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炮灰女配大翻身 >

第81章

炮灰女配大翻身-第81章

小说: 炮灰女配大翻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东阳一开始还不想带着林翠俏,但林翠俏软语哀求了很久,到底还是让韩东阳软下了心肠。秦孟真悄悄地叹了一声,调动了一丁点儿精神力,做了个祝福的符咒花结,当做头饰送给了林翠俏。

    林翠俏从来没见过这么鲜亮可爱的头饰,当即就戴上了。

    秦孟真见到一层波纹轻轻地覆盖住了林翠俏,总算是放心了一些,便欣然接收了她的感谢。

    林翠俏只觉得戴上了这头饰,心情也一下子好了很多。

    似乎即使最终与林东阳分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一样。

    秦孟真的目的就是这个。

    这个祝福花结,并不会改变韩东阳和林翠俏之间的因缘与纠缠。

    它只会在合适的时机,传递给林翠俏一些积极地、阳光的情绪,让她能够坚强勇敢地做出选择。不至于因为感情受挫而一时冲动,做出让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后悔的傻事。

    74年年底,冯丽和贺玉田两个结婚了。

    秦孟真的蝴蝶翅膀,已经导致了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化。

    比如孙一鸣。

    虽然孙安平还是早逝了,但孙一鸣并没有机会和秦孟真朝夕相处,自然也没有机会如同前世一般,对秦梅产生爱恨交加的感情。

    再比如邵志文,虽然他和秦孟真有了一点交集,但两人并没有结婚,如果邵志文能听劝,他这辈子也不会早逝。

    但也有很多人,似乎丝毫没有受到秦孟真的蝴蝶翅膀影响。

    比如冯丽与贺玉田。

    他们的婚礼,不但时间跟上辈子保持了一致性,甚至从头到尾的流程,小到每一个细节,都跟上辈子一模一样。

    这让秦孟真忍不住有种恍惚的感觉。

    仿佛自己是在看电影或者,或者在参与“楚门的世界”的录制,而不是在真实地生活。

    秦孟真没有沉浸在感慨中太久。

    因为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她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感慨。

    梨树沟子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都在按部就班地发展着。明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种粮食的小山村,暗里却在悄然执行着秦孟真、罗大力,盛家驹等人共同制定的发展规划。

    没错,秦孟真提出来的十年规划,不但罗大力被深深吸引了,就连盛家驹也似乎忘记了自己来到梨树沟子村的初衷,而是欣然加入了这个计划。

    从一张白纸上作画,画出一幅锦绣江山,想必对很多有抱负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破坏总是比建设容易。

    但幸运的是,盛家驹并不是一个执着于破坏的人。

    他要功劳,但他并不想要一地鸡毛。

    梨树沟子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不复当初贫瘠的模样。

    村里的田地,依然由生产队集体种植。

    种植的依然是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大豆、高粱、小麦、水稻、旱稻等等。

    但同样是种植粮食作物,梨树沟子村的田地,就是比别的村高产。

    这其中,陈专家和秦孟真、邱德喜三人,功不可没。

    陈专家提出的间作、套种、网渠等技术,秦孟真提出的新式堆肥法和新式灌溉法,对梨树沟子村的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专家也没有放弃科学研究,他还发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新粮种,进行了数次选育实验。

    邱德喜的主要功绩,是秦孟真提出来的新方法,都是他亲自实践的。

    包括三种新式堆肥法,两种新式灌溉法,都是秦孟真提出设想和基本步骤,邱德喜一步一步把它们变成现实。

    两人合作数次,成了亲密无间的忘年交。

    但因为两人都是技术型,除了讨论技术,平日里也没有多少交集。

    虽然梨树沟子村这种缺乏娱乐生活的闭塞山小山村,最容易传播流言,却从来没有关于秦孟真和邱德喜的流言传出来。

    秦孟真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两个人做的事情,是全村人包括那些最碎嘴的长舌之辈,都非常希望看到的吧。

    除了粮食生产,梨树沟子村还悄悄地在馒头山上,偷偷进行了“依托山林、进行特色生产”的前期积累工作。

 第178章 功成身退(2)

