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239章

西凉铁骑-第239章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理妥当。”
张昭闻言呵斥道:“不得胡言乱语。”
贾荣笑道:“无妨无妨,自古英雄出少年,陈大人有此雄心壮志,本将军就成全你,即日起,由你来治理三辅之地。”
在张昭出言呵斥的一刹那,陈群就意识到了贾荣的不凡,能够在张昭出言的时候插话,地位明显高于张昭,再加上此人以将军自居,显然是西凉军的那位。
“卑职无礼,冒犯将军,还请将军恕罪!”陈群跪倒在地。
贾荣走到陈群面前将其扶起,“陈大人乃是治国之奇才,料想治理三辅之地不是难事,只是长安之地出现了十余万的流民,非是小事,不懂之事多多请教张大人。”
陈群拜道:“承蒙将军信任,敢不努力。”
贾荣拍了拍陈群的肩膀笑道:“好,陈大人有此雄心,甚好,今日我在将军府摆下宴席,宴请各位。”
众官员面露喜色,尤其是低等一些的官员,见到贾荣一面已是不易,能够去大将军府赴宴,该是何等的风光,不过明眼人却能看出贾荣这是为陈群树立威势,说到底,陈群在西凉军中根基太浅。
是晚,大将军府灯火通明,乐声不绝于耳。
贾荣频频举杯,麾下发现陈群这等官员,心中舒爽,张昭等人会意,不断向陈群道喜,任陈群的酒量再高,也经不住这群酒场老手的软磨硬泡。
更为可喜的是陈群身旁的那名年轻人,微微有些苍白的脸庞,灵动的双眼,贾荣一眼认出是当初水镜山庄的年轻儒生。
也是郭嘉贪杯,听说贾荣在大将军府大宴官员,忍不住便和陈群一道前来。
酒至半酣,贾荣微微向身旁的赵云示意。
“各位安静一下,诸位身处凉州,恐怕都尝过葡萄酒了吧?”贾荣问道。
场中众人纷纷点头,心中却是对葡萄酒的味道不敢恭维,只有少数人脸上带有怀念之色。
“葡萄酒色香味甘,其中夹杂着苦涩之味,与人生何其相似,稍后赵将军会带来葡萄酒,供诸位品尝。”
三九五章:凉州词
郭嘉闻言面露喜色,他天生好酒,但凡是美酒;定要品尝一番,凉州所产之葡萄酒当然尝过,尝过之后欲罢不能,不过价格实在有些高了,而陈群每月的俸禄也不多,只好一次次的忍着,能够被贾荣珍藏的葡萄酒,肯定不是凡品。
众目睽睽之下,赵云搬上来一个檀木箱子,做工甚是精致,众人对箱中之酒也有些期待。
贾荣轻轻打开箱盖,众人之间里面整整齐齐的摆着六瓶葡萄酒,在灯光的照耀下娇艳欲滴的颜色让人忍不住想要上去咬一口,即使对葡萄酒不屑一顾的官员,此时目中亦是流露出向往之色。
蓦然,有一名官员指着葡萄酒惊道:“这装酒之物是何物品,竟能见到葡萄酒的颜色。”
众人幡然醒悟,看向贾荣的目光包含不解之色,不过这葡萄酒经过这么一看,倒是让人感觉充满了诱惑。
任郭嘉胸有万千韬略,却不知是何物,眼神中有渴望亦有惊奇。
“装葡萄酒之物乃是匠作坊最新产出的玻璃瓶,此物透明,不可多得。”贾荣仅仅介绍了玻璃的一些特点,便不再多言。
玻璃的用途广泛,这还是最初手工不精致的一批,等到匠作坊熟练掌握了冶炼之法,贾荣便可用此物造出望远镜,绝对是行军打仗的利器,不过暂时的用途却是赚钱。
“葡萄酒辅之以玻璃瓶,各位觉得如何?”
