今天这是见什么鬼了,这冻死人的天气,还有这么多人一个劲往外跑。”

    话音未落,门帘开处,一个男人带着二个小孩出现在大家面前。


………………………………

第七章:遥远的传说:五十二、围炉夜话

    男人说:“老板,备两间宽敞干净的房间。”

    小伙子笑道:“实在对不住,小店早住得满满的,腾不出房间来了。”

    那男人说:“那么,帮我们找一间好了。”

    小伙子道:“真的对不起,要是平常,象你这样的贵客,小店是请也请不到的,可是今天实在是客人太多,所有房间都住满了。就连我们自己的住房都让了出来,我也只能在大厅里和大家伙一起凑合一夜了。”

    那男人一手牵一个小孩,大声呵斥道:“你连客房都没有,还开什么客店?要不,你叫人让一间出来,我们多给你一些钱就是了。”

    众人见到这男人,心里都是一怔,只见他年纪四十有余,面若满月,目若流星,身穿貂皮皮袄,服饰甚为华贵。

    这男人身后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都是十来岁年纪,一般的清雅秀丽。众人为这男人的气势所慑,本在说话的人也都住口不言,呆呆的望着这三个人。

    小伙子笑道:“这位大爷,你看看,这些客人都是找不到客房住的。你三位要是不嫌委屈,就在这里烤烤火,胡乱对付一个晚上,你要是不急着赶路,等明天客人们退房了,你再好好能歇几天就是了。”

    那男人心中颇不耐烦,但看眼前这情景却也知道店家说的确是实情,便蹙着眉头不再言语。

    萧桂英看这两个小孩颇为可爱,便说:“小弟弟,小妹妹,你们过来,先烤烤火,赶了寒气再说吧。”

    那男人感激地看了萧桂英一眼,抱拳道:“好,多谢啦!”

    坐在萧桂英身旁的花逢春和萧恩都向旁挪移着,让出了一片地方。

    三人坐下,那男人自报了家门,说是姓任名延,河北人氏。却没有介绍那两个小孩。萧恩父女和花逢春也各自做了介绍。那男人叫了酒菜,邀三人同饮。萧恩父女和花逢春也不客气,与任延对饮起来。那任延酒量甚豪,喝了一碗又是一碗,那两个小孩也陪着大家喝了一些,听两人称呼,乃是姊弟。那男孩子年纪看着似乎比女孩子大些,但却叫女孩子为“姐姐”。

    屋子里,众人围坐在几个火炉之旁,听着屋外的北风声呼呼而响,一时都没有了睡意。

    一个河南口音的青年汉子说:“这鬼天气真是折腾人,冻得人鼻子都快掉了。这老天爷可真不给人好日子过啊。”另一个河南口音的中年汉子说,“忍忍吧,等到了博格达就好了。”一个山西口音的年长者说道:“你也别怨天怨地啦,要不是有博格达在,让我们在这里有个热火烤,有口安稳饭吃,我们换个地方试试?只怕到时候想来,这里已是梦寐以求的安乐窝了。”

    任延听到“博格达”二字,向二个小孩子看了一眼。萧恩父女和花逢春也是面面相觑。

    那个河南口音的青年汉子说:“也是,如果不是有博格达在,现在这个三国的交界处,早已是打得不可开交。哪里还有人敢在此居住?又哪里会有眼前这个世外桃源?”

    那个山西口音的年长者说,“大宋和西夏边境还好些,大宋和大辽的边境上,边民所处的差不多已是人间地狱了。”

    河南口音的中年汉子说:“不会吧?宋辽边境不是由杨家将世代镇守,历来平稳吗?”

    那个山西口音的年长者叹了一口气,“那是从前了,去年,杨家将遭人陷害,被朝廷满门抄斩后,如今的大辽早已在边境枕戈待旦。现在的辽兵差不多每天都进入宋境打草谷,当地的边民苦不士堪言,开始逃之夭夭了。”

    河南口音的中年汉子也叹了一口气,“想那杨家将在时,又岂能容得这些辽兵如此猖狂。”

    那个山西口音的年长者说,“谁能想大宋朝廷竟会自毁长城,只是苦了当地的百姓。”

    河南口音的青年汉子说:“如今大辽屯兵边境,不知道会不会波及到博格达?”

