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水浒之我叫宋清 >

第113章

水浒之我叫宋清-第113章

小说: 水浒之我叫宋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卿,这梁山劫了济州府,整个京东再无宁日,为之奈何?”赵佶平复了下心情,这才缓缓的问道。
  
        梁山有能力覆灭十万朝廷官军,这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蔡京站在文武百官的前面,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王黼头上的冷汗已经流了下来,今年年初,他由通议大夫超升八阶,任特进、少宰。这种超阶的升迁在整个宋朝都是极为罕见。
  
        不幸的是,王黼刚刚升任为少宰,就面临着整个宋朝前所未有的劫难,先是童贯征辽失利,后又多方反贼造反。
  
        最让人烦心的是,这方腊刚刚起事的时候,王黼为了粉饰太平,一力将此事压了下来,不过好在赵佶没有因此怪罪于他。
  
        但是一个宰相刚刚上任,国家就突然变成这样,光是流言风语王黼也受不了啊。
  
        见众人都不敢说话,兵部侍郎李纲突然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如今我朝内有宋清、王庆、方腊等贼霍乱地方,外有辽金西夏虎视眈眈,当选用帅臣缓缓图之。然后废除花石纲等扰民之举,三五年定可中兴!”
  
        其余的话赵佶一句都没听进去,就三个字听的最清楚——花石纲。
  
        赵佶心头怒火俞甚,年初的时候汴京大水,这李纲就是这般说辞,一意要自己废除花石纲。当时自己还想着等高俅大胜后再狠狠的斥责他一顿,可惜的是这高俅如今一被俘,李纲还是这般说辞,忽然有了一种嘲讽自己的感觉。
  
        赵佶怒由心生,他当皇帝前从来没有被当过储君培养,这种情况下连最基本的涵养也顾不上了,大声呵斥道:“花石纲!花石纲!花石纲只有江南才有,关京东什么事?关河北什么事?”
  
        “陛下。”
  
        蔡京突然出列打断了赵佶的话语,道:“陛下,李纲位列兵部侍郎,不妨派李大人去前往剿灭京东的宋清。”
  
        赵佶见蔡京给自己使了个眼色,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失态了,顿了顿才看向枢密院的诸公,道:“你们以为如何?”
  
        朝堂之上要么是蔡京的人,要么是蔡京的政治伙伴,像李纲这种在朝堂之上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枢密院枢密正使蔡攸忙上前道:“陛下,臣以为李大人素以知兵闻名,正当何用。兵马方面臣也有了想法,前者有十节度使,本是绿林出声,却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鬼方,或伐西夏并金、辽等处,武艺精熟可以为将。再调拨数万禁军,以李大人的才能定能剿灭梁山草寇。”
  
        李纲心中一寒,他虽然是兵部侍郎,但是实际上领兵经验基本为零啊!唯一知兵闻名的地方就是李纲的父亲李夔,李夔曾经跟着吕惠卿征讨西夏,因功被封为龙图阁待制、京西南路安抚使。
  
        这就是李纲唯一知兵的地方,蔡京、蔡攸父子二人看似不和,实际上要致自己于死地啊!
  
        见李纲低着头不说话,赵佶冷哼一声,道:“李伯纪,莫不是你怕了?”
  
        李纲字伯纪。
  
        李纲心一横,急忙上前道:“臣宁愿立下军令状,不破梁山,势不回朝!”
  
        王黼急忙上前道:“陛下,这十节度乃是桀骜不驯之辈,臣恐怕李大人驾驭不住啊!”
  
        若说在场最想剿灭梁山的不是高坐在龙椅上面的赵佶,也不是为了从梁山夺回酒水赋税的蔡京,反而是这位刚刚特进的王黼。
  
        这梁山、方腊加上淮西的王庆,南有方腊处在朝廷的赋税重地,中间有王庆卡在两淮,北有宋清就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这三处正好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若是三地联络在一起,恐怕朝廷再无宁日!
  
        想到此处王黼就一阵的胆寒,若是国家大事到了这般地步,自己这个刚刚特进的少宰距离被废除也不远了。
  
        蔡京脸漏异色,想不到这王黼还有这样的时候,实在是令人啧啧称奇,但是高俅的表情一闪而过,笑着看向李纲道:“李大人乃是将门出身,区区十个节度使有什么难得?大不了多从禁军里面调拨一些将才辅佐便是。”
  
        赵佶脸上阴晴不定,这蔡京举荐李纲的本意乃是帮自己出气,怎么三言两语反而变成了要让李纲立功了?当即冷声道:“朕以为王相所言甚是,李纲虽有知兵之名,但是并无领兵之实,还是换个人选吧。”
  
        梁山的战力远远超过蔡京的想象,朝着有资格去送死的只有这李纲一人,成了这种局面,蔡京心中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王黼苦笑连连,自己的本意乃是多拨调一些将士,如今不让李纲去,让谁去?难不成让自己去不成?王黼还没有到这种大公无私的境界。
  
        见殿中又陷入了诡异的沉默,李纲上前道:“陛下放心,我朝去前番虽然败于辽国,但是征调了不少士卒,臣以为不用禁军,有此部士卒加上那十方节度就足以抵御梁山贼寇。再说臣意梁山贼人不能速战,贼人所依靠的不过是酒水获利罢了。臣去了京东,当堵截水陆,让片粮不入梁山,再选派敢战之士,轮番和梁山作战,三五年内定可剿灭此贼!”
  
