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

第50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第50章

小说: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我必须保持冷 静的头脑和应有的理性。如果我乱了阵脚,让员工 看到我的不安,那么整个公司的士气都将受到打击, 甚至在关键时刻还会造成公司的瓦解。所以,我不 断提醒自己,一定要自控!
我一方面直接负责和政府的沟通,探讨做合资 公司的计划,同时争取总部对合资事宜的认可,尽 最大的努力消除其中的偏差,解除其中的误会;另 一方面,我还要关注员工的情绪,稳定日常工作。 在那段日子里,每天早晨我都让自己扛起所有的心 事,精神抖擞地走出家门。
安抚员工的事情并不容易。作为一个领导,我 有责任和他们透明地分享事实,坦诚地分析现状, 因为告诉他们一切都没问题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

符合谷歌文化的。每次走入会议室,我都尽量让自
己的脸上带着微笑,让我的语气平静和充满信心。 我向员工汇报每个星期与政府部门交流的进展,重 申谢尔盖的保证:就算撤掉中国网站,谷歌中国绝 对不会裁员,还会保留所有的办公场所。同时我也 从不隐藏问题和可能的负面结果。每次会议结束前, 我都向员工保证:“有新的信息,我随时会和大家分 享!”
人们在经历痛苦的时候,往往觉得时间很漫长; 而经过了这种痛苦之后,就如同大病初愈一样,感 到天色明朗。经过两个多月漫长的沟通和交流,经 过苦苦的等待和期盼,ICP 牌照风波终于有了合理 的解决方法,google。cn 的命运终于可以尘埃落定, 那就是:谷歌马上启动合资公司的申请,而在申请 合资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继续运营。
在申请 ICP 牌照过程当中,谷歌员工复杂的心 路历程自不必说,而我也经历了从“山重水复疑无 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过程。在这种时 候,往往最考验一个公司管理者的意志力、判断力

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我的习惯是在睡前回想一下
白天的工作,然后再想一想第二天的计划。当时我 还会想到员工对可能失去工作的担忧,以及很多好 心人对我的种种提醒。可每每我还没来得及想清楚, 就已经累得睡着了。
繁杂的启动工作和这两个危机事件,让谷歌正 在损失宝贵的市场份额。在 google。cn 和 ICP 牌照 风波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中国用户还在使用 google。 的中文服务,而 google。 的服务器 在国外,因此断网问题就时有发生。而 ICP 的合资 一天没有完成,google。 就一天不能直接跳转到 google。cn。断网对于中国网民使用谷歌搜索无疑有 着巨大的影响,谷歌的粉丝们对我们的断网问题, 中文搜索的质量和界面问题开始表示失望,质疑谷 歌中国的不作为。
而在我们内部也开始了对于产品战略方向的争 论,是应该专注于搜索质量的提高,还是满足我们 这些天才工程师的愿望,做最酷最红的新产品?这 些争论和摇摆都耗损着谷歌中国的精力。

