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6章

西凉铁骑-第6章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荣将各个方阵的宿舍统一管理,也就是第一方阵有着自己的一片住宿区域,第二方阵也是如此,平时大家不仅要训练,还要搞好个人卫生,贾荣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
贾荣怕这些老兵们不尽责,就说道:“李县令、朱将军、张先生也会于七日后参加所有新兵的阅兵,到时你们的成绩可是与你们的前途挂钩的,所以你们可要努力了哦。”
贾荣话音刚落,各小组长议论纷纷,显然对贾荣说的很感兴趣,有的小组长脸上甚至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谁不想有一个好的前程呢。
第二天,贾荣向所有的士兵宣读了昨天拟定的方案,并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贾荣又定了一条训练的规则,每个士兵早晨到训练场集合,跑步10里,无条件实行,其余的一切照旧。
做完这一切后,训练就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起来,方阵的新兵都鼓足了劲儿要朝五个好方阵的名额里面迈进,不光是为了吃好的,也是为了面子,总不能训练结束了让别方阵的士兵指指点点;而十个小组长也是互相较劲,没办法,贾荣说的太诱人了,给自己的前途扯上关系,不由得他们不努力,训练起这些新兵,也是不遗余力。
期间,贾荣指导了一些方阵的训练,纠正了个别方阵训练方法的错误,每个方阵的士兵与那些来训练老兵都很努力。
等训练的事情安排妥当了,贾荣又去找张先生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他觉得这个张先生一直对自己很不错,所以也就有意结交。
来到张先生的住处,对于下一步的训练工作进行了仔细的探讨;贾荣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让张先生对贾荣是刮目相看,同时张先生和贾荣的关系也是日益密切起来。
事了,张先生对贾荣说道:“志远啊,身为好友,我应该提醒你一句,相信你也知道锋芒毕露是不好的,适当的时候将你的功劳让给你的上司,会对你以后的发展有更大的帮助的。”
“多谢子荣兄提醒。”贾荣诚恳的说道。
其实贾荣也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只不过最近忙于训练士兵的事情,对这方面没有深思,经过张先生的一番点播,贾荣也意识到自己最近有点太出风头了,自己刚来军中,如无根浮萍,谁要是想整治自己,那还不是轻而易举,把贾荣给吓的一身冷汗。
离开张先生的住处后,贾荣没回自己的住处,而是向朱将军的营房走去,经过士兵的禀告,贾荣见到了朱将军。
朱将军还是和以往一样,红光满面的,看见贾荣来了,急忙站起来,说道:“志远来此有何要事?坐,坐。”
贾荣也一阵郁闷,这家伙今天对自己的态度怎么那么热情啊,难道是因为自己训练士兵的事情?
贾荣不知道,这也是张先生的功劳,既然将贾荣当做好友看待,自然会在朱将军的面前大力举荐贾荣了。
和现代人不同,古人对朋友是极为看重的,要不怎么会有“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言论。
贾荣坐到朱将军旁边的椅子上对着朱将军一拱手,说道:“全赖将军栽培,现在全军上下经过将军的一番努力,呈现出一番大好的景象,将军居功至伟。”贾荣不声不色的将全部的功劳推到了朱将军的身上。
朱将军听后自然是眉开眼笑,心里想到张先生果然没看错人,孺子可教啊;同时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张先生看重的人都这样夸自己,那不说明自己很有才能。对贾荣也是更加的热情了,说道:“还是志远辛苦了,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头在县令大人面前,我一定会为你请功的。”
贾荣听后心里也是一阵窃喜,装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说道:“将军大恩大德,小人一定铭记在心。”
随后贾荣又和朱将军详细说了一下军中训练的进展,以及接下来要实施的训练计划,一番话说的朱将军是连连点头,连称这个训练方法好,一定能成功;也不知道他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
一个星期后,火热的训练告一段落,每天就要举行“阅兵”了。
今天,贾荣特意将李县令、朱将军、张先生给请了过来,参加这些新兵第一次名义上的阅兵,其实也是为了让李县令看看方阵训练的效果。
贾荣走到站的整整齐齐的队伍前面,满意的点点头,大声说道(不大声下面听不见):“训练已经进行了一个星期,你们的努力我也看在了眼里,下面就是出成果的时候了;是虎还是虫,就看你们接下来自己的了,有信心吗?”
