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水浒之我叫宋清 >

第41章

水浒之我叫宋清-第41章

小说: 水浒之我叫宋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偈そ巳丝晌确妗S钟幸蝗耍耸球V萃帕肥梗张恚^,亦是东京人氏,乃累代将门之子。使一口三尖两刃刀,武艺出众,人呼为天目将军,此人可为副先锋。”
  
        高俅点头道:“小事尔!只要能拿下梁山,我这里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说罢,立刻派人传信召集二人。
  
        第二日早朝,高俅带着呼延灼面圣,道君皇帝一见之下惊为天人,赐踢雪乌骓一匹。那马日行千里,浑身墨锭似黑,四蹄雪练价白,因此名为踢雪乌骓。
  
        蔡京见罢,出列道:“呼延将军仪表不俗,我这里再荐一位将军,确保万无一失。”
  
        赵佶点点头道:“不知太师所荐何人?”
  
        蔡京命人传上来了关胜,只见这关胜堂堂八尺五六身躯,比呼延灼还高了半头;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可不是关羽再生么?
  
        赵佶大笑道:“这位关将军莫不就是朕的关羽?”
  
        当下又赏下一匹赤兔马,这马也是日行千里,身量极大,势若猛虎,浑身赤红,因为此马喜欢迎风嘶叫,因此唤作嘶风赤兔马。
  
        “陛下,关将军如此英雄,可为主将;呼延将军做个先锋便是。”作为蔡京第一打手的刘正夫站了出来道。
  
        还没等赵佶同意,宣和殿大学士蔡攸却道:“我看关将军到不如呼延将军,蜀汉的忠臣总比不过我大宋的忠臣吧?”
  
        呼延灼先祖乃是铁鞭王呼延赞,呼延家族十代为将,虽然比不上种家这样的大门阀,却也是大宋一等一的将门。
  
        蔡攸这句话却极有水平,一方面贬低了关胜,一方面还派了赵佶的马匹,令人无法反驳。
  
        中书舍人李邦彦站了出来道:“无论是蜀汉的忠臣还是大宋的忠臣,现如今都是陛下的忠臣,既然如此何不让两位将军比试比试?”
  
        李邦彦即和蔡京刘正夫不和,也不喜欢王黼童贯等人。并非他是孤臣,而是李邦彦的后台是宦官。
  
        当今朝廷虽然一门的污秽,但是大抵就这三派,一是以太师蔡京为首的文官派,二是以王黼高俅为首的枢密派,第三是中立派。其中中立派最为复杂,不光有李邦彦这种以太监为后台的大臣,还有不少尚有良知的大臣。
  
        高俅见状,站了出来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如让两位将军分兵进发。呼延灼将军去营救青州,关胜将军趁虚进攻梁山。”
  
        赵佶点了点头道:“就依高爱卿所言,让两位将军分兵进取。”
  
        此事算是定了个调子,虽然有诸般不妥,但是是各方面博弈出来的结果,所以大家还能接受。
  
        散了朝后,呼延灼跟着高俅到了枢密院;关胜却跟着蔡京去了太师府。
  
        花开并蒂,各执一枝,先说这边枢密院。
  
        高俅唤过来呼延灼,和他商议起兵的事情。
  
        “呼延将军,不知道汝宁你部下有多少士卒?”
  
        “回恩相,约有两千马军,三千步军。”呼延灼忙回道。
  
        高俅摸了摸胡须道:“想来韩滔彭玘处也差不多,这样吧,你三人亲自回州,挑选五千步卒,三千马军;我这里再给你一万禁军。这样共计一万八千人,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呼延灼行了一礼道:“恩相有所不知,这三州军马都是训练熟练之辈,只是衣甲,马匹不全,还望恩相宽恕。”
  
        高俅笑道:“这有何事?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务要军马整齐,好与对敌!等到出师之时,我自差官员来点视!”
  
        呼延灼大喜过望,当即谢恩准备出发不提。
  
        那边关胜跟着蔡京到了太师府,蔡京问道:“梁山泊草寇围困青州城郭,请问良将,该当如何剿灭这帮贼寇?”
  
        关胜禀道:“回禀恩相,草寇占据地利,虽然大军出征,但是没有水军恐难行事,乞假精兵数万,战舰若干。先取梁山,后拿贼寇,不出旬日定能报捷。”
  
        蔡京大喜道:“将军此计正和我心。”
  
        随即唤来枢密院使官,教他调拨山东、河北精锐军兵一万五千,登州平海军五千,教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合后,关胜为领兵指挥使,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为副将,步军太尉段常接应粮草。
  
    
  
    
  
    
第八十章:山雨欲来

  
        关胜抽调的是河北山东等地,一来二去耗费了不少时间;而呼延灼因为要解救青州之围,所以直接点起禁军一万先行,其余的由韩滔彭玘召集完毕后在追赶呼延灼的脚步。
  
        呼延灼先从禁军里面挑选士卒,可是看到禁军的模样,呼延灼不由得暗自叫苦。
  
        老的老,少的少,十停里面能有八停的这就算人数多的了。而且将士们缺乏训练,有那贪心的将领,竟然让士兵在军营里面做木工活!
  
