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53章

大明征服者-第53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还会受到永王的怜惜,就是她自己都会觉得自己低了王府其她侍妾一头。

    “皇兄,臣弟敬你。”朱厚炜举杯。

    朱厚照的目光从吴秋露娇俏的脸上艰难的移开,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很显然朱厚照是看上了她,朱厚炜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就是不表示,除非能答应自己的条件。

    这个条件也很简单,就是名份!

    自己从龙王的嘴里把吴家姐妹救了回来,要么自己收房要么就要给两姐妹一个好的归宿,可不是随便让人糟践的。

    朱厚炜太知道他哥的秉性了,把吴秋露送给他,他不会珍惜,没准临幸了一次就会弃若敝履,那她后半辈子怎么办?

    难道要他将皇兄临幸过的女人收房?

    朱厚照肯定不会有意见,但是他自己意见可就大了去了……

    为什么有意见?是个男人都懂,而且他也不愿意背上一个占有皇兄女人的恶名。

    所以朱厚炜装傻充愣,你不提我就装呆,你提了他不反对,但有些事得说清楚。

    可惜朱厚炜还是不太了解他哥哥,这家伙就是个犟种,而且貌似还是个有道德底线的犟种。

    身为大明的君王,英明神武的正德皇帝怎么可能去觊觎自己亲弟弟的女人!

    当然若是老弟自己奉上,那他也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老弟不说让他咋好开口……

    “朝中大臣是什么意思?”朱厚照饮尽杯中酒,皱眉问道。

    “这个臣弟如何知晓……”朱厚炜苦笑,皇帝失踪,也留了旨意给内阁,可让两兄弟无比意外的是,内阁竟然那么沉得住气,一直过了六七天愣是没来拜见永王,更别说尊奉旨意让永王监国了。

    朱厚照看起来有些怨气,皇帝没了,大臣却并不着急,这算几个意思?明摆着说他这个皇帝可有可无嘛,身为堂堂天子,却被臣民这般轻视,这如何能忍的了?

    “依臣弟来看,这是大臣们再和皇兄较劲。”

    “怎么说?”

    朱厚炜呵呵笑道:“很简单的道理,大臣们自认为已经摸透了皇兄的脾气,认为凉着本王,就能让皇兄觉得自己受了轻视,进而出来继续主持大局,如此一来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一如前几年皇兄要禅位给臣弟时候一样。”

    “有道理。”朱厚照砸吧了一下嘴。

    朱厚炜心里略微松了口气,对付朱厚照这种犟毛驴就得要反其道而行之,把话放在明面上摊开来说,要不然这家伙一定会受不了激,最后又跑回权力中枢。

    这一次事件对于朱厚炜而言就是天赐的良机,若是错过了,他或许就只能硬等他哥驾崩的那一天!

    而且如今多出了他这么个变数是不是会改变原有的轨迹谁都说不清楚,若是真的彻底改变了,那他难道就真的只能一辈子窝在湖州混吃到死?

    所以朱厚照这次天马行空般的决定对于他和朱厚照本人而言都是好事,不用整天窝在豹房和猛兽为伍,也不用整日纸醉金迷,过荒淫无度的日子,没准他哥能延寿多年也未可知。

    最重要的还是朱厚照能够成为梦寐以求的大将军,凭借他在应州之战表现出的军事才能,没准还真能建立一番功业,从而名震千古!

 第122章 力劝

    “陛下,主子,杨廷和杨大人求见。”

    两兄弟对视一眼,朱厚照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般的微笑,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而朱厚炜的脸色却显得无比凝重,实权人物,内阁次辅杨廷和来了永王府,这无疑是对外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政治信号。

    内阁准备遵封正德皇帝的旨意,迎永王入紫禁城监国理政!

    “去吧。”朱厚照摆了摆手道:“该你去面对这群老顽固的时候了。”

    朱厚炜点点头,刚走到门口便又听到朱厚照说道:“炜弟,不是哥哥逃避,也不是哥哥不想承担起祖宗留给哥哥的责任,是因为哥哥知道自己做不了一个好皇帝,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永固,今后就要让弟弟你多操劳了。”

    朱厚炜深吸一口气转身拱手道:“臣弟必不负皇兄重托,皇兄若有一日厌倦了外面的世界想要重登宝阙,臣弟当即刻退位恭迎皇兄,即便皇兄再无意回銮,臣弟也愿立皇兄之子为太子,来日再掌社稷大宝!”

    朱厚照闻言大笑道:“有炜弟这句话,皇兄这皇位让的不冤,去吧。”

    朱厚炜走了,朱厚照这才笑眯眯的看向吴秋露道:“你很怕朕?”

    “怕……不怕……”吴秋露的一颗心此时已然提到了嗓子眼。

    朱厚照呵呵笑道:“朕若是让你伺寝,你可愿意?”

