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清穿之孝献皇后乌云珠 >

第30章

清穿之孝献皇后乌云珠-第30章

小说: 清穿之孝献皇后乌云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稀罕鄂硕身上的爵位,也不需要董鄂家对她的庇护,但是她想要娘亲和弟弟好好的生活。若是真的按照鄂硕的方法,碍着丽娘身上嫡福晋的身份,她绝对没有活下去的机会了;而费扬古以后的日子不只是前途暗淡,物质生活也会差很多,更要面对身边的一群害死母亲的亲人,这让他情何以堪。

最让人不安心的不是乌云珠还没有想出救母亲弟弟的办法,而是她又知道了一个关于蒙古的消息,确切的说是太妃和蒙古的合计。本来大清对外蒙古的制约就很是有限,多尔衮是打散外蒙联合的人,前些年,外蒙的小动作虽然也是不减,至少对大清表示臣服的纳贡、跪拜是一直执行的,大清的军事安排外蒙也是尽力配合的。

皇上亲政初期,外蒙的态度就完全改变了,不仅仅是不再朝贡,更是私自调动了不少的兵马对准大清,襄郡王府代替朝廷和外蒙议和了几次,大清驻扎在蒙古边上的军队更是一天都未曾少过,前两年更是派了皇上的亲信安郡王。

这次因为郑亲王的去世,安郡王被调回来,当时皇上就亲自下旨申饬了蒙古人一番,历数这些年大清对察哈尔、喀尔喀、车臣汗、虎尔等部落的优待,同时也对这些人下了最后通牒,若是这些部落中挑动战争的台吉贝勒亲自来朝认罪,大清既往不咎,两方继续的友好往来,否则,大清会继续派兵向蒙古讨要斩杀清使、出兵犯境的罪责。

乌云珠不知道皇上的这则圣旨是不是真的如同别人所说的那样是皇上示弱蒙古,只是更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因为在这则圣旨下发之前,太妃阻拦乌云珠去郑王府哭丧还是用的乌云珠生病的借口,而圣旨下发之后,太妃根本不再提起博果尔还有乌云珠这个王妃了,时时处处介绍的都是诺敏和苏日娜。

更重要的是乌云珠听到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或者说是苏日娜的抱怨。当初皇上得以登基究竟是凭借的什么乌云珠确实不怎么清楚,博果尔被取消资格的原因却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他有一个为察哈尔亲王的同母哥哥。这一两年,乌云珠也没有听过博果尔甚至是太妃对当初的选择有过不满,而且以博果尔的性子,乌云珠怎么都没有想过他能够成为皇上,可是最近太妃和苏日娜的谈话让乌云珠升起了不好的念头。

王府里接见蒙古人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最近一个月不知道是因为祭拜郑亲王的蒙古王公比较多还是其他原因,总之,襄郡王府的客房已经完全住满了,不只是一些格格夫人,还有几个部落的台吉也舍弃了朝廷为接待蒙古人而设的理藩院住在王府,而原本从外蒙嫁过来的或者是和太妃娘家联系有亲的蒙古福晋也是经常来王府做客,话语间的亲密让人都不好意思打断。

面对这种情况,乌云珠其实是想要搬出去的,只是博果尔一直劝说,多次向乌云珠保证要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原来的生活。而太妃也交代了府中的人不要特意怠慢乌云珠,给她的份例开始以侧福晋的用度发放,最重要的还是太妃的几句话。她现在还记得她提起搬出后太妃似笑非笑的对她说的那些话。

“你一直不服气是不是?觉得我对你不好,也没有好好的为博果尔考虑过”

“你不用说什么,你的心思我都了解”,太妃当时的了然的笑容,乌云珠现在还记忆尤深,“当年我身边也跟着不少的汉人,林丹汗身边更是有几个手段不错的女人,不过最后那些人都像你一样没有得到她们想要的东西,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蒙古人尊重勇士,说话凭的是谁的拳头大,就算是女人也一样,你们汉人的思想一直都那么奇怪,所有人都是想着通过讨好男人来得到地位权力,却从来没有注重过自己本身,”继续看着乌云珠,太妃的眼里透出一种强烈的自信,“一开始我是不怎么喜欢你,不过这一年多你做的事情也算是入的我的眼,虽然比不上诺敏和苏日娜她们能够带给博果尔的优势,却也不会给博果尔抹黑,既然博果尔那么喜欢你,我也就不在乎他身边多一个解闷的……”

“你说是要搬出去,想来你也是猜到了我想做些什么了吧,不过我很奇怪,你要搬出去是因为不相信我们呢,还是不相信你自己?”

