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你的声音最暖[网配] >

第24章

你的声音最暖[网配]-第24章

小说: 你的声音最暖[网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碑擦干净。

“童奶奶,阿笙来看你了。”

闻意看他不同平时的样子,也默默站在他身后不出声,只见墓碑上的照片是一位白发老妇,慈眉善目,笑容温和。

凌笙把墓碑清理干净,闻意从手提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塑料袋,然后把手帕从他手里拿过来装进去,凌笙看她动作细致,唇角终于有了些笑意,他轻轻朝闻意招手:“过来。”

闻意靠近了点,却有些不知所措,凌笙看她窘迫,慢慢站起身来:“腿蹲麻了。”

闻意不看他,看着墓碑上“祁童氏”的名字,然后站直身子鞠了三个躬。

凌笙看她郑重,收了笑容,在她身边静静开口:“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被送来这里,和童奶奶一起生活了七年,高二下学期才回去北京。”

闻意点点头:“这个我知道。”

凌笙的声音里是古井无波的平静:“童奶奶对我很重要,在我最叛逆的时候一直是她在照顾我,她就和我的亲奶奶没分别的。”

闻意不会安慰人,只好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

凌笙看看她,又看看墓碑上的老人,老人还是慈爱的目光,他抬脚往外走:“走吧。”

闻意愣住:就这样?

凌笙看她傻站在原地,又走到她面前站定:“我的事做完了,下午想去哪里?”

闻意想了想:“大慈恩寺。”





第34章 chapter 33 伤往事
中午凌笙带闻意去了慈恩寺附近一家很有名的饭馆,饭馆规模不大,却远远地就闻得到香气四溢,凌笙和闻意随便点了几样招牌菜,两人都安安静静的吃着饭,也许是因为情绪不佳,凌笙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闻意吃饭倒一向是荤素不忌的,凌笙看她吃得香甜,脸上渐渐也有了些笑意。

吃过饭两人就一路散着步往大慈恩寺去,到大慈恩寺的时候正是游人如织,阳光过分明媚,明晃晃地在初夏的时节晒的人有些发晕,闻意买了两顶草帽,自己戴了一顶,又把另一顶递给凌笙。

凌笙顺着她的手朝她望去——墨镜遮住了她的大半张脸,下颔尖尖,正踮着脚朝大慈恩寺的门口望,脖颈修长,姿态舒展。她穿着精致小旗袍样式的连衣裙,却扣着一顶做工粗糙的草帽,本来滑稽的搭配却在她身上完美的融合,凌笙不禁想起了凌筝曾经说过的话——本以为她出身良好,谁知道她却是个孤女。

既然如此,那么这举手投足里的气度,她究竟从哪里学来?

人满为患,两人在大慈恩寺里随便逛了逛,就找了个人少的长廊坐下来休息。

凌笙从包里那吃一瓶水打开递给闻意,她接过来喝了两口,然后放下瓶子:“那么,你打算说了吗?”

凌笙转头凝视着她,女孩脸被晒得有些红,额角有细密的汗,但看着他的眼神却很坚定。

“你邀请我来西安,不仅仅是来看看童奶奶这么简单吧?有什么想说的吗?”

凌笙也喝了两口水,然后笑起来:“好吧,那我就说说吧。

“这大慈恩寺,你是第一次来吧?”

“嗯,西安都没有好好逛过,之前几次到西安都是出差,没有时间游览。”

“可我却对这里非常熟悉,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闭着眼睛都能走了。”

“我知道的,明哲说你从前住在西安。”

“不止是这样,我从前常来这里。”

“从前?”

“嗯,中学的时候我常来。”

闻意有些意外,中学时候正是男生最叛逆的时期,为什么凌笙却会经常来寺庙?

就听他声音沉沉:“闻意,这次来,我会在西安多待一段时间,刚才你去买草帽的时候有个居士师父告诉我,这里开办了一个佛学班,我想要学一学佛法,看看能不能放下心里的执念。”

“执念?你指的是什么?”闻意觉得自从踏进庙门,自己的思绪就完全被他牵着走。

“对过去的不原谅,还有对你的执着。”凌笙这句话一说出来,闻意的身子微微僵了僵,凌笙却浑似无知无觉,继续说下去:“特别小的时候,一放假我就来这里,听晨钟暮鼓,看师父们打坐念经,起初老师父只以为我是个游客,后来我来得多了,有时他也会赠我一杯水,借我一柄扇,有时我想不通事情了,也会和他聊聊。可惜那时我太小,佛法无边,我却没往心里去。上了中学以后,有一度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家人要把我送到童奶奶这里来,为什么全家那么多孩子,好像只有我是被抛弃的,也没有去仔细想过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所以我不爱说话,也不爱和新的同学在一起,那时候看什么都是不好的,时不时地就愤世嫉俗恨不得毁天灭地,这里来的也就少了。童奶奶那时看我越来越沉默,很着急,于是常请同学来家里,希望我可以多些朋友,可我却一直不领情。

