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19章

大明征服者-第19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拜见王爷。”蔺志二人也连忙施礼。

    “不必多礼。”朱厚炜施施然迈入包厢,径直坐下笑道:“诸位大人请坐,这顿本王请客,就当本王是替冯大人接风洗尘了。”

    “不敢,不敢。”冯睿态度已是一千八百度大转弯,连声陪笑。

    “大伴,去让掌柜的拿几斤永粮液来,再让厨里换上一桌席面,既是接风洗尘,这酒水菜肴岂能随意。”

    冯睿三人无奈坐下,三人虽治政湖州,可湖州更是永王的封地,说永王是湖州府的土皇帝都一点不算过,三人哪里敢炸刺或者不给永王的面子。

    “蔺同知也是酒楼常客,不知对这王府酒楼观感如何?”

    “下官不敢妄言……”

    朱厚炜笑道:“酒楼是开门做生意的,自然要接受来自各方的意见才能做的长久,蔺同知有何不能说的,难道是顾忌本王的身份?不过这酒楼的东家可是任兴,和本王没什么关系。”

    三人无语,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到这么理直气壮,也真是没谁了。

    “王爷说的是。”蔺志无奈道:“这酒楼新开业之时下官也来过几次,酒水普通,口味一般,生意自是寻常,可如今酒楼推出的新菜,色香味俱全,令人胃口大开不说,光是这新酒就如甘霖,酒楼生意一日千里,成为湖州地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酒楼,自然也是寻常之事。”

    蔺志说的是心里话,开酒楼生意好不好,全凭食客喜好,你做的好自然食客满堂,做的不好自是冷冷清清。

    当然,若是永王亲自来酒楼镇场子,那这湖州地面上不管是官场还是商贾谁敢不给面子。

    可永王呢?太低调了,似乎从来不过问酒楼,也很少出现在酒楼,这说明什么?

    说明永王压根就没想过用自己的权势来为酒楼招揽客源,这一点属实难能可贵。

    酒楼能有如今的爆火生意,哪怕火到让人眼红的地步,那凭的也是真本事!

 第43章 派系

    “冯知府想要以本王开酒楼,以尊贵之身行贱业为由来参本王?”

    感受到永王咄咄逼人的目光,哪怕已是深秋,冯睿也已大汗淋漓。

    “下官不是那个意思,这王府酒楼是任公公的产业,与王爷并无牵扯,下官怎会以此为由参奏王爷。”

    朱厚炜呵呵笑道:“这么说,如果这酒楼是本王的,冯知府便要参了?”

    冯睿很想硬气一点,毕竟整个文官集团都是他的靠山!

    可是他硬不起来,因为永王是如今大明第一勋贵,远非寻常藩王可比,参永王?

    参不倒是一定的,最后自己倒霉也是一定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又不傻怎会去做,刚才之所以那么一说,完全是因为面子罢了,若是知道永王做了隔墙耳,揍他一顿都不会说半个字。

    “商道,贱业也。”朱厚炜摇了摇头道:“商贾逐利,无所不用其极,故而满身皆是铜臭,仁人君子岂能为之?然而事实呢?

    徽商势大,把控南方商道命脉,北方晋商为了赚银子不惜将无数的军用物资倒卖到草原,最后这些草原蛮夷就拿着咱们大明商贾卖给他们的刀枪杀来了边关,那么冯大人,请问这些商贾为何如此胆大妄为,是谁给他们当后台撑起这保护伞!”

    冯睿掏出手绢擦了擦汗。

    “国朝不收重税是朝廷的恩典,收了税就是与民争利是好财货,本王就好财货了又如何?本王是掠夺民间了还是横行不法了?罢了,这些废话于本王这样的闲王说多了也没甚用处,本王就算从事商道,也不过是打发一下闲暇时光罢了,难不成就非得困在永王府混吃等死,朝堂上的诸公才能安心不成!”

    冯睿几个已经不是冷汗如雨了,永王说这几句话无疑是在传递信号,是表明他对朝中那些瞪着血淋淋的眼神看他的诸位大人强烈的不满!

    “诸位大人觉得酒楼的戏剧如何?”

    “新颖,迥异于昆曲、徽调的唱腔,让人耳目一新。”冯睿连忙应道。

    朱厚炜大笑道:“民间故事多有新奇之处,本王闲暇之余也会和府中幕僚探讨,最终拟定些个本子拿到戏台上唱,这《白蛇传》演完之后,便该《梁祝》登台了,诸位大人以后若有闲暇,当可来听。”

    “一定,一定。”

    朱厚炜离开了包厢,三名湖州主政官员这才如释重负般的重重舒了一口气。

    很显然同知蔺志对新任知府冯睿不满,这个不满也未必是因为冯睿空降成为湖州知府的原因。

    在官场上,文官势力盘根错节,朝中的大佬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圈子里面的可能是同乡、同年或者门人,故旧。

    比如内阁如今的几位大佬,刘健有刘健的圈子,李东阳也有李东阳的圈子,刘健和李东阳如果关系不错自然没什么,可要是两人关系差呢?

