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75章

西凉铁骑-第75章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天下永远都是大汉的吗?”
连续两个问题让场中的众人再次安静了下来,静静的回味贾荣这句话中的意思。
这样的场面让贾荣十分满意,继续说道:“如果说一名百姓是一滴水,那么整个天下就是一滴滴水汇聚而成的河流、湖泊,而当今圣上就是江河湖泊之上的一艘大船。”既然自己的言论被大汉朝的文人认为是惊世骇俗,那么不妨加大分量,一次让他们吃惊个够,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想到这些,贾荣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畏首畏尾。
就连蔡邕王允等博学之士,也不断皱眉思考,贾荣的比喻实在是太形象了,天下的百姓是水,圣上是江河湖泊上的一艘大船,凌驾在黎明众生之上,形象而贴切,让众人难以挑出毛病。
看到所有的人都被贾荣的一句话所吸引,袁术不满的嚷嚷道:“什么水啊湖啊的,贾荣小儿,若是你今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必将你哄出此屋。”
贾荣不屑的看了一眼袁术,经过这么一会儿,贾荣也发现袁术也就是一个有着好家世的二世祖,四处打着袁家的名号,招兵买马,真到了真刀真枪的实战,袁术就怂了。
直接将袁术滤过,贾荣接着说道:“天下苍生都在当今圣上的脚下,但在场的诸位不要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水与舟的关系!”
“暴秦之所以二世而亡,就是忽略了水,也就是天下的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能立于水面之上,乃是因为其得民心!”言及此处,贾荣将分贝提到了最大,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场中的众人。
贾荣的这番话再次惊动了众人,这些人可谓是大汉的上层人士、中流砥柱,瞬间明白了贾荣话中的意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话语,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士农工商”,而他们身为其中的“士”则是高高在上的,那些普通的百姓就如同蝼蚁一般的存在,如何能与他们相提并论,更遑论什么同席而饮了,偏偏贾荣分析的君王与百姓的关系让他们不得不信服,这也让他们对百姓有了重新的认识。
蔡邕、王允等元老级人物,看向贾荣的目光更是包涵了数不尽的意思。
袁绍乍听贾荣的言论,也是心中一惊,不同于袁术,袁绍自幼熟读诗书,自然能明白贾荣这句话中的含义,看向贾荣的目光也增加了一丝敬重。
袁术再次发挥了他的纨绔本性,大声的叫嚷道:“什么水啊舟啊的,来人啊,把贾荣这个无知的匹夫给我轰出去!”贾荣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就越令袁术恼怒。
袁术身后的老者呵斥道:“公路不得无礼!”
看到袁术被老者呵斥,袁绍的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
王允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模样,“不知贾太守的水、舟之说来自何处?”
见王允问话,贾荣不敢托大,恭敬的回道:“启禀王司徒,卑职偶然听恩师提及,是故记下!”贾荣又将一切推到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老师身上。
王允点点头,似是在仔细的品味那句话中的意思,脸上的表情不断变换,最终长叹一声道:“此言可谓之治世名言!”
身为大汉司徒的王允,话语的权威自是无人敢质疑,如此一来,袁术的脸上更挂不住了,王允出言,袁术自然不好反驳,只能暗自想着如何将贾荣陷入死无葬身之地。
袁绍面色凝重的说道:“贾太守之言,绍佩服不已,只是这一切又与我等和普通百姓同席共饮有何关系?”
收藏推荐打赏尽情的向铁骑砸来吧!多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铁骑的支持!
一二一章 :雒阳(七)
更新时间:20130109
一句话又将贾荣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不论贾荣说的言论如何的经典,让人如何的震撼、吃惊,但让这些士大夫与普通百姓坐到一起吃饭喝酒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这是大汉几百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事实,士大夫也不可能因为贾荣的一句话而改变自己的信仰,众人看向贾荣的目光也从方才的惊叹变为了仇视。
袁术脸上露出阴阴的笑容,感觉袁绍也顺眼了许多,向其微微一笑。
贾荣端起桌上的酒水,润了润喉咙,笑道:“袁绍公子难道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
看着众人仍旧是一头雾水,贾荣想起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大汉的世家和大汉的百姓就是那局中之人,世家已经习惯于高高在上,而百姓也适应了逆来顺受的生活,“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现在周瑜黄盖还不为世人所知。
袁绍神情恭敬,微微躬身说道:“还请贾太守赐教!”此时的袁绍俨然一副贤者的模样。
贾荣将目光再次投向袁术说道:“袁术公子说他的衣食来自当今圣上,然而圣上的衣食呢,又来自各州郡的赋税,而各州郡的赋税来自与普通的百姓,如此说来,袁公子所谓的衣食是来自与普通百姓;这样说,袁绍公子能明白吗?”说完,贾荣看向一边的袁绍。
袁绍轻轻的点头说道:“贾太守说的在理!”