        呼延灼寻来寻去,只能矮个子里面挑将军。好在禁军中还有少许有良知的将军,比如丘岳、周昂等人。所以呼延灼便在丘岳那里借了四千,周昂那里寻了三千,这个将军这里找了五百,那个那里找了三百。
  
        零零总总,总算是凑够了一万人吗,呼延灼心中却凉了半截,这些人马有多少能顶用?恐怕这一万,尚不如汝宁自己的手下三千吧?
  
        好不容易凑齐了人马,又往甲仗库里挑选武器盔甲,好在,这次没让呼延灼失望。总计挑了铁甲八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铜铁头盔一万顶,长枪一万两千根,滚刀三千把,弓箭不计其数,火炮铁炮五百余架,都装载上车。高俅又赏赐了三千匹战马,也一并交付给了呼延灼。
  
        呼延灼把衣甲盔刀、旗枪鞍马,并打造连环、铁铠、军器等物,分付三军已了,准备出军。
  
        高太尉差到殿帅府两员军官,前来点视。犒赏三军已罢,呼延灼摆布三路兵马出城,只见这禁军好似换了一个人似得。人人精神抖擞,阵型操练熟练。
  
        两员军官见罢大喜,呼延灼却有苦说不出来,这禁军看似光鲜,实则都是花架子,只是为了应付观看而摆出来的。
  
        呼延灼带着三路军马刚到广济军就接到朝廷派来的信使,言道青州已失,要呼延灼和关胜一起攻打梁山泊。
  
        只是谁做主将,谁做副将都没说清楚。
  
        呼延灼听罢,心道这青州失守也不急着去了,不妨在济州等一等韩滔彭玘。一是自己就这一军总是不那么稳妥,二来也可防备梁山贼人偷袭济州。
  
        心中定计,呼延灼便急忙忙的赶往济州。
  
        这边呼延灼到了济州地界,梁山就得到了消息。
  
        怎么来的如此之快!距离林冲等人出发不过是半月的时间,宋军就杀了过来!
  
        宋清一边急派鼓上蚤时迁去济州打听,一边派信使召集林冲回援。
  
        梁山目前马军四军出去两军,只留下花荣部和新成立的栾廷玉部;水军三军全军出动,阮小七和三百看家的水军;步军最为充足,只出动了李应部,尚留下鲁智深部、晁盖部、武松部、杨志部、张清部和史进部。
  
        整个山寨也日夜戒严,随时做好了一场大仗的准备。
  
        谁知道这呼延灼竟然在济州城住了下来,不做任何动作。
  
        宋清急忙叫来了吴用公孙胜前来商议。
  
        “根据密探传来的消息,呼延灼统帅的兵马都是东京禁军,约有一万人左右。兵马甲具都非常充足,只是就在济州按兵不动”朱富将时迁传来的情报说了一遍。
  
        众人都是面色凝重,这呼延灼就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济州距离梁山何其的近,简直就是卧榻之侧!
  
        “只有呼延灼吗?有没有百胜将韩滔和天目将彭玘的消息?”宋清听罢出言问道。
  
        朱富摇了摇头道:“回哥哥,没有两人的消息。”
  
        “小可听闻这呼延灼,祖上乃开国功臣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此人武艺精熟,使两条铜鞭,常人不可近。驻扎在济州,要么是禁军内部不稳,要么是在等待援军。”吴用看了看众人,轻声道。
  
        宋清暗自点点头,心道:呼延灼八成实在等韩滔彭玘这两个。
  
        公孙胜闻言道:“既然如此,何不派一彪人马会会这呼延灼,一来试探来意,二来看看呼延灼的水准。”
  
        宋清看向吴用,吴用点点头道:“我赞同道长的观点,但是还有两点要补充:一要广派哨探,谨防中了呼延灼的埋伏;二来濮州和广济军方向也要派去些哨探,防止敌军来袭我大寨。”
  
        宋清道了声善,站了起来道:“既然如此,我亲帅一彪人马去会一会这双鞭呼延灼。马军花荣和栾廷玉都去;步军留下史进和晁盖两部,公孙军师留在山寨看家,吴军师和我同去!”
  