    两位大佬关系差,要是观点不一没准还是君子之争,可一旦发展到你认为对的,那我就一定说是错的,你言东我必言西,你说左我非要道右,那就是典型的党争。

    党争的危害性有多大无需多言,盛唐从牛李党争之后彻底走向衰败,大明到了崇祯年间,东林和非东林之间的党争,更是成了大明灭亡的催化剂。

    蔺志不爽冯睿,想给其挖坑,很有可能就是源于派系不同,他们的后台轻则关系不睦,重则水火不容。

    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文官集团的一份子,是拥有共同利益诉求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哪怕内部再分散,可一旦面对外戚、勋贵、宦官乃至皇室的时候就会铁板一块!

    不过面对永王这一个级别的藩王,光凭区区几个府州官员还不太够看,所以冯睿等人只能被死死压制,不管朱厚炜说什么,他们也只有听的份。

    酒楼又为包厢整治了一桌席面,还上了三斤永粮液,只可惜再美的酒这个时候吃起来也是全无滋味……

    新任知府冯睿上任,开启了平平稳稳的湖州治政,如果换个难听些的说法则是碌碌无为的开始。

    转眼便是正德五年初夏。

    盛夏的天理应浓烈似火,然而今日却是冷风刺骨,哪怕站在阳光下都能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这天气未免也太反常了些吧。”

    王府后院里,年芳十九的周玉洁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般俏生生的站在朱厚炜的身边,那副请君采摘般的哀怨目光,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心生怜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天爷的事谁能说得清呢。”朱厚炜摇了摇头。

    “奴家听说过窦娥的故事,据说窦娥被冤杀的时候,在法场临行前许下三愿,后来都一一实现,那六月飞霜的愿望是不是和今日有些相似?”

    朱厚炜可笑道:“那不过是关汉卿编的话本曲子,代表的是一种愿望罢了,他希望世间无冤狱,然而这世间的冤情多的数不过来,如果每冤死一个,就来个三年大旱,这神州大地早已经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了。”

    周玉洁抬起美目看眼朱厚炜,她知道理是这么个理,可他未免也太冷静了,冷静的似乎有些冷血,浑然不像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确实不像,十七八岁的少年郎,谁不是血气方刚,可永王将自己收进王府,至今已有三年,三年间倒是时常和自己谈诗论画,还会唱很多怪腔怪调的曲子,可却没碰过她……

    周玉洁不敢说自己有倾国倾城之貌,可也对自己的容颜充满了信心,自己这么一个活色生香的美人儿就在他的后院,永王是如何能忍得住不对自己下手的。

    她名义上是侧妃,可并没有得到过朝廷的册封,藩王的侧妃一定会追根究底,查清楚来历的,她出身于青楼,朝廷怎么会同意她成为永王侧妃。

    而且周玉洁听说,原来的浙江布政使裴大人的闺女似乎也倾心于永王,永王也做出过承诺,只是那个叫裴佳的女孩如今也差不多双十之龄了吧,现在又如何了?

 第44章 钱庄生息之道

    其实周玉洁哪怕对自己的姿色充满了绝对的信心,可也没真奢望过自己能成为永王的侧妃。

    在她心里只要能成为侍妾,能够在自己青春正盛的时候诞下一男半女,这辈子也就知足了,后半生有了依靠,也就没了盼头。

    可永王却……眼看看自己岁数又大了一岁,哪怕只有十八,周玉洁这心里终究还是充满了危机感。

    要知道如今的永王府可没有别的女人,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他要是能被永王收房,那就必然是专宠,如此一来,受孕的机会可就大多了。

    可永王非要等到圣上大婚之后,那个时候天知道永王会有几个女人,女人多了是非多,自己出身又那么卑贱,如何不让她自怨自艾。

    今日借着这个反常的天气,她说的是冤情,其实何尝不是想说她自己的心里面的怨。

    “大伴。”

    “奴婢在。”

    “湖州府可有冤情?”

