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 >

第17章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第17章

小说: 我看见了我在那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妹说,“你就编吧,谁都看得出来你们之间的不正常。”

    我说,“这事说起来确实是有一点不正常,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大法师,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你不用多心,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更像是对自己的妹妹,甚至是女儿的那种亲近。”

    阿妹笑了笑,“你倒是真能编,还女儿呢,人家多大?你才多大?”

    我说,“我知道这事说起来都没有人会相信。有时候,就连我自己也都不信。但事实的确就是这样。有一点我可以保证,这次来这里之前,我是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大法师的。”

    阿妹点点头,说,“这一点,我相信。”

    我看着阿妹,一脸的认真,“你不知道,其实来这里之前,这个大法师却多次真实地在我的梦里出现过。”

    阿妹睁大眼睛,不认识似地看着我。

    我说,“这是真的,大法师从第一次看到我,也像是认出了我。但我可以确定,我们是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但我心里的那种熟悉的亲近,甚至是亲情的感觉又是真实存在的。为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甚至想,会不会是我和她上一辈子是一家人,我的梦只是残留的上一辈子的记忆?”

    阿妹说,“难道你们是上一辈子的情人,在这一个轮回中又相逢了?”

    我摇摇头,“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在我的梦里,我们从来都不是情人关系。她就是一个有时很体贴,有时很顽皮的妹妹或者女儿的神态。”

    阿妹又低下头,轻轻地说,“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我说,“我讲一个故事吧。”

    阿妹又抬起头看着我,似乎对我要说的故事有所期待。

    我说,“从前,有一个人,一生都在守候着一道大门。每天都有人被人迎进这道大门,他从来没有问过人,也没有人告诉他,这道大门的里面是个什么地方。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从远方而来,站在大门口激动地大呼:天堂,我终于找到你了!守门人无比地惊讶,问那个从远方来的人:你说,这里是天堂?远方来的人说:当然!那个守门人听了,伤心地大哭起来。他在这里守候了一生,竟然不知道自己守候的就是天堂。”

    阿妹有些不解,问我,“什么意思?”

    我说,“因为你就是我的天堂,我可不想做那个天堂的守门人。”

    阿妹用手肘顶了我一下,说,“这才是你三更半夜拉我出来的真正目的吧?!”

    我说,“准确地说,应该是目的之一。”

    阿妹说,“还有什么坏水,就一起倒出来吧?!”

    我说,“另一个可是对你很重要的。有一个秘密,我想我应该告诉你的。其实,我们现在所在的村子似乎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部落,而仅仅只是一个部落的一小部分。这个部落的主要部分,还隐居在山里。这个部落就叫博格达,博格达共有九部,其实就是九族,分别是狮、虎、狼、豹、鹰、鹫、象、鲨、鳄。他们共同守护着一个神庙,神庙是供奉博格达众神的地方。博格达众神一共有十六个,十六神各有分工,掌管着不同的部族。十六神合在一起就叫博格达众神。”

    阿妹听得眼睛越睁越大,说,“这个秘密若雨知道吗?”

    我说,“我可不想卷进那些乱七八糟的事里去,所以就没有告诉她。”

    阿妹突然贴近我,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说,“就算你是骗我的,我也认了!”

    我知道阿妹指的是什么。我使劲搂了一下阿妹,“既然我认定了你,就不会骗你。”

    阿妹说,“你保证?”

    我说,“我保证!”
………………………………

第四章:困惑:十八、争吵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多勒从睡袋中拉起来。看来,我是低估了这个毛头小子的习武热情。

    我无奈之下,只好跟着多勒到了祠堂外不远的一个树林的空地上。这时,村里人已经在祠堂门外的空地上练开了,一个个练得劲头十足,虎虎生风。我想了一下,把和艾雅过招的那一套拳传给了多勒。告诉他,这一套拳不可以在人前演练,也不可透露给他人。练熟了之后,可以让大法师给他喂招。多勒不敢相信地看着我,说大法师可是从来都不会指点别人工夫的。我告诉多勒,他只要把拳练好,然后演练给大法师看,大法师自然会帮他的。

    多勒的天赋确实不错,这一套拳虽然招式并不太多,但变化却颇为繁杂。他一个早上却几乎学会了大半,且使起来象模象样。照这样,再有一个早晨,他就可以全部学完。之后他就是自行练习,至于能练到什么样的程度,那就看他的努力和悟性了。