场中尽皆是赞美之词,听的贾荣得意无比。
场中侍女在贾荣的示意下,小心翼翼的将葡萄酒分到场中众人的酒盏之中,酒量不多,侍女却要好好的把握住量,不然出现有的官员杯子里没有葡萄酒,后果是她们所不能承担的。
贾荣的杯子别具一格,却是由玻璃打造,造型也是后世的高脚玻璃杯,在酒盏的衬托下,显得鹤立鸡群而又不失高雅,相比之下,酒盏用来喝葡萄酒很不般配。
看着杯中美酒,贾荣喟然长叹道:“我本是一平头百姓,战乱之年,奉县令之名奔赴战场,一晃便是将近十年,经历大小战争无数,才有了西凉军偌大的家业,可惜关外之地的异族人蠢蠢欲动,多次侵犯我大汉之边关,烧杀抢掠百姓,中原的诸侯心中有百姓者,能有几何,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
贾荣句句不离百姓,麾下的官员却无一人出言反对。
“将军之战功能够与武帝时的卫霍相较,凉州长安之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全赖将军之功,若无将军,凉州、长安将会是何等局面,众位官员可以思量一下。”张立起身道。
张立是最初跟随贾荣的官员,位高权重,不仅是在内政方面,在军中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卑职在未入官场前,不过是一浑浑噩噩,能够吃饱一日三餐即可的普通百姓,幸得入将军麾下,才有如今之成就。”众人循声望去,却是王木。
就连身具大才的郭嘉也不得不承认,能以微末之身,就如今之成就,当能笑傲天下,反观中原诸侯,大都仗着架势成就一番威名,和百战百胜的西凉军相比,差了何止一筹。
贾诩起身道:“西凉军之仁义,也是在下生平之罕见,善待百姓如斯,试问历代哪个帝王做到了,凉州之地的贫瘠,一直是整个大汉的负担,而将军掌管金城,却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变成不下于内郡名城,解决羌人之祸,诩拜服!”
贾诩因为汉帝离开长安而被当众处罚,却没有影响到他在武将心中的地位,尤其是他以前还掌管着天罚,文官之中多有他的身影,若问西凉军中最怕谁,恐怕就会有官员回答“贾诩”这个名字。
不过贾诩张立王木所言句句属实,倒没有半分做作,众人深以为然。
“葡萄美酒夜光杯。”窗户大开,玻璃杯在月光的映衬下,美艳不可方物,贾荣忍不住低吟道。
场中官员闻声纷纷止住讨论之声,细细品味此句话中的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说的却是贾荣手中的物品,众人只知葡萄美酒,却不知夜光杯的来由,不过玻璃杯在月光的照耀下,倒真如贾荣所说之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贾荣继续吟道。
猛然抬头将杯中美酒一饮而下,较之后世品美酒的优雅姿态说不出的豪放,想起征战在沙场上,为了西凉军的基业奋力拼搏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悲戚,西凉军的大旗能够飘荡在众诸侯的上空,何尝不是鲜血铸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荡气回肠的诗句让宴席上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尤其是后两句,道出了武将的使命和归宿。
“好诗好诗!为此当浮一大白!”郭嘉击掌赞道,场中凝滞的气氛亦被瞬间消散。
能来到将军府赴宴之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蓦然被郭嘉打断沉浸在诗句之中的意境,皆是微微有些恼怒,循声看去,此人却是不识,连张昭看向郭嘉的目光亦是有些不善,见其身旁的陈群,面色方才微微好转。
