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高嫁 >

第59章

高嫁-第59章

小说: 高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双眼睛含着怒气看向寇世子:“我跟你说过,不许再纠缠我妹妹。”

    寇世子从来没近距离打量过姜若皎,这会儿人突然挡到了自己近前来,他突然发现姜若皎眼睛还挺好看,目光亮得像是能把人灼伤一样。

    要是笑起来的话,这眼型应该非常美。

    寇世子神使鬼差地说道:“你笑一个给我看看。”

    听到这种轻浮话,姜若皎懒得搭理他,拉起姜映雪就要走。

    寇世子没看到想看的,心里哪能甘心,当下伸手抓住姜若皎的手腕不让她走。

    姜若皎腕上的肌肤细滑得很,寇世子抓住之后微微惊讶,只觉触感又暖又软。

    他不由往姜若皎的手掌看去,那五指也是修长漂亮的类型。

    只可惜常年练习擀面和刀工长了层薄茧,姜若皎的手看起来比寻常女子粗糙不少。

    寇世子向来喜欢美好的事物,见状有些痛心地觉得姜若皎暴殄天物。

    这么好看的手当什么厨子,理应好好护养起来。

    姜若皎无端被人这么抓着不放,心里恼火得很,想挣扎却被寇世子下意识攥得更紧。

    旁边的姜映雪这会儿总算反应过来了,收起伞朝着寇世子手臂猛砸了下去。

    寇世子冷不丁挨了这么一下,吃痛地松了手,不由怒火中烧地瞪向姜家姐妹俩,没想到她们姐妹二人竟都是小母老虎。

    他正欲发作,忽见对面清风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裴家公子裴徵从里头走了出来。

    寇世子很不喜欢这人,因为这人从小就出色得很,现在更是整天被他爹挂在嘴边。

    他天生和读书人不对付,对这种文质彬彬的家伙没有丝毫好感。

    “见过世子。”裴徵上前朝寇世子见礼,笑容温谦有礼地朝姜若皎说道,“多谢姜姑娘为家母做的斋饭,她比平日里多用了不少饭菜。”

    姜若皎道:“不必言谢,公子已经付过钱了。”

    寇世子在旁边听得牙酸,没趣地转身进了明月院,懒得再听他们你来我往地说客气话。

    姜若皎松了口气。

    她落落大方地望向裴徵,客客气气地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

    姜映雪耳朵有点红,既是冻的,又是羞的,平时她从不和人动手,甚至连争吵都少。

    结果刚才难得鼓起勇气捶了那纨绔世子一伞,竟就叫裴徵看了去!

    裴徵道:“我正好要回城去,家母回留在这边过夜,有辆马车只两婢子乘坐,二位姑娘若不嫌弃不如与她同乘。”

    姜若皎见天黑沉沉的,怕一会要下雨夹雪,没有拒绝裴徵的好意。她谢过裴徵,与妹妹挽着手下山,山下果然有两婢子等在车边。

    裴家出身富贵,哪怕只是婢女乘坐的马车也宽敞得很。

    姜若皎两人上了车,两婢子才恭敬跟上。

    她们也不说什么闲话,只笑着取了些零嘴来招呼姜若皎姐妹俩,又将热好的汤婆子塞给她们,说她们的手炉时间久了怕是不暖和了,车上正好备着热乎的。

    一路回城,两婢子竟是无一处不妥帖。

    姜若皎去过学堂,交过出身不差的朋友,对此倒是不甚惊讶。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蕴,哪怕在他们家里为奴为婢,日子也过得比寻常人舒服,涵养与容止自然也非旁人能比。

    马车将姜若皎姐妹俩送到姜家食肆门口。

    姜若皎领着妹妹下车,上前与骑马回城的裴徵致谢。

    裴徵在寺里听小沙弥提了一嘴姜若皎姐妹俩的身世,知晓她们姐妹二人失了双亲,族人又靠不住,可谓是举目无亲、孤苦无依。

    此时见她们姐妹二人眸瞳澄澈,没有丝毫攀附之意,心中愈发怜她们过得不易。

    裴徵掏出一张名笺递给姜若皎,温声说道:“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可以拿着这个来寻我或者裴府管事。家母一直食欲不佳,以后说不得还得劳烦姜姑娘为家母做些吃的。”

    姜若皎犹豫片刻,还是收下了裴徵的名笺。

    裴徵没再多留,别过姜若皎姐妹二人上马离去。

    姜映雪跟着姜若皎进了屋,耳朵比刚才更红了,鼓起勇气对姜若皎说道:“阿姊,能不能给我看看名笺,我还没见过这种人家用的名笺来着!”