    吴秋露抿着嘴,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只是低着头。

    “看来是不愿意了。”朱厚照怅然若失道:“这天底下敢拒绝朕的女人,朕还没遇到过,如果你是其他人家的女子,管你是出自寻常民户还是官宦权贵之门,朕若要得到你,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但是你不同,你是炜弟的女人,不同啊。”

    “陛下,奴婢……”

    朱厚照摆了摆手笑道:“你无需怕朕,朕刚才那么问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你也无需放在心上,来,替朕斟酒。”

    吴秋露替朱厚照斟满,紧崩着的心弦这一刻才略微松弛了下去。

    “带杨大人去书房。”朱厚炜看了眼任阳吩咐道:“还有,去找几个曾经被陛下临幸过后又放出宫的女人,注意不要让有心人知道。”

    “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办。”

    书房内朱厚炜整装端坐,不一会的功夫杨廷和便被带进了书房,连忙施礼道:“下官杨廷和拜见永王。”

    朱厚炜起身笑道:“杨阁老何须多礼,请坐。”

    杨廷和应声坐下正色道:“王爷想必知道陛下于大婚之夜不知所踪之事,不知王爷对此有何看法?”

    朱厚炜叹道:“不敢相瞒,皇兄在大婚之前便和本王深谈过一次,言语之中多有退避之意,本王力劝方才让皇兄打消这荒唐的念头,却没想到皇兄最后竟然还是走出了这么一步,让本王乃至太后都措手不及,本王以为皇兄并非无责任之心,只是性情如此才会行差踏错,本王若非因母后要赐婚寿宁候府,只怕此时已在回转湖州的路上,本王以为只要本王回转,皇兄没了指望,自然便会回銮,阁老无需担忧过甚。”

    “这么说王爷知道陛下让王爷监国之事?”

    “知道。”朱厚炜很是干脆的承认道:“但是本王不敢为之。”

    杨廷和闻言点头,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道:“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厚炜笑道:“阁老言重了,此间只你我二人,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岂有不当说之言。”

    “下官以为陛下此去乃筹谋已久,心意已决,想要陛下回銮只怕很难,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无陛下在朝理政,小事内阁尚能自专,可大事非君王难以决断,陛下离开之前曾留旨意于通政司,言明由王爷暂行监国事,下官此番前来便是恳请王爷入宫行监国之权!”

    朱厚炜摆了摆手道:“非是本王推辞,实在是本王不能答应,如今皇兄下落不明,朝廷当以全力寻找皇兄回銮为宜,此时本王若是监国,岂不是让不明真相之人以为本王贪栈权位,本王乃先皇次子,亲封的永王,又有皇兄关爱,将本王分于湖州,此生能回京拜见一次母后已是侥幸,岂能入主龙庭,行监国之事?”

    “王爷此言差矣!”杨廷和正色道:“王爷与陛下皆为先皇嫡子,按制嫡长子继承皇位,然陛下远行,国已无主,王爷身为嫡次子,自当勇挑重担,以不负先皇付社稷之托,更何况恕下官直言,当今圣上之所以能了无牵挂的去远游,也是因为王爷在京,知道王爷能担起监国重任,王爷岂能辜负陛下一片信重赤诚之心。”

    “杨大人说的这些本王岂能不明白,只是……”

    “王爷!”杨廷和很是不客气的直接打断朱厚炜的话头道:“王爷,您现在身上背负的可是社稷之重,更是寄托着万千大明百姓的厚望,若是您不愿监国,那往小了说您是抗陛下旨意,望大了说可是置朱家天下于不顾呐!”

    朱厚炜无语,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监国就监国啊,总得来个三请三辞吧,好家伙,现在被杨廷和这帽子一扣,仿佛他不监国就是十恶不赦,是大明的罪人了……

    狠狠叹了一口气,朱厚炜道:“皇兄这个人最喜欢就是胡闹,这次玩起了失踪,还让本王监国,说句实话,本王这心里没底,万一要是皇兄试探本王是否有异心,本王岂不是平白背负了一身的冤屈?”

    杨廷和都想骂人了……

    正德皇帝突然间舍皇位而去,要说没有和永王商量好,他敢把脑袋拧下来玩蹴鞠。

    可现在的问题是永王此言也无可反驳,今上和永王确实是亲兄弟,可亲兄弟又如何?

    民间兄弟尚能阋墙,更何况是亲情淡薄的皇室!

    古往今来只听说过争皇位的,还真没听说过兄弟之间谦让的,你说不是试探就不是试探,你说没猜忌就是没猜忌?

    “下官当禀明太后,恳请太后让王爷临朝监国!”

    朱厚炜等的就是这句话,心中喜悦却不露声色沉吟道:“若母后真让本王挑起社稷重担,本王自当免为其难!”

