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81章

大明征服者-第81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奴在。”洪济连忙躬身,在神策军,他是铁面无私的活阎王,但是在自己主子面前,他就只是一个想要主子开心的奴仆,主子既然要淬炼强军,那他自然会做到最好,让主子开心满意便是他毕生的追求!

    “做的不错,朕很欣慰。”

    “老奴……”

    朱厚炜压压手,马屁和表忠心的话听多了实在腻味。

    “可有本家侄子?”

    洪济一愣道:“老奴有个弟弟,也有三个侄儿。”

    “招一个来过继,然后入军,朕以后给他一个候爵。”

    洪济当场跪了,一张老脸哭的稀里哗啦,太监都是没卵子绝了根的东西,就算是死了也只是草草一埋了事,就算生前权势滔天,死上几十年也别想再享有香火。

    可主子让他过继侄子为子,许下封侯之诺,那是什么概念?

    他这一支将会代代香火不绝,就算死上几百年,年年也有后人承祭,这样的恩典,除了肝脑涂地,以死相报外,再无其它!

    面具后面的朱厚照撇了撇嘴,很是有点不屑。

    “起来退回去。”等洪济回道原位,朱厚炜续道:“身为武将,功勋爵位唯从沙场取,你们是神策军的将军,朕会给你们建功立业,封侯拜公的机会!

    或许在诸位将军的眼里,神策军是朕全力打造出来,想要征讨草原的一柄利刃,这种想法不算错,但是朕要告诉你们,神策军不但是杀伐之刃,更是种子!是朕变革大明所有军队的种子。”

    朱厚炜看上去有些怅然,大明卫所制度根深蒂固,各地卫所、千户所兵力加起来超过两百万,贸然变革,只怕会有激变。

    直到今天朱厚炜都想不通朱元璋为什么会玩出卫所将领世袭制,这个倒霉制度直接让卫所制度腐朽到了极致,可以说历朝历代的任何一种军制都没有比大明的屯兵制更草蛋的。

    两百万农夫,几千万亩良田,最终肥了卫所将领,大明却白白损失了无数的税收,屯兵制不改,简直天理难容。

    “正德六年十月,蒙古鞑靼部达延汗率部六万进攻陕西,劫掠百姓上万,牲畜无数后扬长而去,十二月率部五万进攻宣府,杀守备赵瑛,都指挥使王继,七年五月,这个杂碎杀向大同,攻陷白羊口,九月,此贼再攻宣府,破怀庆、蔚州,杀戮百里,无军能掠其锋!

    九边重镇,每年耗费三四百万两银子养军,却百无一用,达延汗扣边来去自如,是我大明边军弱到不堪一击还是边将无能至极?既然边军无能,朕留之何用!”

    朱厚照愣了,这话啥意思?该不会是打算把九边边军全部解散了吧?

    不过十万神策军分散到九边,兵力虽然略显不足,可按照神策军的强悍,若只是守,倒是不存在太大问题,甚至不夸张的说,把九边边军全部集结起来和神策军硬战,朱厚照觉得只需一个照面,就能把边军杀个落花流水。

    但是朱厚照要的是主动进攻,而不是躲在城关里面被动挨打!

    边军再废,至少还能守守,如此一来神策军出关鏖战,也不用有后顾之忧。

    朱厚照这么想并不奇怪,但是他忘记了一件事!

    蒙古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战马牛羊,他们在草原上居无定所,哪里的水草丰沛,他们就晃荡到哪,所以想要消灭草原政权,并不是战力问题,而是怎么才能找到他们主力!

    找到主力之后,能不能聚而歼之才是关键,想要在草原上找到达延汗主力,就得需要海量的辎重,十万神策军出关,需要多少民夫?需要多少辎重?需要多少时间?

    这些问题不明确,十万神策军冒冒失失进草原,时间一长几乎就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率领几千最多上万精锐骑兵,学冠军侯霍去病或者大唐军神李靖那样突袭,劫掠草原,以战养战!

    不过几千年下来敢这么战还能名垂千古的也就那么几个,朱厚照确实勇猛,可拿他和霍去病、李靖这些猛将比,似乎还差了些许火候。

    “自即日起,骁骑营、血战营、神机营,三营打散混编,混编之后改为六营,以神策军一至六营为名,每营分配原血战营战兵五百,骑兵一千,火器兵五千,朱寿!”

