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古文明探秘 >

第2章

古文明探秘-第2章

小说: 古文明探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河系的中心只有三万光年。
  我们应该承认,对这个混沌广漠的宇宙,我们的了解非常有限。只有到了那时,我们才承认自己是宇宙中极其渺小的一点。而我们的未来和机运却正蕴藏在其间,诚如“上帝”所承诺的。
  只有当我们对未来有所洞察,我们才无所畏惧地对过去作忠实的探讨。
  二、航向宇宙的太空船
  誉为科学小说之祖的温尼(Jules Vernc),已经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他的胡思乱想不再是白纸黑字的科学小说了。而今天的太空人,能以86分钟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不是温尼所想像的80天。假借一次幻想的太空旅行,我们想描写一下,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古怪的事情,当然像这样的太空旅行,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事实,比起温尼的环游世界80天的科学小说,结果仅只86分钟环游一周,所需准备时间还要短得多。我们暂且将时间的长短,抛开一边不谈。我们且假设,我们的太空船是航向一座,大约150光年的不知名之星球的。
  这艘太空船和我们今天所用的海洋轮船一样大,该船发射时的重量是十万吨,燃料载重为九万九千八百吨,也就是说只能装载两百吨的货物。
  不可能吗?
  我们已经能从围绕行星的轨道上,装配太空船了。因为在月球上发射巨型太空船已成为事实,所以,即使这种装配工作在20年内就已觉得多余。此外,为未来火箭推进的基本研究工作,正全面地在展开。未来火箭的推进器,主要是靠核子溶剂来发动的,其速度几乎要与光速相等。一项大胆堑新的设计,其有效性已经从各个基本分子的物理试验上发生效果,便是光子火箭。光子火箭上装的燃料,使火箭的速度接近光速,其相对效果,特别是指发射地与太空船之间的时间变换而说,可发挥到极大限度,使燃料供应转变成电磁放射,并且排泄和光束般的推动力。就理论上来说,装置光子推进器的太空船,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光速速度。在这个速度下,我们太阳系的界限就将从此门户洞开了。
  这样一种观念,真会使人目眩神迷。但是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边缘,应该记得,我们祖父时代经历的技术上的巨人进步,在他们的时代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而已:如火车、电讯、电报、第一部车子、第一架飞机。我们自己的第一次从空中收听到音乐,看到彩色电视;第一次看到发射太空船、和美国太空人真实地在月球上漫步;我们从环绕地球的卫星上获得新闻图片等。我们的子孙更要星际旅行,并且要在大学里从事宇宙研究。
  让我们追随这一幻想的太空船游历一次吧。它的航程终点是一颗相当距离的固定星星。想像在这艘太空船上的太空人,如何打发旅途中的寂寞时间,是一件很令人有趣的事情。不管他们所要通过的是怎样遥远的一段距离,也不管地球上的时间是如何缓慢,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这里依然适用。说来也许不信,尽管太空船的速度仅次于光速,但在太空船上的时间,竟比地球上还要缓慢。
  比方说,在太空中飞行的太空人才过了十年光景,而在地球上的人们却已渡过了108年了。太空旅客与地球上人类间的时间换算,可从阿克雷(Ackeret)教授的基本火箭方程式计算出来:1-(1-t) WC。11+(1-t)
  (V=重力速度,W=飞行速度,C=光速,t=发射时燃料载重)
  当太空船航近目的星球的一刹那,太空人就得检查各种行星,固定方向,作光谱分析,度量地心引力和计算轨迹,最后他们选定最与地球上情况相同的行星着陆。我们这样假定,我们的太空船,经过这赵航行,已经耗尽大部分动力,而只剩下80光年的燃料,太空人就得在目的地开采可分裂性物质,装入太空船的燃料箱。让我们假设,选作着陆的行星,与地球相似,我已经说过这种假设并非向壁虚构的。我们更大胆地假设,这座被光顾的行星上的文化状况,和地球在八千年前的情形相同。当然这一切都要靠着陆前太空船上的仪器来测定,自然我们的太空人要选择能供应可分裂性物质的地点着陆。仪器便可迅速而正确地反应出,那些山脉藏着铀矿。
  登陆是照计划实施的。