    姜若皎自己也才十五岁,这两年又忙于打理食肆,压根没生出过什么少女情思。

    她哪里会想到姜映雪会对裴徵有意,听姜映雪说是好奇,便把名笺给了姜映雪,说道:“我在前头收拾收拾,你看完就顺便找个地方把它放好吧。”

    姜映雪如获至宝地接过名笺,脚步轻快地回了后院。

    姜若皎看着她快活的脚步,脸上也不由多了几分笑意。

    当初她辍学回家接手食肆,除了不想让那些面目可憎的族人夺产得逞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好好照顾年幼的妹妹。

    妹妹从小活泼讨喜,父母出事后却是消沉了不少,一开始甚至连话都不太愿意说。

    如今妹妹能够快活起来,姜若皎自然也跟着高兴。

    姜映雪回了后院,高高兴兴去了姐妹二人读书习字的书房。

    她坐定后,捂着怦怦跳的心好一会儿,才拿出名笺仔细看了起来。

    裴徵的名笺纸质自然极好,拿到手里只觉硬挺得很,像木头做的,上头还染着些许香气,不是常见的那些甜腻腻的香,而是一种清淡雅致的淡香。

    姜映雪不太懂香,拿起来嗅了又嗅,也没嗅出个所以然来。

    只得放弃。

    她的目光落到上头的字上。

    名笺这东西一般很少会给外人,所以大多都是亲手写的。

    这就是裴公子的字吗?

    不知怎地,姜映雪竟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越看越觉得这字自己应当是见过的。

    她虽不怎么爱读书,记性却不算差,想了一会便想起自己曾在哪儿瞧见过这样的字。

    姜映雪起身跑到门边看了看,见姜若皎还在前头忙活,一时半会不会回来,顿时蹑手蹑脚地从花瓶底摸出把钥匙,走到书柜一处抽屉前轻手轻脚把锁打开。

    这抽屉里放着她姐姐去学堂时的各种信件。

    前几年女子学堂对面开了处“会友堂”,每个女子学堂的生员都可以在里面拥有自己的信箱,并且提供相应的寄信服务,同城的、不同城的朋友之间可以借由信件往来。

    会友堂聘请的大多是天生聋哑之人,既可以给他们谋条生路,又可以保证不会向任何人泄露通信人的身份。

    当初姜若皎觉得挺有意思,跟其他人一起照顾过会友堂的生意。

    那时候姜映雪对会友堂很好奇,缠着要看姜若皎收到的信。

    姜若皎不肯给她看,她就偷看姜若皎把钥匙藏在哪,悄悄地取出来看了!

    只是那时候她看不太懂那些信上讲的是什么,只觉得对方的字还挺好看。

    姜映雪拿起抽屉里那厚厚的一叠信,略过姐姐与好友往来的信件,最后在底下翻到了几封她要找的信。

    她的心又开始怦怦直跳。

    因为担心姜若皎突然回来,姜映雪把其他信放了回去,将抽屉重新上好锁。她拿着取出来的六封信坐到书案前,将它们与刚拿到手的名笺比对起来。

    名笺上的字明显成熟不少。

    那时候的裴公子应该也才十四五岁。

    不会有错的,这字就是出自裴公子之手。

    姜映雪看着眼前的名笺和六封信,想到了回来前那纨绔世子轻薄姐姐的事。

    明明是那纨绔世子自己混账,却还用那种要吃人的目光看她们姐妹二人。

    如果不是裴公子出现,那纨绔世子保不准还要倒打一耙。

    那家伙还说姐姐是母老虎,可姐姐要是不凶悍起来,怎么能护住食肆和她这个妹妹?

    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才能结束?

    姜映雪的目光定定地落在那六封信上。

    到入夜后,姐妹俩照常躺在一起睡觉。

 第83章 第 83 章

    姜若皎并不知道妹妹的思量; 她想为妹妹物色个州学生员也不过是想想而已,妹妹过了年也才十四岁,只需先留意留意便好。

    转眼到了腊月; 姜家食肆来了个和尚; 就是那个眼睛墨绿色的饭头僧。

    他还背着行囊,看起来是要来投奔姜若皎似的。

    姜若皎记得这饭头僧名叫清平,法号不是按寺里的排行来的; 约莫是位行脚僧。她客气地问道:“清平师父怎么过来了?”

    清平道:“舍弟来信说家母生了病; 每个月都要去抓药; 得费不少钱。我尘缘未尽; 便不打算在寺里呆着了,想要还俗出来谋生计。”他平日里沉默寡言; 这会儿要说求人的话更是生涩得很,“上回在寺中,令妹曾说我若是还俗可以来姜家食肆养家糊口; 不知你们店里现在可要请人……”

    姜若皎记得清平在寺里的表现; 那会儿别的饭头僧都想跟着她学做素菜,只清平一个人闷头干活; 旁人把脏活累活全塞给他干他也从不喊苦从不喊累。

    是个老实又勤快的。

    姜若皎准备陆续添些大菜,厨房里只自己一个确实忙不过来; 这饭头僧来得倒是巧了。她说道:“你若是想来帮忙,我没法给你提供太好的住处,夜里只能在店里的杂物房应付应付。工钱一开始可能也不会很高,不过你若是愿意跟着我学做菜,往后你做的菜卖得好便给你分利钱。你既已还俗; 应当可以学做荤菜吧?”

