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166章

大明征服者-第166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除天眼,怎么废?废没废谁知道?这是暗谍!

    皇帝也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将暗谍放到明面上,这样的组织成立之初到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估计只有天眼自己知道,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将侦缉到的情报,诸如官员的贪赃不法事源源不断的汇报给皇帝。

    皇帝要对某位官员甚至某批官员动手,只需要将天眼侦查到了黑材料扔出来,谁都没得跑,到时候皇帝不承认这是天眼得来的情报,你咬他?

    嘉靖天子的脸皮之厚,杨一清就算翻遍史书都找不到任何一位君王能与之匹敌者,说白了,这位皇帝就是为达目的,根本不计较自己的名声,什么昏君、暴君,人家通通不在意,还在乎脸皮?

    杨一清心里沉叹,皇帝跟他玩无耻秀下限,他还能如何?只能郁闷道:“陛下能裁撤天眼,足见陛下圣明,只是君无戏言,老臣斗胆,还望陛下能说到做到。”

    “那是自然。”朱厚炜笑道:“大伴。”

    “陛下。”木头桩子似的任兴连忙回应。

    “东厂存在确实不太合理,朕当裁撤之,大伴身为东厂提督,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废除东厂,东厂番子全部整饬入城外天策军大营,独编一营,名为番营,集训半年,半年后安排番营宿卫皇城!”

    “遵旨!”

    太宗皇帝创建,传承一百三十余年的特务机构终于在嘉靖朝谢幕。

    朱厚炜废了东厂跟崇祯被忽悠,等于是自断左膀右臂不是一个概念,他是真的觉得东厂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大明自英宗皇帝之后,数代皇帝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度都弱的可怜,所以他们不自觉的去依赖番子或者锦衣卫,完成对官场的威慑。

    可现在嘉靖帝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他掌控天下军队,只需一声令下,数十万军队就能以他的意志去征战沙场或者调转枪口对付天下官吏!

    东厂番子的战斗力和新军比起来连个弱鸡都算不上,其侦查能力也不是东厂的主营业务,属于可有可无。

    东厂那么凶神恶煞,完全是因为他们憎恨文官,因为身体残缺,对于看不起他们,眼神中总是若有若无充斥着不屑的文官,天然的充满了仇恨值。

    所以番子对官员下手从来不会手软,逮住机会甚至能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不在乎手段,因为手段再狠再毒辣,有被皇帝宠信的提督在,他们就是百无禁忌!

    于是东厂只要一坐大,官场就会刮起白色恐怖之风,王振、刘谨、魏忠贤莫不如是。

    杨一清舒缓了一口气,裁撤东厂和天眼不是一回事,至少东厂是明面上的,东厂存在不存在,官场能分辨的出来,这可不是皇帝随口一说就能不兑现的。

    至于东厂番子成立番营,进而宿卫皇城那就更无所谓了,现在大明军事由皇帝完全掌控,外朝想要插足都没地方下脚,那么皇帝要弄什么军队什么营,外朝也懒得管那么多,当然也管不了。

    现在还剩下一个锦衣卫!

    其实杨一清自己也清楚,皇帝之所以能这么痛快的废了东厂,其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至于锦衣卫。

    锦衣卫如今的指挥使是燕天元。

    燕天元之所以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迎娶从小有婚约在身却沦落风尘的蒋静恬,是皇帝和群臣博弈的结果,而最终的结果是燕天元上位,两方都满意。

    至于外朝会不会拿蒋静恬的出身说事,那其实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是逼燕天元死心塌地的给皇帝当鹰犬!

    而如今燕天元毕竟是官宦之后,与文官还存了一点香火情在,自然不会对外朝官员下手太狠。

    事实上自燕天元接手锦衣卫之后,也显得极其没有存在感,锦衣卫最后一次下狠手,还是扬州官场,那时候的锦衣卫指挥使是钱宁。

    自燕天元接手锦衣卫之后,满京城的官员就感受到了锦衣卫几乎没了存在感,也不是没存在感,而是可以说几乎销声匿迹了。

    “锦衣卫几年后会裁撤,这段时间朕还有用的着锦衣卫的地方。”

    杨一清肃然道:“陛下说的是锦衣卫在清查土地和隐户?”

    朱厚炜眉头一皱,清丈田亩和查实隐户,这事太大,属于典型的想瞒都瞒不住的类型,所以外朝知道并不奇怪。

    但是外朝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提及过,现在杨一清突然提及,难不成是想跟他摊牌?

    “杨爱卿觉得朕做的不对?”

    杨一清摇头,如果说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陷入死循环无解的弊政,那么隐户和隐地就是衍生出来的两大恶疾。

    以外朝对嘉靖天子的了解,他迟早有一天会清查隐户和清丈田亩,却没想到皇帝那么急迫。

    “臣斗胆问一下陛下,陛下让锦衣卫查实之后当如何?”