掌管天罚这个庞大的情报系统,张昭也知道了很多以前不曾涉及的西凉军核心之事,似仙恋阁竟是贾荣亲手创办,仙恋的配方也出自贾荣之手,陈群,这个被贾荣颇为看重的新秀官员,自然也成为张昭重点关注的对象。
“将军所做之诗荡气回肠,足以流传千古,不知此诗之名?”张立问道。
贾荣心中汗颜,没想到一时有感而发,竟然将凉州词给盗了过来。
“本将军起身于凉州,多次征战在凉州之境,此诗名为凉州词。”
葡萄酒伴随着凉州词在大汉掀起了一股文潮,引得许多文士开始品尝葡萄酒,不过对于夜光杯,却是有些遗憾,据说这玻璃乃是凉州之地独有,其他地方想要购买却是没有渠道。
一首凉州词,将武将在沙场征战写的诗情画意,醉卧沙场,但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却是让许多武将悲伤不已,为了身后的家园和亲人,为了脚下的土地,即使流出鲜血,马革裹尸,又有何妨,天下的士子也没有想到,粗鄙的武夫也能够做出这样的诗句。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
次日,大将军门外,却是来了一名文士,约有二十余岁,身着儒袍,倒也是个偏偏儒生,只是面色微微有些苍白。
“主公,门外有一自称是将军故人的儒生前来拜访!”张绣见贾荣打完军体拳,吃罢早饭,才汇报此事。
“哦,竟有此事,传此人进来。”贾荣没有料到郭嘉会亲自前来,本想闲暇之际亲自前往陈群住处见上一面,陈群交接工作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这位先生缘何提及是本将军之故人?你我并不相识。”贾荣故作疑问道。
郭嘉心中微怒,任谁被无视,都不会有好心情,想起上首之人的身份,郭嘉按捺住不满,遥遥拱手道:“微末之人,哪能入将军之眼,而今将军占据凉州以及三辅之地,据函谷而窥视天下,何等的意气风发。”
贾荣暗暗发笑,能让闻名后世的郭嘉吃口头上的亏,心中喜悦可想而知。
“这位先生勿要恼怒,且请坐!”贾荣自然要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气度来,一个郭嘉是小,若是因为点点小方面的礼节而关闭了士子投靠的大门,是为不智。
“来人,看茶!”
郭嘉心中的不满伴随着贾荣的这句上茶而烟消云散,贾荣是大将军,官职显赫,一言一行对朝对野都有影响力,贾荣闲暇之际喜爱喝上两口香茗的习惯,在上层人士之间广为流传,引得许多人暗中效仿。
“淡淡的苦涩却伴有余香,不错不错。”郭嘉不忍赞道,心中暗想这贾荣果然有很多奇物,似葡萄酒,历来闻所未闻,仙恋阁和贾荣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不知先生姓名?”
提及名姓,郭嘉正了正身体,“郭嘉,字奉孝不才曾在颍川书院拜师。”
贾荣暗暗冷笑不已,郭嘉生怕是引不起自己的重视,连闻名大汉的颍川书院都搬了出来,孰不知自己早已生出将其纳入麾下的念头。
“原来是郭先生,提及颍川书院,本将军突然觉得先生有些面熟。”贾荣皱眉深思。
郭嘉心中大喜,在书院中谈天论地,和走出之后任职不同,他也是机缘所至,得以进入颍川书院,本是寒门士子,虽然发奋学习胸中有万千韬略,依旧颇受世家打压,在大汉各地能够得到一官半职殊为不易,贾荣重用寒门在大汉广为流传,郭嘉亦是早已生出投靠之心。
“郭先生乃是颍川书院有名的学子,不知对我西凉军有何看法?”贾荣身居高位,言行之间给人以不怒自威的感觉。
郭嘉当即明白贾荣是心存考量之心。
“西凉军名震天下,屡屡击破叛党,全赖将军之功也,但值此乱世,空有虎军,是为不足,昔日项羽勇猛,屡败高祖,高祖却能在最后之际一举击破项羽,成就帝业,何也?”郭嘉款款而谈,并没有其他文士自我引荐之时口出惊天之语。
三九六章 :收大才
“今观将军之所行,却是与大汉世家背道而驰,假以时日,唯恐空有精锐之士而扼腕长叹”郭嘉放出了自认为很令人震撼的话语
“且凉州之地贫瘠,天下共知,即便有仙恋阁为依靠,恐怕不是长久之道,嘉曾闻将军治下,百姓赋税极低,不知行军打仗之粮草从何出?”
