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112章

西凉铁骑-第112章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一辆商人用的马车从远处吱吱呀呀的赶来,金城的繁华早已在商人之间传来,这些商人都以能在金城拥有移动住宅为荣,而金城郡一小半的房屋所有权都在太守府手中,在贾荣的经营下,金城的房地产被炒到了很高的价格,有些百姓甚至卖了房屋之后得到一大笔的财产远走他乡,这样的百姓毕竟是少数的,在金城郡生活,让所有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幸福安定的生活。
马车走到离贾荣一行人大约十丈远的时候停了下来,马夫急忙下来将车帘掀开,神情毕恭毕敬。
求收藏了,收藏少的可怜,喜欢本书的朋友收藏一下下了,给断崖一点鼓励!
一八二章 :贾诩回来了【求收求红】
更新时间:20130301
拿破仑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的一生一世,不给人世间留点痕迹,不如不出生!”既然来到了东汉,就要尽最大的能力去拼搏,争取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丰功伟绩,说不定后人在史书中就能看到某高祖贾荣于乱世之中奋起,扫平诸侯,携仁义之师荡平宇内,成就不朽帝业,当然,这些还只是想象。
见此,贾荣疾步上前,一百名孤狼士兵紧紧跟随。
车帘掀开,一人从马车里面走了出来。
贾荣示意马夫站到一边,亲切的扶住那个身影,叮嘱道:“文和,小心点!”
马车里面的贾诩见是贾荣前来搀扶自己,神色一愣,随即恢复自然,笑吟吟的走了下来。
贾诩身在董卓军,可没少为西凉军努力,首先取得了李催的信任,然后从其军中为贾荣得到了徐晃这员大将,现在董卓军中可以说是遍布西凉军的眼线,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说董卓军的所有动向,只要贾荣愿意,随时都可以知道,李催、杨奉在贾诩的争取下已经向西凉军示好,相对于董卓的军令,现在贾诩的话在二人的耳中更有作用,无声无息之间将贾荣争取到了三千多兵马。
这也与贾荣的骁勇分不开的,在董卓军中贾荣就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再加上贾荣率军攻克了金城郡,声威更隆,董卓军中的士兵提起贾荣无不交口称赞,一些昔日曾在贾荣麾下的士兵无形之间身份涨了一个档次。
贾诩的功绩,足以让任何人刮目相看,恐怕就是董卓也不知道自己的军中竟然有了这么多的危险分子。
即使贾诩在董卓军毫无作为,贾荣也不会有任何的埋怨,贾诩的品行在那摆着呢,什么时候都是要提前照顾好自己的生命,就连四百年的大汉在他的眼中还没有他的生命值钱,这样的人在当今文人的眼中就是一个另类;贾诩不是胆小是惜命,读过三国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里面有个顶级谋士贾文和,贾诩还有一个光荣的称号“毒士”,因为他出的计谋向来是损人不利己或者是损人利己的,不出则已,一出则是将人置于死地,而且计谋阴险毒辣,四百年的大汉皇朝就败在他的手中。
贾诩走下马车,丝毫不将一边十分愤怒的孤狼士兵放在眼里,笑道:“深夜劳主公到此,诩之过也!”说完深深的躬身行了一礼。
但是惜命之人,对自己的言行要求的比常人都要高,不能让别人感觉到自己有恃才傲物,更不能让别人抓住不敬畏主公的把柄,贾诩为何几次易主而能在曹魏集团安然无恙,都是由原因的。
果然,听完贾诩的话,孤狼士兵的脸色舒缓了很多。
贾荣亲切的拉住贾诩的手说道:“文和远来辛苦,且先到平襄城歇息。”
贾诩回来是贾荣一力争求的,如今金城已经发展起来,贾荣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是现代人,但是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事情明显吃不消,而像贾诩这样的人才呢,关键时刻就是用来排忧解难的,而贾诩呢也会欣然接受,给他们的任务越多,在这些文人的眼中就是对他们越器重,丝毫没有意识到贾荣在压榨劳动力。
贾荣贾诩走在前方,一百名孤狼士兵紧紧跟着,不断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神色肃穆,吱吱呀呀的马车再次响了起来,不同的是,马车上多了一个人。
次日,贾荣亲自为贾诩引荐平襄城守将姜羽。
贾诩打量了姜羽片刻之后缓缓说道:“将军真乃虎将也!”
姜羽急忙拜道:“贾大人谬赞了!”在姜羽的印象中,贾荣可没有如此郑重的介绍过一个人,而且贾诩身上流露出的气息让姜羽不得不重视。
贾诩将姜羽扶起,笑道:“将军实在是太客气了,而今诩不过是一名书生,如何担当大人之名,将军如此说真是折煞我也!”贾诩可不想在众人面前落人口实,或许现在没有人会提这件事,但是若干年后呢,难保有人提起当年之事,为人谋事就要先谋好自己的出路,贾诩身为这一类的顶级人物,考虑问题的复杂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
姜羽愣愣的看着贾诩,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答话。
贾荣笑道:“文和太客气了!”