    “隐户也好隐田也罢,说白了都是对大明社稷利益的侵占,朕不打算激化皇室与利益阶层之间的矛盾,但是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明的利益受损……”

    正话反话都被皇帝说了,说了等于没说……

 第381章 赐死

    杨一清和梁储两人晕晕乎乎的离开了御书房,今日皇帝召见,官制被改了个面目全非,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去跟外朝交代,好在东厂没了,天眼……估且算没了……

    手中的两本册子沉甸甸的,一本书是《治安管理条例》,一本是《官制改革意见草拟》……

    武定侯郭勋依旧跪在那,杨一清却没了置其于死地的心情,区区一个就算不死也注定失势的勋贵罢了,和他将要面对的事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官场将要地震,这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在皇帝的绝对意志推动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谁都无法准确预料,但是杨一清可以肯定的是他自己,必然是站在风口浪尖遭受冲击最大的一个人。

    谁让他是首辅,谁让他身为官场领袖却没有和皇帝抗争到底!

    没来由的杨一清开始怀念起了杨廷和,至于梁储则是满脸的庆幸……

    想当初要是他以次辅之位暂代首辅之职,那么今日杨一清将要面对的局面就该他来承受,只是不知道他这颗心,能否经的起这样的巨震。

    回到内阁值房,杨一清略显疲惫的吩咐属官道:“让诸位阁老还有王尚书、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光禄寺卿……来见本辅,对了,把谢尚书也请来。”

    “让郭勋回去和家人团聚,三日内自裁。”朱厚炜冷冷的下令,郭勋必须要死,让其自尽等于是保全了勋贵的最后一点脸面。

    小太监领命而去,不久后内阁炸锅!

    “荒唐!荒唐!荒唐至极!”王琼气的吹胡子瞪眼,尽管皇帝给了他*****外加国防部长的名头,可终究还是让其出离的愤怒。

    “身为内阁辅臣,尔等不思劝谏君王,只会对皇帝唯唯诺诺,眼睁睁看着君王一意孤行,大明要尔等重臣又有何用!”

    杨一清拍了拍两本册子,冷笑道:“今上是什么性子还需要本辅多说?官制大改可以说今上早就拿定了主意,吾等臣工在今上看来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严格执行,何来商榷的余地!”

    王琼冷哼道:“陛下雄心勃勃,想要开创大明万代盛世,整饬税政开辟财源,整编军伍是为强军,这些老臣皆能理解,可吾倒是想问问官制如此改动有何必要!”

    鸿泸寺卿冷声道:“王尚书此言于某不谋而合,就拿这外交部而言,与鸿泸寺何异,既然没有半点区别,难道所谓的改革官制就是为了换个名字?简直岂有此理。”

    “六部制传承千年,岂有说废就废的道理,天子这让天下人如何适从!”

    杨一清摇头道:“王尚书有些小题大做了,天子监国至今的所作所为,什么时候做过无用功,如今大明的国力、财力、军力早已经远迈前朝,一些弊政也确实已消弭于无形。

    就拿屯兵来说,屯于浙江的十几处卫所,兵力数万之雄,然而小小倭寇却屡屡袭扰浙江沿海,卫所屯兵剿杀倭寇,却屡遭杀伤。

    陛下裁撤浙江卫所,成立浙江军区,今年三月,五百倭寇登陆台州,军区新军数百里转进迅猛如风,一举将这伙倭寇灭杀,护翼台州百姓安全。

    还有盐政,商税,本辅也知道今上对商税下手必然侵犯到士绅阶层之利益,然而国库为之丰盈,大明再无财政之忧,难道诸位敢说以前的商税税政不是弊政?

    嘉靖朝以前,满朝诸公何曾想过孔明灯能载人上天,可曾想过铁皮车能在大地上奔驰?不曾!

    这说明什么?说明今上说过的那些话是对的!那么今上这次铁了心的要进行官制改革,其中蕴藏什么样的深意,诸公难道没有想想?”

    “不难猜。”谢迁笑道:“陛下要的是权力分摊,让各有司各司其职,而不是总揽,如此一来杜绝了官场上的相互扯皮,出了什么事,要办什么事都能找到相应的官员,官员想要避责推诿,以后只怕难了。”

    王琼不屑道:“兵部改制,武选司为军官处,武库司为军工处,这除了换个名字以外有何区别!”

    谢迁笑道:“王尚书还看不出来吗?陛下这次就是要将民政、军政和财政还是司法彻底分开,改兵部改的就是军政,改刑部就是改的司法,以后改户部自然便是民政和财政,今上在其中筹谋极深,首辅就算反对也对抗不了天子意志,这才是关键!