谁料贾荣听后笑道:“此事我也知晓,西凉军猛将如云,苦无谋士,是以办学校为西凉军输送人才,先生之言倒也非虚,百姓之赋税不要也罢,郭先生可见长安之商人,较之内郡如何?”
“内郡不能比也  ”郭嘉如实道
贾荣笑道:“如此,此事易而,先生言凉州之地贫瘠,百姓家中之粮聚集一起,恐怕也不能支撑西凉军”
郭嘉心中好奇,但始终不是西凉军之人,没有发问
“西凉军看似是天下之首,实则不然!”
郭嘉说完之后,打量了贾荣一眼,见其依旧神色如常,缓缓说道:“关中之地,战乱之后,百姓十去七八,凉州贫瘠,外有鲜卑虎视眈眈;而中原诸侯则不然,似袁绍,四世三公,名望甚高,占据冀州,广纳贤良,招兵买马,所图非小,兖州曹操,亦是雄才大略之辈,荆州刘表,治下沃野千里,带甲之士十万,水军纵横江上,无人敢掠其锋,假以时日,诸侯势起,将军可曾想过?”
贾荣心中微微一惊,这郭嘉不愧有鬼才之名,三言两语道尽局势,却也是西凉军的难题,想要开疆扩土,缺乏大义,初始汉帝在手没有这方面的难题,而今空有虎军,中原诸侯则不然,似曹操,手中有汉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出身世家,必然会引得士子前往,和汉帝在自己手中不是一个概念,袁绍也不是好易于的,冀州钱多粮广,是大汉粮食大州之一,并且有着四世三公的名头
“先生之言句句在理,求先生教我良策?”贾荣躬身一拜
郭嘉大惊,急忙起身,将贾荣扶起,跪拜道:“将军,嘉不过是一书生,如何当得大礼!”
贾荣面色凝重的说道:“事关西凉军治下百万百姓十万军队,不得不慎重,听先生一席话,醍醐灌顶,当得此礼”
郭嘉暗暗自得,贾荣这一礼,无形之中为自己在西凉军集团树立了很大的威望
“观先生学究天人,求先生辅助于我?不知先生之意如何?”贾荣语气恭谨的说道
郭嘉不露声色,停顿半刻,噗通一声跪拜在地,“主公!”
得到郭嘉相助,贾荣心中大喜,急忙将郭嘉扶起,大笑道:“有奉孝相助,我无忧矣!”
主仆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知先生是擅长文治还是军治?”贾荣问道
郭嘉毕恭毕敬的回道:“军治!”
郭嘉在颍川书院是出了名的不羁,难得有正经之时,但拜贾荣为主公之后,无论是言辞还是礼节尽皆有度,就是陈群在此,也挑不出毛病来
“西凉军中缺乏运筹帷幄之士,暂时任命你为西凉军幕僚,不知先生意下如何?”郭嘉的才名在后世那是没话说,但西凉军的制度不同,不可能上来就任命成一个大官
“固所愿也!”郭嘉俯身拜道
贾荣道:“奉孝,西凉军非同诸侯之军队,士兵需要累积军功才能逐渐成为将领,不会出现一蹴而就的情况,谋士也是如此”
郭嘉大笑道:“主公此言差矣,嘉本是一穷二白之书生,仅有胸中之谋略,卖于识货之人,每日能有美酒喝酒足矣”
“不过主公若是能够赐予卑职夜光杯,倒是不失为一件美事”郭嘉好酒,自从见过贾荣的夜光杯,听过凉州词之后,自然是心生向往
“好,就依奉先之言!不过奉孝也要答应我一个要求”贾荣当即拍板答应,若是郭嘉提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