“有!”士兵齐声喊道。
“你们的声音难道就这么大吗,一群大老爷们的,平时怎么训练的,我再问一次,有信心吗?”贾荣说道。
“有!”士兵齐声大吼,几千人一起齐声大吼,那是喊声震天,让贾荣有震耳欲聋的感觉。
见此,贾荣才满意的说道:“很好,阅兵开始!”
一阵打鼓声响过之后,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这次的阅兵很简单,每个方阵将围着训练场走一圈,然后于场地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军姿站好;当齐步走到训练场高台前的时候,要停下,面向高台,练习最近练习的枪法,然后再齐步离开。
考核的主要是他们练习的枪法,其次就是齐步走、转向训练场高台的时候整齐不整齐。
这样的话,贾荣和李县令、张先生、朱将军在训练高台上就能将下面士兵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方便对各方阵的士兵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十章 :阅兵
更新时间:20120830
阅兵的方法,贾荣早在三天以前就和各小组长说的一清二楚,同时让他们为自己的方阵取一个响亮的口号,各小组长也模拟着训练了好多次,所以阅兵进行的也是有条不紊的。
随着一声“齐步走”,第一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着,走到训练高台前的时候,只听见一声“向右转”,然后所有士兵集体面向训练场高台,也就是贾荣他们所在的方向。
然后就是士兵平时训练的枪法练习,第一方阵是李家村的士兵组成,贾荣是名誉上的总教练,所以他们平时的训练更是刻苦,因为贾荣是他们的骄傲,他们不能给贾荣丢脸。
当枪法施展一半的时候,所有士兵齐声大喊:“刻苦训练,报效祖国!”;施展完枪法后听着口号声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远处走去。
这时,就连猪头猪脑的朱将军也是大声的叫好,李县令、张先生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紧接着,阅兵仪式紧锣密鼓的继续进行着;各种口号也是花样百出,什么“战场杀敌,忠君爱国、努力训练,之为第一…”。总体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李县令、朱将军的脸上一直笑容不断的。
大约一个时辰,阅兵结束了;看着下面静静站着的士兵们,李县令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表现的都很不错,我会吩咐厨房为大家做顿好吃的,大家以后要更加的努力,以后战场杀敌,博取功名。”
士兵们听了,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色,齐声叫好。
最后朱将军、张先生也都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也就宣布阅兵结束,大家各回自己平时的场地训练,等待阅兵的结果。
李县令和朱将军在阅兵宣布结束的时候就各自回去了,贾荣和张先生又经过半个时辰,将好的方阵名单确定;最后确定下来:表现优秀的方阵有第一、四、八方阵,差的方阵则没有选出来,表现的都没什么差距,其实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鼓励。
当阅兵的结果宣布到各个方阵时,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选上了好的,自然是皆大欢喜;而没选上优秀方阵的士兵自然是愁眉苦脸,平时训练他们的军中士卒脸上也不是很好看。
在上午训练即将结束的时候,贾荣将士兵们聚集在一起,说道:“大家着一个星期都很努力,我为你们而高兴,没有选上优秀方阵也不要气馁,要更加努力,以后还有机会;选上了优秀方阵也不要骄傲,也要更加的努力,不然别的方阵也可能会超过你们的。总体上,大家的表现都还是不错的。”
结束后,贾荣将十个小组长召集到了一块,说着一些鼓励的话,并让他们不用担心,这次的训练效果不错,贾荣表示一定会在李县令面前为大家请功的;听到贾荣这么说,那些没有选上优秀方阵的小组长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对贾荣,也是更加的信服。
回到自己的住处,贾荣意外的发现张先生在自己的营房里等自己,平时都是自己去找张先生的,今天他怎么来了。贾荣慌忙迎上去,殷切的说道:“子荣兄有什么事,派人通知我就行了,何必大老远的亲自来此。”
说完贾荣赶紧招呼张先生坐下,打心眼里,贾荣是很感激这位张先生的,自己的训练方案得以实施和张先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张先生笑了笑说道:“志远何必如此客气,我来只是为了看看你,顺便与你说些事情而已。”
贾荣听见张先生如此说,遂问道:“子荣兄,不知是何要事,小弟洗耳恭听。”
张先生看了看门口并没有什么人,于是低声对贾荣说道:“其实我们的朱将军是没有什么才华的,只是一个懂得享受的人,志远,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而李县令呢,人已经老了,没有什么进取之心,而志远却是年轻有为,所以为兄想帮志远一把。”
贾荣听了后,发自内心的感激道:“子荣兄但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弟一定鞠躬尽瘁。”
