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玻璃心的日子 >

第4章

玻璃心的日子-第4章

小说: 玻璃心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的课讲得很好。古代汉语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除了那些文选还有一些故事情节外,文论和常识都是乏味的。先生居然有办法让大家非但不感到厌倦反而愈来愈爱听。至于讲到文选,他更能引古证今,让大家豁然开朗。他的课很少有人不来,平常逃课最多的那几个男生也按时来上课。课讲得好倒不是小方先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背地里说小方先生的客气和“迂”是从未见到过的。他看到每个学生都会作揖作礼,这使大家都诚惶诚恐,第一次逢到这样的场面是在开学后没多久。一日我从教学楼出来,恰巧小方先生迎面走来,我刚想迎面向先生问好,没待我反应过来,先生向我作了个揖。我实在是受宠若惊,一时慌了手脚,竟然就这样站着,不知如何是好。作揖礼好象是一种很久远的礼仪了。平常遇见老师通常是问声好,也多半是学生向老师鞠躬行礼的。Hi——,或是简略的一个微笑致意是最常用的,后来我才知道,并非只有我一人遭此礼遇,班上有好多同学都受过小方先生的揖礼,大家都感到学生受先生的礼实在有些承受不起。
  于是我们纷纷在各自的寝室里研究最标准的揖礼该是怎样的,应该是左手抱着右手还是右手抱着左手,鞠躬应该成多少度。反复地揣摩商讨以后就暂列了一个标准。于是都按着这个标准学,大家你向我作揖,我向你作揖。商量后决定,以后在路上与小方相逢,我们也要以作揖礼相回报。我总以为,揖礼应是小辈向长辈的礼,或是同辈之间行的礼,小方先生年愈五十,为何会向我们行这样的礼呢!后来系里有位学兄告诉我们,小方先生无论对什么人打招呼,作揖礼是他唯一的方式。好在我们从没看见他穿过西装或是茄克,一年四季都是很中国化的服装。所以他行起揖礼来就让人感到诧异之外还能承受。其实,班里的人都怕在路上遇到小方先生,倒不是怕做不好揖,只是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别的同学看到后会笑话。所以我们的揖礼永远做得那样不伦不类,你是可以想象穿着牛仔裤和T恤衫行揖礼的滑稽状的。先生那种自然、漂亮的揖礼我们一直没有学会。
  有一次,班上二位男生不知为了何故竟动手打了起来,不仅伤了和气而且反目为仇,系里好多老师出面调解都没有用。这消息传到了小方先生那里。先生想要出面劝和。那时已是夏天,外面正下着雷阵雨,先生赶到他们宿舍的时候,全身溧透了。同学们看后都十分感动。有人问小方先生,是否来的途中忘记带伞了。先生说:“不是这样的,我出门的时候已经开始下雨了,我是故意不带伞的。”伞“与”散“是谐音,我是来劝你们讲和的,怎么可以把”伞“(”散“)带来呢。希望我的诚意能够让你们和好如初。”后来听班上的男生说,当时在场的男生个个都瞠目结舌,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先生的“迂”也就在班上传开了。可是每个人觉得这个和蔼的与众不同的先生真的是让人敬服。
  逢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各门课的老师都或多或少给我们漏一点口风,哪个章节是重点复习的内容,哪个章节不太重要等等。唯有小方先生丝毫不提及这些。他只将考试的日期和时间讲了一遍,别的就再也没有讲过别的什么了。也没有一个学生敢去套近乎。先生的严厉是一贯的作风,一个学期的课下来,每个人都知道的。于是只得挑灯苦战,每个人都不敢懈怠。考试的那天,小方先生特地在前面留了三个座子,并指定了班里三个男生要坐这几个座位。这三个男生平时念书是最不用功的,作业也是经常抄袭别人,先生对他们很是不满。那几个男生也没说什么就坐了那三张特席。考试进行得还很顺利。题目不是很容易,但只要好好复习是一定可以过关的。小方先生给了五个人不及格,其中有一个是五十九分。这在系里是爆炸新闻。中文系的学生要考优等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可是要考不及格似乎更难。谁不知道中文系的考试比起那些理科的考试要容易得多。况且五十九分也不拉一把,在系里是破天荒的。可是先生的分数已经打出来了,要收回也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补考来争取过关了。那五个不及格的同学都气得说不出话来,可终究是自己没考好,也怨不得旁人的。
  放了假来上第二学期的第一堂课,小方先生的开场白是:“今天,我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三位同学道歉!”小方先生指的是按他指令坐在那三张特席上的同学,“我原本想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监督他们,防止他们做弊。也是因为这半年来他们不认真学习,我想籍此给他们一个警告。事后,我越想越觉得不妥,做为老师,我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我本想单独向他们三个致歉,后来觉得只有当着全班的面才能让我愧疚的心得到些许平静。