听完贾荣的话,姜羽长舒一口气,知道自己方才并没有拜错,不然可就是一个大乌龙。
看着平襄已经被加固的很高的很宽的城墙,贾荣不禁联想到平襄保卫战,如今的平襄早已非昔日可比,在强大财力的支持下,平襄、阿阳、成略这三个与汉阳郡接壤的城池全部被加高加厚,若不是金城郡的气候干燥,恐怕城外还会有一条很深的护城河,金城太守府给每名工人的工钱都不低,间接的拉动了消费,现在金城郡的百姓只要是勤劳一点的,就绝对不会饿着。
贾荣走在平襄城中,看着眼前仍旧凄惨的境况,不禁感叹,看来仅仅是郡城富了起来,而地方呢,仍旧还是如此,不过这样的情况相比于以往不知好了多少倍,主要也是金城的发展给带动起来的,各地商人往来歇息还有各地商贩的入驻,让金城各县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看看平襄再想想郡城,这两个城市就好像一个是亲妈养的,而另一个是后娘养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各个县城里面开个工厂什么的估计就好多了,平襄就是战争易发区,随时可能与韩遂军交战,若是被叛军攻下,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这个想法只能暂时作罢。
平襄成略阿阳三县的发展也会在郡城的带动下逐渐好起来的,唯一的是时间问题,贾荣也感到自己有些心急了,主要原因就是郡城的发展太快了,使得贾荣看到平襄城的发展有些心急。
最近一年之内,估计叛军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去年的战争已经让叛军大伤元气,面对羌人部落李文候的突然反叛,贾荣反击攻占金城郡,先零羌各部落已经有很大的意见了,不少的先零羌族长甚至直接谏言楼山向西凉军投诚,能在大汉境内的生活才是这些羌人最终的目的,发起战争更是为了这个目标,而今不用叛乱就能达到,何必劳民伤财呢。
楼山现在也是骑虎难下,韩遂将楼山看的很紧,不断的劝导楼山,还别说,韩遂做思想工作的能力真不是盖的,楼山听了韩遂的一番劝导之后果然没再想着投靠西凉军的事情,专心帮助韩遂治理叛军。
平襄城内认识贾荣的百姓不在少数,当地是参加过平襄保卫战时的民兵在战后被解散了,这些民兵解散的时候都得到了一笔钱财,死去的民兵家中也得到了一笔很丰厚的抚恤金。
不过姜羽到来之后,再次组织起来一支新的民兵队伍,整日在城内操练,忙时则是各回各家种地,这批民兵的素质足以和一般的郡城兵相比较,西凉军的优厚条件,让这些临时组建的民兵十分乐意为西凉军效劳,生活在贾荣的治下也让他们感到安心。
贾荣一行人回到郡城的时候已经是七日后的事情。
看到金城郡而今的繁荣,即使以贾诩的沉稳,也长吸了一口气,贾诩就是西凉本土人,金城郡是以前是什么情况,贾诩当然知道,当初的金城用“不毛之地”来形容非常恰当,金城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不仅是金城,西凉的其他各郡也是这样的情况,连年的战乱,让本就贫瘠的西凉雪上加霜,易子而食的事情屡见不鲜。
没想到金城郡到了贾荣的手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变成了眼前这幅模样,熙熙攘攘的街市,整齐的房屋,仔细看这些房屋就会发现这些大石建筑的房屋都是新的,青石铺的街道两边盖着林立着许多的商铺,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贾诩甚至怀疑眼前的一切是不是真的,若是整个西凉在贾荣的手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得到整个天下之后呢,贾诩不敢往深处想了。
不过他敢肯定的是一旦天下有变,贾荣一定能一鸣惊人,让所有人侧目。
在董卓军中,贾诩也听到金城的繁华,不过眼前的繁华程度超乎了想象,再看行走在路上的百姓,皆是满面笑容,从他们的笑容上完全可以看出是发自内心的,哪有人吃不饱穿不暖还整天笑呵呵的。
贾荣一行人站的地方正是商业区和居民区的交接地带,金城经过发展之后,原先商业区和居民区之间还有很多的空闲地带,如今商业区的房屋全部租借了出去,无奈,再次兴工建筑,现在金城郡的特点就是商业区占了城内的一小半,流动人口极大,金城的地势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发展为一个大的都市,城内的房屋已经开始略显拥挤。
在金城郡,你可以买到许多其他地方的特产,可以在酒楼吃到许多内地的特色菜。
求收求红了,喜欢本书的读者朋友在阅读之余记得收藏一下,断崖感激不尽,最近工作比较忙,更新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一八三章 :任命【求收求红】
更新时间:20130302
贾诩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恢复了以往处事不惊的神情,不过看向贾荣的目光明显包含了异样,没想到一个武将竟然在治理地方上有如此的能力,看来还是小看了这个便宜主公,有如此谋略武勇之人必非池中之物。
看着贾荣的神情,似乎眼前的一切很理所当然,没有意思骄傲的神色,让贾诩有一种错觉,主公越发的深不可测了,孰不知贾荣早已对金城的一切习惯了,早已过了骄傲期。
来到太守府门前,贾诩再一次呆住了,按说城内如此繁华,太守府作为整个郡城的代表更应该是金碧辉煌,装饰的十分豪华,可是眼前的太守府较之先前的酒楼亦有不足,何谈什么金碧辉煌一说,即使以贾诩的心智也弄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贾诩发现和贾荣一起让自己惊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也没有了以往的处事不惊,指着太守府弱智的问道:“主公,这就是太守府?”