        蔡京目光中闪过一丝冷笑,李纲的计谋从明面上说几乎没有一丝破绽,但是赵佶绝对不会同意的。
  
        果不其然,赵佶冷笑一声,道:“不妥,梁山只能速战,不可缓战,我看你李纲是不是怯战啊?”
  
        一句话说的李纲汗流浃背,这是诛心啊!
  
        蔡京轻笑一声,朝廷如今缺钱缺的难受,先是失去了酒水的收入,又连番作战。这次李纲出征最起码得征调十万军马,可是这钱粮哪里出?归根结底还是朝廷没钱,要不然为什么派高俅趁着梁山的军马远在倭国的时候进攻?还不是想一举拿下梁山,将神仙酿的方子纳入朝廷,再将梁山数年积累的财富纳入囊中,到那时朝廷的缺钱的局面便可迎刃而解。
  
        可惜的是高俅不争气啊!不光没有拿下梁山,反而将田虎等人都舍在了济州,还好那刘延庆还算有点本事,最后的时候撤出来三万多将士,这才没有全军覆灭。
  
    
  
    
  
    
第二百三十章:百折不挠的裴宣

  
        李纲终归还是那个李纲,当即跪下朗声道:“陛下想来是担心所用粮草军械吧?臣有一计可以让朝廷不费一分一毫,就能剿灭梁山贼寇!”
  
        赵佶眼中一丝惊叹,也顾不上和李纲置气了,当即问道:“卿家速速说来!”
  
        李纲笑着看了看蔡京等人,才道:“陛下,梁山贼寇贩卖酒水所获不下千万,臣以为可以让济州附近大商贾提供朝廷所用的粮草、器械,等到将宋清等人击溃后,再以梁山的钱财作为抵债便可。此计不光不用朝廷的粮草,还能杜绝商贾和梁山串通!”
  
        这个人……不简单啊!
  
        蔡京叹了口气,熟知徽宗脾气的他当即上前一步,道:“陛下,李大人的这条计谋可堪一用。”
  
        赵佶这才大喜过望,急忙吩咐道:“善,就依此计行事!”
  
        当即安排人去征集十方节度使,李纲亲自去调拨士卒,各自散去。
  
        却说此事梁山也在忙碌着一件大事,这件事情说起来还要归功于闻焕章的一个提议。
  
        原来闻焕章随着宋清去完任城后谏言道:“主公,山寨虽然武事已备,但是文事上终究少了些。”
  
        宋清急忙看向闻焕章,闻焕章继续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军出征还需要撰写一篇檄文,不妨哥哥遥遵后周恭帝后人为主,自领京东路总管,这样一来我军于道义上并无亏欠宋廷之处。”
  
        宋清皱了皱眉,后周恭帝乃是周世宗柴荣的幼子柴宗训,赵匡胤就是趁着恭帝柴宗训年幼才陈桥兵变夺取的皇位,若是遥遵恭帝后人有两处极为不妥。
  
        其一,柴宗训并无嫡亲后代,周世宗柴荣总共有七个儿子,除老大、老二、老三被后汉隐帝杀掉,老六柴熙谨已在宋初不明不白死掉,老五柴熙晦、老七柴熙让皆“不知其所终”。直到宋仁宗嘉祐四年,才下诏有司取阅柴氏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奉周祀。”也就是说柴进也不是柴宗训的嫡亲后代,只是柴家的一个后人罢了。
  
        其二,朱元璋当年就是尊称韩山童的儿子小明王为主,后来小明王沉入江中被淹死,给朱元璋的名号蒙上了一层阴影。
  
        出于这两点考虑,宋清摇了摇头,道:“闻先生,自领京东路总管可以,但是尊称后周皇帝后人为主就免了吧,虽然利在当下,却为以后隐藏了祸患,殊为不智。”
  
        闻焕章吃了一惊,他原以为宋清会为了胜面而不择手段,想不到竟然还保留着如此眼光,当即点头道诺。
  
        宋清笑着对闻焕章道:“闻先生,这篇檄文还得你操刀啊!”
  