不过袁绍脸上一丝不自然的神色一闪而逝却没有逃过贾荣的双眼,贾荣也能理解他们的感受,任谁蓦然听说自己的衣食来自于平常最看不起的人身上,他也不会好受。
相比之下,袁术就没有了那么好的涵养了,贾荣言称他的衣食来自于最看不起的一群贱民身上,袁术破口大骂道:“贾荣小儿,胡乱编造!”
“不得无礼!”袁术身后端坐的那名老者再次出言呵斥。
贾荣可管不了这么多,为了今日能顺利脱身,即使再惊世骇俗一些,也在所不惜,何况这些所谓的大汉世家一再的给自己难堪,能让他们难受,反而有一丝畅快的报复感。
“袁术公子的衣食来自与百姓,百姓就是你的衣食父母,如此说来,袁公子所谓的与百姓共饮一堂就是有份,岂不是说与自己的父母一席共饮也是有份,本太守说袁公子无父无母岂有错乎?”贾荣声色俱厉的说道。
“说简单了,袁术公子是目无父母,说严重了,袁术公子就是目无君上!”
袁术气的面色通红,无从反驳,指着贾荣说道:“你,你,你……”
贾荣上前一步,直视袁术说道:“我什么我,难道我说的不对,袁术公子如此作为也是分明若是有心人宣传出去,你的名声可就毁了。”袁术气喘吁吁,双拳紧握,关节处泛出惨白的颜色,处在即将爆发的边缘。
贾荣轻笑道:“看不起大汉的黎明百姓就是看不起当今圣上,就是看不起你的父母,就是对圣上不尊重,以后袁公子可要慎言啊!勿要落人口实。”贾荣如同一个长者,对袁术循循教导。
袁术“铿”的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厉声喝道:“无耻小儿,搬弄是非,看本将军今日不取你性命!”
贾荣轻蔑的看了袁术一眼,转身向一边走去,那意思再明显没有将袁术放在眼中。
袁术彻底暴起,本来袁术还顾忌贾荣出身武将,若是发难唯恐吃亏,但是贾荣临走时的那个眼神却让袁术再也无法止住心中的仇恨,彻底暴怒了,悍然挥剑向贾荣斩去。
袁术身后的老者想要阻拦也是不可能的了,蔡邕也因为现场的突变而从座位上起身,呆呆的看着袁术挥剑砍向贾荣,身为文人,哪有一言不合拔剑相向的,蔡邕甚至忘记了出言喝止。
士大夫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很明显袁术不是一般的士大夫,他是虎贲中郎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即使将天捅个窟窿也有他老子帮他填上。
“叮”的一声,袁术的佩剑落在了地上,发出一串清脆的响声,袁术也被摔了个四仰八叉,就像是一只被翻过来的乌龟,徒劳的挣扎着四肢,怎么也站不起来,也失去了方才嚣张的气焰,看向贾荣的眼神充满了惊恐。
前后的巨变让在场的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知道贾荣出身武将,却没想到贾荣能在举手之间将手执凶器的袁术击倒,空手入白刃,神乎其技的武艺,让所有人再次为之惊叹。
更加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贾荣亲切的走到袁术的身边将其扶起,甚至还用手将袁术身上的灰尘掸去,拍拍袁术的肩膀,关心的问道:“袁公子没什么事吧?怎么那么不小心就绊倒了呢?以后走路可要注意一点,人生路,条条路坎坷,说不定下一次跌倒了就没这么容易站起来了。”贾荣意味深长的话语袁术听不懂不代表其他人听不懂。
袁术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偏偏贾荣说的让他无从反驳,难道他还要大声喊是贾荣把自己摔倒的吗,在这一瞬间,袁术也有点怀疑自己方才是绊倒的,只是腰间和手臂上传来的剧痛,让袁术保持着一丝清醒。
看向贾荣的目光也充满了畏惧,挣脱贾荣的搀扶,急忙向后退去,噗通一声,袁术再次摔倒在地,那模样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贾荣不厌其烦的将袁术扶起,轻声问道:“袁术公子,没什么事吧?怎么这么不小心,早就叮嘱过你让你走路注意脚下了。”贾荣像极了家长正在训斥自己的孩子,责怪中包含着关切,甚至还挥手将袁术身上的灰尘弹去,众人若不是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恐怕还真以为这二人是一家人呢。
袁术重重的挣脱了贾荣搀扶的手臂,气冲冲的向门外走去,这个地方他实在没颜面再待下去了。
贾荣仍旧保持着和蔼的笑容,唉声叹气道:“现在的年轻人啊,办事都是那么的慌张,看,佩剑也忘记带走了。”说完,贾荣躬身将地上袁术的佩剑捡起。
众人真正意义上见识到了什么才是无耻,相比之下,众人感觉以前的自己算是一位翩翩君子呢,看向贾荣的目光除了厌恶之外,还夹杂了一丝畏惧。
“看你方才和袁公子走的挺近的,你帮忙把他的佩剑带回去吧。”贾荣将目光投向了袁绍。
见贾荣走到身边,袁绍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气势上落了一大截,旋即想起了什么,努力的伸出手去接,谁料,贾荣却将递剑的右手收了回来,叮嘱道:“袁绍公子可要注意了,不要像方才的那位袁公子那般,走路时一定要注意脚下。”贾荣感觉自己像极了大话西游上的唐三藏。
袁绍接过佩剑之后,急忙后撤,将贾荣撇的远远的。
贾荣喊道:“袁绍公子,宝剑锋利,小心伤到了!”
