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207章

大明征服者-第207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说新疆不在大明的版图之内,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哈密卫一直到历史上的嘉靖年间才被撤销,不管大明在新疆的控制力有多弱,但至少在名义上新疆还是属于大明。

    现在哈密卫也确实没了,但是取而代之的乃是比哈密卫强悍无数倍的新军军区,此时的新疆,朱厚炜已经完成了绝对统治!

    这是华夏的疆域,汉唐就是,自然不可能在朱厚炜的手上给丢了!

    当然朱厚炜拿出这张地图不是说要让几名大臣对于大明的疆域有什么直观感受的,而是要让这些重臣知道,大明近十几二十年内将会有那些伟大的工程。

    “这里是龙羊峡,以沈锺为首的工程人才将会在这里修建大坝。”朱厚炜将一个小小的红色旗帜插在了龙羊峡的位置上面,看的众臣心里滴血。

    这么一张完美的地图,岂可如此亵渎!

    紧接着朱厚炜又将一只小旗插在湖北宜昌的位置上道:“这里将会兴建长江第一大坝,也就是葛洲坝水电站!负责人是穆经。”

    “长江第一坝……”杨一清喃喃念道,光是听这么个名字都知道这葛洲坝将会何等的雄伟,这当真是人力所能完成的神迹?

    朱厚炜没理会杨一清的感慨,旋即拿出三面小旗,插在了南京、武汉和河南的林州!

 第474章 装睡的人

    “朕曾经做过一个梦……”朱厚炜笑了笑道:“在梦里,朕梦见在长江之上出现了好多座大桥,这些大桥让长江天堑变成了通途……”

    几位重臣目瞪口呆,实际上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听说过皇帝想要修桥,但是没想到皇帝要修的竟然是横跨两岸的长江大桥。

    “朕还梦见过在这长江的下面,也就是长江的江底下面有一条条可供通行的隧道……”

    群臣觉得皇帝十有八九是得了癔症。

    “这些梦很真实,非常真实,朕仿佛能身临其境。”朱厚炜呵呵笑道:“诸位爱卿都知道,朕这个人呐就喜欢没事瞎琢磨,想到什么就想去尝试一下,失败了不可怕,可万一要是成功了呢?”

    “陛下,这不可能。”身为建设部部长,翟銮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把做梦的皇帝给叫醒。

    朱厚炜摆了摆手道:“朕说了,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朕既然想了,就敢去干,还是那句话,万一成功了呢?”

    翟銮觉得自己没必要浪费口水了,因为皇帝在装睡,他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杨一清沉声道:“陛下,臣相信陛下的梦境是真实的,也相信只要陛下有恒心,就一定能让这梦境成为现实,但是请恕臣直言,敢问陛下,就算梦境成真,在这长江之上建造了大桥也挖出了隧道,其意义何在?难道长江上的渡船不可用吗?”

    朱厚炜直接被这话给问愣住了……

    对啊,花费海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能工巧匠无数的心血,最后建造出来的大桥,其实际用处是什么?

    通人?通货?那渡船足够了,而且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后山有大桥是为了通车,可就算大桥能通车,在九十年代中期,轮渡也是极其重要的渡江方式,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需求好吧……

    毕竟很现实的例子摆在那里,他要建龙羊峡是为了治理黄河,建葛洲坝是为了治理长江,开挖无数水库是为了蓄水防洪。

    修大桥干什么?只是为了比轮渡方便一点的话,那当真可以用劳民伤财这四个字来形容了。

    所以朱厚炜被问的哑口无言,也是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太过于想当然了。

    “一个梦境罢了,杨爱卿怎么还当真了?”朱厚炜呵呵笑了笑,然后不着痕迹的将南京和武汉的两面小旗子拔掉扔了……

    几位重臣不以为意,皇帝无耻?呵呵,习惯了。

    “陛下这根小旗代表的是?”杨一清的目光落在林州的小旗上面。

    “朕要在这里修建一条河渠!”朱厚炜的语调有些沉肃。

    “修渠?为何修渠?”杨一清还是不解。

    “为了百姓!”朱厚炜顿声道:“杨爱卿可知这林州常年缺水,动辄便是大旱,一旦大旱,河井干涸,庄稼便是颗粒无收,老百姓没有吃的,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杨一清愣住了,在场的几位阁老也都愣住了。

    天灾!华夏辽阔,哪年没有天灾?可天灾也分轻重缓急,如上一次的洪涝之灾,便是大灾,也是最容易导致流民遍地的灾难。

    相对于洪灾这样的天灾,最大的人祸之灾便是兵灾,这两种灾难导致流民遍野,千里饿殍人相食的惨剧在史书之上比比皆是。

    然而诸如旱灾,蝗灾这些只会造成粮食减产的灾害,其影响要小的多,然而现在皇帝用上了人相食这三个字!

