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221章

大明征服者-第221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尔特朗用主的名义宣誓,绝对不敢透露半点风声,否则必将遭受主的惩罚。”

    沈庚中嗯了声,随后下令,庞大的军队直接冲进港口,在目瞪口呆的安南军队跟前就是一顿箭雨攒射。

    安南军队跑了,四十万面黄肌瘦的十字军战士相互扶携着走出战船登岸,随后一捆捆刀枪,十字军的战甲和旗帜,外加如山般的粮食被搬上了岸。

    很快,在这处港口内就立起了一座大营,随后升起了袅袅炊烟,为了防止欧洲劳工做乱,每次从西欧输送俘虏回大明,这些劳工都会先被饿个半死,然后每天只给吃一顿还吃不饱。

    另外,在海上航行四五个月,不管是朱厚炜还是沈庚中最担心的事情永远都是瘟疫,所以不管是俘虏和大明百姓都必须执行严格的卫生防疫条例,谁若是违背,大明百姓将会被登记在册,到了西欧之后,会被罚银、增税以及扣土,至于俘虏……

    杀!

    这些十字军战士是饿的久了……

    现在他们登岸了,作为入侵者,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发战斗,那么第一件事自然是设置警戒然后填饱肚子。

    海面上,沈庚中并没有立即率领舰队离开,而是看着这一幕,心里面也是由衷的感慨,这些十字军战士也能算得上是精锐,只可惜他们遇到了武皇那个战争疯子。

    现在他们登陆东南诸国,要实行的乃是嘉靖帝的‘驱虎吞狼’大计!

    这些东南小国都是洪武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嘉靖帝知道,如果悍然对东南这些小国用兵,那么在史书上的他必然会饱受诟病。

    因为东南诸国对大明很是恭谨,处处以藩属自居,就连安南都比一百多年前老实多了,这些小国不是倭国,倭国内战导致倭寇肆虐大明沿海,嘉靖有充分的理由对倭国用兵!

    但是东南呢?朝鲜呢?华夏民族用兵讲究师出有名,师出无名则是无道之师,非雄才大略之君王所能为也!

 第506章 抬棺死谏

    紫禁城被雷劈了……

    进入四月,连日阴雨,天雷滚滚,延绵不绝,终于在四月十四朝会前日,一道天雷击中紫禁城乾清宫,将乾清宫屋檐上鸱吻兽当场击碎!

    这要是放在后世,只能算做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就算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与政治挂钩,那也会演变成为天塌地陷般的大事!

    如今正值嘉靖帝成立大明盟,定‘非盟员不得参政’的风口时期,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再加上有心官员的背地里推动,嘉靖帝这一举措俨然已经成为皇帝想要覆灭儒家道统的标志性举措!

    儒家最重传承和道统,现在皇帝已经摆明车马打算挖坑埋了儒家,儒家官员岂能忍!

    内阁的不作为引起了满朝上下的强烈不满,数不清的官员通过通政司上书直陈建盟之弊,另外大肆弹劾内阁六位辅臣,谁都能感受到在这座帝都内正在酝酿着一道汹涌的暗流。

    这道暗流预示着君权与臣权的一次博弈,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或许京城乃至天下官场都将会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政治大洗牌。

    嘉靖七年四月十五大朝!

    内阁辅臣、大明最高检察院院长陆完简单用了一点早饭,便穿上了官袍,满脸肃穆的迈门而出!

    轿子在前,棺材在后!

    如今朝会时间改为辰时,四月的天亮的也早,就这么一顶轿子和一具棺材招摇过市,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这是哪位大人?”

    “不知道啊,轿牌上的那个是什么字?”

    “那是陆!”

    “陆?难道是内阁陆大人?”

    “这是要干什么?”

    “抬棺上朝,看来是要死谏!”

    死谏两个字一出,围观的百姓顿时轰动!

    谁能想到,在如今惩贪肃腐,日渐清明的大明朝竟然还会上演戏台上的戏码!

    死谏呐,什么是死谏!

    一般而言就是耿直的大臣面对昏君失政时候采取的手段,是将自己的性命置之于度外,不管不顾的疯狂举动!

    换句话说,在死谏的陆完眼里,嘉靖帝就是不折不扣的昏君!

    嘉靖帝是昏君?围观的百姓顿时炸了……

    嘉靖天子有多深得民心,你随便去乡野走走去问问百姓,谁不说嘉靖帝是圣天子在朝,嘉靖朝的百姓能遇到这样的圣君,那简直就是八辈子修来的福份。

    百姓能吃饱穿暖,能安居乐业,如今的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做到这一切的可都是圣天子,就这样竟然还有昏官死谏!