“再后来,家里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他们好像把我给忘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所以变得越来越叛逆,童奶奶揍起我来不手软,可好几次,我都看到她揍完我后偷偷的哭,我很后悔,可心里就是不平。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到学校来接我,就怕我交到不良的朋友,可越是这样,我越叛逆,直到后来,闯下了大祸。”

闻意交握在一起的双手隐隐用力,骨节泛白,明白他现在说的这些事情,可能连筱明哲都不知道的,就听凌笙语气仍然温和舒缓,可话中的内容却是伤筋动骨。

“那时候……我认识了很多不好的男孩子,跟着他们打架、喝酒,好像这样才可以发泄心里的憋闷和委屈,后来架越打越大,酒越喝越多,差一点还染上毒瘾。终于有一次跟着当时的‘老大’去和另一帮人打群架的时候,被人家用砖头照着脑袋敲过来,也就是这么巧,童奶奶一路循着同学的指路找到了我。她替我挡了那一下,于是那块砖,就敲在了她的头上……

“看人出了事,那些小混混们一哄而散,我一点事也没有,童奶奶却成了植物人。

“后来没多久,家里就来了人,安排处理了所有的事情,我被接回了B市,读书,考大学,好像日子恢复到了从前那样无忧无虑的时光,可我却经常能梦见童奶奶流着血的脸,就在我眼前晃。”

闻意的手指攥的发白,裙子被拧成纠结的力度。

“我读大二的时候,童奶奶因为器官衰竭过世了……我知道这并不全因为她头上的伤,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所以那时候你休学了一年。”

“那一年我一直精神恍惚,不能出门,听到一点响动就歇斯底里,家人不敢让我出门,也不敢让我接触到任何尖锐的东西,就怕我自残。直到爷爷请了国内外心理学的专家来给我治疗,后来治疗起了作用,但却落下了个头疼的毛病,时不时的疼上一疼,提醒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愚蠢的事。”

闻意咬着下嘴唇,双手不知往何处安放。

原来那样温润的他,谦谦君子,云淡风轻,却有着这样不为人知的过去,是什么样愧疚的折磨,让他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介入,才能继续正常人的生活。

“闻意,你害怕吗?”

闻意猛地扭头看他。

凌笙把挽在小臂上的袖子拉高,肘部上方三四寸的地方,有好几道很深的疤痕,他的声音仿佛隔着遥远的距离,很不真实:“闻意,我是心理有疾病的人。我可能随时又会陷入那样的愧疚癫狂里去,可能不认得你,可能会伤害你。你看,比起你,我差得远了,你那么坚强,勇敢,可我却是个懦夫。之前我只想着,想对你好,想让你不要一个人那么孤单那么累,可我却忘了,也许我才会是你最大的负累……”

闻意听着他低低的声音,死命忍住眼泪想要夺眶而出的欲望。

微微转头去看他,他闭着眼睛,头微微扬起,午后的阳光斜斜照在他身上,他的脸一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另一半却隐藏在阴影里,那样明亮的光线下,闻意看得到他纤毫毕现的睫毛,也看得到他眼角一点细碎的光。

心底剧烈挣扎了几下,最终,她伸出手,轻轻把凌笙的头揽到自己的肩膀上,然后一下一下的拍着他的背,就像小时候院长拍着自己那样:“凌笙,你不怕,不怕啊……”

两人都没有注意到头顶已经渐渐乌云聚集。

一滴,两滴,地上渐渐水滴聚集。

闻意抬起另一只手:“凌笙,下雨了……”

作者有话要说:
T_T





第35章 chapter 34 忆流芳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闻意的声音缓慢而悠长。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凌笙接着闻意,补上这首词的最后两句。

“而今听雨僧庐下,虽然还是大好年华,总觉得心态已经是鬓已星星了。”闻意偏着腿坐在慈恩寺门前的台阶上,看着檐外淅淅沥沥的雨,烟雨笼罩下,这千年古都竟然有些江南三月的味道。

“你说,是不是童奶奶知道你来看她了,所以也在借这场雨表达她对你的思念?”

凌笙坐在她身边,转头看着伸出手去接雨水的女孩,长臂一伸把她的胳膊拽回来:“什么坏习惯,等下袖子湿了又着凉。”顿了顿,又接着她的话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真的很开心。”

闻意收回手,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块新的手帕擦手上的水。

凌笙看着她手里浅黄色绣暗纹的棉质手帕:“你也开始用手帕了?”

闻意撇撇嘴:“你不是都看到了?明知故问。”

从下午告诉了她自己的过去后,凌笙发现她对自己的态度有着微妙的转变,似乎在揭开了那些过往的伤疤后,也揭掉了一直横亘在他俩之间的一些隔膜,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也被拉近了。

本来灰暗的心情慢慢变好,凌笙突然开口:“要不要一起去碑林看拓碑?”

