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新中国近代史 >

第101章

新中国近代史-第101章

小说: 新中国近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总经理也有几分自知之明,提拔了一堆亲信,公司经营却萧规曹随,没有太大改动。通过垄断包头商业,人为提高物价、房租等手段,当年包头钢铁的利润还有所提高。但这点小提高,怎么会放在“贝勒爷”眼里。
  这两年,正值中国股市飞速发展。“贝勒爷”很快就把资金投入股市,股市飞涨,到年底落到他自己手里的钱不比公司分红少多少。可要知道,这位“贝勒爷”是个代理人,为别人打工,分红十块钱,他手里连一块也剩不下。眼看这么个挣钱的机会,“贝勒爷”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贝勒爷”不仅自己投入资金,还挪用了部分公款。但是,1929年财政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制止股市的投机过热,中国股市在振荡过后,开始持续回落。这回“贝勒爷”可亏了本。但“贝勒爷”是什么人,中国股市不行,我就到美国去炒股。
  美国股市在1929年,正是最后的疯狂,涨幅大大超过去年。“贝勒爷”一见,是心情舒畅,自己坐阵美国不算,又从国内挪了一大笔资金过去……
  之后的事,我们都知道了,美国股市崩盘震惊世界,金某人稍一犹豫,就被套牢了,血本无归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消息被人有意泄露在报纸上,包钢的股价一落千丈,此后就是一场有意识的屠杀了。董氏和周学熙一拍即合,很快就携手合作起来。这下子,两者里应外合,包钢借贷无门,被迫停产,银行上门催债,包钢只好破产。
  董氏和周学熙挣钱挣的盆满钵满,自不待言。
  满清废皇室经此一事,不仅投入的资金化为乌有,还欠下了一笔巨额债务。由于历史原因累积下来的财富,十去七八。满清废皇室被迫出售了一批珍贵文物,在交易过程中,又被查获。其中有多件文物,是满清废帝在离开紫禁城之际,悄悄藏匿的。
  理所当然,这些文物被没收,又被罚了一笔巨款,满清拿不出钱财,只得交出许多失踪的珍贵文物,换取司法部门不再追究责任。
  满清废皇室卖房子卖地拿出老本,才算把债务还清,这也不值得同情,共和国已经够宽大的了,他自己不识时务也怪不得别人。
  满清废皇室起初还想赖帐,不过有统计局重点监控,提供证据,赖帐是不可能的。
  从此以后,满清废皇室才真真正正是“树倒胡狲散”,再也不能够成为一股力量了——原来有巨额财富,还有不少遗老遗少,聚集在其周围,多少也让人讨厌。
  即使如此,统计局对满清废皇室的监视,也还保持了二十几年。
  第99章
  1931年1月,财政部宣布,“暂时终止中国元与白银之间的自由兑换,严格管制外汇,禁止金银出口”,这意味着中国放弃了银本位。
  中国始终执行外汇管制政策,现在则管制政策更为严格苛刻一些儿。除进出口贸易的需要外,一般很难兑换到外汇。
  金银出口也是一直受到限制的。不过,为了满足正常的经贸往来,并不完全禁止。如今,财政部将其完全禁止了。无论是何种原因,金银不得出口到国外。
  此前,我就此事,专程邀请了几名持有不同看法的经济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实说,这些专家满口术语,很多东西,我是有听没有懂。
  比如说,放弃银本位,导致货币贬值,对农业的影响。
  从生产资料看,货币贬值,会让生产资料贬值,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但是,货币贬值,也会使农产品贬值。不仅抵消了前者的影响;而且还有更大的不利影响。不过,货币贬值,还会使出口农产品价格降低,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农业。然而……(省略二十五个转折)
  总而言之,我是听的晕头转向,只记住了结论——“中元大幅贬值是一定的,关于经济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有利于出口贸易却是可以肯定的”。
  我实在是等不起德国了,尽管德国今年就会放弃金本位。可去年的20亿基础建设投资,都是从兴华银行借来的,十年期,5%利息,每年利息就要一亿元,心痛死我了。
  现在好了,财政部可以直接印钞票了,真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什么成本都不用,不用储备金银,也不用储备外汇,就可以直接印钞票,这是多么幸福的日子。
  想想我还真是幸福呀!早早就把货币发行权收归国有。要是像美国那样,钞票居然是以债券作抵押,要想发行货币,还得先跟私人银行借债,然后,才能由私人银行发信货币。那样的话,我此后十年的投资,每年还不得付出十亿八亿的利息给私人银行家,真真是太不合理了!