    这三个字不是冰凉的字,而是惨绝人寰的惨剧,人不是畜生,都到了吃人的地步,可见百姓确实是没了丝毫的活路。

    “杨爱卿不信?”

    “臣不敢。”

    朱厚炜笑道:“朕不会拿百姓民生的事开玩笑,林州缺水,严重缺水,故而一旦大旱就是大灾,林州的百姓也是大明的百姓也是朕的子民,身为君父,朕岂能在明知道林州情况之时,还眼睁睁的看着百姓身处水生火热之中!”

    “陛下仁慈,林州百姓幸甚。”

    “这些话就无需多说了。”朱厚炜摆了摆手道:“既然杨爱卿愿意让户部拿银子建工程,那这事朕就交给建设部去办,如何监督,如何杜绝贪腐,如何能把这条渠修好,杨爱卿和内阁诸位爱卿看着办,不过林州本身就缺水,简单修渠意义不大,朕让人去实地勘测过,给诸位爱卿定下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引浊彰河之水入林州,这道河渠要包括主干渠,支干渠,以及斗渠等等,朕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林州再无大旱断水之忧!”

    “臣等遵旨!”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议?”

    谢迁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按照陛下的旨意,吏部已经派遣官员前往草原各城设立官府,然而铁路未通,商贾多不愿意行商草原,因而……陛下想要以通商之政来化解草原之患,臣以为十年之内几无可能。”

    朱厚炜笑了笑,商人不是不愿意去草原,但凡有利可图,别说草原,就算是天涯海角又如何?否则晋商怎么说?

    关键还是在一个利字上面!

    什么利?暴利,足以打动商贾的暴利!

    比如一只铁盆就能换一只羊,一袋米面就能换来一头牛等等。

    然而按照朱厚炜定下来的政策,为了不激化民族矛盾,也是为了让草原民族能够接受并且从心里面认可大明的王化政策,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来自大明的善意。

    所以朱厚炜让税务部制定了几百种商品的售卖价格,一旦商贾贩卖商品超过限定价格,便会被课以重税!

    商贾做生意是为了求财,这份目录一出,商贾自己也会算账,固然还有赚头,但是若是遇到变故也有很大的风险会亏本,自然没人愿意行商草原。

    “意料之中的事罢了。”朱厚炜微笑道:“如今草原安靖,草原各城驻军时常出击,分化掉可能会坐大的部落,那么至少十年时间内不会有兵乱,十年之后,草原已然通了火车,商贾有利可图,不让他们去,他们也会去,这一点无需担心。”

    “臣明白了。”谢迁得到答复,果断退下……

 第475章 福将

    嘉靖六年五月,大明远征水师西欧回航,那一日在天津卫,所有的人都看呆了!

    有数十万百姓是在上一次谷候前往西欧的时候就已经待在天津卫的,只不过要移民的百姓实在太多,于是只能抽签,没抽中的留下!

    现在的天津卫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无数生存艰难的百姓背井离乡来到了天津卫,等待出海谋求一条生路,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待移民的百姓越来越多……

    上一次谷候出海带走了三十万百姓,然而当时滞留在天津卫的百姓已然超过百万!

    现在谷候一来一回大半年,汇聚于天津卫的百姓已然高达近两百万之众!

    两百万人云集在天津卫是什么概念?这要换在后世那都不叫个事,要知道在后世,天津常驻人口可有一千五百万之多!

    但是现在如何能跟后世比,聚集在此的百姓越多,那么出现纷争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这些百姓都是没有土地的,就算有也已经卖了,所以他们汇聚天津卫的第一件事就是活下去!

    朱厚炜要考虑怎么让庞大的百姓活下去!

    否则几百万无业游民集中在一起,时间长了不出大乱子才怪!

    于是很快,在天津卫各种各样的工厂拔地而起,原本汇聚在通州的各个大小作坊都将生产基地的分部开到了天津卫。

    对于朱厚炜而言,大明想要成为海上霸主,想要大量移民,那么就需要大量的海船,于是天津卫第二造船厂,第三造船厂拔地而起,现在连第四造船厂都已经开始兴建,最多半年就能竣工!

