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110章

西凉铁骑-第110章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书籍再匮乏的时代,以仙恋阁的实力弄来几本也不是问题的,首先要印的就是《春秋》,这个在历史上很受关羽喜爱的书,贾荣甚至想着印成之后送给关羽一本,和关羽这样重情义的人结下善缘是贾荣最喜欢的,想到华容道关羽能够悍然违背军令放走曹操,贾荣在扼腕长叹的同时也为关羽的所震撼,这样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一定会将曹操给弄死。
有了贾荣这个未来人的指导,一个个的印章被匠人做了出来,然后排在一起,这些印章绝对不能够出错,而且由于印章的体积有些大了,一页书印不了很多的字,相比于后世的五号字来的大多了,如此以来势必又会耗费许多的纸,这些只是初期的技术,以后纯熟了做出来的书字体就会逐渐的变小,活字印刷也被当成了金城郡的最高机密。
而且这些模板上的字也不能够出错,不然无法做出改正,当一页页的纸被印上字装订成册之后,贾荣翻着这些书籍,一时间感慨万千,不愧是盗版的,这些书籍不仅有些字体有些模糊,而且纸的质量还是后世最差的那种。
不过就是这样一本书,却是牵动着无数学子的心,它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或许在未来世界有很多没读过书的人能通过创业成为某个企业的大老板,但是在汉朝,这种情况很难发生,世家基本上垄断了整个朝堂。
这一次的《春秋》一共印了一千本,贾荣首先做的就是拿着《春秋》到军营中进行发放,像李文候等一干重要将领人手一本,各地的官吏人手一本,就连张立、张昭也被发了一本。
得到这本《春秋》,郭汜激动了好几天,郭汜也读过书,但是并不多,这样的一本书郭汜很难估量出他的价值,当贾荣拿出这样一本书的时候,郭汜在惊喜的同时充满了诧异,来到西凉军这么久,除了听说贾荣的武艺很好之外,从未听士兵提起贾荣还是一个爱看书的人。
郭汜也明白贾荣将自己和华雄留在西凉军的目的,二人默契的没有揭穿,郭汜了无牵挂,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能在兄弟贾荣的身边,郭汜已经很满足了,而华雄呢,更加的不想离开贾荣。
饱汉不知饿汉饥,拥有书籍的世家永远不能想象一本书对普通百姓意味着什么,各部将领基本上都有一本,这些将领也不独吞,每日都会单独划分出一个时间段进行学习,这些士兵大都已经二十五岁以上,学习起来十分的困难,但是这却没能阻挡他们对学习的渴望,不少的士兵甚至想着把学习的资格让给家中的孩子。
张昭拿到这本书之后,草草的翻了几页,而后再次木然,以张昭的聪明也不知道贾荣为什么会给他们这么一本书,《春秋》张昭早就读过,不过这本书的质量确实不怎么样,纸张不怎么样,而且有的字体还有些模糊,不过这不耽误正常的阅读。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断崖每日更新不易,特别是这段时间,更是忙的时候,各位读者大大给断崖来一点精神上的支持吧!
一七九章 :一本《春秋》
更新时间:20130226
当张昭来到太守府时,发现很多官吏的手上都有一本《春秋》,张昭的出身好,得以读到很多的书,而太守府的官吏呢,基本上都是一些半吊子水平,在能写自己名字、能说几句之乎者也就是文人的古代,大部分被称为文人的其实也只是比别人多认识了一些字,当他们得到这本《春秋》之后,激动之余,看向贾荣的目光包涵了一丝异样的眼神,赐予书籍,这在古代可是很高的殊荣,甚至可以说他们以后若是有很大的前途,贾荣就是对他们有大恩,为了这个恩情,他们甚至会誓死效忠贾荣。
贾荣的举动让许多的官吏归心,这些官吏每日办理好公务之后,要做的就是研读《春秋》,甚至在平常的空闲时间,官吏也会相聚在一起探讨书上的内容,张立作为太守府文人的领导者,每次遇到这些官吏不能理解的问题时,都会耐心的讲解,直至所有人都能明白,城内官吏的水平提升了上去,张立管理起来将会变的容易许多。
一千本《春秋》引发了金城郡的学习热潮,只要是得到这本书的人,无不认真的研读,张昭看着逐渐变化的金城郡,再次对贾荣的手笔进行感叹。
金城郡有造纸厂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一次性的出来这么多的《春秋》肯定与造纸厂有关,不过即使这样哪有那么多的人同时为贾荣抄书呢,仅仅这些纸张都是一笔很大的消费。
而张昭看张立的表情呢则发现这一切在张立的眼中很正常,想想也是,造纸厂、英雄冢都建造出来了,还有什么不可能呢,看来贾荣是提前有预谋的,造纸厂只是为了以后的书籍做准备,若是张昭得知风靡大汉的仙恋阁也是由贾荣弄出来的,不知道会作何感叹。
贾荣此时正在孤狼部队训练的地方训练一批新的战士,情报人员,而今贾荣的实力已经逐渐的渗透到大汉各个重要的郡县,相信不出一年的时间,仙恋阁就会遍布各个郡县。
情报一直是贾荣最为重视的,身为一个穿越人士,没有谁能比他更加明白情报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通讯技术落后的古代,即使汉帝的一个旨意,传到金城郡大概就需要一月的时间,当自己拥有了情报人员呢,快马赶到金城郡,可以在十日之内到达,剩下的二十日可以用来做准备,在冷兵器时代,一个情报网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意味着天下只要有人任何的风吹草动就不会逃脱贾荣的双眼。