    朱厚照一愣,旋即还是出列拱手,身为前任皇帝,他自然不会行拜见之礼,能拱手就算不错了。

    大家都知道朱寿的身份,看人家这态度除了咧嘴外,也是服了这个弃皇位非要当将军的活宝。

    监军洪济在神策军乃是所有战兵眼里的阎王爷,执起军法来便是军主周宁的面子都不会给,可没办法朱寿是唯一的例外。

    朱寿不管内务,咋咋呼呼,甚至还把女人往军营里面带,这要是换成别的将军,估计早就被洪济整死了,但是遇到这位主,也只能乖乖认栽。

    “朕任命朱寿为神策军一营营将,领一营人马进驻宣府,任宣府总兵官,原宣府总兵卫新降为副总兵,整饬宣府兵马!”

    “末将领命!”朱厚照拱手,似乎有些不太开心……

 第187章 利益的根本

    正德皇帝不开心是因为他才没兴趣当什么总兵,更没兴趣去整肃宣府兵马,他想的是能沙场扬鞭,来几场酣畅淋漓的厮杀!

    但是朱厚照也知道,后方不整顿好了,他就算出关都要有后顾之忧,所以最后便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要不然的话,这家伙没准就要当着大帐内所有将军的面和皇帝抬杠了。

    至于诸将的心思都差不多,从这份任命上就能清晰的得出结论,天子要对九边军镇动手,想要将九边边军都如整训神策军这样,完成脱胎换骨般的转变,届时边军就是一支支虎贲,达延汗要是再来犯边,不敢说让他有来无回,至少也能让其损失惨重,再无余力犯边!

    “翁兴。”

    血战营副将翁兴出列,朗声道:“末将在。”

    “倒是一员虎将。”朱厚炜笑道:“朕任命你为神策军二营主将,领二营兵马前往辽东,任辽东总兵官,整饬辽东军武。”

    “末将遵令!”

    随后朱厚炜又连续任营三营到六营主将,三营奔赴蓟镇、四营前往固原、五营去了延绥,六营进驻山西……

    如此一来,大明九边军镇便只剩下宁夏和甘肃,不过这两地边情不重,还没在朱厚炜这一次的整改之中。

    骁骑营、血战营还有神机营,三大营混编取消番号,原神策军便只剩下前锋营和虎贲营两支兵马。

    当初朱厚炜整编神策军有过全盘考量,被混编的三营就是他改革九边的刀,一旦九边整治好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联合出兵攻伐草原。

    至于虎贲营,因为是重甲兵,并不利于守城和草原奔袭战,所以朱厚炜没准备把虎贲营调往北边,虎贲营的用武之地是南方沿海,他们的敌人是倭寇!

    倭寇说白了就是一群在倭国战斗失败之后的流浪武士,然后裹挟着无数大明沿海活不下去所以下海为盗的百姓,反过来劫掠沿海。

    这群矮子的战斗力肯定不可能如史书上吹捧的那么彪悍,说白了还是屯兵太废,要不然稍微有点战斗力,也不至于一个卫所几千人被几十上百个倭寇追着杀,更不可能让区区两个倭寇便能大摇大摆杀进县城。

    按照倭寇登陆的概率来计算,倭寇最喜欢上岸的地方集中在宁波、盐城还有杭州,虎贲营编制一万五,任何一个地方都用不到一万五千的重甲步兵,那么自然也要打散。

    “朕打算裁撤天下卫所……”这话朱厚炜没有必要和在场的将军说,但是他还是说了,之所以说是因为朱厚照。

    朱厚照面具后的表情直抽,自己以前还真是看走眼了自己这个弟弟,这家伙哪里会心甘情愿去湖州做个安生藩王,好好当他的鹌鹑,这分明就是一只趴卧在哪里,随时都会张开血盆大口的斑斓猛虎。

    前些时候朱厚炜整治天下藩王,朱厚照就捏了一把冷汗,不过最后的结局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被弟弟诓骗到京城的数百藩王,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直系子孙的安全,最后一个个选择了屈服,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反抗不见得会有用但肯定会死。

    在任何时代,别管你的身份有多尊贵,只要你起兵就是谋反,那么只要谋反失败,那就必死无疑。

    朱厚照清楚,众藩王更清楚,或许朱厚炜就想有几个不知死活的藩王跳出来给他杀了立威,所以选择了认命,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成为被杀的那只鸡,这是朱厚炜能有惊无险解决掉藩王之患的根本,同时也体现出了朱厚炜洞察人性的本事。

    朱厚照并不关心朝里面的事,否决他也不会连皇位都跟扔臭袜子似的直接扔了,但是军营也不是完全封闭的世界,外面的小事或许不留心不在意,可大事则要另当别论。

    比如盐政,自己弟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翻盐业市场,将本是深不见底的盐谭里的水直接抽干,然后注入新的清澈泉水,完完全全打了官场一个措手不及。

    这是什么?这是纯粹的手段,朱厚炜在明知道要改革盐政必然会受到满朝阻扰的情况下,所以以皇帝之尊竟然还玩了一手先斩后奏,这一手玩的朱厚照当真是大开眼界。

    朱厚照自己也想过,如果让他对藩王和盐政动手,那么他会怎么做?