    我等身为臣子,当明天子得失,矫正君王施政之不足,而不是觉得不合适就全力去反对,这次官制改革,在本官看来,表面上这些被改的衙门只是换了名字,可是否有深意,满朝上下只能静观其变,左右没有伤及官制根本,故而本官以为当顺应之。”

    王琼露出思索的神色。

    “那言官呢?”一直没有吭声的左都御史陆完开口,本就脾气不太好的陆完,此刻满眼都是煞气。

    陆完这一问,顿时能感觉到尴尬的气氛溢满了值房。

    如果说嘉靖朝的言官早已经名存实亡,那绝对是一点都不带错的,只不过名存实亡至少还有个名,但是现在呢?

    都察院没了,六科十三道的言官没了!

    都察院的权势何等显赫,所属的言官上弹君王,下劾官员,闲来没事的时候还能喷喷空气,现在好了,所有的部门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只有言官一刀切?

    历朝历代,言官都没受过这么大的屈辱!

    检察院?那是什么?起诉犯了刑事案件的犯人最后还交给法院审理,敢情检察院就是个跑腿的?

    嘉靖帝就算不待见言官,不待见都察院,也不带这么恶心人的!

    “陆阁老还有必要纠缠此事吗?”

    “首辅大人这是要和稀泥?”

    杨一清苦笑道:“陆阁老误会本辅的意思了,其实诸位也都看得出来,今上不是不喜欢言官,而是不喜欢言官的风闻奏事之权。

    今上曾经说过,他不惧官员贪腐,只要没有超过底线,他能不追责就不追责,他恨不作为的官员比贪腐之官更甚!

    言官风闻奏事,最喜攻讦,今上自是深恶痛绝!”

 第382章 风声

    “风闻奏事难道就一定是错的。”陆完冷哼道:“宋仁宗提出风闻奏事,是为了广辟言路,是为了让言官不用惧怕因奏事弹劾而获罪,故而宋廷才有了仁宗盛事!”

    但凡不是言官之官员就没一个喜欢言官的,哪怕自己以前做过言官也是一样,因为言官的职责就是弹劾,满朝的大臣谁没被弹劾过?

    风闻奏事,无需担责,固然是对言官的保护,但同样也是放任,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言官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进而疯狂攀咬,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咬没咬,没咬就是失职!

    “言官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开言路,纠察不法,让天下官员警省自身,然而很显然,今上有更多的途径知道天下事,所以今上不需要言官,陆阁老说的意思,本辅心知肚明,但是没用,今上独断专行,根本不以臣下意志而转移,想要说服今上,殊无可能……”

    值房内因为杨一清这句话而陷入死寂,众官很悲催的发现一个他们一直有意识去忽视,却真实存在的事实。

    嘉靖帝独断专行,满朝的大臣竟然还无可奈何!

    要知道这种现象在太宗皇帝之后就没出现过,想想看,历经千辛万苦才登入朝堂的官员谁不是人杰,他们会斗不过长于深宫的天子?

    笑话!

    只可惜笑话一点都不好笑,至少在嘉靖朝可笑的肯定不是皇帝,满朝经历过正德皇帝到嘉靖帝这几年间权力交替的官员,赫然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自嘉靖一上位的那个时候起,皇帝的施政路线就清晰的一塌糊涂,控制财权,摆脱皇家对朝廷的依赖,让皇帝想干任何事都不受外朝掣肘!

    有了银子腰杆子就硬,有银子皇帝就可以放开手,毫无顾忌的根据自己的理念去改变天下!

    嘉靖帝改变天下的路线很明确,他不在乎宗室、官场、士绅和勋贵这些本来和他利益相当的群体,他在乎的只有银子!

    于是皇帝通过种种手段让自己有了银子,有了银子之后悍然褫夺了军队,然后反过来用军队对朝廷施压!

    这其中的一切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极其凶险,满朝的大臣自大惯了,在一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也没意识到皇帝隐藏的野心,等意识到的时候,想要反压,已然迟了。

    短短三年时间,嘉靖帝凭借一己之力让大明让整个天下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蜕变,也正是这种蜕变,让满朝官员终于发现嘉靖帝真正看中的是什么!

    不是银子,银子只是嘉靖帝去实现自己施政目标的工具,所以嘉靖帝挥金如土,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两银子扔出去的时候连眉头都不带皱的。

    嘉靖帝的心里面装的是军队和百姓!

    在读书人的眼里,武人是厮杀汉,是贼配军,是导致社稷不稳,国家动荡的潜在威胁,所以他们看不起武人,想方设法的去限制武人。

    至于百姓……

    那不过就是泥腿子罢了,是可以随意盘剥、酷虐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