这些情报人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汉人士兵,军队中的羌人士兵被直接排除在外,羌人士兵即使伪装的再好,也会那么一点纰漏,在关键时刻任何一点疏漏都是致命的,贾荣可不想将仙恋阁的特殊用途暴露出来,仙恋阁就是自己在乱世中的一个杀手锏,现在许多商人赶往金城郡,或许会引起有心人的猜疑,却不会联想到贾荣这个武夫的身上,只会想着仙恋阁的主人和贾荣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
不光是仙恋阁,以后各郡还会出现更多贾荣的商铺,这些商铺才是情报人员最好的隐身之地。
“作为一名合格的情报人员,要拥有良好的体质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敌人的拷问,要做到宁死而不可泄露身份,获得情报的时候更要注意掩饰自己的身份,你们活着就是为了减少西凉军的损失,就是为了给西凉军争取到更多有价值的情报,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贾荣穿行在一百名站的整整齐齐的士兵中间,不断的教导。
孤狼部队在一旁静静的等候着,长时间的训练使得孤狼部队已经不是刚刚出道的那个孤狼部队可以比拟的了,即使站到那里不动,也让人无法轻视,远观孤狼士兵身上都是一些灰不溜秋的铠甲,摸去外表的伪装你就会发现这些士兵的铠甲完全是上好的镔铁打造,普通的箭支射到上面只会溅起一点火花,而孤狼士兵的抗击打能力不会将这么一点撞击放在心上。
贾荣拍了拍一名士兵的肩膀,严肃道:“你们将来就是一名情报人员,情报人员不是这些孤狼士兵,你们要学会随时掩饰好自己,就比如你现在这幅模样,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你是一名士兵,放轻松!”
士兵点点头,可是无论士兵怎么努力,在贾荣的旁边就是防松不下来,长时间养成的习惯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改变的。
欲速则不达,贾荣只是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情报人员的方法教给了在场的每一个士兵,这些士兵的忠诚毋庸置疑,需要的仅仅是搜集情报的能力和掩饰自己的能力。
“在平常的生活中,你们或许是一名痞子,或者是一名商人,也许只是一个酒楼商铺的伙计,总之,找到适合你们的身份,让人无法感觉出你们的真实身份,这就是你们这七日的训练目标!”
看到张绣以前清秀的面庞上已经不复存在,黝黑的面容无法将他和那个昔日的清秀小将联系在一起,杀伐、训练已经让他变的麻木,除了贾荣和战友,在张绣的眼前只有死人,其实张绣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只不过在贾荣的面前,他就是忠实的执行者。
“这些人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贾荣拍拍张绣说道。
张绣会意,坚定了点了点头。
选出来这一百名士兵将在孤狼士兵的监视下完成训练,这其中的具体意义或许只有贾荣能明白了,特殊时候当采用特殊的手段,西凉军必须抓住这个短暂的时间让羽翼遍布大汉。
回到太守府,贾荣正好碰到迎面走来的张昭,笑道:“子布兄这是要去往何处?”
张昭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的一愣,见来人是贾荣,热情的说道:“是贾太守啊,我刚从子荣那里回来!”
“子布兄以后称呼我志远即可,不用什么太守不太守的。”贾荣道。
听到贾荣的语气确实是发自内心,张昭也不再客套,笑道:“如此也好,不知志远的《春秋》来自何处?”问及《春秋》事情,张昭收起了方才的笑容,在汉朝,书本的十分稀有,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的书本肯定有很大的问题,若是贾荣再拿出个十万本来,世家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到时候的文人谋士将会有多少。
贾荣疑问道:“怎么?子布兄莫非是发现书中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张昭摇头道:“只是好奇志远为何一时间拥有这么多的书。”
贾荣笑道:“子布兄,这件事不好说啊,你看……”
张昭何许人,苦笑道:“志远不必为难,此事就当我没有问。”
“子布兄休要生气,时候到了我一定会亲自告知子布的。”
贾荣都这么说了,张昭只得点头应是,时候到了,什么时候才算是时候到了还不是贾荣说的算,不过张昭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自己选择投靠在贾荣的手下做事,这些所谓的机密会立即对自己开放。
“子布兄在金城郡生活的可还习惯?”