    山西口音的年长者说,“博格达可不似大宋朝廷那般无能,当年西夏和大辽都曾重兵进犯,结果都是全军覆灭。后来两国都是对其拼命拉拢,生怕博格达为对方所用。也幸亏有一个博格达存在,大辽和西夏多年没有开战,让这一带的人免去了生灵荼炭之苦。”

    河南口音的青年汉子又说:“只是现在大辽对大宋虎视眈眈,西夏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所动作?”

    山西口音的年长者说,“大宋的西北边陲一直稳定,虽说范公早已不在,但康定军威风不减。只要有康定军在,西夏人就不敢轻举妄动。”

    萧桂英听到众人言语,忍不住低声问花逢春,“范公是谁?康定军又是怎么一回事?”

    花逢春正要开口,对面的那个小男孩突然播话,说,“这事说来话长。”小男孩说着,看了任延一眼。见任延并无阻止的意思,才又继续说了下去。

    “宝元元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与宋朝的关系正式破裂。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宋兵。随即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康定元年,范仲淹奉调西北前线,担任边防主帅。范仲淹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天下之乐而乐名动天下,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范希文,后世尊称为范公。范公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军队制度上,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使军队面貌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防御工事方面,构筑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

第七章:遥远的传说:五十三、杨家将的遭遇

    “范仲淹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同时,范仲淹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一直以来,康定军都是大宋朝最强的劲旅之一,与杨家将之军齐名。范仲淹利用筑城修寨进行积极防御的方法,使西北军事防务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边境局势大为改观。庆历四年,北宋与西夏最终缔署合约,西北边疆从此得以稳定。”

    小男孩声音清脆,虽然声音不大,但屋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见识从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嘴里吐出,不仅使萧恩父女和花逢春大感惊讶,就连刚才对着萧恩父女冷笑的那人,眼里也不禁流露出一丝惊异。

    那山西口音的年长者说:“幸亏西北有康定军在,才保当地的平安。但东北边境现在没有了杨家将,大辽士兵的残暴,想来各位都有闻,也不用多说。只是苦了那些边境上的大宋百姓,有的合家被毁,财物被劫掠一空,男子被杀,女子被掠为奴。如今的守军是个昏庸无能之徒,只管自己保命,任凭辽人为所欲为,那里理会百姓的死活……”

    那两个小孩又听到“杨家将”的名字,神色又是一动。

    那河南口音的青年汉子道:“我大宋地广人多,倘若人人都不怕死,辽人再凶狠百倍,也不能欺我大宋子民。”

    河南口音的中年汉子又叹了一口气,道:“是啊,老百姓都是不怕和辽人拚命的。你看杨家将镇守边关时,百姓支持,辽人就是来犯,也次次都被打得屁滚尿流。多年不敢越雷池一步。”

    众人纷纷问起当年边关的情形,那河南口音的中年汉子说得有声有色,把杨家将夸得便如天神一般,令众人赞声不绝。

    只听那山西口音的年长者又道:“可惜我们大宋防的不是外邦,而是百姓。一个禁武今禁止普通百姓练武,就连家里买一把菜刀都要登记在册,多买一把都不行。就算是百姓有心拼命,又拿什么和以武为傲的辽人去拼?难道用自己的脑袋去挡辽人的刀锋?”

    众人一齐看着他,心知他言之在理,不由得都默然无语。

    这时,任延忽然叹道:“可惜朝廷忠奸不分,往往奸臣享尽荣华富贵,忠臣却含冤而死。”

    那山西口音的年长者道:“是啊。从大宋立国以来,全赖杨家将守御边关,边境这才平安,辽人的阴谋才不能得逞。哪知当今皇上却信奸臣蔡京、童贯、杨戬的话,说杨家将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