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集结号·铁血 >

第3章

集结号·铁血-第3章

小说: 集结号·铁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弃车步行几十公里,终于到达山庄。易延端请当地的老百姓帮忙,老百姓不干,他赏以重金,老百姓也不干。谁还要你的臭钱?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动手,用榔头拼命敲打垮塌的水泥板。听见敲打声,李西闽在里面声嘶力竭地说:不对,不对,我在你们的左面。往左!两人拼命敲打到深夜12点,可惜收效甚微。他们希望砸开哪怕一个小洞,送进去一点水也好。但是,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黑灯瞎火的,他们只好停工。他说那时,西闽哭了,他也哭了……
  就在易延端准备返回小鱼洞另外设法时,他碰到了另外一名志愿者林发康(音)。后者在得知情况后,决定徒步返回小鱼洞呼救。因为那里是距离龙门山镇最近的地方,才有手机信号。虽然说从龙门山镇到小鱼洞只有几公里,但桥倒路塌,必须绕到很远,才能通过。长达200余米的小鱼洞大桥是小鱼洞镇、龙门山镇及银厂沟等受灾严重地带群众朝外转移的唯一通道,但在这次大地震中,大桥却被扭成了麻花状并严重坍塌。所以,泅水过河成了唯一办法。
  现在,空荡荡的山庄只剩下易延端。他陪西闽聊天。聊明天。聊水泥墙。聊彼此的媳妇。聊陈谷子烂芝麻。李西闽说,老兄!我什么都想到了,也想到了自杀。但是,我拿什么来自杀呢?老子连玻璃都摸不到一块!说完他就沉默了。隔着废墟,两人又是哭……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易延端决定再到路口,看看是否有奇迹出现。奇迹来了,他碰到了空军某部的救援队,他向部队请求。哀求。声泪俱下。部队最后决定,由一名营长带队,用一个连的兵力营救围困在山庄的李西闽等几个人。
  15日中午,救援部队抵达后,立即用铁锤、铁锹开始投入战斗。李西闽精神大振,不时与救援官兵谈话,告诉他们自己的具体身体处境。战士们冒着极大的危险,小心翼翼一点一点挪开石头瓦砾。没过多久,李西闽的喉咙里是很浓的痰,他使劲咳,否则会窒息。到最后咳出来的痰已经浓得不成样子了,像浆糊……下午3点,解放军终于打穿两层水泥墙,并开出一个洞。当两名战士把李西闽拖出洞后,强烈的光线让他睁不开眼睛。
  啊,尽管大地满目疮痍,但活着多好!他额头的创口一直在冒血,身上的软组织大面积挫伤,但没有折断一根骨头,甚至没有出现严重脱水迹象。一名排长背李西闽下山,说:人类的脱水极限是72小时。你熬过来了!你是英雄!李西闽说,你们才是!
  易延端告诉他,大地震已经过去了近76个小时!这个时间段,简直让李西闽难以置信。不幸的是,整个山庄另外被掩埋的几个人,无一生还……
  “我要感恩回报”
  16日中午,我忙完了单位的工作,赶到位于成都浆洗街的武警医院的帐篷医院,见到了双眼红肿、正在输液的李西闵。我带给他一份当日的《成都晚报》,刊发了我撰写的有关他遇险、获救的报道。我单刀直入:“绝望中,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就是死。在废墟中,我的耳朵成为了我的唯一世界。但是,我一直没有听到与我同时被埋的那几个人的一丝声音。我很多次在小说里写到死,死的感觉。濒临死亡,是一种发凉、像抹了万精油的感觉。但是,我想到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小坏,我那尚未完成的作品,我觉得,自己要挺住……记得我离开上海到四川前,我跟好友路金波在一起,我突然想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我说,也许这次到四川我会死,死啦你要好好经营好我的小说……”
  “但是你熬过来了。”
  “是的。回到上海,我会在我主编的军事小说丛书《集结号》上,特别策划一个‘温暖集结,感恩回报’专题。我将会把本书的版税全部捐出,以帮助更多的灾区人民!”
  我赞同李西闽的选择。记得曾有学者自问:如果没有灾难,我活在怎样的状态中?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李西闵已经找到了谜底。死,对一个生命而言的确是遥远的,甚至被模糊地推往视域边缘。偶尔,作家会想一想,但也很快就被灵感带往丰饶之地。海德格尔所谓“向死而生”,指的是真谛往在死亡的那一刻才浮现出来。已经有过濒死经验的人,是不是找到了真谛呢! 其实,你真实的从死亡地带穿过,就知道这不过是生命的一个后花园。如此,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挽救生命,恰恰才是“向死而生”的奥谛——不然,纵然死过十次,也是白搭了。
  诡枪
  卷首语
  中国NO。1军事小说集
  《集结号·铁血》(第一辑)
  主编:李西闽
  灵魂需要高度,生命拒绝猥琐。肉体需要刚强,生活鄙视软弱。我们的血性从来没有泯灭过!历史与现实,激情与浪漫,热血与硝烟……众多军事文学高手云集,硬骨凌霄的笔调,酣畅淋漓的故事,英雄本色和铁血柔肠的汇聚,热血沸腾的雄浑之美!