张昭道:“很好,如今的金城郡真是汇聚了四面八方的商人,就连许多彭城的商铺都在这里有分号,而且商业区的酒楼也是应有尽有,丝毫不比内郡差,在这里甚至可以吃上家乡的饭菜。”张昭的这些话完全是脱口而出,没想到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对金城郡有了这多好的评价,金城郡的一切都是取决于眼前的贾太守,夸赞金城就是在夸赞他。
贾荣强忍住内心的喜悦,说道:“呵呵,子布兄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向太守府明言!”
“子布在城内还没有住处吧,我稍后会让子荣为子布兄寻找一个好的住处,太守府还有很多空缺下来的房子,只是屋子简陋,还请子布不要见怪。”
张昭有心拒绝,但是禁不住城内一所房屋的诱惑,竟然答应了下来,在金城的这段时间,张昭了解最多的就是城内的房屋是多么的紧张,那些外来的商人根本购买不到房屋,很少有百姓愿意将房屋卖出去,在金城能够吃饱穿暖还有余钱,何必为了生活远走他乡呢。
和张昭分别之后,贾荣忍不住笑出声来,看来将张昭留在金城只是时间的问题,从刚才的话语中贾荣察觉张昭已经对金城产生了极大兴趣,而张昭也接受了赠送的房屋,看来张昭已经打算长期居住在金城内,只要张昭在城内,贾荣就有信心将这位人才留下。
张家避难南迁,之后会遇到江东孙氏的人,从而入仕,没想到被自己捡了这么大的一个漏子,主要是因为有张立这个主线人物,没有张立就没有现在到来的张昭,自己和颍川学院也不会有什么联系,没想到世事是那么的神奇,当初在河池县结交的一个文士,若干年后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贾荣很喜欢这种捡漏子的感觉,在现在的贾荣看来比彩票中奖还要令人惊喜。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断崖更新不易,给铁骑来一点精神上的支持吧,多谢一直以来支持铁骑的兄弟姐妹们!
一八零章 :又是一年
更新时间:20130227
一晃眼,已经到了中平三年,也就是公元一八六年,自从三月自己被任命到平襄抵抗韩遂叛军到现在已经有九个多月了,金城郡经过六个多月的经营已经是一个大郡,如今仙恋阁遍布大汉各郡,连一些重要的县城也被安置了仙恋阁,情报人员经过训练被分布在各地,十三州内皆有贾荣的情报系统,只要稍微一些风吹草动,这些消息就会很快的传到贾荣的手中。
这段时间,贾诩与自己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通过贾诩之口了解到了很多董卓军的最新动向,对自己扣留华雄郭汜还有三千兵马一事,董卓也没有再派人讨要,据说董卓这事挺愤怒的呢,这是裸的挖老上司的墙角,不过而如今贾荣的实力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可以任人拿捏的主儿了,为了继续和贾荣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对这件事董卓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麾下从来没有过华雄郭汜这两个人,董卓的心里还是希望华雄郭汜能够回来的。
渐渐的,贾荣已经从风口浪尖淡了下去,不是当初那个将雒阳闹的满城风雨的贾志远了,与汉帝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密切,主要是因为有着苏双这个中间人在一直努力着呢,汉帝通过仙恋阁已经赚取了大约三十万贯钱,汉帝想到苏双都是满脸欢笑的,期间张让也是不断的为贾荣说着好话,贾荣在汉帝的心中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违逆的北地郡太守,蜕变成了大汉的忠臣良将。
金城郡是发展起来了,可是贾荣却越来越忙,各地的情报整理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与贾诩的书信中,贾荣间接的表达了希望贾诩能够回到金城的想法,贾诩对此也没表示反对,而今的西凉军已经非以往可比,贾诩留在董卓军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贾诩也有着考验贾荣的想法,若是贾荣一着不慎战死沙场,那么贾诩就自由了,历史上的贾诩可不是那种从一而终的人物。
现在贾荣的实力已经可以登上台面了,也有了自己的势力,贾诩回到金城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张昭在贾荣和张立的努力下,留在了金城郡,兄弟二人共同打理着金城郡的内政,世家有着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说法,可是张家的现状并不是很好,要不然也不会因为陶谦而迁走,张昭不愧内政人才的称号,在军事谋略大局方面或许略有不足,治理内政却是信手拈来,反正很多在贾荣看起来很难处理的问题在张昭手里就能被轻而易举的解决,金城郡在张昭的处理下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