  我们的太空游客看到人类正在制造石器工具;看到他们以掷矛、狩猎及杀戮为游戏;一群群的山羊和绵羊在草原上吃草;土着陶工在制造简陋的家用器皿。他们用无比惊讶的眼光迎接我们的太空人。
  但是这个行星上的土着,对刚刚登陆的怪物,及从里边爬出来的动物,作什么想法呢,别忘了,八千年前,我们也是文化极低的半野蛮人。所以当这些半野蛮人看到我们的太空人时,连忙把头埋入土里,不敢抬起眼来正视一下的情形,是不必大惊小怪的。直至这一天,他们所顶礼膜拜的是太阳和月亮。而现在,天惊石破的事情竟然发生了:神终于从天上冉冉下凡了。
  这些土着从安全的隐蔽处,聚精会神地偷窥着我们的太空人:他们头戴着插着棍子的奇怪帽子(装天线的头盔);当他们看到漆黑的晚上,照得像白天一样时(探照灯的关系),无不惊奇赞叹;当这群陌生人不费吹灰之力地升入天空(使用火箭带),他们都吓得面无人色;当奇形怪状的“怪物”(直升机、水陆两用车),发出嗡嗡的声音,在空中飞翔时,他们再度将头埋入土里。最后,从山中传出恐怖的一声轰隆巨响时(试爆),他们吓得飞快地逃回安全的岩穴中。无疑的,我们的太空人,对这群土着来说,无异是万能的神了。日复一日,太空人不断地在勤奋工作,几天后,一个巫师或医护人员的代表团,一步步向太空人走来,想跟神取得联系。他们携着礼品表示对客人的敬意。当然,我们的太空人藉着电脑的帮助,很快地学会了土着的语言,用他们的语言谢谢他们优厚的礼待。虽然,他们用土着的语言解释,神并没有来,只是不值得膜拜的高等动物来访问;当然这是毫无效果的,我们的土着朋友就是不肯相信这席话。太空人是从另一个星球上来的,他们显然具有无比的权力和实现神迹的才能。他们必定是上帝了!太空人请求他们协助,也得不到要领。这群已经被恐怖震慑的土着,是无法理解这一切的。
  虽然,自登陆那天起究竟发生些什么事情,是难以想像的,下面几点于计划之初是可以考虑的:
  部份土着被争取到,经训练后,协助太空人探测爆炸后的坑洞,搜寻回航时间使用的可分裂性物质。
  土着中最聪明的被选做“国王”。太空人送给他一座收音机,当做权力的象征,在任何时间与神打交道时,都可使用它。
  太空人试着教给这群土着一些最简单的文明和道德概念,以便发展社会秩序。少数特别甄选出来的女人,受到太空人的恩宠。因此,撇开了自然发展的缓慢程序,一个新生的民族就此诞生了*
  〈*我们自己的发展上,我们知道这个新生的民族,能有太空专家出现,需要经过多长时间。自然,这些太空人开始回航之前,他们留下了各种明显的标志,这些标志只有在技术上、数学上有高深基础的社会,才有能力来理解。这是以后的事了。
  警告这群土着任何隐藏的危险,成功的机会都很渺小,即使把地球上最恐怖的战争和原子爆炸的影片给他们看,要阻止那个行星上的动物,避免重蹈覆辙,要比阻止经常在玩着战争把戏的知性人类,停止这种工作还要困难。
  当我们的太空船再度消失在宇宙的云雾中时,我们的土着朋友即大谈特谈这次的奇迹——“神曾光顾此地!”他们把这些奇迹,用简单的词汇,编成英雄故事,传给子子孙孙,并将太空人遗留下来的礼物,及其他一切器具,当作圣迹般来供俸着。
  如果我们的土着朋友习写作,他们会将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用不可思议、神奇及震惊等的字眼记录下来:他们的教科书和绘画上,都写着和画着穿了金光闪闪的衣裳的神,乘着发出无比喧闹声音的飞船来到这里。他们描写神乘的车子能升天下海,他们的武器能发出恐怖的电闪,并且他们记下神许下再来的诺言。
  他们把所看到的形像雕凿在岩石上:戴着插着棍子的头盔,没形没状的巨人,胸前挂着大箱子;这些巨人乘坐的,是能遁天入地的圆球,像太阳一般发射光芒的东西,以及形状古怪,活像大甲虫似的各种各类的车子。
  太空船访问的结果,产生数不尽的古怪说法,在往后的篇幅中,我们会从即将湮没的过去记载上,看到神访问地球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描写我们的太空船访问过的星球,以后发展的种种情形,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土着偷偷地记下许多神们的活动情形。太空船登陆的地点宣布为朝夕膜拜的圣地,经常诗歌不辍地颂扬神的功业,金字塔和庙宇在那里建——当然是根据天象的法则的。人口剧增,战争摧毁了这些圣地,迩后的世世代代从新发现和挖掘这些圣地,解释这些遗迹。
  这便是我们今天的情形。我们今天已经登陆月球,大可放怀想一想太空旅行这回事。我们知道,一艘远洋巨轮,突然抵达南海群岛,对土着产生的反应。我们知道来自另外一个文明的寇第斯先生(Cortes ),到达南非时所引起的混乱骚扰。据此,我们也可模糊地推测到,史前时期,一艘太空船突然来临所引起的疯狂冲击。
  我们现在必须对丛丛疑问——即是那么多解释不出来的神秘,重新作一思考。把它们当作史前太空人的遗物看待,有没有意义?它们是否能使我们了解过去,而有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
