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十大元帅 >

第8章

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十大元帅-第8章

小说: 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十大元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7年开展了反右斗争。运动一来,“左”倾之风又起,很快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罗荣桓在多次讲话中都坚持,划右派一定要慎重,不能因说了一两句话就打成右派。在总政治部的划右派斗争中,文化部长陈沂被定为右派,此时罗荣桓已辞去总政主任之职,干预未产生效果,但在陈沂被打成右派后,他照样称他为同志,关心他的生活和写作。在他的帮助下,陈沂的右派帽子得以摘掉并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小说。象这种“无所顾忌”地关心“右派”同志的领导干部,在那个年代是不多见的。 

林彪当上党的副主席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是很少有人敢碰他的。虽然意见不少,但能够当面交锋的并不多。罗荣桓就是敢于与林彪当面交锋者之一。他对林彪倡导的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方式持不同意见,认为只学语录、“带着问题学”,“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这是把毛泽东著作庸俗化。于是,1961年4月30日在军委常委第二十六次会议上,罗荣桓当面向林彪指出“带着问题学毛选”的提法不妥,引起林彪的不满。但罗荣桓仍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学习毛泽东著作。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不顾私利,对于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有切身政治利益的高级干部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但罗荣桓却做到了,而且一生如此。这一光辉的形象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罗荣桓年表 

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衡山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 

1924年入青岛大学读书,曾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预科毕业后赴广州, 不久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进行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 

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7月被中共派往通城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 

1924年8月20日,参与领导通城起义,任通城和崇阳农民自卫军的党代表,随即率部队至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时是人民军队第一批七个连党代表之一。上井冈山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营党代表。 

1929年底,参加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红四军前委委员。 

1930年初,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委。 

1930年8月,任红四军政委,与军长林彪率部参加打长沙、打吉安和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 

1932年3月任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扩大红军队伍。 

第四次反“围剿”结束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曾兼任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领导扩红工作成绩卓著。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获红星奖章。 

1934年9月,任新编组的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长征。第八军团撤销后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第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东征战役。 

1936年 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并兼任培训高级干部的第一科政委。 

1937年1月,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7 月,任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 

1937年9月率师政治部和少量部队,在山西、河北边界的阜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奉命到吕梁山地区,与代师长陈光指挥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黄河河防。 

1938年9月赴延安参加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随后任第一一五师政委。 

1939年 3月初,与代师长陈光率第一一五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指挥樊坝、梁山、白彦等战斗,重创日伪军。 

1941年8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 

1941年11月,领导军民坚持斗争,挫败了日军在山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 “扫荡”。 

1943年 3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一一五师政委、代师长。 

1943年8月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 

1944年开始组织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 

1945年指挥部队在山东全境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和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等少数城市以外的山东绝大部分地区。 

1945年 6月,他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组织和率领山东主力部队六万余人进军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 

1945年12 月,面对国民党军对东北的进攻,他强调控制中长路两侧广大地区。 

1946年 3月,他组织领导了东北地区大兵团作战中的政治工作。 

1947年在部队中推广第三纵队诉苦教育的经验,增强了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和战斗意志。这一经验后经毛泽东批示在全军推广。 

1948年8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兼东北野战军政委。 

在辽沈战役中,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予以全歼的战略决策,为夺取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作为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委员和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政委,参与指挥乎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 

1949年 6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后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为中南军区)第一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长。 

1950年 4月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9月兼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 

1951年领导“向文化大进军”,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准备条件。 

1952年领导筹建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兼任院长。 

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5年11月,任中共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 

 


胸怀坦荡贺龙
 

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血雨腥风,英勇善战;光明磊落,无私无畏;豁达大度,胸怀坦荡。 

贺龙(1896~1969),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16年起义参加护国战争。在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南昌起义总指挥。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湘鄂边区根据地的创始人。率部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先后任一二0师师长,晋西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司令,西北军区司令等职。全国解放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解放昌都,促进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 追求正义始终不渝 

贺龙1896年3月22日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穷农民之家。曾祖父考取过武举,贺家一门世代有习武之风。贺龙从小喜欢练武,还常与村童玩冲杀打仗之类的游戏。有一次村里有个恶霸想试试贺龙的胆量,就乘贺氏父子与他同桌吃饭之机在桌子底下放了一枪。他满以为这突然的枪响会把贺龙吓个半死,可是年仅七岁的贺龙处之泰然,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从此,贺龙的豪胆在乡里出了名。 

因家境贫寒,贺龙只读了几年书。十四岁那年因不满恶霸之子的霸道行为,一怒之下挥刀砍伤了他的脚板。之后,贺龙扬长而去,跟随马帮,跑四川、入湖北,靠贩运盐、桐油和药材为生。在世道黑暗,盗匪横行的年代,吃“赶马贩货”这碗饭既辛苦又危险,随时都有丧命的可能。但贺龙从小生就了不怕困苦和死亡的性格。他在马帮中从少年步入青年。在走南闯北中不仅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胆量,而且了解到天下的穷人走到哪里都伴随着贫穷和受人欺压。在艰苦的磨炼中,他是非曲直观念更加明确,追求正义之心更加强烈。他还自发地生长出救国救民的意识。 

