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184章

大明征服者-第184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王有些尴尬,不过兹事体大,关乎切身利益,不能不冒昧问一下。

    “假的……”

    几位亲王脸色顿时一垮。

    “也是真的……”

    诸王郁闷……

    “怎么说呢?”朱厚炜摇了摇头道:“将大明境内的藩王分封出去乃是必然之势,大明以后也必然会实行全新的藩镇制度,如何实行,朕还没考虑清楚,不过海外……

    战皇定鼎海外,光靠千万子民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在初期甚至数代之内还是需要实行以夷制夷之策略,也确实需要朱家宗亲去分担压力。

    朕允许,战皇也会允许宗亲去开疆辟土,建立藩属国,但绝非长久之计,华夏王朝传承数千年,大一统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若是在海外反而成了皇室分封诸王自成一国的诸侯政治,那岂不是回到周朝,开历史的倒车?”

    大周王朝,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侯乱战,周王室传承八百年,可真正掌控这天下的又有多长时间?

    朱厚炜信奉的就是强权政治,玩的就是皇室集权,既然是天下之主,就该有天下之主的样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或许会出现虚君政治,可以玩君主立宪制那一套,但是在文明进程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之前,玩这些根本不现实!

    几位亲王叔闻言多少有些失落,不过很快也就坦然,毕竟他们是皇帝的亲叔,朱厚炜对谁苛刻都不可能苛待他们才对,否则岂不是要众叛亲离。

    “诸位王叔可以帮侄儿一个忙,就对外面那些藩王说,此番镇封海外之王,朕只打算派遣百名,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一百足矣,七日为限,过时不候!”

    “臣王遵旨。”兴王等人俯身,旋即告退。

    乾清宫大殿内的藩王已经走了大半,不过此番镇封海外,干系实在太大,诸王不得不慎重考虑得失,那么私下勾连最后是同心一致,还是包藏异心,估计只有诸王自己知道了……

    片刻后,朱厚炜根据目录从如山般的奏折当中抽一封奏章出来。

    这封奏章乃是湖州知府冯睿的……

    这家伙有够倒霉,朱厚炜如果没记错的话,冯睿已经在湖州知府任上待了差不多八九个年头了……

    当初朱厚炜把冯睿按在湖州知府任上,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就是治理太湖,治理不好太湖,他这辈子估计也就湖州知府一路做到死,永无升迁之日了。

    “不错,不错。”朱厚炜看完奏折道:“冯睿还是个实在人呐,这些年在湖州任上兢兢业业,民政上的政绩虽然不算突出,可这太湖治理的倒是不错。”

    任兴脸上挂着淡笑,能被天子这般评价,冯睿的前程已然是一片光明了。

    几年时间内,冯睿招募民夫给太湖清淤超过一千五百万方,清理水藻超过三百万吨!

    清淤除藻、退耕还湖、种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开渠引流,这些措施尽管是朱厚炜提出来的,但是冯睿执行的相当到位,让朱厚炜龙颜大悦。

    “倒是个办实事的干练之才,比起水利部那帮饭桶强了不是一星半点!”或许是想到水利部的那群官僚,朱厚炜的脸上不由自主的生出缕缕怒气。

    当初和内阁谈治理黄河,翟銮还怒气冲冲的和他抬杠,最后让水利部拿出一套黄河治理方案出来,即便是在他已经给出束水冲沙这个大杀器之后,水利部拿出的方案还是将异想天开,驴头不对马嘴,这几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

    很显然,朱厚炜早就已经不对水利部抱有丝毫希望了……

    “告诉内阁,让冯睿回京担任水利部副部长!”

    “奴婢遵旨!”

    湖州知府五品,水利部副部长三品,冯睿连跳数级,也算是朱厚炜给予他的一些补偿。

    当然补偿不补偿无所谓,而是朱厚炜觉得冯睿是个干实事的人才,既然是人才就该破格提拔,有冯睿在水利部,再配合自己已经召集回来的水利人才,那么治理黄河的大幕也可以拉开了。

    随后朱厚炜再次取出一封奏章,看了一半便狠狠将折子砸在桌面上,脸上更是满布煞气!

    一边伺候的任兴心肝一颤,连忙道:“陛下,气大伤身呐。”

    “好狗胆!”朱厚炜冷哼道:“朕让豪族士绅自己去兴建铁路,这是因为他们有利可图,自然会尽心尽力把这铁路铺好谋利,现在倒好,竟然迫害劳工!伤人致死!”

    任兴吓了一跳,当今天子最是护民,竟然还有这事!

    哪家豪绅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触及天子逆鳞!

 第422章 孔家

    曲阜孔府文圣孔子第六十一代孙孔宏宁怒气冲冲的将茶盏砸在地上!