对于纷繁复杂的这段时期,《环球企业家》曾用
封面文章概括了谷歌中国的这段时光,认为这是谷 歌中国经历的《最长的一年》。说的没错,这一年谷 歌中国过得很不容易,但我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开局不顺的谷歌 中国在经历了所有该经历的一切后,应该开始峰回 路转的路程了。
很多人问我在当时的情况下悲观吗?我的回答 是“不”。尽管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但我们的团 队从始至终都抱有一种乐观的情绪,他们相信我, 我也相信这批最热情向上和聪明能干的员工。
截止到 2006 年年底,谷歌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
120 多人的工程师队伍。这是谷歌当时最大的海外 研发团队。在这里,每个员工都有发言权,每个员 工的创新都得到尊重;而且,我们提供了各种福利 和便利,让员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里 有扁平放权的管理架构,3~5 个人可以做出在其他
大公司 20 个人做的工作。
在经历了这场沉重的四重压力后,我们更加珍
惜我们的工作和用户,我们立志要卧薪尝胆,不怕
艰苦,重视每一个细节,不断完善我们的中文产品, 早日赢回用户的心。
我相信,接下来的产品研发工作,可以让谷歌 中国顺利启航。
2006 年 4 月,为了让中国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 用 Google。cn,我们给它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谷歌”, 在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里,我和艾瑞克·施密特用 一块块的拼图拼出了“谷歌”两个字。艾瑞克没有 提前练习过这个拼图,一开始放错了位置。最后, 在观众和员工的掌声鼓励下,他终于把拼图摆放到 位。这是谷歌这个中文名字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亮 相,这也是 Google 除英文名称以外,第一次取其他 文字的名字。
谷歌在中国的启航,正是在巨大的期盼和妥协 对抗中开始的,而它还能够复制它在硅谷的成长神
话吗?
做好 搜 索
在美国,谷歌是一家以精确搜索和恪守价值观 而闻名的公司,它的英文搜索引擎是全世界最精准 的搜索引擎。
谷歌改变了互联网的新格局。它以搜寻精确和 索引巨大,迅速赢得了网民的欢心。谷歌能够搜到 别的搜索引擎搜索不到的信息,并且精确、客观地 给出排名,导致谷歌成为广告宣传、趋势分析,以 及收集市场调查、统计数据的重要渠道和指标,也 使 google 一词成为了英语词典中的一个动词!
谷歌的商业模式就是在搜索结果旁边显示清晰 标注的广告,它的巨大使用量保证了谷歌商业模式
的成功。
除了搜索外,谷歌还陆续推出其他的新产品。 比如在谷歌地球,上面可以真实呈现每一个山丘、 每一座建筑,用户如同在一架飞机上,从空中俯瞰 这个世界,使得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谷
歌的 Gmail 更是让人惊奇,不但云计算功能把用户
的邮件海量存储在服务器上,使 Gmail 的用户永远
不用删除邮件,而且只要键入几个关键词,就可以 在往来邮件中轻松找到任何有关的邮件。
这些各种各样美妙的产品能在中国得以“复制”
吗?
在团队初建的时候,很多员工开始想把这些又
炫又酷的“杀手级”应用引入中国,然后迅速吸引
眼球,进而取得立竿见影的成功。“赶紧做谷歌地球
中文版那是最酷的产品!”“国外 YouTube 最火,模 仿 YouTube 做一个视频网站!”“Web 2。0 时代来临 了,像 MySpace 一样做一个社区!”“国内博客最火, 做博客搜索!”甚至有人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能卖 页面左边的广告呢?”这样的声音在谷歌中国的办 公室里此起彼伏。我能感觉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 天才们求胜若渴的心态。
但是,“天才们”往往没有考虑清楚:这些产品 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与法律?谷歌能否得到相关的 牌照?这些产品要做多久?这些产品是否能由一个 欠缺经验的团队做成?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

于,这些产品是否真的是当务之急?
其实在当时,更严重的问题是谷歌的中文搜索 还做得非常不完善。从中文搜索的历史来看,谷歌 中文搜索虽然最早在 2000 年上线,但在进入中国之 前,谷歌美国总部只有一个五六人的小团队负责中 文搜索,服务器在美国,使用全球统一网址 google。 。
而其他几个搜索引擎公司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很 大的团队,它们更理解中国的国情和法律。在谷歌 进入中国之前,互联网上还在流传着一个名叫“我 知道你不知道”的搞笑视频,大意是对尚未进入中 国的谷歌的一种冷嘲热讽。它在暗示,一个外国公 司不可能做好中文搜索。
其实,搜索是整个谷歌公司的立业之本,不但 是最核心的产品,也是用户最需要、最常用、最不 能缺少的产品。而其他的服务则都是在搜索服务成 功之后围绕着它推出的,所以我们做产品绝对不能 本末倒置。
在 2006 年 3 月不到 10 位工程师、到年底也最
多有 100 名工程师的前提下,我意识到,谷歌中国
必须卧薪尝胆、踏踏实实地专注于网页搜索质量。 如果分心去追逐其他更炫更酷的产品,那一定会纰 漏百出。就像是一艘航船,如果不先补好船上的漏 洞却急于航行,那么航船早晚会像泰坦尼克号一样 沉没在汪洋大海中,先做好搜索几乎是谷歌中国的 唯一出路。
尽管我认为提高搜索质量是谷歌当下最重要的 任务,但我还是尽量让所有的员工经过讨论,都认 同这个战略方向。因为,谷歌的文化就是每个人都 应该是自愿工作的,不应该被强迫。中国用户最需 要哪一种产品?经过无数个战略会议的讨论,大家 开始理解专注搜索的重要性。记得在一次关键性的 沟通中,产品总监俞可说:“如果我们网页搜索取得 成功,而所有其他的一切都失败,那我们依然是成 功的。但如果我们做好了视频、社区、地球,但放 弃了搜索,那我们依然是失败的。”当时,我发现几 位“产品多元派”,都在这句话的“当头棒喝”之下
想通了。
达成共识后,我汇集了大家的意见,飞到总部
和 CEO 艾瑞克·施密特汇报。在开始我那份 20 多页 的 PPT 的演讲前,我是这么说的:“Our China strategy is simply to focus on web search; attend to every detail and win over users, before working on any other products。(我们的 中国战略就是专注于网页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 节,以此赢得用户。之后,我们才考虑其他产品。)”
艾瑞克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他说:“搜索业务是 谷歌成功的奥秘,如果搜索做不好,那么其他的业 务想做好就是纸上谈兵。何况,网页搜索业务也是 做好网页广告业务的基础。”
在总部认可并决定谷歌中国先做好搜索的基础 上,我们开始了提高中文搜索的历程。在做中文搜 索之前,我对工程师们说:“那些最酷最吸引眼球的 业务,我们肯定都会去做。但不是现在去做,而是 将来。在我们作出决定之前,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而现在,一旦公司作了决定,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 全力以赴,专注搜索业务!”