“博果尔是太宗皇帝的亲儿子,他做大清的皇帝也是名正言顺的,最重要的是他背后还有蒙古诸多部落的支持,我就不相信这些满人少了蒙古的扶持能好好的坐享江山”,说这句话的时候太妃的脸上有种愤恨,也有种不屑,“这么些年,我一直就在大清和蒙古之间调停,你知道我得到什么结论吗?这些女真人自己没文化又粗鲁,想要利用蒙古还不愿意付出一些果实,天下能有这么好的事嘛……”

“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和大明朝有灭族的仇恨,可是你看大清是怎么做的,延续明制,还给朱家的那些人整修皇陵,现在还有让那些下等的汉人骑到我们蒙古人头上的迹象,你说我们不应该做些什么嘛,关内的万里江山还是朱家从我们手中夺走的,我们拿回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还有你的事,既然你那么聪明,怎么会没想到你早就失去了离开的机会了呢?就算是我看在博果尔的面子上让你离开,你还能去哪里?不要和我说回董鄂家,根本不需要我施压,不管以后会是什么局面,只要你离开,董鄂家就得不了好,既然这样你还不如留下等结果……”

“博果尔是我的亲儿子,是我所有的希望,看在他的面子上我也不会为难你,毕竟在照顾人方面我们蒙古格格确实不如你,我也希望博果尔开心快乐的……”

乌云珠看着面前兴奋的太妃,不知道自己能说些什么。

既然太妃都说了博果尔是太宗皇帝的儿子,那他继承的就只能是满人的江山,就算是真有太妃所想的那么一天,除非博果尔还如同现在一样万事不理,全权由太妃打理事务,不然的话,蒙古想要一个听话的代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满清的诸多王公大臣也不是都是傻子。

只是太妃有一点说的对,自己就算是现在离开王府,那也是无济于事,王府事发后还是会有人把乌云珠算作一党,可是不离开的话,乌云珠真的不觉得太妃的想法能够实现……

深深的吸口气,乌云珠尽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无论以后情况会变成什么样,自己是没办法摘清楚了,可是董鄂家还有希望,自己必须让他们离这事远远的。安郡王已经回来了,他一向都很喜欢汉人的书籍,对费扬古也不错,可惜费扬古身体不好,不然的话请安郡王帮忙送他去外出剿匪的军队上,只要自己这边没问题,以后想要从来还是有希望的……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里,董鄂家也在想着各种自保的方法。

鄂硕坐在书房里一遍遍的擦着自己的金印,千思量万考虑,还是几次在最后关头咽下了分家的话。他是地地道道的满族汉子,有的也只是一把力气,这才能够在沙场上熬到现在。董鄂家有今天,可以说是他在战场上一次次的死里逃生中捡来的,这么些年的拼命,求的也就是不被人欺负。可是现在这种情形,难道真的要舍去福晋和一个儿子来保有这些富贵吗?

真这么做,不说是外面人的笑话,就只是还是皇家玉牒上的正妃的乌云珠自己都没法交代啊。而且他的几个儿子,老大和老二跟着他战场上拼杀了这么些年还只能是个普通的小兵;老三没经历过什么,从他记事开始家里的情况就很好了,活到现在还是那种天真的性子,真把家交给他,不说其他人服不服气,鄂硕自己都不愿意;老五骑射兵法都不错,就是出身低了点,再加上这些年一直有一个差不多大的费扬古挡着,交际应酬上就差了不少……

想到儿子们,不由自主的就想到现在还在读书的费扬古。费扬古一生下来就体弱,虽然这些年也没有像小时候那么容易生病了,但是在鄂硕眼里,没办法上沙场的儿子自然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可是这孩子这些年在京城做的事简直比自己在京城做的还要好,那些汉军旗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家的身份才夸赞交好他的,但是宗室里的王爷们总不会看得上自己这个小小的子爵吧。

自己努力了那么久才勉强攀上安王府,可是费扬古和乌云珠走访了一次就让王府的人记住了不说,还经常的邀请过去参加各种聚会。还有索尼家,那可是皇上都会给面子的大族,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让索尼家的二阿哥看在眼里了,居然也在家里办喜事的时候请了他过去……

想到这里,鄂硕也舍不得那么快下结论了,自己家的这些儿女还就是丽娘生的这两个孩子最优秀。虽然太妃娘娘不喜欢乌云珠,但是襄郡王喜欢,有朝一日,乌云珠掌握了王府,那自己家就是实实在在的皇亲,凭着他们姐弟俩,董鄂家还不再上一层楼?现在的处境是难了些,但是只要撑过去,只要撑过现在,以后的日子会好的,一定会好的。就像费扬古常说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可是,真的不做处置,鄂硕想想外面结成联盟的人,不自主的心里发凉。他现在还记得被罢免的那几个汉官,原来也是好好的朝廷大臣,现在面对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的侮辱都只能忍着,别人故意的找茬也只能当不知道的赔礼道歉…自己是满人不会像他们那般被人羞辱,但是真有人找麻烦,自家的情况只会更严重,自己可没有那么多的同乡朋友帮忙的。