  当然,这钞票也不是想印多少印多少,物价飞涨对经济没有好处。
  31年国内物价小幅反弹之后,即保持平缓下降,降幅远远少于世界同期水平。此处的价格,都是以1929年的价格作基准。到31年底,美国农产品价格下降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四分之一。而同期的中国,农产品价格下跌了五分之一,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七分之一。
  这些都是建立在货币流通量,没有太大改变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下放出太多货币,通货膨胀严重也同样是个大问题。
  不管怎样考虑,起码我每年多印个二三十亿,把基础建设投资印出来,还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政府每年实际投入的资金,其实就是一些儿纸张、染料和人工什么的,一二千万足矣。
  货币政策的突然改变,除成本问题外,还有一个原因——内阁的决议作早了。
  去年一年,储备银行外流白银多达一万多吨,价值六亿多元,即二亿多美元。这相当于储备银行白银储量的四分之一。形势非常严峻,而且有越来越严峻的趋势。
  田清泉告诉我,根据财政部的数据统计,预计到今年七月初为止,外流白银会超过五万吨。
  在此情况下,我也没有什么选择余地了,晚执行不如早执行。于是,财政部就迅速公布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改变。
  我安慰自己,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事也就算了。
  其实,我是考虑过追查的,也相信两局的能力。但考虑再三,我还是放弃了。
  此事的可能性有二,一是决议泄漏,二就是决议没泄漏。我相信,前者发生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后者。
  先说决议泄漏的情况。
  决议是内阁成员作出的,知道的人极为有限。如果追查的话,查出来是内阁成员泄密,我是不会感到惊奇的。但是,内阁成员都是我提名的,又都是民主党成员。也就是说,查来查去,板子最后都得落在我身上——傻子才干这样的事。
  再说决议没有泄漏的情况。
  决议没有泄漏,人家按照规定兑换白银,没有违法,你就算是查到了,也不能把人家如何。
  因此,这事只能就这么算了,无法追究责任。
  然而,我还是命令统计局对此事进行了秘密调查——事情发生了,我总要知道经过的。
  ……
  果然不出所料,放弃银本位后,中元大幅贬值。
  当时中国经济情况还不错,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公布以后,中国股市还出现了小幅反弹,股市也呈稳中微升的态势。尽管如此,中国放弃银本位的政策一经公布,中元在国际上的币值就应声下跌。如今中元已经从2。40元兑换1美元,下跌到3。38元兑换1美元,跌幅达29%。
  中元大幅贬值,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
  这也很好理解。卖出产品挣的是外汇,生产成本却是中元。原来卖一块钱的东西,利润10%,如今卖到八角,利润却上升到25%,价格下降的同时利润却大增,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大为增强,出口企业的日子自然好过多了。
  当年,中国出口额就增至45。8亿元。去除货币贬值的因素,也相当于32。2亿元。1929年中国出口额才31。5亿元,而同期的世界贸易总额下降了40%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2。7%上升到1931年的4。8%,名列世界第五位。其中棉纺织品的输出,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31年中国贸易顺差高达六亿五千万元,近两亿美元,而英国当年的贸易逆差却高达4。1亿英镑;约十四亿美元。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中国股市持续上扬。在主要工业国家股市一片惨淡的时候;中国股市却一枝独秀,吸引大量外资流入中国。
  至1931年6月中旬,德国流失黄金14亿马克,黄金储备率由60%下降为48%,黄金储备量由5。28亿美元减少到2。34亿美元,减少了55。7%。英国黄金储备由7。18亿美元减少到5。88亿美元,减少18。1%。
  1931年7月,德国宣布停止偿付赔款、外债,严格管制外汇、禁止黄金交易和黄金输出,宣布金本位制解体;9月,英国政府宣布:停止黄金兑现,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 。
  与此同时,日本却恢复了因27年金融危机而放弃的金本位制;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胡佛政府也继续坚持自由市场经济,拒绝干预经济;法国的经济危机开始时间较晚,在各国都放弃金为位时,法国还坚持了好几年。
  于是,三国的经济每况愈下,大萧条一天天地延续,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国家徘徊在动荡的边缘。