    孔宏宁是第六十代衍圣公孔承庆庶子,母亲乃是孔家一名丫鬟,被看中后幸了一次便有了身孕,随后产下此子。

    庶出子嗣地位在封建时代极其低下,也就比家仆强那么一点罢了,尤其是公侯这样的高门显第更是如此,孔宏宁降生之后自然也不会被重视,等到在家族私学里启蒙之后,也没见有什么读书天赋,便被扔到了家族经营的产业里面成了伙计。

    谁也没想到,读书才能一般般的孔宏宁竟然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经商天赋,短短几年间就崭露头角,成为孔家名下一家酒楼的账房,十八岁便成了酒楼掌柜,二十五岁已然成为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宏绪倚重的大掌柜!

    要知道孔家在历朝历代地位都极其尊崇,毕竟天下读书人都是儒家弟子,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孔子的后世弟子,皇室要笼络天下读书人,自然会对孔家示恩,一直到宋仁宗册封孔家当代家主孔宗愿,也就是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为衍圣公之后,孔门权势达到顶峰,曲阜更是俨然成为天下儒生的圣地!

    曲阜是文圣庙宇之所在,历代衍圣公也多担任曲阜县令之职,但是曲阜终究不是孔家的封地,更不是独立王国,而孔家家大业大,光靠朝廷时有时无的俸禄,还有族人的接济肯定是远远不够。

    无法节流便要开源,于是孔家便如同当世绝大多数的豪族一样,家族经营产业,而且规模奇大无比!

    当然,以孔家的实力,在没有什么官场中人为难作祟的情况下,这生意想要不坐大都不太可能。

    如今孔家涉及到了产业包括粮食、布匹、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另外还经营着酒楼、客栈、艺馆等等,甚至在济宁府、济南府还有两座矿产在孔家名下!

    家业之大,富可敌国!

    曲阜在山东,山东便是文教之省,王守仁兴学天下,连南直隶都动了,却还没动山东,儒家在山东的势力可想而知。

    通州铁路出现之后,孔宏宁身为孔家四大掌柜之一亲自去了一趟通州,然后自然而然便被铁路运输巨大的便捷性和速度给深深震撼了,那一列列奔驰在通州铁路上的钢铁巨兽,完完全全颠覆了他对于商业运输的固有认知。

    毕竟是商道奇才,孔宏宁立即察觉到了铁路对于商道的改变将会是翻天覆地式的,所以他立即沟通官场,想要对朝廷施加压力,以最快的速度贯通两京铁路,然后以山东为基点辐射铁路圈。

    然而他左等右等,等了半年,等到北京到天津卫通车了,两京铁路还连个影子都没有,就在他心烦意燥的时候,朝廷传来了消息。

    嘉靖天子为了彻底消除草原隐患,不但在草原筑城十座,还要先修建连通十城与北京的铁路,至于两京铁路,那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

    遥遥无期!

    这样的消息对于孔宏宁而言基本上和晴天霹雳没什么两样,明明知道铁路运输必然会改变商业模式,却只能眼巴巴瞪着赤红的双眼无可奈何。

    旋即朝廷再下旨意,民间可以自行建造铁路,一旦建成,通州验收完成之后可以向民间售卖火车头,并且铁路十五年内的收益全归建造铁路之豪族。

    任何一位精明的商人都能从皇帝的旨意当中嗅到阴谋的味道,甚至这都算不上阴谋,该算是阳谋才对!

    火车的便利性天下人都看到了,现在皇室明白告诉你民间可以修建铁路,皇室不问也别指望皇室或者朝廷拨银子,那是不可能的,民间商贾爱修不修。

    嘉靖帝登基以来,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去通州和天津卫,铁路对于皇帝而言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他不急。

    但是商贾豪族急啊,很快孔宏宁就盘算出了成本得失。

    如果孔家出资修建一段铁路,从济南到曲阜差不多三百里,按照一里铁路需要一万两白银的预算,那么三百里就需要三百万!

    以孔家的财力,自然能拿得出来这三百万两,但是可能吗?

    三百万两白银抛出去,那对于孔家而言就算不是元气大伤,至少也是伤筋动骨,就连孔宏宁自己也知道,他如果提出这样的方案,必然会被家主侄子孔闻韶骂个狗血喷头。

    要孔家出三百万两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折个中再拐个弯,比如拿个一百万两倒不是没有可能,于是孔宏宁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孔闻韶出资一百万两,再接着孔宏宁出马召集几位济宁和济南的大商,再次口若悬河,甚至加上威逼利诱,最终说动五家豪绅参与修建济南到曲阜的铁路!