    所谓“依托山林、进行特色生产”,包括的范围就广了。

    在秦孟真的规划中,梨树沟子村,不仅要种粮食,还要种蔬菜、种水果、种药材、种菌类,还可以进行特色养殖业,比如养殖山鸡、野兔、狍子、野猪、梅花鹿,等等。

    此时政策有松动,但并没有全面放开,所以秦孟真一直让罗大力和盛家驹悠着点儿,不要太张扬。

    好在两人都挺听得进去劝。

    他们在山上找了几个比较隐秘的地点,进行了初步的试验。

    第一批种下的黄芪、桔梗、苦参、赤芍、五味子、刺五加、人参等药材,已经给梨树沟子村带来了第一笔种粮食之外的收入。

    他们只开了几个很隐秘的角落,因为是初期试验,也没有敢撒太多种子。

    没想到,种药材的收获竟然出人意料地好,卖药材的价格,也比卖粮食强太多了。

    万幸的是,参与这件事的,都是梨树沟子村核心成员。也都是经过反复考核,相对靠谱的一群人。不然这么好的事儿,恐怕真的瞒不住。

    但此时时机未到,还不能大规模推广,只能默默地在各个试点继续试种,与此同时细细地记下相关资料,给以后大规模的种植,做个准备和参考。

    梨树沟子村的村民,除了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之外,已经彻底消灭了文盲。

    秦孟真的图书室,现在已经扩建到了三间教室那么大。

    图书存量增加到了一万册。

    而梨树沟子村几乎每一户人家,都办了至少一张借书证。再加上“大喇叭进万家”工程,梨树沟子村的“文化生活”与娱乐活动,已经丰富了许多。

    种田之余,偷偷打麻将、打扑克、看小牌的人少了许多,沉迷于读书、看报纸,听广播节目的人,多了许多。

    至少跟周边的村子比起来,梨树沟子村的文化氛围十分突出,简直远远高出周边的十里八村一大截。

    等到了七五年年底,许多知青和本地人,在秦孟真有意无意的影响下,都利用业余时间捧起了书本,开始认真复习起高中课程来。

    秦孟真还坏坏地编了一套题库,其中每一个科目,都搜集了尽可能多的经典题目,印刷出来,供村里想要学习的年轻人取用。

    当然,秦孟真的原则一向是学习资料绝对不能白给。

    必须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让人有一点肉疼的代价,才能让人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

    但她又鸡贼地把门槛定的不那么高。

    既会让人感到心疼而努力珍惜,又不会让人望而却步。

    这个尺度很难把握,秦孟真却拿捏得很好。

    经过七五年和七六年连续两年情绪紧绷的复习与刷题,梨树沟子村的年轻人,不管是知青也好,还是本地村民也好,都觉得有些淡然了。

    七七年突如其来地恢复高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些参与了积极复习,被秦孟真虐得欲仙欲死的年轻人,此时都万分感慨自己的幸运。而那些因为懒惰或者其他原因,放弃了学习的人,一个个都追悔莫及。

    不过,时间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下匆匆的脚步。

    一场考试之后,梨树沟子村成了新野县十八个镇、一百二十三个村之中,最亮眼的崽。

    因为梨树沟子村报名参加这一届高考的二十四名考生,竟然无一例外,全都考上了。

    不过,这事儿里头,固然有秦孟真之前组织复习的功劳,却也有那些当初没有参与复习的人,直接放弃了这一次报名的功劳。

    有趣的是,这一届整个新野县,成绩最差的和成绩最好的两个考生,竟然都是来梨树沟子村插队的女知青。

    成绩最差的,是已经生了两个孩子的冯丽。

    成绩最好的,是梨树沟子村小学的教师秦梅。

    这事儿一出来,除了知道自己实力不够没有报名的那些年轻人,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地喜气洋洋,与有荣焉。

    梨树沟子村最爱做媒的谢梨花,却第一个落下泪来:

    “秦梅这丫头要是走了,怕是再也不会回来了。我再也没机会给她做媒了!”

    谢梨花眼睁睁地看着秦孟真从一个十四岁的花季少女,长到今天这样一个二十四岁的“老姑娘”,心里急得都快冒烟了。

    眼见着秦孟真的脸蛋儿越来越俊俏、身材也越来越挺拔,但这介绍对象的事儿,她却一直没有松口。

    不管自己给她张罗了什么样的对象,她连一块儿吃个饭,甚至只是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现在她考上了大学,还是新海市的学校,那她一准得离开这里了!

    这可怎么是好?

    然而,再怎么心有不甘,谢梨花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当她擦干了眼泪,从自家拿了些熏鱼,准备给秦孟真送过去的时候,发现路上竟然好多人,大家还都是往秦孟真住的那个方向去的。

    谢梨花急忙打听了下发生了什么事,才发现原来大家伙儿,竟然都是去给秦老师送礼的。

    秦孟真在梨树沟子村这些年,一直非常得人心。

    这会儿眼看着她就要走了,所有人都觉得十分不舍。然而上大学是好事儿,再怎么不舍得,也不能拦着!