  而且在所有工业国都大幅度提高关税的时候,法国却迟迟没有举措,故法国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最漫长。
  31年,日本的“狮子首相”滨口雄幸遇刺。事情还要从30年的日英美法意中六国伦敦裁军会议说起。
  伦敦裁军会议是华盛顿会议的延续。华盛顿会议签订了有关主力舰的协定,并决定了日本与英美的主力舰比例为3:5:5。但对辅助舰的限制问题,却未能达成协议。而伦敦裁军会议就是要对辅助战船作出规定。之前,六国为此还在日内瓦,召开了各国裁减海军军备会议。日内瓦会议毫无结果,这才有伦敦裁军会议的召开。
  海军裁军问题在日本是一个很复杂的政治问题。许多日本人认为《华盛顿条约》对日本是个污辱,它以法律的形势确定了日本海军的劣势地位。从此,日本海军内形成了所谓的反对裁军条约的“舰队派”和与之相反的“条约派”。
  会议中,日本提出了三大原则:(l)日本水面辅助舰总吨数为美国的7成;(2)大型巡洋舰为美国的7成;(3)潜水艇保持现有的7。8万吨。
  于是,日美之间重现了华盛顿会议中六成与七成之争。但此次英国已经与美国达成一致意见,会议进行困难重重。
  ……
  其间,种种分歧不必多说。
  在一系列幕后交易,双方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在海军舰艇总的比例上接受了日本方案,准许日本辅助舰的总吨数为美国的69。75%,但大型巡洋舰的比例仍维持6:10,潜艇的比例与美国相等。
  日本接到请示电文后,海军部门的意见分裂为二:海军省认为应该妥协态度,但军令部却表示反对。浜口首相从财政的角度出发,也坚持以达成妥协为要务。很快六国就签署了《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日本基本上达到了7:10的目的。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讽刺中国新闻报道的。称“中国在新闻报道说……基本实现目标,我们就可以知道,该目标没有实现”。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日本提出的三大原则,一个也没有满足。
  海军军令部指责政府不顾军令部的反对,是侵犯天皇对军队的统帅权(明治宪法第十一条规定,日本陆、海军的统帅权归天皇所独有)。这场所谓“干犯统帅权”的争斗随即演变为日本政界的一场乱战。
  滨口内阁在元老西园寺公望支持下,取得了最后胜利。但这不算完。
  大萧条使日本的极右势力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民间法西斯组织,如“爱国社”、“血盟团” 。而农村农民的大批破产,对出身农村的青年军官和士兵影响很大,军队法西斯组织也纷纷成立,如,“王师会”、“樱会”等等。这些组织都是以“用暴力改造国家”为宗旨的。
  不久以后,滨口雄幸首相本人就在东京车站被人刺杀,身负重伤。
  但是,日本的外部环境,并没有为日本的法西斯势力留出发展空间。
  在二十年代,如果去除哈萨克战争开支外,中国的军费开支与日本大体相当。这里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税率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强,与美国差不多,而中国的财政收入却接近了日本的两倍。
  中国把军费开支的大部分都投入到陆军中,组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化装甲部队,而日本则把军费大多投入到海军中去。
  到这个时候,日本的海军也有了很大发展。在1922~1930年之间,日本陆续建造了4艘最新式的航空母舰,还建造了速度和武器装备都胜过西方国家的驱逐舰、袖珍战列舰,潜艇部队之大也居世界第三位,达到7。8万吨,超出美国9000吨以上。
  而此时中国的海军只有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六艘,轻巡洋舰九艘,潜艇70艘近六万吨。
  各国都清楚,中国暂时无力发展海军。故中国在伦敦裁军会议上,基本不受重视,只被要求裁减潜艇到4万吨。中国也有意废除半数老旧潜艇,于30年已开始了10艘新型潜艇的建造工作。
  中国海军是不如日本海军,然中国大力发展陆军,成果显著。陆军总兵力三倍于日本陆军,光装甲师就组建了十个。两国真要开战,不要说十个装甲师,就是五个装甲师,也不是日本区区十四个师团的陆军所能抗衡的。
  因此,日本极右势力是想冒险,却没有适合的对象,日本政府依然控制着形势,只是加强了对东南亚的渗透。
  出于种种考虑,我特地派出庐山医院的三名医生,为滨口雄幸的术后恢复提供帮助。中医在术后恢复上,还是很有效的。滨口雄幸在十个月后恢复了健康(历史上死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滨口已在31年中辞职。
  接替他的是若槻礼次郎,然后是犬养毅。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了一定的改变。先是放弃了金本位制,然后,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试图拉动内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