闻意兴致大起,但她指指阴暗的天色:“这样大的雨?”

“又怎么样呢?”

闻意从包里拿出一把伞:“走吧。”

他低头看了看闻意的布袋子:“你这袋子堪比哆啦A梦的口袋了,能不能打开任意门,直接让我们到碑林?”

闻意撑着伞往前走,步伐缓慢,绣花布鞋小心翼翼地避着地上的水坑:“你真幼稚。”

凌笙:……

他几步追上闻意,从她手里拿过伞:“我来吧。你撑伞会戳到我的头。”

闻意任他撑着伞,然后施施然又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把打开,撑起来走到前面去:“我不惯和他人同撑一伞。”

凌笙看着两个人手里同款的碎花小伞,目瞪口呆。

前面的女孩停下脚步,不回头,不说话,静静站在那里。

等他。

凌笙也不急,起初撑着小花伞的窘迫过去了,倒也不觉得周围人的目光有多么难以接受,他坦然地慢慢走近闻意,和她并肩往外走。

烟雨濛濛里,男人身子修长,女人清雅可人,两人都是黑黑白白的衣饰,缓步而行的画面如同一幅山水,有人在后面拿着手机悄悄拍他们的背影。

雨声滴答,敲在伞面上,不轻不重的力度,两人像有默契一样都没有走向停车场,而是信步顺着路人指出的碑林方向走去,闻意的小腿,凌笙的裤脚都已经沾上了雨水,可两人却浑不在意,就这样静默地在雨里走着,他走在她左边,一尺的距离。

不算短的路程,走到一半,闻意柔软的绣花鞋沾满了水,冰凉彻骨的感觉从脚趾一直蔓延到小腿肚,可她步伐轻快,仿佛这种冰冷带来的是极大的愉悦。

铃声看她脚踝隐隐发青,还是伸手拦住了她:“坐车吧,如果你想要走路,等天晴我陪你走。”

闻意轻轻摇头:“这样的时光,这辈子不知道能有几次,让我任性一回吧。……再说,也不远了。”

凌笙不再坚持,只是伸手朝她:“帮你拿包吧。”

闻意把包递给他,索性不再避着地上的水洼:“你不觉得,一路风雨之后再见晴天是很让人高兴的事吗?雨后新晴,多美好。”

凌笙听出她言外的安慰之意,温声回应:“你说的对,雨后新晴,的确是好风景。”

两人一路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已经走到碑林门口,雨还是很大,门口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有些昏昏欲睡,看见两人有些惊讶:“这么大的雨……”,随手抽了几张桌上纸巾盒里的面巾纸递给他们:“没淋着吧?”

闻意微笑摇头,凌笙掏出钱包:“兴致来了,顾不上大雨倾盆,这样才好,里头人不多吧?买两张票。”

工作人员眯着眼睛从票夹里撕下两张票连着找零一起交到凌笙手上,嘴里低声感慨:“这年头有情怀的年轻人不多了啊……”

凌笙接过票道了谢,和闻意并肩走进大门。

整个大厅里空旷的只有他们两人,闻意端详着大大小小的石碑,忍不住赞叹:“碑林之名,果然名不虚传……这千年古都,好东西太多了。”

凌笙站在她身边,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在石碑里的魂灵:“铁画银钩,气韵天成,你看,就这些石碑,远远看着,也觉得历史的尘埃在其间流动。”

闻意的手指隔空模拟着那些笔画:“小篆大气却温婉,隶书倒是一本正经的可以,像你一样,魏碑古朴庄重,行草豁达快意……”

凌笙被她的描述吸引,敏锐地捕捉到她话里的评价,低声笑起来:“你竟觉得我像隶书……”

闻意的声音也轻轻的:“难道不是吗?你看这《曹全碑》,端正圆润中见秀丽,却也出尘飘逸,是很像你。”

凌笙听着她认真解释的话语,轻笑着摇了摇头。

闻意不明所以:“怎么了?哪里不对吗?”

凌笙不说话,只是微笑。

闻意被他笑得莫名其妙,也就不再理他,继续往前走,走了十几步,左前方不远处传来规律的“哒哒”声。

是有人在拓碑。

闻意循着声音往前走,虽然好奇急切步伐却并不快,凌笙跟在她后面,不远不近,三四步的距离。

她说,他像隶书……

凌笙弯着唇角笑起来,自己最喜欢的,也是隶书。

两人走到近前发现是一个头发花白的拓碑师傅在拓《滕王阁序》,四周围了几个人,有老有少,闻意和凌笙在不远处停步,看着师傅两手拿着拓包快速地上下翻飞,浓墨晕染,覆在碑上的宣纸渐渐显出底下行楷的字迹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