  卷首语
  英雄情结与生俱来,它深埋在我们的血里,它特殊的纯粹在世俗和庸常中熠熠闪光,并不会因为横流的物欲而被遮盖。近几年来,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受到热捧,就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比如《历史的天空》,比如《士兵突击》,比如《集结号》。
  其实我们的血性从来没有泯灭过,和深入我们骨髓的人性一样。没有血性的人是软骨头,没有人性的人是畜生!崇尚英雄是我们内心一种难舍的情结。从前的英雄,把生命泡在战火硝烟之中,痛快淋漓地体现他们的价值,所有的牺牲都成为了不朽和传奇。现在的英雄,在平凡的生活中怀抱着一颗正直勇敢善良的心,追寻着人类的梦想……所有的英雄都是寂寞的,文字却能将他们的精神记录和弘扬。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文学,这就是高举英雄主义大旗的军事文学。
  因此,就有了我们的《集结号》。
  《集结号》,将把中国最优秀的军事文学作者集结在一起,展示他们充满铁血的深情文字以及他们阳刚壮美的气质。《集结号》,将把所有的军事文学爱好者集结在一起,你们会因为阅读此书而骄傲!无论你是刚刚踏入人生旅途的青年,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年,或者是夕阳红的老者,《集结号》不会让你们失望,在追寻英雄主义浪漫情怀的同时,你们会感受到力量和激动,你们的血液里会燃烧起正义和豪迈的火焰。
  《集结号》将体现铁血,真情和博大!它设置了“士兵突击”“金戈铁马”“烽火狼烟”“浪漫营地”“险境秘辛”“铁血荧屏”等栏目。《集结号》第一辑里,收入了众多作者原创的优秀军事小说。李西闽反映抗日战争一次阻击战的长篇军事悬疑小说《诡枪》,不仅体现了中国军人的勇敢无畏,而且在小说的写法上作了大胆的尝试,神秘而悠远。著名军旅作家阎欣宁给读者奉献了反映“飞虎队”帮助中国抗战的中篇小说《鹰翼》,读起来荡气回肠,真实感人。南京军区专业作家裴志海的《雪地上的蚂蚁》,这是一部比《集结号》更惨烈更打动人心的战争小说。君天的中篇小说《赤壁之战》把读者带回了遥远的古战场,让读者经受着冷兵器时代的血与火的洗礼。张永军的短篇小说《马刀营》,雷米短篇小说《成为汪允平》等篇什,精彩纷呈。
  《集结号》,带给读者的是一份阅读的盛宴。
  灵魂需要高度,生命拒绝猥琐。
  肉体需要刚强,生活鄙视软弱。
  从《集结号》开始,用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张扬我们的个性,延系我们民族的血性!
  引子  划破黑暗的子弹
  【险境秘辛】
  诡枪(上)
  李西闽
  引子 划破黑暗的子弹
  山洞深处燃着一堆火,几个士兵围着那堆火,浑身发抖,他们衣衫褴褛,面目狰狞,显然是饥寒交迫。他们的旁边堆放着几支“三八式”友板步枪和一挺“十一式”轻机枪,还有一门迫击炮。那些杀人的武器此时沉默着,发出死一般的冷光。
  士兵们叽叽咕咕地说着话,似乎在讨论什么问题。
  山洞的一个角落里,一个伤兵躺在那里呻吟,他肿胀的膝盖上缠着绷带,有血从绷带上渗出。伤兵的呻吟渐渐地大声起来,后来变成了号叫。他的脸夸张地扭曲着,眼睛里流出了黏稠的泪水。
  山洞外面突然传来了声响。
  士兵们停止了说话,他们警觉地竖起了耳朵,脸上出现了惊惶之色。
  一群蝙蝠从洞外飞了进来,士兵们松了一口气。
  蝙蝠在山洞里扑哧哧地飞来飞去,扇出阴冷的风。
  围着火堆的几个士兵发现了那群蝙蝠后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蝙蝠飞到哪里,他们的眼珠就转到哪里。
  一个士兵使劲地吞咽了一口口水,他粗大的喉结咕噜地滑动了一下。他突然操起了一支步枪,用枪托朝飞过来的那只蝙蝠砸了过去。枪托没有砸到蝙蝠,蝙蝠从他的头顶掠过。他又把枪托举了起来,等待着另外一只蝙蝠的到来。兵们的目光落在了这个士兵高举的枪托上。又一只蝙蝠扑哧哧地飞过来,士兵高举的枪托狠狠地朝蝙蝠砸过去,被击中的蝙蝠“吱——”地叫了声,落在地上扑腾着。士兵用刺刀插在了蝙蝠的身上,把它挑起来,放在了火上烧烤。
  蝙蝠在火中挣扎,“吱吱”地怪叫着,还撒出了尿水,蝙蝠的尿水像一条细细的线,落在了火里。火吞没了那条细线,也很快让蝙蝠的皮毛烧焦,蝙蝠的身体蜷曲成一团,散发出一股焦煳味。
  那些士兵闻到蝙蝠的焦煳味,一个个吞咽着口水。
  他们实在是太饿了,就连角落里那个伤兵也停止了号叫,大口地吸蝙蝠的焦煳味,仿佛蝙蝠的焦煳味可以充饥。