辛亥革命的涛声影响了贺龙,使他产生出追求真理的思想。1914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1916年蔡锷组织反袁护国军,声势浩大,影响传遍全国。贺龙接受革命党的指示,在石门县等地组织武装。二十岁的贺龙在家乡组织了二十多名农民,拉起了队伍,但手里没有武器。当他听说芭茅溪盐局的税警刚刚装备了十多支洋枪时立即高兴起来,他在贩盐时深知盐局剥削坑害百姓,罪大恶极,而税警更是为虎作伥。他和叔叔向别人借了两把菜刀带着组织起来的二十来个农民乘夜色闯入盐局。贺龙亲手砍死税警队长,缴获十五支步枪,二支手枪和九千斤盐。他下令把盐统统分给穷人,解放了俘虏。用这十几支枪武装起他的队伍。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从此传扬开来。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中为鼓励起义军曾举此例,他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出了一个军。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已经有了两个营的兵力,还怕干不起来吗?” 

贺龙砸了盐局,夺了枪枝,有了自己的队伍。他率队返回桑植县除掉了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恶霸地主朱海珊。然后走出桑植县加入了护国军,被任命为湘西护国军营长。1918年,贺龙改任湖南靖国军营长、团长,1922年奉命入川作战,升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贺龙的国民革命军虽比旧军阀进步些,可是本质是仍属于剥削阶级的部队。但贺龙却对部下管理甚严,绝不准自己的部队侵扰百姓。 

1926年8月,共产党派周逸群来到贺龙的部队,向他宣传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贺龙以朴素的进步思想为基础,很快接受了革命的道理。他决定让周逸群办政治讲习所,加强部队的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干部。不久贺龙通电加入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加入北伐军。先后任第十五师师长和第九军第一师师长。因作勇敢,屡战屡胜,贺龙被提拔为第二十军军长。此时他已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欢迎共产党派干部到自己的军中任职。由于共产党充作二十军的骨干,使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增强,而贺龙在北伐军的所有国民党将领中,是最亲近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此时他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却在行动上按共产党的意见办事。 

在北伐战争中,贺龙率部先后攻克石门、澧州、公安,突破了北洋军阀的长江防线,攻克重镇宜昌。夺取武汉之后继续作战,攻占敌人重镇武胜关。在临颍大败奉系军阀,取得了攻占武汉之后的辉煌胜利。 

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到轰轰烈烈的北伐军事行动中的军长,贺龙在思想上完成了从自发地追求正义到接受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他已经被共产主义思想深深吸引,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2. 武装革命浴血奋战 

大革命失败之后,国共两党决裂,国民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而共产党却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共产党决定抓枪杆子搞武装斗争。1927年7月,周恩来找到贺龙,向他介绍了蒋介石的反共和国民党已走向反动的事实。贺龙当即表示,同国民党决裂,坚决服从共产党的指挥,搞无产阶级革命。之后,他根据共产党的指示率部从武汉出发,经九江赴南昌。 

共产党决定组织南昌暴动。1927年7月28日,周恩来再度会见贺龙,此时,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共产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向他下达了率领二十军参加起义的决定,贺龙表示坚决执行命令。贺龙受命担任起义军总指挥,与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共同领导起义活动。 

8月1日凌晨,起义枪声打响,贺龙一马当先率领自己的部队攻打朱德培的总指挥部,他站在最前沿指挥战斗。经过激战,消灭国民党南昌守军,南昌起义胜利。 

起义胜利后,起义军有计划有组织地撤出南昌,准备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南下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9月初,起义军到达瑞金,根据贺龙的要求,他在这里经周逸群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参加了贺龙入党仪式并讲了话。贺龙表示,永远跟党走,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南昌起义的队伍在攻打潮汕地区时连连授挫,面对强大的反动武装,起义军失败并分散了。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贺龙等绕道香港去上海寻找党中央。在上海找到党中央后,贺龙了解到党中央坚决搞武装斗争,走武装夺取权的道路后,主动要求到湘鄂川黔一带搞武装暴动。党中央同意了贺龙的要求,他立即杀向了血雨腥风的战场。 

大革命失败,武装起义连连受挫,革命斗争进入低潮,革命高潮时期一度活跃的地区,此时到处洒着烈士的鲜血。在这种情况下搞武装斗争谈何容易。但贺龙从来不怕艰难曲折,从不惧怕战争和死亡。本来党组织让他与刘伯承一同去苏联学军事,但他觉得入党时间短,需要在风雨中锻炼,自己要求留下来搞武装斗争。 

1928年1月贺龙进入洪湖地区组织革命武装。在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起三落”。到洪湖地区很快就组织起数百人的队伍,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搞了“五县年关暴动”,打击了反动武装的气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队伍很快发展到一千多人。但由于没有及时抓部队建设和建立根据地,很快就归于失败,斗争也被迫转入地下。三月,贺龙回到自己的家乡拉队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三千多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队伍的成分复杂,有的是亲族关系应召而来,有的是贺龙在旧军队中的部下。队伍还未来得及整顿和训练,就遭到国民党正规军队的进攻。这支松散的队伍经不住强大敌人的进攻,很快就失败了,剩下不足一千人。贺龙率领剩下的人退入湘西,经过整顿后继续坚持武装斗争,打土豪,发动群众,红军又有了发展。在小埠头设伏取得歼敌数百,击毙敌旅参谋长的胜利。之后,队伍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贺龙任军长。但从八月至十月,这支队伍连遭国民党正规部队的袭击,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