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狱中书简 >

第30章

狱中书简-第30章

小说: 狱中书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潘霍华在信中曾经表示《追随基督》书里可能隐藏一些「危险」,但他人然选择「恪守」其中的教训。关于《团契生

活》这本书,读者在阅读时,应当留意潘氏在前言中所说的话,他说这本书「不应该被视为对团契生活这个议题最终的探讨」

。换言之,该议题尚有广大的讨论空间。



                                   第三阶段:反抗希特勒


在潘霍华过逝后,贝特格将其作品重新整理出板。在潘氏的第三个阶段里,包括了一九四九年的《伦理学》及一九五一年

《狱中书简》。《伦理学》里收纳了潘氏的四篇草稿。《狱中书简》则是书如其名,收集了潘氏在狱中向朋友亲属发出的信件




这两本书都是潘霍华在极困难的情况中写下的作品,文字间流露出零散不连贯且私人味十足。书中的神学思想因为在极恶

劣的环境压迫,反倒益加发人深省。



基督教伦理学的基础就是神的本体………在耶稣基督里所启示的,其中心课题是爱,然而没有人认识爱,除非我们明白神在耶

稣基督里的自我启示,爱就是神向人的启示。我们所有关于爱的认知与原则都集中在耶稣基督里。而耶稣基督的确在人的历史

中以血肉之躯出现过。潘霍华说:「凡看过耶稣基督的人就看见了神与世界在一体中显现。从此她不会只见神而不见世界,也

不会只见世界而不见神。耶稣基督是神又是人,在神与世界中间,成为历史的中心,让人与神和好。」注4《伦理学》一

书的目的是要帮助人分享基督的生命,并在人群中将之活出来。



《狱中书简》一书流传甚广,深受读者喜爱。卡耳巴特亦曾说:「《狱中书简》是一根特别的刺。」在狱中,艰困的环

境迫使潘氏思考一些神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基督教?在今日,对我们来说基督是谁?在这个非宗教的世界,基督如何能变成

其中的主宰?这些书简流露出一个牧者的心肠,潘霍华不但深爱他的同胞,也勇敢地在纳粹政权之前公开地为真理做见证。



在《狱中书简》一书里,有关基督乃是在一个「及龄的世界」world come of age这个主题相当凸显。潘霍华说在及龄

世界里宗教已死,不复存在了。自十三世纪起,人们越发不将神当作「工作的前题」working hypothesis,反而越发使用

自己的能力来回答人生重要的课题。无论在神学、艺术、政治、伦理等问题上,「神」变成多余不必要的东西。潘霍华以为甚

至在宗教问题上,人们也不再向神求助。这一点,的确是基督徒在行福音时必须面对、深思的事实,当然也成了格外需要努力

突破的课题。



                                                 结论


一九八六年、为纪念潘霍华八十岁冥诞,德国的出版商计画出版一套十六本潘霍华全集《the Dietrich BonHoeffer Werke

》,迄今已有十一本上市。这套全新、完整,附注解的版本,解决了早期潘霍华作品在版本上的疑问。现在,国际潘霍华学会

已取得德国出版社的同意,日后将出版全套的英文版。这套作品为现在与将来的潘霍华研究奠下坚实的基础。



潘霍华逝世已经五十年了,透过其作品,他依然向世界说话。不论我们是否同意,当我们读潘氏作品时要谨慎,不要主观

地去作褒贬,不要将潘霍华的殉道过于神话,也不要过于延伸他的神学,要精准地读出潘霍华的原意。


注释:贝特格著《潘霍华:有异象,有勇气的人》英文版于一九七○年由哈泼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八六七页,内容包括潘

霍华的作品与其一生,及当时的政局、社会等。


John D。 Godsey著「读英文版的潘霍华:几个难题」,收集在Peter Vorkink; Ⅱ 所编的《潘霍华在及龄的世界里》一九

六八年由Fortress出版社出版》参考一一八页。


贝特格著《潘霍华:有异象,有勇气的人》,第四六九页。


潘霍华著《伦理学》,由贝特格编辑,一九六八年Macmillan出版社出版,参考第七○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