袁绍身后的一名老者迈步走了出来,打量了贾荣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老夫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公路不尊重当今圣上了,还请贾太守说个明白,否则明日朝堂之上,免不得要参你一本。”
老者的目光让贾荣感觉到非常的不适,一时间,贾荣竟然生出想要拜倒的冲动。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贾荣暗暗的念叨。
“斗胆请教这位大人姓名!”贾荣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老者呵呵一笑,“如今是蔡大家设宴共度佳节,何必谈及官职。”
贾荣嘿嘿一笑,既然你这样说吗,那我也不客气了,“适才晚辈与袁公子争辩百姓究竟应不应该和士大夫同饮的问题,晚辈自认为已经讲的很明白了。”
“斗胆请教大人一句,这大汉的天下是谁的?”
“当然是圣上的!”老者对着皇宫的方向遥遥一拜道。
老者的气势着实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贾荣端起桌上的一杯酒水,仰脖灌下,压制了一下内心的不适,满嘴酒气的大声说道:“非也!”
众人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了贾荣身上,曹操也惊疑的看着昔日的好友,暗暗为其担心,这样一番话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恐怕贾荣又要遭殃了。
贾荣忍受着几十道杀人的目光,一字一顿的说道:“这天下,其实是大汉百姓的!”
“没有大汉千千万的百姓,哪还有诸位再次饮酒闲谈,天下,说白了,就是百姓的天下,没有了百姓,也没有了天下,何谈有无圣上?”
老者呵斥道:“竖子无礼,公然诽谤圣上,此乃诛九族的大罪!”
贾荣朗声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是没有这泱泱众生,何来的社稷,哪来的江山,又如何会有圣上?所以我说这天下是百姓的,难道有错?之前我也说的很明白了,大汉百姓是水,而圣上是舟,在座的诸位试想,如果没有了水,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电脑出问题了,送去售后维修了,估计需要几天,不过大家放心,即使去网吧,也不会耽误大家阅读的!
求收藏了,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有红票的能给铁骑更好!断崖感激不尽!
一二二章 :雒阳(八)
更新时间:20130110
贾荣话音刚落,场面再一次的安静了下来,众人看向贾荣的目光也如同在审视着一个怪物,用后世的话说,他们眼中的贾荣就是火星来的,把当今圣上和百姓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想想也觉得可怕,说出这样的一番言论需要何等的气魄,若是传到当今圣上的耳中,判贾荣一个造乱之罪也是有可能的;而今的大汉不是诸子百家共鸣的战国时代,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大汉朝的士子都是儒学出身,这也是为什么大汉的文人会被冠以腐儒的原因。
老者愣愣的看着贾荣,嘴巴微张,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大汉的身份是何等尊贵的存在。
众人有心辩驳,却发现无从反驳,这也是贾荣一番话的高明之处,让你无法接受,偏偏还不能够反驳,因为贾荣只是将先前的话换了一种说法,也许唯一能说的就是贾荣不是个忠臣,明日参他一本。
经过短暂的安静之后,场面再次沸腾了起来,甚至不少人大声喊着把贾荣给轰出去,眼前的架势即使蔡邕出面也不可能压的下来,而贾荣依旧骚包的端着一杯酒,好像丝毫没有意思到一场巨大的危机即将到来,诠释了泰山崩于面而坦然自若的意义。
其实贾荣也是叫苦不已,自己说的是治世名言不假,关键是要对谁讲了,在大唐盛世,说出这番话,不仅不会受到责罚,反而还会受到世民的赏赐,在阶层等级分明,官员日渐迂腐的汉朝却是行不通。
这时曹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迈步走到贾荣的身边,向着喧嚣的场面摆摆手。
曹操在汉朝属于中等偏下的身高,但他站到那的气势却让人不敢轻视,曹操可是声名在外的人物,想当年入洛阳,被封为北部都尉,设五色棒,严明发法纪,设下“但有犯戒,皆棒杀之”的命令,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曹操棒杀,也因此得罪了朝中的宦官,碍于其曹嵩的关系才作罢,不过曹操也成了宦官眼中的钉子,从此之后,曹操在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