    想要在十五年来收回铁路建设成本,那几乎是痴人说梦,孔宏宁很清楚,光靠买票来收取成本,十五年内能收回一成最多两成就算是顶了天了。

    但是任何有远见的商人都不可能短视,他们知道皇帝之所以吃定了天下商贾,其根本就在于皇帝自己也知道有了火车,那么节省的人力成本、粮食成本以及消耗掉的各种成本,都堪称巨量!

    而这些成本就算不足以让孔家在十五年内收回全部的铁路建设成本,也绝对相差无几,那么十五年之后呢?

    十五年之后必然是大赚特赚!甚至于只要铁路线能贯通更多区域,那么孔家凭借官场优势,还必然能将产业的触角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这就是孔家的自信,官场、士族、豪绅乃至勋贵、宗亲,在这大明,就算皇室都得给孔家三分面子,更何况其他!

    严格来说,孔宏宁的想法并不算错,这是属于孔家的荣耀,天下间,千年以降独一无二的荣耀。

    五姓八望、所谓的千年门阀如今在何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罢了。

    一切落实,接下来自然便是购买铁轨和招募劳工,山东境内便有两座新建的大铁厂,而且还有三座正在修建,铁轨需求量很大,因为有远见的商人何止孔宏宁一个,山东境内大大小小上百豪绅巨商已然投入到了兴建铁路运动当中!

 第423章 十条人命

    山东境内大铁厂和小作坊几乎是日天日夜赶工锻造铁轨,不存在偷工减料和假冒伪劣,因为这是基本常识。

    不按照通州出来的什么工程师要求打造的铁轨就算铺到铁路上最后也通不过验收,就算侥幸验收通过,这铁轨是要跑火车的,假冒伪劣?那是跟自己过不去。

    孔宏宁通过孔家的势力拿到了一座铁厂所有生产的铁轨,正在兴建还没有投产的也拿下了一座,至于皇帝建议自己建铁厂,呵呵,玩不起也没精力和时间。

    至于招募劳工,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更不缺穷苦人,给他们三瓜两枣,再管一顿饭,这天底下愿意出苦力干活的人多了去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孔家招工的告示一出,农闲时节报名做工的百姓多到数不过来。

    天子兴建大铁厂,修官道、开矿承包,制盐承包等等工程都对劳工的工钱进行限定,最低每月不能低于一两五,否则就会面临重罚!

    但是民间自主造铁路招劳工,自然无需遵守这样的规定,资本家的嘴脸就是压榨,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才是资本的本色。

    三千劳工如同忙忙碌碌的蚂蚁,夯实地基、铺垫木、运送铁轨、铺铁轨……

    待遇则是每天中午一顿没有什么荤腥的饱饭,然后每月一两银子,就这他么还是因为五钱银子招不到人,八钱银子招人不够,最后才定下的价格。

    如今的山东大地上随处可见都是劳工铺铁路的身影,劳动人民用他们辛勤的汗水为资本家铺设出了一段又一段的铁路。

    不存在什么工伤甚至工亡,甚至于劳工自己都没把什么伤亡当回事,真要出了什么事,也只怪自己的命不好,有点良心的豪绅遇到这种事还能给点银子或者抚恤,至于丧良心的,谁他么管后面的事。

    自己不当回事,资本家不当回事,官府自然也不会当回事,甚至于那些充斥于民间的天眼成员也不会当回事,民不举官不究嘛,习惯了就好。

    朱厚炜在民间确实有爱民如子,一代圣君的好名声,可民间自己都不当回事的事自然也不可能传到他的耳朵里面,除非是大事!

    大事出了!

    出事的原因很简单,农民之所以称之为农民,是因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务农,是耕作!

    有农闲就有农忙,不过劳工当中失地农民不在少数,就算没失地的,家里面也就几块薄田罢了,所以农忙对于劳工而言,真正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除了劳作之外还有祭!

    祭祀!祭奠祖宗!这是华夏民族百姓的信仰!

    而祭奠不仅仅只是缅怀先人,还包括念想,比如求个发财,比如保佑家人平安,保佑明年风调雨顺等等。

    寄托的是百姓最朴素的念想!

    清明祭奠,冬至祭祖祭天,又是一年冬至。

    冬至本身就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没有厚实棉衣穿的劳工尽管干的是体力活,可依旧在瑟瑟寒风当中被冻的发抖,甚至不少都直接被冻伤。

    到了冬至这一天,超过九成的劳工没上工地,几乎都窝在家里面准备祭祀,于是工程直接陷入停滞。

    冬至过后,劳工们顶着寒风继续上工,然而因为昨日停工导致充当监工的家丁们被家主狠狠训斥了一顿,这股怒火如何发泄,自然发泄到了劳工的头上。

    身为豪门家丁,往日里作威作福都是惯了的,因为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