  那些士兵都从地上拿起了枪,这些杀人的武器变成了他们捕获蝙蝠的工具。在山洞里不停地飞来飞去的蝙蝠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纷纷落地。士兵们效仿着用刺刀把落地的蝙蝠穿起来,放到火中烧烤。蝙蝠绝望的叫声在山洞里回荡,山洞里蝙蝠的焦煳味渐渐地浓郁起来。
  士兵们把烤得半生不熟的蝙蝠放在嘴巴里撕咬着,然后迫不及待地吞咽下去,他们的嘴角沾满了蝙蝠的血……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狞笑。士兵们希望再有一群蝙蝠从山洞外面飞进来,这样可以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可是,他们等了许久,蝙蝠没有飞进来。在他们吃烤蝙蝠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的那个伤兵,他没有办法站起来,更没有能力去捕获蝙蝠,他只能闻着蝙蝠的焦煳味,任凭肚子里饥饿的虫子在狂乱地叫唤,最后,他还是发出了绝望的号叫。这个伤兵甚至还担心,他的这些战友饿急了,会不会像烤蝙蝠一样把他烤去吃掉。
  伤兵睁大着惊恐的眼睛。
  没有人顾及到他,那些肚子里有了蝙蝠肉的士兵们又围在了火堆旁边,叽哩呱啦地讨论着什么。他们一定是在商量怎么样逃离这个死亡之地。说着说着,最开始打蝙蝠的那个士兵站了起来,双手端着一支步枪朝洞口走去,边走边拉着枪栓,把子弹压上了膛。那些士兵朝他哇啦哇啦地叫着,他却对伙伴们的焦虑的叫声充耳不闻。那些士兵一个个站了起来,神情紧张地注视着他,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惊恐的色泽。
  山洞外面一片漆黑。
  化不开的黑暗中,隐藏着什么,士兵们一无所知。
  突然,山洞外面传来猫头鹰的叫声。
  猫头鹰的叫声令人胆寒,仿佛是地狱深处传来的勾魂令。
  那个士兵端着枪来到了洞口,朝外面张望。他什么也看不见,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他相信天上笼罩着厚重的铅云。
  他想,自己必须走出这个山洞,否则就会死在山洞里。
  就像他是第一个发现蝙蝠也可以食用的人,他也许可以从这个洞口第一个走出去。在此之前有五个人走出洞口就死了,包括他们的长官。今夜,他或者能够借着这浓得化不开的黑暗,走出山洞逃生。他的脚步开始向洞外探索,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第一步。
  洞里的士兵们都安静下来,屏住了呼吸,就连那个痛苦号叫的伤兵也静默了,空气顿时凝固。
  那个士兵又往前面迈了一步。
  尽管什么也看不见,他还是睁圆了双眼,右手的食指扣在扳机上。
  他又往前面迈了一步,这一步迈得比较大,他完全走出了山洞。一阵大风刮过,猫头鹰的声音消失了,山林里响起阵阵的松涛声。
  他闻到了一种气息,这是他永远也不想闻到的气息,这种气息随风而来。
  这是死亡的气息。
  当他感觉到死亡气息时,已经晚了。
  他听到一种尖锐的声音从风中穿越过来。
  一颗子弹,划破黑暗的子弹朝他穿越而来。
  那颗子弹无情地穿进了他的眉心,他来不及退后一步,就扑倒在山洞的洞口。
  洞里的士兵看着他倒下,他们谁也没有说话,眼睛里充满了恐惧,死亡的恐惧。他们谁都不知道,那支射出夺命子弹的枪藏在山上的哪个角落,他们只知道,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踏出这个山洞,就会被神秘的子弹击中,无论是在阳光灿烂的白昼,还是漆黑的夜晚……
  第一章 火光
  1
  2006年8月1日中午,三个背着背包的不速之客进入了凤凰村。他们是徒步从几十里外的青石镇来到凤凰村的。凤凰村在大山深处,至今也还没有正规的公路,只有一条坑坑洼洼并且只能过一辆车的狭窄沙土路蜿蜒地伸向深山里。
  这三个不速之客是钟非、朱未来和沈鱼鱼。他们都是大学生,结伴来凤凰山游玩。沈鱼鱼从来没有走这么远的路,一到凤凰村,她就觉得两腿像灌了铅,沉重得抬不起来。
  沈鱼鱼对钟非说:“这个村庄好静呀,怎么看不到一个人呢?”
  凤凰村坐落在半山中的一个缓坡上,上面是茂密的森林,下面是一条峡谷,峡谷里有条河,河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凤凰村清一色的老房子,斑驳的泥墙和黑色的瓦,让人猜不透它的历史。
  那些老房子的门都紧锁着,整个村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