从那时开始,只要有任何员工想做搜索以外的
产品,我都俨然成为一个 Mr。No(“说不”先生)! 我总是说:“做好搜索后再说!”
统一思想后,我们就开始在搜索页面的每一个 细节上钻研,在每一个可能的选择上进行测试。当 然,我们选择提高页面搜索质量,让谷歌“读懂中 文”,也意味着谷歌中国要忍受产品很少的“批评”。 面对媒体的批评,面对外在的质疑,我们只有像一 个坚持己见却暂时没有票房的电影导演那样坚持自 己的理想,我们就像一个沉默的剑客一样在聒噪的 环境中专注修炼内功。
顶住压力,不要盲从,向来是成功者必须具备 的重要素质之一。
修复中文搜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可 能有一万个细节需要工程师们一一进行认证。而这 种修正不可能“跟着感觉走”,而是需要先研究中国 用户的搜索习惯,然后再根据这些习惯提供用户喜 欢的搜索。
在谷歌中文搜索 2000 年上线的时候,出现了一
个严重的技术问题,谷歌中文总是把握不好“分词”
的问题。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清华的分析,说在搜索 引擎里面,谷歌的精确度还是不错的,甚至领先其 他中文搜索网站,但是分词做得不够好,原因就在 于投入不够。因为当时谷歌只有五位工作在美国的 华人工程师,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做好这件事情。
当系统无法准确分词时,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比如,用户输入“电脑”两个字,正常的情况是, 页面左侧应出现“电脑”的搜索结果,右侧应该出 现电脑产品广告,但因为分词的错误,可能会把“电 脑”分成“电”和“脑”两个字,出现的结果和广 告居然是关于“电话”和“脑白金”的,真令人啼
笑皆非。
在搜索引擎领域,分词是中文特有的一个挑战,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做一个符合语言学的分词,而是 一个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分词。比如说,除了要把 常用词正确分开外,还应该分清最新的网上用词, 比如“打酱油”、“芙蓉姐姐”等等。
而即使分词正确也仍可能造成匹配的问题。比
如说,如果有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清华大学”,但搜
索“清华”,这篇文章就出不来了。但如果分词时把 文章里的“清华大学”分成“清华/大学”,那么搜 索“清华大学”又出不了结果了,谷歌对这个问题 研究了很久。
有一天,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骏跑来 兴奋地说:“开复,你的语音搜索论文可以用在分词 上。如果我们把中文的字当做语音,然后用语音识 别的方法和统计语言模式来识别出所有可能的分词 方法,那么匹配正确时,‘清华’和‘清华大学’就 可能同时出来。还有,我们有这么大的网络语料库, 可以训练出一个非常巨大而精确的语言模型。”后来,
他带领团队真的实现了这方面的突破。
在 2006 年下半年到 2007 年上半年,我们的工 程师一一检查尝试各种领域的各种搜索词,并统计 出所有不合理的搜索结果,然后再向美国的工程师 学习如何在系统里进行修正。可以说,今天谷歌中 文搜索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在工程师付出的辛勤努力 下得来的。

那时,每天都有很多有关提高搜索质量的会议
在清华科技园大厦召开,谷歌内部的监测系统每天 都在对各家搜索引擎作出比较,我们评估搜索相关 度、网页索引大小、即时更新能力和对垃圾网站的 识别性。为了衡量我们的进度,在我办公室外面就 有一个大牌子,上面可以看到我们当天的四个指标 表现如何,以及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又如何。
这是一项极其辛苦而回报率又相当低的工作。 有时一个由五名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努力半年,也只 不过把某一个指标提升 0。1%而已。但我总是苦口婆 心地鼓励大家:这样的工作是积少成多的。五个人 半年做出的成果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