  如果这三位同学能原谅我的过失,请举起你们的左手。“班里是许久的沉寂,只有那三位男生的左手高高地举着。那几位通过补考的人也都通过了。这样一来,第二学期的课我们更不敢放松,到学期末的时候,我们全班不仅全部合格而且成绩是相当的好。
  到了和小方先生作别的时候了,大家都觉得有些依依不舍。最后一节课,小方先生的眼眶都已泛红了,他说:“我想仅以这样一段话来作为临别之:我们都像一条古朴的河流,质朴地流淌着,如果还有一天在海洋中汇聚,让我们就为当初的擦肩而过欢呼雀跃吧,唯此,我们才深感生命的有情有义有爱——”所有的人都静静地坐着,许久没有人发出一点声响。
  没有结局
  这个城市变得愈来愈丰富绚丽。所有的人都希望生活能变得舒适一些娴静一些。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当一切都走向一种极端的功利时,在这种过程中,感情所受到的撞击是难以言喻的疑惑和伤感。
  在我将进大学的那年我就知道了婉。她是个很开朗外向的女孩。因为不是同级所以并非很熟,偶而上课彼此在过道里擦肩而过微笑致意就算是打过招呼了。我每次都很清晰地感受到她的热忱,言语中有着一份跳跃的青春动感,让旁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这是一个生活在新 幸福之中的女孩。后来从学友们那儿知道,婉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友。其实在大学,这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唯一让人感到欣羡的就是他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学。这一段感情的积淀至少在时间方面而言是太深厚了。我也经常看见他们在校园里携手相依的样子,同学们背后都说他们是一对璧人。
  后来的故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们毕业了,婉的男友留校读研,婉在毕业后的三个月与一位香港商人同居了——一个富有的商人。她的男友几乎为之对生活彻底绝望了,我听说他不停地用头去撞墙,并责骂自己的无能。于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聚合离散的爱情故事在校园里传散,竟会那么轻易地动摇那么多人对感情忠贞的信任。我记得那一天,我的学友们和我坐在寝室里,沉默如憋闷的空气。在那天的日记中我曾这样写道:也许爱情真的是手中握不住的沙。海誓山盟与白头偕老也许根本是两回事,爱与婚姻也许真的有太多不通融的地方。
  秋末的时候我遇到汪君,一位比较出色的文人。记得我还在念中学时他就对我寄于很大的希望和帮助,而且还不时给我指教。我刚进大学时,他送我全套的《鲁迅全集》和《红楼梦》,并对我说“你聪慧而有悟性,一定要努力,你的作家梦一定是可以圆的。”
  时隔二年我再见到他时,他刚从南方归来,来我家做客。他在二年前下海,如今已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这期间他与父母倒是经常通电话,而且经常在南方的那个城市有机会谋面。与我,是久未谋面了。他明显地消瘦了,这倒是比较符合生意人的形象。他给我带了礼物,很昂贵的服饰和礼盒。我们共进晚餐的时候,他无意间说了一句:“我看到你写的文章的诗歌,比以前的要老练一些!”我有些感动又有些吃惊,他这样忙的人居然还有闲情去翻杂志或去看报纸的副刊?我几乎忘了——他曾是一位文人。这以后我们聊过好几次,却是一次比一次不快乐。以至于最后一次我竟被他说的潸然泪下。他对我说:“也许你应该去干点别的什么,有朝一日你真的终日与文学为伍,你会寂寞的。你要让那么多人知道你的名字,肯定你的价值干什么?你一点都不会快乐的。有一天即使你真的成了名作家又怎么样?更何况你有太大的可能会中途放弃,即使你不放弃你也未必能走向辉煌。”
  我觉得他是那么严厉地指责我的生活方式,尽管他知道我对于他的生活方式也不推崇。我知道他并不希望我去从商,只是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对我说一些心里话。他说这些年来他看到太多人生活的改变,他希望我以后成为一个白领丽人然后闲暇时可以写写文章。我觉得他试图轻而易举地击碎了我的梦,然而我的泪就这样莫名奇妙地滑了下来。
  我想一定还是要感谢父母给予我优裕的生活,以至很多时候会崇高一番而不知轻重,多少是要有虚伪之嫌的。不过这种云雾里的生活还是几多可爱的。在大云雾里飘,可以俯瞰商海涛天的诸多景观。也许有一天会摔下来,坠入其中便不知会如何的。但我尚属乐观,只要还没有摔下自然还是要作高雅状。这恐怕永远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轮回,萦绕在我的脑际久不散去,照镜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好象又瘦了!