    教完多勒再回到祠堂时,考察组的人正在准备着要外出。若雨见我回来,告诉我,鉴于昨天出现的情况,她决定换一种方式,先和村里的人联络联络感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她决定第一步从村里的学校开始,她希望考察组每个人都捐一些东西出来给孩子们。从今天开始,考察组的所有人轮流,每个人都到学校去上一天的课。

    我把若雨拉到一边,说给孩子们礼物我同意,用这种方式和村里人联络感情我也不反对。但一定要慎重,不要让人觉出这是功利的行为,否则就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但考察组的人轮流当老师的事最好还是免了。一是考察组的人人多嘴杂,谁也不知道这些人会给孩子们讲些什么,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说一些不合适的话。毕竟这里不是内地。这里的情况特殊,一句不合适的话就可能带来无尽的麻烦。二是我们给孩子们上了课,让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美好的想象。然后呢?然后怎么样你想过没有?我们拍拍屁股走了,孩子们怎么办?他们走不出去,也无力改变现实,还要背负着美好的想象带来的痛苦折磨。我们这是在帮他们还是在害他们?我觉得,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孩子们的未来,就不应该去增加孩子们的痛苦。

    若雨惊异地看着我,说,“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想过。”

    罗教授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到了边上,他听了我的话,有些不以为然。罗教授说,“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现代文明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也是人类从内心和本质上都向往的。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美好的想象,就会有对美好的向往。有了对美好的向往,他们就会走出去。他们走出去了,自然而然地也就改变了自己的未来。”

    我说,“你这叫一厢情愿。就算他们走出去了,那又怎么样?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还是那个他们向往的充满美好的想象的外面的世界吗?面对残酷的竞争,面对尔虞我诈的环境,他们连生存就将是问题。这种未来不过是我们欺骗他们的美丽陷阱而已。到那个时候,他们得到的就不只是痛苦,而是伤害了。”

    罗教授说,“你这叫杞人忧天。竞争、发展,这是世界的潮流。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中,必然要经过痛苦、蜕变的过程。你应该相信这些孩子们,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他们完全可以适应并溶入到现代文明中去。”

    我说,“你这就是自已为是。首先,你能确定你的文明就比他们的文明好?其次,你说的那种改变,无非是让他们由质朴变成对一切都没有信任,变成功利当先,直白点说,就是让他们变坏,变得和我们一样坏。起码,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如果这就是现代文明的作用,还不如称之为现代文明的污染。”

    娟子这时插话进来说,“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里的人和人之间关系非常和谐,就是见到外人都会微笑着招呼,如果有需要,谁都会伸手帮你一把。让人觉得很亲切,就象在一个很熟悉的地方,一点也没有陌生感。我一来到这个地方,就觉得自己好象是从小就生长在这个块方,这里所有的人都是老熟人或者亲戚朋友一样。”

    李礼理也说,“这里的人勤劳,也很会享受生命。对他们而言,一年就是两个季节,耕作的季节和享受的季节。他们的生活态度,确实让人望尘莫及。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会吃奶就会喝酒。”

    阿妹说,“我也发现了,我在这里也一直在奇怪,这里的人的生活质量都很相似,这里没有特别富有的人,也没有穷人。在这里的那些日子,我看到这里的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溶洽,就连一群群四处追逐的孩子们,也没有看到他们中有人吵上或者打上一架。男人们人人天天都在喝酒,但从没有看到一个人酒后的癫狂。这种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确实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

    若雨说,“我在这里,也感悟到许多人类已经失去的和正在失去的东西。也许这更是人类的本质。我想这里可以被称为最后的圣地了。”

    我说,“最为关键的是,当我们为自己所谓的现代文明沾沾自喜时,人家是否认同我们的文明?也许人家抵制,也许人家还会嘲笑。当人家抵制或者嘲笑时,我们又当如何?”

    罗教授说,“我们现在都只是猜测。毛主席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我们可以先试试,只有试过了,才知道人家接受与否。”

    我说,“我不反对你试试,但你想过不成功的后果吗?你是否准备好了接受这种可能出现的后果?”

    罗教授说,“还能有什么样的后果?”
………………………………

第四章:困惑:十九、一个故事

    我说,“你猜?”