贾荣当然明白贾诩话中的意思,其实太守府破旧不堪,许多官员早就上谏重建了,只不过金城一直处于发展之中,贾荣腾不出更多的功夫来重建太守府,每次都以陋室铭上的句子来敷衍一干官员,还别说,那些官员听了贾荣的话之后反倒干劲十足,都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人。
“这就是太守府!”贾荣淡淡的说道。
贾诩意味深长的看了贾荣一眼,默默的跟在贾荣的身后走进了太守府。
想象中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出现,太守府表里如一,内部较之外观没有丝毫的改变,一如既往的破旧,唯一改变的大概就是里面的官员了。
“不知太守府为何如此破旧?”贾诩轻声问道。
贾荣笑道:“文和何必在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以如今金城的实力,将太守府建造的金碧辉煌不是什么难事,但金城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重建太守府。”
贾诩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别看太守府只是区区陋室,做的却是为百姓的事,让所有的百姓都能铭记。”
贾荣的一番话对贾诩的触动很大,看向贾荣的目光越发的深邃,能说出这么一番话的人绝非世人眼中只懂得战场冲杀的武夫,莫非主公之前的作为是为了麻痹天下人。
不管怎么说,贾荣越强大,自己就越安稳,乱世中唯有实力才是保命的资本,贾诩几次想开口询问贾荣,话到了喉咙硬生生咽了下去,该知道主公迟早会告诉自己的,贾诩有这方面的觉悟。
二人信步走入太守府办公的地方,听着几名官吏正在讨论《春秋》上的内容,贾诩不禁停住了脚步,仔细听了几句,而后向贾荣传去了疑问的目光。
来到屋内,贾荣笑着将金城郡书籍的事情和贾诩说了一遍,西凉军的事情,贾荣没打算隐瞒着贾诩,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选择了贾诩,就要做到完全的信任,如果任用一个人还对他不信任,只会导致手下离心。
听完贾荣的解释,贾诩露出恍然的神色,识趣的没有再问为何一次有那么多的书籍,金城郡如今已经成为大汉学子的聚集地,对学子的待遇是前所未有的,并且不论身份尽皆给以书籍,无论是世家的还是穷苦百姓,学校的建立让贾诩明白了贾荣的心思,所有的文人都知道贾荣与四世三公的袁家不对付,而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间接相当于和百分之九十五的文人走到了对立面,当然会有一些寒士对贾荣心存感激,却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二人坐定之后,贾荣缓缓的将金城郡以及西凉军的所有情况说给了贾诩听。
贾诩感觉头脑晕乎乎的,之前也曾联想过风靡大汉的仙恋阁可能和贾荣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没想到幕后的主人就是贾荣,更为吃惊的是仙恋阁全部是用来打探各郡的消息所用,只要有一点的风吹草动,远在金城的贾荣就会得知,这样的情报网将会是多么恐怖贾诩难以想象。
孤狼部队作为一支特种部队,贾荣也毫无保留的告诉了贾诩,当即决定让五名孤狼士兵跟在贾诩身边,任务就是保护贾诩的安全,足以说明贾荣对他的重视,还有金城郡匠作坊种种不对外人公开的秘密全部讲给了贾诩听。
贾诩拜道:“多谢主公信任,诩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主公!”对于贾荣的信任,即使是像贾诩这样将生命看的很重的人也忍不住表忠心,能将所有的秘密毫无保留的告诉自己,这说明贾荣打心眼里已经将贾诩当做了心腹,即使贾诩有着泰山临于面而不变色的沉稳,面对这一切激动不已,没有什么东西比信任更让人感激,特别当这个人是自己的主公。
贾荣将贾诩扶起说道:“文和不必如此,你我二人主仆一场,本应该相互信任,而今西凉军正在发展期间,很多事情还需要文和的帮助。”
贾诩再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