“志远客气了,你我以兄弟相称,何来那么多的客套;这批少年兵的训练是为期一个月的,你也是知道的,不知志远是打算跟着这批士兵去武威郡城,还是打算留下来?”张先生说道。
贾荣听后一阵诧异,自己也是选上来的士兵,难道还能抉择去处吗。
似乎看出了贾荣的疑问,张先生说道:“朱将军是肯定不会跟着士兵去武威郡城的,这里是他的安乐窝,他绝对不舍得离开;若是志远不想去郡城,我可以为志远打点,让志远留下来,以志远的才华将来成为县尉甚至县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贾荣听了后,内心一阵感动,说道:“多谢子荣兄,不是我不留在河池县,你也知道李家村的少年兵都是由我带出来的,我不可能将他们抛下;辜负了子荣兄一番好意,望子荣兄莫要见怪。”
“无妨无妨,其实我也看出来志远是不会留在河池县的;既然志远打算去郡城,我会为你谋个好差事的,听说这次去郡城的领头人是李县令的儿子李兵,我会尽力为你打点的。只是你要注意了,李兵此人没什么才华,骄横*逸,而且为人不是那么的好相处。”张先生道,说完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贾荣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对张先生俯首一拜说道:“子荣兄大恩大德,贾荣定铭记于心,他日兄长若有驱策,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其后,张先生又和贾荣商量了许多接下来训练要注意的事情,毕竟张先生的历练比贾荣多多了,有些事情甚至都是贾荣闻所未闻的,一本三国演义也就八十多万字,也不肯那个什么都记载的详详细细,贾荣对张先生说的事情记得也是格外的认真。
其实,贾荣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位张先生会对他这么好,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展露的才华?古人真是难以让人理解,看张先生的行为不想弄虚作假,想不明白的事情贾荣也没有细想;不过这位张先生也为贾荣以后的军事生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天,贾荣将所有士兵聚集起来,下面的士兵经过几天的训练,纪律军姿那是没什么说的。
看着士兵们投来的目光,贾荣郑重的说道:“这次给大家召集过来,是宣布一件事情的,大家经过这么一个多星期以来的训练,相信都收获很多。接下来的训练,所有的方阵将会整合到一块,你们是一个整体,上战场了更是如此,不仅要学会战场杀敌的技能,更要学会相互扶持,团结互助。”
看着下面睁大眼睛看着自己,认真的听着的士兵,贾荣继续说道:“一支筷子容易折断,而十只百只的筷子就很难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不要因为接下来的训练是整合到一块,就有什么消极的思想,你们的原训练的组长是不会变的,他们会继续的监督你们。你们想想,你们平时训练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可是杀敌立功的前提是要保住自己的命,如果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建功立业。请你们记住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一番话说的贾荣是口干舌燥,古代没有喇叭,只能凭借自己干吼。
那些被从河池县军队里调来的士兵也都深以为然,他们有些人是上过战场的,比这些少年兵对战场的感悟更深。
贾荣歇了歇继续说道:“以后你们就是一个整体,时刻铭记,下面的训练你们就一起进行,无论是齐步走、跑步,还是练习枪法,都是如此,各小组长协同训练,还是采取优秀奖励,差了处罚的措施,不过处罚的对象变为全体士兵,明白了吗?”
“明白了!”贾荣话音刚落,下面传来震天的吼声。
经过这几天的训练,这一百名军队来的士兵对贾荣那是越来越佩服,他们自认为让他们训练这群少年兵不会取得现在这么好的成绩,对贾荣自然是越来越言听计从。
看着下面士兵的反应,贾荣继续说道:“表现的差了,你们就吃灰馍喝稀饭,甚至还要受到处罚;当然,表现好了的话,自然是有白馍吃,有肉汤喝。”大棒槌加甜枣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不断磨合,贾荣将这些少年士兵训练的是如同一个整体,无论是出枪的动作,还是齐步走是的步伐,跑步是的队伍,都是整整齐齐。训练的闲暇之际,贾荣还将后世的接力跑步比赛在军队里推广开来,贾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对团结互助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同时,贾荣还不断让那些小组长做士兵的思想工作,自己不时的去士兵的宿舍慰问,都还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时间长了也是会想家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的功夫,为期一个月的训练就要结束了。明天,这群孩子就要赶赴武威郡,以后他们面对的就是战场了;战场无情,无论他们的未来怎么样,贾荣要教给他们的也只有这些了。
贾荣感觉和这群少年士兵相处,是快乐的,虽然自己在他们的眼里,是个严厉的教练,其实自己的内心还是关心、爱护这群士兵的。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