    老炮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人路过一个村子,他看到村里所有的人都在田里干活,却有一个人躺在村边的树阴下独自乘凉。过路者看到那人像没事人似的悠然躺在大树下,忍不住劝道:你不该这样活着的。乘凉者问:那我应该怎样活着?过路者说:你应该比别人更勤于耕作,春天不要偷懒,夏天不要怕热,起早贪黑,把你田里的庄稼种好。乘凉者问。那以后呢?过路者说,

    这样,等到秋天,你就可以收获比别人多很多的粮食。你再省吃俭用,又会节余下很多粮食。再把节余的粮食卖了,换成钱,你又可以买许多田地。有了更多的田,你就可以打更多的粮,卖更多的钱。这样下去,你就越来越有钱。过些年,你就可以盖深宅大院,买许多骡马,雇一大群人,替你干活了。乘凉者又问。那以后呢?过路者说:那以后你就自由自在了。别人去干活,你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树阴下过日子啦!乘凉者笑了。说:我现在不正是这样吗?”

    若雨说,“这个故事倒是很能说明问题。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我们都有自已为是的毛病。但实际上,我们认为的好,就真的一定好吗?我们都清楚,无论那一种文明,它的终极追求都是平等、自由、关爱。从这一点上来看,人家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已经比我们先行了。”

    阿妹也说,“其实这两种文明各有优劣,我们发达的只是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我们确实还不如人家?”

    皇甫颇为不服,说,“既然你们把这里说得如此之好,我也无话可说。我只问大家一句话,既然这里如此之好,谁愿意留在这里?和这里的人一起生活?”

    听了皇甫的话,我愣住了,皇甫提出了一个我没有想过的问题。虽然这里有千好万好,但在潜意识中,我自然而然地是将自己当作一个路人。如果让我留在这里生活,我会留下吗?我扪心自问,我不知道。

    皇甫的问题让大家面面相觑,显然大家在这个问题面前,都和我一样。

    老炮说,“这是两码事,现在我们在这里是客人,人家对我们礼敬有加。如果我们在这里定居下来,我们根本就无法适应。说句不好听的,首先人家是有信仰的,而我们基本都缺乏这个东东。其次,我们是有功利心,且已经无法放弃。可人家是没有这么一说的。如此,我们这些人要留下来,用不着几天,也必然会让人家给轰走。”

    只有娟子说,“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如果可能,我希望留下来。”

    大家把目光都转向了娟子。看娟子的神情,不像是随口那么一说。

    看到大家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娟子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娟子说,“我是认真的。只要这里肯收留我,我一定会留下来。我去村里的学校看了,这里没有正式的教师,孩子们学的东西也仅仅是认识一些字。我可以在这里当个教师,教孩子们一些实用知识。”

    李礼理在边上起哄,说,“这个主意好,我支持!你不如干脆再嫁一个寨子里的小伙子,彻底献身祖国的西部开发。做一个当代版的王昭君。下次再见你时,没准你脸上有着两块幸福的高原红,头上插了几枝漂亮的孔雀翎,然后怀里抱着一个娃,背上背着一个娃,手上牵着一个娃,衣襟上还拉着一个娃……”

    娟子瞪了李礼理一眼,“你当老娘是老母猪啊!”

    李礼理一脸的无辜,“我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己,这里又没有什么文化娱乐,一到晚上,也就只有床上这点娱乐活动了。这里又没有什么计划生育,这天天娱乐之下,生一堆娃有什么奇怪?”

    娟子气结,说,“你这家伙现在就是一条疯狗,逮谁咬谁。”

    我说,“娟子,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不应该这样侮辱疯狗!”

    老炮说,“我一直纳闷,李礼理这家伙怎么这两天怎么这么乖,一点动静也没有。原来这小子一直是在使劲憋着。憋了这么久,现在终于放了出来,好一个又响又臭的屁。”

    李礼理哇地一下叫了起来,“你们干吗要这样子针对我?我只不过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

    若雨听着我们这样胡闹,皱起了眉头。说,“大家安静一下,与工作无关的问题就不要在这里说了。现在,大家先把给孩子们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其他的事情另行安排。”

    很快,考察组所有人给孩子们凑的东西就由黑子收集起来。除了李礼理早就准备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