    清平点头。

    他出家本也不是因为崇信佛法。

    他是母亲再嫁时带过去的孩子; 继父家中穷得很; 后来又有了弟弟,荒年养不活他这个继子,便把他送去寺里当了和尚。

    很多寺庙里和尚也分个三六九等,他在一开始待的寺里过得很苦,人人都可以踩他一脚。后来现在的主持过去论佛法时瞧见他被欺负,便把他带了回来。

    本来一切都在好转,他在寺里待得挺好,虽因为少年时的遭遇不太爱和旁人往来,却也打心里喜欢这里的主持和师兄师弟。

    没想到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弟弟又写信来说母亲生病了,让他想想办法,说他现在是在大寺里当和尚了,应该能弄回不少钱才是。

    清平左思右想,没法和主持他们开口借钱,他母亲的病是要一直吃药的。都说救急不救穷,自己家的事哪有一直向别人开口的道理?

    清平便想着还俗自己找点活干,自己赚的钱哪怕全拿回去给母亲买药也没什么。

    两人商定雇佣之事,又当场立了契书。

    姜若皎道:“等官府开门了,我们再拿契书去官府那边留个底。”她们这种正经开门做生意的,不管是开业还是雇佣人手都得官府那边经手,要不然回头官府派人过来追查的话说不准就要关门整改了。

    清平点头。

    姜若皎知晓他寡言的性格,也没有和他说客气话,起身领着他去杂物间,让他自己收拾收拾。

    说是杂物间,其实也不算太乱,一般用来摆放店里多余的或者缺胳膊少腿的桌椅。

    里头还有张空床铺。

    以前她父亲每次研究新菜到很晚,怕吵着她们母子三人就会到这边睡一宿,近两年多来就一直空着了。

    傍晚姜映雪自学堂回来,一眼就发现店里多了个和尚。

    姜映雪认出对方是不怎么爱搭理她的饭头僧,立刻跑到姜若皎身边说悄悄话:“阿姊,那家伙怎么到我们店里来了?”

    姜若皎放下手里削到一半的萝卜,没好气地道:“还不是你自己和人说以后他还俗了可以来我们店里帮忙。”

    姜映雪一听,也想起自己确实曾那么说过。她左右张望一下,见清平没进来才说道:“我就是随口提那么一句,怎么知道他会当真?他当真要还俗了吗?”

    姜若皎想到清平说的那些家事,只点了点头,没与姜映雪细讲。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平这种情况旁人没法说什么,她能做的也只有给他发份工钱罢了。

    姜若皎打发姜映雪回后院看书去。

    姜映雪也就是看到清平有些好奇而已,听姜若皎提到看书马上又紧迫起来,乖乖回书房做功课去。

    等前头热闹起来了,她才小心翼翼地取出压在书袋最底下的一封信,展信看起了上头的回信来。

    这已经是他们往来的第五封信了。

    一开始是她说明家中遇到变故休学的事,后来那边很快回了信,说家事要紧不必道歉,接着又和过去一样与她分享起进来读的书,与她探讨读书时遇到的疑问。

    最初姜映雪根本看不懂那边提的问题,不过她每次拿那些问题问姜若皎都能得到解答,慢慢地也就安心地和对方通起信来。

    哪怕现在看那边的回信仍有些吃力,姜映雪看到那熟悉的字迹时还是满心欢喜,就算要多看许多书也一点都不觉得累。

    偶尔她还会偷偷翻看姐姐的读书札记,带着姐姐发现的问题去把书读完了,才写到信里与那边讨论一番。

    不知不觉间年关越来越近了,姜若皎领着姜映雪和清平两人出去采购年货。

    有了清平在,驴车就归他了,姐妹俩在前面买,他在后面接了往驴车上放。

    离开寺庙大半个月,清平脑门还是光秃秃的,走到外头很是抢眼,大伙都知道姜家食肆多了个和尚帮厨。

    见姜若皎平日里表现得坦坦荡荡,众人说闲话的心思也就淡了。

    这和尚长得也怪俊的,要是当真还俗入赘姜家也未尝不可。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姜家没长辈可做主,人姜老板自己挑一个顺眼的夫婿也没什么!

    与此同时,寇世子也在酒肆中与狐朋狗友小聚。

    寇世子最近又和他的狐朋狗友们好上了,主要是他也没别的朋友,绝交了几天就觉得百无聊赖。

    汪鸿才他们轮流过来说好些天软话,寇世子很快便忘记上回的不愉快,又与他们天天出去浪荡。

    这日他们坐在酒肆临街的雅间内,一干纨绔照常趴在窗沿看街上来来往往的美人。

    寇世子正喝着小酒,就听汪鸿才道:“那不是姜家姐妹俩吗?”

    寇世子来了兴致,搁下酒杯凑过去一看,果真看到姜家姐妹走了过来,背后还跟着那辆熟悉的破驴车。

    只是牵着驴的人不再是姜若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