    任兴微愣,思索片刻后说道:“去年倒是有桩案子,已经递交刑部,回了秋后问斩,不知道其中是否有冤屈,至于其它是否有,奴婢这就派人去打听。”

    朱厚炜顿时来了兴趣,要知道作为一名藩王,只要不是那种自暴自弃、荒淫无度的藩王,但凡如朱厚炜这般心中有那么一点抱负的,都不会走混吃等死这条路。

    所以现在朱厚炜要么在学堂,兴趣来了还亲自下场教上两堂课,至于徐祯卿和李梦阳早已经习惯了,知道拿这事参奏纯属白搭,干脆当没看见。

    要么就去酒楼听曲,如今酒楼赚银子跟流水似的,湖州府眼红的不在少数,可敢瞎眼找麻烦,耍心眼的,任兴一旦查实,唯一的下场就是人道毁灭。

    酒楼的戏曲已经排了五六种,继《白蛇传》《梁祝》之后,酒楼又编排了《瑶池》,以后还打算编《红楼梦》。

    《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名著,朱厚炜还没那个本事把默写出来,不过大致情节他还是知道的,于是提供主线,自有班子来组织情节唱词。

    王府的生意除了酒楼以外便是钱庄,不过钱庄的生意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永王府的信用确实是建起来了,但是钱庄想要赚银子靠什么?

    靠网络,靠放贷!

    所谓网络就是遍及天下的钱庄网,钱庄开的越多,这通存通兑才能让商贾心甘情愿的把银子存进钱庄。

    如果仅仅只是在湖州府或者周边开几家钱庄能有多大受众?

    商贾行商最麻烦的事之一就是银子和货物的运输,不但会带来大量的损耗从而增加成本,还会有风险,这年头做无本买卖的蟊贼可不在少数,想要保证安全,就得雇佣保镖,这又是一项成本输出。

    如果湖州的商人拿着银票可以在北京的钱庄直接兑银子,别的不说光是转银子的损耗就能降到最低,如果真能有那么便利,钱庄的信用又能保证,哪个商人也不傻,左右不过是存息和取息罢了,与运输成本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朱厚炜不是没有能力让钱庄遍地生根,不要说是开到北京,就是开到乌斯藏,他都能做到,但是他不能!

    朝中的大臣可以允许一个藩王做生意赚大量的银子,但是绝对不会想要看见一个藩王拥有一个商业帝国,这个帝国甚至能控制大明的经济命脉!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么大一块蛋糕,却没有他们的份!

    另外就是放贷,放贷的本质是借钱给周转困难的百姓维持生计,还有借给商贾用于生意周转。

    寻常百姓能借多少银子?就算基数大,朱厚炜也没打算逼的小民破产,怎么可能借贷捞钱。

    而商贾都是以本谋利,也就是说他们有多大的本钱才会去做多大的生意,甚至做的生意只需自己本钱的一两成,这是国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忧患意识,你让商贾寅吃卯粮,至少在这个时代很难行得通。

    想让商贾借钱庄的银子,除非是大工程,而且是有绝对保障,绝对有的赚的工程,这种工程在后世遍地都是,在如今的大明凤毛麟角。

    几道掣肘摆在面前,至少朱厚炜想用藩王的身份将钱庄做大的可能性太小,他只有上位然后推行自己的理念,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如此一来钱庄才会成为真正的吸金机器。

    所以现在的朱厚炜只能在湖州、苏州等有限几个府州开设分号,规模没有那么令人侧目,自然不会引起觊觎和忌惮,而且这也算是打底子,为钱庄和他自己打下坚实的信用基础,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就以湖州为点大幅度破面,钱庄遍及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除了生意,朱厚炜的关注重心只有作坊,之所以不关注卫所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需要关注。

    在系统的军事模板下,整个卫所早就上了正轨,完全不需要朱厚炜烦一丝一毫的心。

    而且卫所还扩编了!

    不过并非是正式扩编,简单点来说就是临时征兵一千五左右,这一千五新兵进入卫所进行军事训练,为期两年。

    两年期到了之后对这些新兵进行考核,成绩最为优异的一百战兵会留在军营继续当兵生涯,被淘汰的则各回本乡,原来干啥还是干啥。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征兵,为期还是两年!

    对于永王的这番举动,朝廷当中少不了微词,比如说永王有谋反之意,用这种方式练兵,一旦征召,立即就可以拉出数万人马!

    不过这些废话很显然都被朱厚照通通当作了放屁……

    久而久之也就没人问了,左右都是朱家你们两兄弟的事,你这个做哥的心这么大,那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还说个毛线。

    朱厚炜之所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作坊,是因为如今的作坊已然实现了电力量产!

    数百台简易发电机,构筑了作坊的流水线,用轻工业打造出来的枪管和炮管,速度更快,质量也更好。

    匠人的智慧是无限的,有着朱厚炜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匠人们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终于在湖州府永王名下的大作坊实现了工业革命的雏形!

 第45章 刀下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