  三、解不开的谜——古代的遗迹
  把间接获得的知识,一片片地串连起来,就是我们过去的历史。挖掘物、古籍、壁画、神话和其他许许多多事物,都是用来充实这幅蓝图的。从这些材料中,一幅生动而饶有趣味的拼图,清晰地映现出来了。但是这幅拼图,是事先设计好的思想模式的产物。以经常习见的各种事物为中心,把适合此一拼图的各种事件,连缀起来而成。一件事情毕竟在如此这般的情形下发生。只有在那种情形下,别无他途可循。瞧吧!如果学者们真正希望什么样子的,事情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我们有义务,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去怀疑每一种既存的思想模式,或每一张假设蓝图。如果对既存的观念不存怀疑,研究就要寿终正寝。所以我们历史上的往事,有相对的真实性。如果有新的证据发现,不管陈旧的假设有如何逼真,不得不任新发现的事物取而代之。提出新的假设,作为我们研究过去的核心问题,现在正是时候了。
  关于太阳系及其卫星分布,关于大宇宙和小宇宙,在技术、医学、生物学及地质学上的惊人进步,太空旅行的到来——诸如这般及其他许多说不尽的事情,在短短50年内,已经澈底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蓝图。
  今天,我们知道,制造抵御极热和极冷的太空衣,已不再是一件大难事。今天,我们也知道,太空旅行不再是一个乌托邦思想。就像我们能测量光速,和计算相对论的结果一样,我们对彩色电视的奇迹,也习以为常。
  那幅几乎僵化了的世界蓝图,渐渐开始在溶化了。新的假设需要新的标准。在未来,考古不再是东挖挖,西挖挖这么一回事。仅仅对新事物的搜集和分类,已经陈旧落伍。如果想对过去,勾划出一幅可资征信的蓝图,必需要联合科学上各种派别,共同合作才行。
  让我们以开放的胸怀,无比的好奇心,大踏步地走进这个难以相信的新世界中。让我们对神赐给我们的遗产,重新一番评估。
  十八世纪初叶,土耳其海军司令雷斯(Admiral Piri Reis)收藏的一批古代地图,在托卡比宫(Topkapi palace)发现。保存在柏林市立图书馆中的两卷地图集,其中包括正确的地中海及死海地区的地形,也是从雷斯的古代地图上复制的。
  这批地图,曾交给美国绘图员墨乐雷(Arlington H。Mallerey)检验。墨乐雷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所有目前地理上的资料,上面全部都有,是位置稍有出入。他要求美国海军水位局(The U。S。Navy Hydrographic Bureau)绘图员瓦特斯先生(Mr。Waters)协助检验。墨乐雷与瓦特斯两人合制了座标,将地图转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地球仪。他们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发现。这些地图绝对正确——又岂是地中海及死海而已!南、北美洲的海岸线,甚至是南极的轮廓,也都丝毫不爽地,描绘在雷斯的地图中。这批地图不仅复制了大陆的轮廓,并且也显示出内陆的地形分布情形。山脉、岗峦、岛屿、河流和高原,也都非常正确地出现在地图上。
  1957年,地球物理年,这批地图转入耶苏会神父林尼汉(Jesuit Father Lineham)手中,他是魏斯顿天文台台长,暨美国海军绘图员。经过细心地检验,林尼汉神父也不得不承认这批地图,竟是异乎寻常地精确——即使是今天极难勘察到的地区也是如此。更足令人惊奇的,南极的山脉,我们至1952年才重新发现,而在雷斯的地图上,却已经端端正正地绘出来。这些南极山脉,数百年来,被冰雪封闭着,我们今天是靠回声仪的帮助才测绘制成的。
  据哈固特教授(Professor Charles H。Hapgood)和数学家史屈山(Richard W。Strachan),最新的研究发现,提供了许多零零碎碎的资料。拿雷斯的地图,与我们从人造卫星上,摄得的最新地球照片对照比较,可以看出雷斯地图的原始资料,一定是从一处非常高的地方,俯瞰摄得的照片制成的。这能作什么解释呢?
  在开罗上空飞行的太空船,利用装置在上面的照相机,俯摄下面的景物。当胶片冲洗出来,就可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以开罗为中心,方圆五千哩半径内,一切事物都维妙维肖地复制在上面,因为照相机的镜头,正直接对着这一区域之故。但是,自中心点游目四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