        闻焕章笑着允下了此事,吴用、公孙胜、朱武等人也算了得,但是与这咬文嚼字之事却远不及这个东京的教授。
  
        回到济州后,闻焕章当即挥笔泼墨,不过个把时辰的功夫就将一篇辞藻华丽檄文撰写了出来,当即亲自拿着这篇檄文来到了宋清的房间。
  
        还没到门口,就听到里面有争吵之声,闻焕章急忙看向解珍,问道:“解将军,这是怎么了?”
  
        解珍脸色一红,他今年不过十九岁,被人称为将军还是头一次,当即回道:“闻先生,是裴宣哥哥和王进哥哥在里面。”
  
        闻焕章点了点头,拱手道:“劳烦解珍兄弟通传一声。”
  
        解珍笑道:“哥哥早就吩咐了诸位先生去书房都不用通传,先生自己去便是。”
  
        闻焕章脸上漏出了一丝笑意,仍是坚持道:“哥哥吩咐是哥哥给的特权,但是我等却不能乱用,况且又不是什么急事,解将军还是通传一声吧。”
  
        解珍一脸凝重的道:“谨遵先生教诲。”说罢自己去通传去了。
  
        对于解珍这般表现,闻焕章暗暗称奇,这个少年半年前不过是一个乡野匹夫,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听说现如今亲卫军个个都识字,这帮人若是外放出去,恐怕最起码也得是个什长。
  
        解珍敲门进去后屋里的声音就小了许多,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解珍就退了出来,对着闻焕章道:“闻先生,哥哥让你进去。”
  
        闻焕章对着解珍道了声谢,这才推门走了进去。
  
        只见宋清坐在椅子上,裴宣怒气冲冲的站在一旁,而王进却是满脸的尴尬。
  
        闻焕章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恐怕就是因为关胜私放高俅那件事吧?想不到这裴宣竟然如此刚硬。
  
        “先生来了,可是那檄文写好了?”宋清见闻焕章进来,急忙温言道。
  
        闻焕章忙回道:“哥哥,已经写好了,还请哥哥一观。”
  
        宋清被裴宣气的胸口疼,摆摆手道:“先放在这里吧。”
  
        说实话,宋清现在是真的对李世民产生了一丝敬佩之感,一个小小的裴宣就这么水火不侵,油盐不入,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么忍得下来魏征的?
  
        原来这裴宣专门就是为了关胜的事情而来,为了增强说服力还把王进拉了过来。
  
        整个梁山,从上到下,包括宋清、吴用、乔道清、卞祥、王进没有一个怪罪关胜的,只有此人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要拿下关胜。
  
        宋清心中有些悔意,当初裴宣做事情的时候,自己少给点帮助,恐怕也没有这种事情了。
  
        悔意一闪而过,闻焕章进来也算是给宋清解了围,宋清笑着对闻焕章道:“闻先生,你给评评理,人家王进都不在意关胜的事情了,怎么裴宣还盯着不放。况且关胜那边还有军事安排,此时将关胜拿下岂不是坏了我山寨的大事?”
  
        裴宣理直气壮的道:“哥哥此言差矣,若是关将军不罚不足以服众,如此放任关将军,你让还在倭国的孙立怎么看?赏罚不公,人心必失,如此下去,山寨还有何威信可言?”
  
        宋清直皱眉,道:“孙立安排去倭国并不是惩罚,而是正常的人事调动,裴先生管的未免太宽了些吧?有时间还是多去王孟希那边帮忙管一管刑罚吧,莫要在这件事上坚持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檄文与王希孟

  
        别的不说,现如今关胜的武艺在梁山绝对能排的上前五,况且又是有独自领兵作战的经验,其为人又是忠义无比,乃是宋清的心腹爱将之一,怎么会允许裴宣这么简单的就将他拿下?
  
        闻焕章笑着看了看众人,对着裴宣道:“裴宣兄弟,若是依照山寨律法,这关胜该当如何?”
  
        裴宣拱手对着闻焕章行了一礼,道:“回军师,若是按照山寨的律法,此人……此人当斩!”
  
        贻误战机、私放敌将,光是这两条就要了关胜的命。
  
        闻焕章脸上的笑意不减,对着裴宣道:“裴宣兄弟,如今山寨正是用人的时候,怎么自毁长城?况且这关胜乃是山寨名列前茅的大将,若是就这么杀了,恐怕军心不稳啊!到时候战事怎么办?梁山看似强盛,实际上如履薄冰,一个不慎我梁山的数十万军民就危在旦夕!”
  
        见裴宣有所意动,宋清急忙笑着道:“兄弟,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这关胜事出有因在先,此人能对朋友义,定能对山寨忠!放心吧,若是关胜再出事,就拿我是问!”
  
        裴宣苦笑连连,上次卢俊义的时候自家哥哥也是这般做派,什么错误都往自己身上揽,让人心中生不出恨意。
  
        王进也跟着劝解,道:“哥哥所言甚至,况且这高俅不是还被捉回来了么?还有那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