    秦孟真住的地方,还是在罗四妹的那套老房子里头。

    罗四妹已经去世了,秦孟真在罗四妹去世前几年,就认了她做干娘。

    此时,村里人送来的礼物,已经满满登登地堆了半间屋子。

    谢梨花顿时觉得自己手上的两条熏鱼,有些拿不出手。

    秦孟真却看出来了谢梨花的心事,笑呵呵地道:“谢婶子,我最近正馋熏鱼呢。你这份礼,可送到我心坎上了!”

    谢梨花怎能不知秦孟真是在替自己解围?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却忍不住落下泪来,再一次深深地为没能成功地替秦孟真做媒,感到无比遗憾。

    当年,秦孟真就离开了梨树沟子村,但一直跟罗大力等人保持着信件往来,因此对梨树沟子村后来的发展,也一直有所了解。

    改开之后,梨树沟子村迅速适应了新时代,并且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就。

 第179章 功成身退(3)

    全村人都特别团结,民风十分淳朴,文化素质也都很高。

    村民子弟人才辈出,一代一代从梨树沟子村走出去,走到全国各地,然后以各种形式回馈家乡建设。

    秦孟真当初的十年规划,一项一项都实现了。

    秦孟真在新海市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从助教开始,一步一步做到讲师、副教授、教授……升迁不快,但稳扎稳打,每一步都有足够的成果,让人即便嫉妒,也心服口服。

    秦孟真一生未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最终在这个世界,活到八十四岁,寿终正寝。

    秦孟真出殡的那一天,很多学生都从全国各地赶来给她送行,导致送殡的那条路上,乌央乌央的全是人。

    这事儿先后上了新海市的电视新闻,又上了全国热搜。

    很快“秦梅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冲到了热搜第一。

    在这个话题下,秦孟真的学生们,一个个留下了无数关于她的回忆。

    有些还带有配图、视频、音频。

    紧接着,眼尖的网友和善于挖掘信息的记者发现,秦孟真的身份,不仅仅只是新海市师范大学的教授。

    她还暗中资助了许多乡村小学,也资助过许多贫困生。

    但她的资助方式,一直都是借款,而不是赠与。

    每个接受资助的学生,不仅对成绩有严苛的要求(每一门功课都要达到优秀的水准),还需要签订借款协议、偿还计划和捐赠协议。

    借款在大学期间不收利息,接受分期还款。在约定期限内还款不收利息。

    超过约定期限一年,按照银行低息贷款标准收取利息。

    超过约定期限两年,按照银行低息贷款标准收取利息和违约金。

    同时,当还款完毕之后,接受资助的学生要每年捐赠个人纯收入的百分之一,用以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这笔钱可以用来资助失学儿童、救助贫困山区,援助灾区等等……甚至连带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捐赠,也视同执行了捐赠协议。

    并不拘泥于资助贫困生这一项。

    除了花式做慈善,秦孟真还把个人的休息时间,用来写了很多书。

    几十年来,她出版了十几本涉猎广泛的专业著作,从农业到教育,从法律到心理学,方方面面,涉猎之广泛,着实令人吃惊。

    除此之外,她还零零碎碎地发表、出版了几十本、散文、游记、诗集、画册、摄影集……

    “秦梅”的一生,充分展示了一个没有家累、又有理想、有追求的女人,可以把大多数人过得平庸无趣的一辈子,活得多么精彩。

    “秦梅现象”甚至还引起了长达一年的大讨论。

    “一个人一生可以做多少事”,“专心做事业的女人可以活得多么漂亮”,“不结婚不生育就是不负责任”,“没有孩子的晚年到底会不会凄凉痛苦”等等话题,一个接一个冲上了热搜榜。

    她这一生中,用自己的涓滴力量,孜孜不倦地引燃了无数火种,曾经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

    而随着她的离去,她这一生传奇般的经历,再次成了无数人的指路明灯。

    带着无数人的敬佩与感恩,秦孟真感到自己身上的功德之力增长了许多,变得厚重凝实。

    这样的结果,是超出了她的预期的。

    最初,她只是想要满足委托人秦梅“独立自主地过一生”的愿望而已。

    秦梅上辈子生过许多小孩,但临终之际,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守在她身边,她死去的时候,是孤独寂寞、凄凄惨惨的。

    秦孟真知道,秦梅这辈子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