  善待自己
  我的一个朋 友曾在和我聊天时谈起西方人和中国人在对待“自我”方面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存在着本质差异的。西方人对“自我”极其崇尚。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万物之灵,他们珍惜自我,爱护自我,从不轻易地伤害自己。中国人似乎是一个视自我为漠然的民族,祖父为父亲而活,父亲为儿子而生存,而儿女呢?等他们为人父母后这个循环又周而复始了。我的那位朋友在和我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主旨并非是在谈论关于奉献或大公无私之类的问题。而是由衷感慨:为什么人会疏视善待自己?
  我已经忘却了这次闲聊距现在已有多久了。我甚至怀疑在阐述上面的观点时我是否断章取义。最近这个问题再度困挠我是因为我又一次被身边发生的事而深深触动。
  就在前不久,我的一位好友的母亲去世了。她还很年青,才四十八岁。我知道她生前十分的克己,不舍得在自己的身上多花一分钱。能省的都省了,不能省的也省了,她几乎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人和事业。她是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赴新疆工作的,在艰苦的环境下,在那儿人才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她成了当仁不让的主干。她的两个女儿都在上海借读,姐姐便是我的好友。她每年要省出一大笔钱供及女儿在上海求学。许是工作的压力太重了,许是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许是营养不佳,许是……她患了乳腺癌。这本是治愈率较高的一种癌症,况且她被发现时是在早期,她兄弟姐妹中有好几个都是在沪的医生。如果她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她在第一次手术后能在上海安心而彻底地治疗,也许最后的情况全然不会是后来那种可怕的局面。她一心牵挂着的是在新疆的工作,于是第一次手术后不久她就匆匆返回新疆了。非但没有静卧修养反面加倍努力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每天要进行六小时的电脑操作。后来的事实证明,癌细胞不仅扩散至上肢而且所有的淋巴都被癌细胞侵占了。六个月过去了。她带的一批高中学生有好几个考入了大学,这在当地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她本人的论文得奖了,然而她却倒下了。再度来上海就医时,医生所能给的只是有限的拖延……
  在她离开这个世界的前三十天,我穿越半个上海赶到医院探望她。那时在病床前,我看到她的脸已经有点走样,许是因为化疗的缘故人莫名的“胖”起来,让人看后心都有一种被抽紧的感觉。那一整个下午和黄昏我都陪着她,她将我的手与她一双女儿的手握在一起,反复对我说的就是以后有机会要关心她的女儿。我的手一直被她牵着,她好象总是要努力地对我说些什么可明显的体力不浏,被我劝阻了。她实好在是个母亲,为了孩子几乎费尽了心思。以至于在她手术后,家人为了替她补身子买来的鸽子她也不肯吃,看着女儿将那美味咀嚼以后只剩残骨她才在脸上露出笑意。她应该可以得到安慰的是,她的两个女儿都很优秀,纷纷从新疆考回上海和北京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可如今,我的好友和她的妹妹看着自己的母亲在生命的边缘打转,而且就要坠落下去,心中该是如何得伤痛啊!暮色中我跨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泪不自觉地迎着夜风挂满脸颊。我无法想象当一个人得知自己的生命已成为屈指可数的极限该是怎样的感觉。如果当初她肯将爱心多留一份给自己,如果她能够善待自己多一些,是否就不会有如今这般无可挽回的悲哀了。
  这以后有很长一段日子我会时常想起曾和那位朋友聊起关于“善待自己”的话题,脑际中也时常浮现出对生命陨落的恐惧。住读在校一周内竟打了十几个电话回去,仅仅想对公务繁忙的父母说一声“千万不要太辛苦了!”新得的稿酬全部用来买上一撂口服液和美容品递到妈妈的身边,尽管我知道妈妈还有没有喝完的健康饮品和未启封的化妆品,但我只是想这么做,仅仅是想做!突然发现爸爸妈妈真的不再年轻,于是会跟他们聊护肤养生的秘诀直至夜深……我想那段时间我多少是受了点刺激。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对家人和朋友反复地说:“善待自己,不要伤害自己,也许你是为了献出爱而去伤害自己,那也不要!!”
  珍惜每一天中的每一个你,你是你自己的上帝,你是人世间独一无二的精灵。为了所有爱你和你爱的人而善待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凡而非圣贤,当面对善意的不善待自己所造成的悲剧,我们都孱弱得如同婴儿!我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