    如今的天津卫已然是将农业过度到工业最为彻底的地方,数百万人口得以安置,住处有朝廷兴建的成片成片的简易住宅,衣食有来来往往的商贾,以及集镇、住宅区内不断涌现的店铺。

    人流和购买力永远都是商人趋之若鹜的方向,天津卫人口足够多,甚至比两京都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百姓真没那么差钱!

    男人在工厂做工,女人在女人能待的厂子里面干活,一户人家一个月下来起码都有三两银子的收成,日常开销绰绰有余!

    所以现在天津卫最多的铺子就是米店、粮油铺子、成衣店、布店等等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面。

    也就是说现如今的天津卫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内生活的百姓,安定祥和,富足美满!

    于是问题来了,华夏的百姓最喜欢随遇而安,现在在天津卫生活的这么好,自然而然就不太想出海了……

    不过,天津卫现在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官府下了告示,但凡从外地来到天津卫的百姓,一律视为打算移民,但是庞大的人口在这,两百万不可能一次性移走,那么就要取舍。

    如何取舍?

    拥有熟练技艺的匠人可以留下,其余的抽签!

    也就是说上一次的时候百姓都希望能把自己给抽走,现在反过来了,都希望自己没被抽走……

    谷候回来了,去的时候一百五六十艘海船,回来的时候已经有四百艘!

    从西欧带回来的俘虏五十万!

    百姓们傻眼了……

    两百多万移民,按照上一次的移民规模,也就三十万,就算加上这大半年间赶造的海船,在百姓看来最多也就移民四十万。

    现在往天津卫而来的百姓还在日益增多,就算再不会算账也知道,五分之一被抽中的概率罢了。

    现在好了,谷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这么多海船,那么下一次出海岂不是要有五百艘海船前往西欧!

    按照一艘海船能装三千人来算,这就是一百五十万!

    天津卫的移民郁闷了,但是他们不怨皇帝,因为他们从前基本上都是隐户,要不是皇帝的移民大政,那么他们现在还在过着给人为奴为仆的悲惨日子。

    现在到天津卫日子好过了就不想走?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事?最重要的是,你让圣君的大政如何推行下去!

    做人得有良心,没有良心的那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所以这些移民百姓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一个个也只能祈求满天神佛保佑自己没被抽中……

    “五十万!还多了两百五十多艘能远航的还船?”朱厚炜一愣,旋即大笑道:“好!好!好!谷候不愧是朕的福将,有了这五十万异族劳力,朕的工程大计就不缺人了。”

    “陛下,这五十万异族中可有十几万都是女子……”杨一清毫不犹豫的给皇帝泼冷水。

    “女子就不能做工?”朱厚炜嗤笑道:“杨爱卿呐,朕和你们说过,你们这些儒家读书人,学的是孔孟之道,走的是先贤之路,然而却被程朱理学带歪了路。

    朕不喜理学,是因为理学禁锢读书人的思想,更可恨的是让华夏的女子身上背负了一道道沉重的枷锁,存天理,灭人欲,真是好一个灭人欲,人如果连欲望都没有了,为什么还要活着,都出家当和尚去好了。

    朱熹注解四书五经,注的乃是他一家之言,凭什么就一定是对的?什么样的时代要拥有什么时代的眼光,身为大臣更要学会用辩证用怀疑的目光去审视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

    “臣受教!”

    “传朕的旨意,将朱熹移出孔庙,在徽州设朱子庙供奉。”

    “臣遵旨!”

    杨一清无语,他现在算是彻底看出来了,理学在大明衰落已然是必成之势,而且很难有再起死回生的机会。

    只是让他不明白的是,都是姓朱,嘉靖帝为什么要那么苛待朱圣!

    不过儒家遇到这么一位皇帝,也该要因时而变了。

    至于将圣贤移出孔庙,洪武皇帝就干过把孟子移出孔庙的事,也就是因为孟子说的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让太祖很不爽。

    想想看,太祖皇帝开局一只碗,好不容易拥有了大明江山,你竟然说他轻?

    谁给你的底气!

    不过孟子被移出孔庙也就十个月便又放了回去,可见太祖皇帝还是很重视读书人,也知道读书人的重要性的。

 第476章 驱狼吞羊

    “陛下,谷候回京带来五十万异族,如今大明异族已有五十五万之众,恕臣直言,一旦异族超过百万,只怕难以辖制。”

    “杨爱卿此忧不无道理。”朱厚炜略加思索后说道:“大明需要用工的地方确实很多,但是皇兄一批批的往大明输送劳工终究是好意。

    而且西欧人口数千万,朕不替皇兄分担,皇兄在西欧的压力也会很大,可大明……

    异族劳工多了,对于大明自身安定而言确实也是不安定之因素,这样吧,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