    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自己如何才能诓骗天下藩王入京城的办法,当然朱厚炜登基是个契机,但是弟弟很敏锐的把握住了这个契机!

    至于盐政倒是简单些,他会派心腹太监或者官员南下去调查官商勾结之事,然后再以贪腐之名惩治掉一批官员和盐商,但必然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朝堂倾轧当中。

    相比之下,弟弟的手段高明太多了,他杀官杀商快如疾风骤雨,随后直接召集众商,宣布承包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承包的方式将盐场给承包了出去,造成既定事实,速度快的根本不给朝堂丝毫反应和应对的时间。

    但是不管是藩王还是盐政都没有真正触动到大明利益群体的根本。

    大明的利益根本是什么?一个是文,一个是武!

    文不光是当官的,指的是满天下的读书人,读书人的利益根本一是道统,二是土地!

    道统无需赘述,这是儒家读书人把持朝政长达两千年的绝对根本,绝对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损失,否则当朝的儒家大臣就是圣人罪徒,就算是死都没法死的安生,至于身后名更是想都不用想。

    其次就是土地,大明宽待读书人,宽待的程度甚至还要远远超过号称文风最盛的大宋,而宽待的极致体现就是土地免税。

    按照功名免税制,进士出身的官员拥有两千亩免税权,举人是四百亩,秀才也有八十亩,同时只要家里面出了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直系三代以内免除徭役,而其本身还能从官府拿到不少的粮食和助学银。

    可实际上呢?

    所谓的免税额度根本就是一个笑话,秀才一旦中举,接受农民上千亩的土地投献简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

 第188章 北直隶军区

    号称一代名相的大明首辅徐阶,家族中的土地高达四十万亩,这还是以正直闻名的官员,可见大明读书人实际免税到了何等丧心病狂的地步。

    后世有人用大数据分析过明代的免税土地,大明的在册耕地大概有九亿亩,按照读书人的人数去核算,如果只是按照免税额度去免税的话,那么全国大概有一千六百万亩土地免税。

    也就是读书人的免税土地占到全部耕地的五十四分之一,再加上王侯公卿这类群体的免税土地,大明王朝就算到了后期,就算再如何免土地税,至少也能收到五亿亩地的赋税。

    然而实际上呢?到了明后期有一种说法是以天下一成的人口和土地税来养活九成的免税人口,越到后期土地兼并越严重,土地兼并越严重,失地百姓越多,流民就越多,于是越来越多活不下去的小民便成了盗匪,成了山贼,再接下来自然便是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都说大明官员的俸禄低,可要是把免税的土地加上去还低吗?

    比如进士官,他们名下有两千亩的免税土地,在按照大明一亩土地平均需要缴纳六钱的赋税来算,他们一年至少可以省下一千两百两,为什么说至少?

    因为很多土地一年两熟,也就要交两次税,也就是夏税和秋税,更何况进士官名下的免税土地远远不止两千亩,这样算下来,你说大明官员工资低?

    所以土地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命根子,可朱厚照听弟弟说过,他打算改革大明的土地税!

    朱厚照敢肯定,只要朱厚炜动这两样,整个官场都得地震,朝堂之上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以命死谏!

    至于武将,他们的利益一是空饷、兵血,二还是土地。

    前者是边军、禁军的主要收入来源,很多将领身家巨富的根本原因就是吃的空饷足够多,喝的兵血足够饱,历代帝王都知道,但是都不敢动,不敢动的原因不是怕兵变,而是怕反噬。

    怎么反噬?明的来不了来暗的,比如养寇自重,比如纵敌劫掠等等。

    对于皇权而言,最重要的是求稳,只有国家稳定,才够资格去考虑什么国泰民安,什么政治清明,敌军时不时打到眼皮子底下,那谈个毛线。

    至于惩治这类武将,当然可以,只不过这种风气早就形成了,你革了一个换上个新的,还是一个鸟样,换十个还是如出一辙,那还换个屁。

    所以这种事皇帝、朝堂大佬都心知肚明,然后不约而同选择捏鼻子认了。

    朱厚照只是爱玩,他并不蠢,而且他学了那么多年治国的帝王之术,看待问题怎么可能那么片面。

    所以只要沉下心来去分析就不难看出朱厚炜改革军制的韬略。

    废了禁军三营改编神策军,根本就无伤大雅,因为三营编制本身就不多,而且战斗力就是弱鸡,皇帝为了京城的安全,改编三营然后淬炼出一支强军,完全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更何况北京也不是没被蛮夷杀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