从来都是按照上级指示征战没有经历过这种状况的鄂硕还在家里纠结着自己的选择,丝毫没有想到这场满汉冲突早已变了味,现在已经不是他立了汉人为嫡福晋的小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修改了一下,这几章写的一直不顺利,总觉得写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哎,写作水平不够啊
 52五十二章

顺治十二年的后半年注定了是个多事的时节;所有的人都耗尽了心力的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

七月,兵部季开生上书谏阻皇上派人去江南才买江南女子;朝野纷纷附议,皇上朝堂上力争没有这回事;最后还是在朝臣的一些所谓的证据下默认此事,召回派去江南的内监;并表明自己没有派遣官员下江南。不久后;江南总督马国柱上折祈病休;皇上亲批“准奏”,朝上君臣同议接任官员。

同月,更定直省文武官相见礼;本应受地方总督指挥的提督只做协助;以同品级见礼;其他下设官员同例。也是在这个月定满洲官员考满加衔例。通过考试者具有不同等级的加封,满洲官员成为大学士的门槛更低一步。

还是在这个月,给了这一年征战阵亡的将士及其家属丰厚的抚慰,并在一月内安排好这些人家的爵位承袭。并同意礼部奏言:我朝自太祖太宗以来、有阵亡大臣、忠直元老、应赐谥立碑、以昭报功之典。

八月,皇上宴请外藩二十七旗头目于乾清宫,赏赐万千,并赐嫁大清宗室女。

九月,皇上下旨武会试中试者殿试比如文进士,再一次提高了朝中武将的地位。

十月,太后下懿旨商议篡修《玉牒》之制。

乌云珠看着本来越来越高兴的太妃到了这个月后开始转阴的脸色,不由得开始考虑事情的发展。

事情发展不会如太妃所愿乌云珠一早就有准备,只是现在的玉牒制度明显是对太妃有利的,她想要的儿媳这次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儿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她回来后开始发脾气,居然砸了她住了那么久的房间。

看着面前还没梳洗就睡下的博果尔,轻轻的给他盖好被子,乌云珠走到外面探问自己想知道的事。

“王爷这几个月都是在哪住的?看着他的样子好像很久没有睡好了,你们都是怎么照顾他的?”看着跪在前面的生面孔,乌云珠连叹气的精神都没有了,“我记得王爷身边一直跟着的都是小林子他们,怎么现在不见他们了?”

“王爷他最近一直陪着阿如汗将军,阿如汗将军还有一些第一次来京城的将军们都准备好好的带些东西回去,四处跑了这么多天,又要参加一些宴席,王爷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至于小林子他们,奴才也是按照太妃和王爷的吩咐办事,实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面色恭谨的回着话,只有偷瞄乌云珠的眼睛泄露了对方的不安分心思。

“他们不是来了一段时间了,怎么现在还需要王爷作陪?”忽略对方的不敬,乌云珠继续打听博果尔的行程。

“这……可能是那几个蒙古人不会汉语才要王爷陪的吧,经常和王爷一起的那几个人和王爷年纪差不多,大家都喜欢和王爷一起玩吧”,说到这里,回话的小厮好像想到了什么,飞快的抬头看了乌云珠一眼,又有些瑟缩的向后仰了一下。

“阿如汗将军是苏日娜格格的哥哥吗?他们有听苏日娜说起过我?”看着对方的样子,乌云珠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大变的问道。

这几个月,苏日娜虽然碍于太妃和博果尔的吩咐没有多的找乌云珠的麻烦,也还是有几次当着乌云珠的面说过一些不太好听的话,其中就提过她一个哥哥喜欢汉人女子的事。结合现在的样子,乌云珠想得到那些人一定问过自己了,应该还问的很不客气的,不然的话面前的小厮怎么会用这种眼光看着自己的。

“这……苏日娜格格只是提过一次,说是王爷很喜欢福晋,将军们比较好奇福晋的样子……其他的就没有了……”半吐半露的说着话,还自以为隐秘的又看了乌云珠几眼。

“王爷这些天有没有进宫找皇上?”用力的握拳,压下心里的惶恐,“还有今天,王爷怎么会到我这边来,他没去给太妃娘娘请安吗?”

“王爷怎么会不进宫,上次的宴请就是王爷作陪的”,有些同情的看了乌云珠一眼,“至于今天,王爷一回来就来了这边,说是皇太后娘娘召见,还故意的推了侧福晋的邀请……”

“好了,我知道了,你以后好好的照顾王爷,别让他喝太多酒,也多提醒他好好休息……”虽然还想问些什么,但是对方的嘴明显很紧,说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些无关紧要不会妨碍到太妃的事的,而且,乌云珠实在不想面对一个下人的同情,虽然这几个月她也看到了不少了。

苏日娜说过大清习俗,只要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