    得知真相的百姓顿时骂骂咧咧,只可恨现在陆完还是官,要是坐囚车里面的话,估计这时候能被烂菜叶和粪水淹了……

    “这等昏官死了好啊,死了大明就少了个祸害。”

    “就是,就是,圣天子如此仁德,竟然还有奸臣当道,真是死不足惜。”

    “这样的奸臣就该被凌迟,要是圣天子剐了他,我一定要去抢一块肉。”

    “丧尽天良啊。”一位老者哭诉道:“百姓的日子才好过几年呐,前有恶贼当街行刺,现在又有奸臣要死谏,天底下的这些贼人怎么就不死绝了啊。”

    “这些奸臣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坐在轿子里面微闭着双眼的陆完,听着轿外百姓丝毫不加掩饰的议论上,只觉得血脉偾张,青筋暴起!

    一群愚民!

    陆完从来不否认嘉靖皇帝的一些改革举措让大明发生了巨变,更不会否认如废除徭役这样的德政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同样不会否认嘉靖帝整饬军队,让大明的军队脱胎换骨!

    但是,民生是民生,军事是军事,和儒家道统岂能一概而论!

    对于纯粹的儒家人而言,天下改变的再大,读书人的利益被损,儒家的道统被伤,那么他们都是失败者甚至是罪人!

    已然意识到嘉靖帝的野心,如果这个时候儒家人再不团结一心,再没有人站出来以死卫道,那么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皇帝一步步侵蚀掉儒家的根基,让嘉靖朝的儒家成为历史的罪人!

    陆完觉得他不会孤单!他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

    卯正一刻(六点十五),承天门前已经聚集了大批的官员,等到卯正两刻的时候宫门就会开锁,届时所有的官员都会进入皇宫,在宫里有办公地方的会在值房等候太监传召,没有的则云集在乾清宫外,毕竟他们也没资格上殿,大朝会也就是湊个人头罢了。

    当然,真正的大佬一般而言都是押着点进宫,不然怎么能显出逼格高捏……

    但是今天不一样,谁都知道如今的京城正在酝酿着一股风暴,而内阁毫无疑问就处于这股风暴的正中央。

    内阁诸位阁老这时候还要个屁的逼格,至少在这股风暴彻底消弭掉之前,没有任何人敢于掉以轻心!

    杨一清正在和几位官员尬聊,陡然间发觉人群开始骚动,扭头一看,正好看见陆完从轿子里面下来,轿后那具黑漆漆的棺材简直让人毛骨悚然,杨一清的头皮顿时炸了。

    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杨一清沉着脸怒道:“全卿这是要做甚!”

    杨一清不能不怒,抬棺死谏,就等于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昏君,以嘉靖帝之强势,陆完下场几乎已经可以预见。

    几年共事,内阁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可以说内阁同僚之间的关系处的还算融洽,杨一清自然不希望陆完直挺挺的往绝路上走。

    “首辅大人说笑了,下官今日抬棺上朝,自然是为了谏言君王,以匡社稷!”

    “荒唐,荒唐。”杨一清跌足道:“全卿此举,要置陛下于何地,置天下臣民于何地!”

    “首辅无需再劝,下官心意已决,今日不成功便成仁。”陆完铿声道:“天子设盟,其意已是昭然若揭,身为儒家纯臣,在道统危亡之秋都不敢挺身而出,孔圣之学,只怕断矣,陆某今日便以这一腔热血来惊醒天下士族,护儒家道统,虽万死亦难辞!”

    又有几位大臣苦苦相劝,但是陆完丝毫不为所动,众臣也只能徒呼奈何。

    就在这时,钟响,宫门解禁……

 第507章 本质就是忘本

    杨一清等重臣劝不动陆完只能无奈放弃,随后进入宫门。

    陆完携棺上朝,但是棺材不可能被抬进宫,否则就真成了笑话,于是棺材被留在承天门外,意思很简单,如果陆完死了或者被判死,直接拿这棺材装了尸身回家也就完了。

    宫外发生的事自然早被禀告了朱厚炜,得知陆完竟然要死谏,朱厚炜先是一愣,随即只是一声冷笑道:“死谏……没想到大明还有这等铁骨铮铮的纯臣,这是想把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面永难翻身呐,也好,有些事藏着掖着终究不是好事,外朝想摊牌,朕便满足了他们的心愿。”

    任兴忧心忡忡道:“陛下,陆完此举对陛下的名声……”

    “名声?”朱厚炜洒笑道:“朕登基以来,改革举措不胜枚举,如果什么事都瞻前顾后要名声,这些改革能办成几件?