        史进是年前刚成立的,战斗力远远不足,晁盖则是因为伤刚好,还需修养数月才能恢复战力。
  
        两位军师都无异议,当下召集诸军主将,将事情一说,诸军主将都摩拳擦掌。
  
        像武松最为兴奋,攻打祝家庄他没去,青州也没有他的份,这番打济州终于得到了机会,当下请命愿为先锋!
  
        宋清笑着允了此事,山寨这就开始准备,只待明日一早就出发。
  
        第二日一大早,诸军便往济州城赶去。
  
        梁山实际上位于梁山泊的最北面,只有二十几里便到了岸边;而济州城则位于梁山泊的最南面,距离水泊不过是十余里地。
  
        所以还是坐船到南岸,下了船后在整军列队。
  
        幸亏的是水军出发只带的大船,山寨上数以千计的小船,走轲都留了下来。
  
        也就一个时辰的功夫,梁山军就到了南岸。
  
        济州城迅速得到了消息,这自从上任府尹被蔡京罢免后,新任府尹也是励对梁山也是十分忌惮,听罢了来报后,府尹急招呼延灼和本州兵马都监。
  
        这兵马都监也是个有名的,姓邓双名天保,本是淮南人氏。因为府尹广招良将,特此相投。因为武艺高强,得了个诨号,唤作截命将军。
  
        “呼延将军,邓将军,这贼子好生大胆,来的如此凶猛。”府尹见两员猛将都来到了厅中,不由得出言道。
  
        两人都知道梁山的深浅,不敢随意出兵。呼延灼道:“张知府,不妨末将先出去试试梁山的火候,斩上他一二员武将,挫挫锐气如何?”
  
        原来这府尹姓张,双名叔夜,表字嵇仲,东京人氏。当时的官吏因为怠惰,所以门下省出的命令都是预先签署职衔与姓名,之后遇事才填写具体内容,称为“空黄”。张叔夜极力改革这种弊端,得以升任礼部侍郎。因升迁太快,又见忌于蔡京,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到济州任知府。
  
        张叔夜赞叹道:“将军豪气,只是还望将军大局为重,小心为上,邓都监可以给将军压阵。”
  
    
  
    
  
    
第八十一章:呼延灼想骂人

  
        不多时,梁山诸军来到了济州城下,栾廷玉率先出去叫阵。
  
        “梁山铁棒栾廷玉在此,呼延灼速速出来受死!”
  
        栾廷玉叫完不过片刻,城中出来一骑,这员虎将约莫有四十来岁的年纪,头戴冲天角铁幞头,锁金黄罗抹额,身披七星打钉皂罗袍,外罩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端是英武非凡。这人正是那铁鞭王呼延赞之后,人送外号双鞭呼延灼是也!
  
        呼延灼出了城门,大喊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还敢抗拒,真是不知死活!且看我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这伙反贼解京,碎尸万段!”
  
        栾廷玉大怒,纵马而出,和呼延灼战在一团。
  
        两只马儿成丁字状,棍来鞭往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花荣拿起了弓箭道:“哥哥,要不我射死此人?”
  
        宋清哈哈一笑道:“这般武将,这样射死岂不可惜?”
  
        熟读水浒的宋清却是记得,这呼延灼后来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二人交手三十合后,兀术自叹不如:“他果是英雄。他若年少时,不是他的对手。”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却因为坐骑踏毁吊桥,马失前蹄,呼延灼被掀翻在地,为兀术所杀。
  
        这样的虎将只怕堪比古之黄忠廉颇了吧?
  
        这时,济州城中又出来一员虎将,这虎将手持一把混铁枪,身披一件锁子铠,看着梁山众人大喊道:“邓天宝在此,谁人来领死?”
  
        郭盛纵马而出道:“赛仁贵郭盛在此,敌将受死!”
  
        郭盛一身白袍,风一般的杀了出去,和邓天宝战在一团。
  
        宋清大笑道:“这济州知府想要和我梁山斗将哩,花荣、高宠、张清!”
  
        三人纵马而出齐声道:“末将在。”
  
        宋清看着济州城道:“去看看这济州城有几斤几两。”
  
        三人领了命,杀了出去。
  
        张叔夜怕呼延灼、邓天宝有失,急忙鸣金,两人都是弃了对手朝城中而去。
  
        梁山众人哄堂大笑。
  
        “哥哥,看来这张府尹被咱们吓住了!”李逵这厮大大咧咧喊道。
  
        “哥哥,下次一个一个的上。”武松也是郁闷的说道。都是骑将,武松却是有些插不上手。
  
        宋清苦笑着摇摇头,本想试试韩滔彭玘在不在城中,谁知道这张叔夜竟然如此胆小。
  
        栾廷玉和郭盛走了过来,吴用忙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