 第123章 神策军

    正德七年五月二十三,帝染沉疴不起,太后懿旨,令永王监国理政!

    消息一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正德皇帝不过二十出头,正值年富力强之年,为何会突染重疾?

    大明祖制藩王无诏不得还京,永王得诏令回京,怎么会这么巧便遇上兄长重病,随即便要监国?

    难不成又是一出烛光斧影故事再现?

    朝中无风无浪,民间议论纷纷,不过这些显然和朱厚炜没有什么关系,如今的乾清宫御座下面已然放了一张锦凳,朱厚炜端坐于上,正式行监国事!

    六月初,内阁首辅李东阳以身染重病不堪政务为由乞骸骨归乡,永王不允,令其在府养病,病愈归朝为由婉拒,六月中李东阳再次请辞被拒,六月底再请,永王允其致仕归乡。

    李东阳致仕,内阁次辅杨廷和继任首辅,全新的时代开启。

    五月蒙古鞑靼部达延汗巴图孟克,也就是俗称的小王子领兵两万进犯大同,攻陷白羊口,掠夺牲畜无数,人口数千,永王大怒!

    大同总兵、副总兵、参将等高级将领皆被夺职,索拿入京,后被降职入京营留用!

    永王卫副千户冯彪前往大同,任大同总兵,总督防务!

    七月,永王卫五千兵马入京,分为两股入驻京师五军营和神机营。

    九月,永王卫指挥使周宁、监军洪济奉永王令于五军营、神机营推行新军法及军事管理条例,遭受强烈抵触进而爆发骚乱,被镇压!

    随后五军营指挥使、神机营指挥使以及十几名参与骚乱的千户被革职下狱,两千余家丁被退役。

    十月,永王令,撤销京师三大营,也就是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编制,整合为神策军。

    神策军编制十万,周宁任都指挥使,下设五大营,分别为虎贲营、骁骑营、前锋营、神机营、血战营,每营设指挥使一人,副指挥两人,每营下设三卫,每卫下设六到七个千户所。

    神策军都指挥、营指挥、卫指挥皆由原永王卫将领担任,原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中级将领在新军当中最高充任千户职。

    神策军军中但凡岁数超过三十五岁者一律退役,随后大肆征召新兵入伍!

    永王的一系列动作,毫无疑问就是要将军权死死的把控在自己的掌中,不过朝廷对此反应平淡。

    如果说大宋的文臣对待武人是从骨子里面的防范和鄙视,那么大明的文官对待武事,至少也是不屑。

    所有官员都知道正德皇帝不太可能还朝,而永王的这些举动就是在为自己登基称帝铺平道路,毕竟只有将军事牢牢把控在手中,那张皇位才能做的安稳。

    对于文官来说,他们安于现状,至少不愿意节外生枝,所有的改革措施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洪水猛兽,所以只要永王不兴改革举措,只是在军中推行新政,他们也并非不能接受。

    神策军血战营内校场演武台上,都指挥使周宁手里拿着一柄厚背战刀与一名持枪小将正在恶战!

    周宁的刀大开大合,一招一式犹如猛虎出山,傲啸四野,而小将的长枪则如毒蛇出洞,进攻路数刁钻诡异,若非周宁武艺足够精湛,几次险些伤在枪下。

    小将面上罩着一层鎏金面具,面具狰狞,望之犹如厉鬼,与敌对战,先胜三分胆气!

    没有人知道小将的来历,只知道小将乃是周都指挥亲自提拔的血战营指挥使,而且是唯一一个不属于永王卫老人的营指挥使!

    但是谁都知道周宁根本没有任命营一个级别指挥使的权力,那么小将能成为营指挥使,必然是获取了永王的同意。

    对于永王卫的官兵而言,永王就是他们的神!

    除了在湖州新招募的新兵以外,所有从京营抽调编组成为永王卫的兵都还清楚的记得他们的京营过的是什么日子。

    武将蓄养家丁,除了家丁以外所有的兵吃的最差,穿的最差,军饷就从来没有足额拿过,这是大明军中约定俗成的惯例,文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兵的也只能苦苦承受。

    可就算这样,京营的兵比起边军还要好些,毕竟京营卫护的乃是京城,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将领吃空饷、喝兵血也不可能太过份。

    但是边军不同,边军天高皇帝远,大明需要边军将领镇守边疆,所以哪怕边军将领做的再出格,也不会有什么人去过问,当然话说回来,边军将领蓄养家丁,也保证了精锐战力,每逢战事,靠的也就是这些家丁冲锋陷阵,至于寻常之兵,没人会管死活。

    另外还有各地的屯兵,不过所谓的屯兵说白了就是卫所将领的私人佃农,指望他们拿锄头下地干活可以,想要他们拿起刀枪去厮杀,那不是去杀敌而是去送死……

    倭寇肆虐沿海最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