    在朕眼里,被理学毒害的儒家正在朝着不归路上越滑越远,现在还有的救,要是再不整饬,只怕再过几十上百年,儒家的正臣直臣恐怕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而当那些蛀虫充斥朝堂天下之时,大明离亡国之日也就不会太远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对付不要脸的就只能用比他们还不要脸的方式才行。

    陆完要死谏,这事要是放在几年前,朕没准还会顾虑重重,甚至投鼠忌器,但是现在,他要求死,朕成全他便是!”

    任兴苦笑,历史上哪一次改革不伴随着腥风血雨,可以说,嘉靖朝的随便一项改革如果换一个朝代,那不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都不可能,但是在嘉靖朝就这么润物细无声的把办成了……

    那么多项大改,嘉靖帝杀的人加起来也没过万,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只能用四个字不可置信来形容。

    任兴也是内书堂出身,学识乃至见识比起外朝官员来绝对不会差多少,在他的理解当中,皇帝想要改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推一个大臣出来主导,那样的话,改革成功了是皇帝的功劳,改革失败了,也会由主导改革的大臣来背锅。

    至于遏制官员势力,同样也很简单,要么大力扶持勋贵,要么扶持宦官,有这两个天然和官员对立的势力存在,臣子想要限制皇权谈何容易!

    但是嘉靖帝没有,他什么事都是亲力亲为,可撸袖子自己下场固然百无禁忌,可一旦面临如今这样的局面,就算是帝王也难免会束手束脚。

    这倒不是任兴觉得皇帝不赋予自己权力,以至于让他没有前辈那样的风光,事实上如王振、刘谨那样权倾朝野,最后却要拿自己的命来换也未必值得,只是任兴觉得身为天子贴身大伴,在这样的关键时候没办法替天子分忧,实在是有些自责。

    “想那么多做什么?”朱厚炜看出任兴的心情低落,笑道:“自从朕锐意革新的那一刻起,朕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大明盟治国牵扯到儒家治天下之根本,这个时候如果儒家还没有人跳出来,说实话朕会很失望,也会觉得后面的大动作没有挑战性,好了,别苦着张脸,准备上朝。”

    “陛下说的是,是奴婢多虑了。”任兴脸上的忧色散去了不少。

    辰时,群臣聚于大殿,恭迎嘉靖帝圣驾。

    “升朝!”

    “臣等叩见吾皇,吾皇圣安。”群臣大礼参拜。

    “朕躬安,诸卿平身。”

    “有事启奏……”任兴公式化的念词刚说一半,后面一半便被生生咽了回去,因为皇帝叫了平身,群臣也都平身了,但是出了个例外……

    陆完还直挺挺的跪在那没动弹……

    “陆爱卿。”

    “臣在,臣有本启奏!”陆完说完,便将一道奏折双手举过头顶。

    任兴将奏章取过,交给朱厚炜,等到朱厚炜看完,随手放在了一边道:“陆爱卿认为朕组建大明盟,乃开历史之先河,也从未听闻史上有君王建盟之先例,因此让朕取消大明盟,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一清心里面沉叹,他太了解嘉靖皇帝了,组建大明盟,发展天下人为盟员,这样的事绝对不可能是皇帝一拍脑袋就热血上头想出来的。

    这种事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之后得出的决断,也就是说,想要皇帝把深思熟虑过的大政给废了,几乎没有半点可能,要是废此政,嘉靖帝等于是自己抽自己的脸,必然会沦为天下利益阶层的笑柄。

    所以杨一清根本不看好陆完死谏,也认定其这是在自取其辱,奈何陆完身在局中却不自知罢了。

    但是身为内阁首辅,杨一清这个时候就算再怎么不愿意,也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稍微努力一下。

    “臣以为陆院此谏不无道理。”杨一清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组建盟派并无意义,臣等知晓陛下成立大明盟之初衷乃是用心良苦,是想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能够同心协力治理天下,然而军士粗鄙,商人逐利,匠人亦不通教化,天下间除了士族之外,谁能明圣贤之真意,让这些人入官场理政,只怕天下乱政之日不远矣。”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一个接着一个,满朝堂的官员乃至在殿外的官员尽皆附议,却已是跪了满满一片。

    这次朱厚炜没有喊平身,而是冷笑道:“杨爱卿说的好啊,说的真好,那么朕倒想问问满朝诸公,军人粗鄙,是谁护佑你们平安,商贾逐利,没有商贾何来天下繁盛,匠人不通教化,然而在这天下,是谁让诸位丰衣安居。

    读书人看不起所有的非士族阶级,却不知道社稷乃是一颗大树,士农工商皆是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没有他们的付出,读书人哪来的机会安心读书,指望士族拿起刀枪去抵御外敌吗,指望读书人自己去制造商品物件,去种粮食,自给自足吗?

    儒家传承数千年,本质乃是教化天下万民,知礼仪,明荣辱,然而时至今日,儒家还是以前的儒家吗?

    在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