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144章

大明征服者-第144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上的牧民是杀不完的。”兵部侍郎钱睿叹息道:“战王领军出关,试图一举将草原牧民尽数捕杀或者俘虏入关,且不说能不能真的绝灭草原,就算能,以后呢?

    刚才几位大人说了,驻军于草原,要不了几年就会兵备松弛,甚至我大明的兵最后都成了牧民……

    因此长期驻军于草原,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根本不现实,还有就是筑城,草原地广人稀,想要在这般辽阔的疆域上筑城,要筑几座?

    就算筑城,草原不事农耕,若是光驻军,那么粮食辎重全都有赖中原支撑,每年耗费的银子不会低于一千万两,银子何来……”

    等到钱睿一番分析说完,朱厚炜开口道:“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之大患,不解决掉他们,我大明身边就如同一直潜伏着一头随时都能恢复雄风的猛虎。

    杀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杀的再狠,过不了几十年,还是会有新的强大部族诞生,生生不息,恶性循环……

    想要彻底解决草原边患,实行一种办法很显然并不可行,所以得要数管齐下。

    而在这之前,朕想问问列位臣工,草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原之患,为何草原一旦诞生出强大的部族,就必然会南下寇边!”

    杨一清肃然道:“回禀陛下,草原苦寒,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一旦遇到天灾,牧民更是会损失惨重,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他们便只能觊觎中原,用抢掠的方式来为自己续命。

    另外,游牧民族本身就嗜杀,他们将狼当做自己的图腾,骨子里面也充斥着狼性,他们崇尚以武力解决问题,所以各部族之间才会接连不断的攻伐,直至完成一统,诞生出一个全新的强大的部族。”

    朱厚炜笑道:“杨爱卿说的这些倒也中肯,所以在朕看来,想要消除边患就要从这两点出手,第一是要让草原的百姓有生路,而不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劫掠。

    只要草原上的百姓有了生路,他们也就无需抱团取暖,为了形成强大战力而相互攻伐。

    其二,要不断削弱草原部族力量,至少也要让他们无法形成一个大的部落,从而有实力而滋生出野心。

    诸位臣工刚才说的那些,朕听的分明,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此无需多言。

    朕的对策也算是集思广益,其一,筑城!

    在草原上筑造城池不算难事,难的还是如何养城,城池存在的意义不单单只是为了防御,更不仅仅只是要驻军,而是如何将之合理利用,让草原百姓对各城产生依赖,甚至将之视之为圣地。

    草原上最富裕的资源是牲畜,最缺乏的资源是粮食、果蔬乃至生铁等等。

    如果朕允许草原城池自由贸易,让城池里面有充足的粮食和蔬果供应,那么会如何?”

    杨一清皱眉问道:“陛下打算在何处筑城,如何保证粮食供应?要知道南方的粮食输送到北方,这一路上的靡费甚巨,更不用说运往草原,只怕十石粮食从京城出发,运送到草原城池之后,恐怕最后剩下来的已经不足两石,商贾逐利,如何会做亏本买卖,那么为了保证利润,他们一定会大幅度提升粮价,时间短还可以,时间长了,牧民是否会不满,甚至无力购买?”

    一番话说的满朝大臣纷纷点头应和,在他们看来,皇帝的想法实在是有那么点太过于想当然了。

    朱厚炜淡笑道:“朕打算在草原上建造城池十座!每座城池内驻军三千,派遣流官治理牧民民政,至于如何保证粮食供应,这个朕自有办法,而且粮价朕会限定。

    诸位臣工也无需担心,限定了粮价,就没有商人会愿意和草原做生意,相反,朕会让他们有利可图,进而趋之若鹜。”

    众臣自是不信,不过天子在金殿上如此堂而皇之的说了,他们也不好反驳,就全当个笑话来听了。

    朱厚炜当然不是在空口说白话,他的底气就是蒸汽机!

    蒸汽机已经被成功研发,存在的难题或者说瑕疵一两年内就会被攻克,届时向草原各城铺设铁轨,一次性转运数十上百万斤粮食轻而易举。

    当然,这需要时间,不过筑造城池本身也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朱厚照已经用他手里的战刀给他赢过来了。

    不过现在和群臣说这些无异于天方夜谭,朱厚炜也懒得废这口水。

    “翟爱卿。”

    翟銮应声而出。

    “草原筑城的事,朕便交给工部去办,选址何处,如何筑造,朕会派几十个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给你,至于筑城的银子从户部支取,不得征发徭役。”

    杨一清眼前一黑,险些晕过去……

    户部出银子筑城?

    还不能征徭役?

    这得花多少银子?简直难以想象!

    嘉靖帝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他有考虑过户部的承受能力?

    户部现在确实不差钱,有每年盐政的五百万两,有收的土地税和人头税差不多也有四五百万两,再加上今年征收的商税,保守估计,户部每年的进账至少超过两千万两!

    可以说有明一朝,户部就没他么这么富裕过,以前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现在呢?

    户部能有什么支出?

    大头军费已经被皇帝包圆了,剩下的大头无非就是官员的俸禄!

    就算嘉靖帝大幅度提升了官员俸禄,可算起来,每年的俸禄支出也就五百万两罢了!

 第331章 本份

    皇帝的话已经出口,至少在这金殿之上断无收回的道理,杨一清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据理力争,更何况他还未必多有理,不过让户部这么干干脆脆的拿银子,那也是不可能的,只待朝会结束之后再议不晚。

    与杨一清满肚子的郁闷不同,此时金殿上最高兴的当属翟銮。

    他是内阁辅臣不假,然而地位不高,属于无足轻重的存在,他最主要的职责还是兼任的工部尚书。

    然而嘉靖朝那么多大工程,工部却连汤水都没喝到,身为工部尚书,翟銮的压力可见有多大。

    现在好了,天子直接将草原筑城,而且一筑就是十座这样的超级大工程交给了工部,多了不敢说,三年内工部都不愁没事可干!

    如此一来,他这个工部尚书也算是给下属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至于如何在草原筑城,会有哪些困难,不得使用徭役的前提下,如何征发匠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还轮不到他这个工部尚书来操心。

    筑城、通车、贸易、流官、震慑、削弱草原部族力量,这些手段就是朱厚炜对付草原的一系列手段。

    只要完全按照他的设想去办成这些事,朱厚炜完全不相信,草原还能翻的起什么大浪。

    草原的事拿在大朝上面来说,无非就是给满朝官员通个气,真正要谈还是得去御书房,和几位重臣谈妥了,再由他们去实施,这才是如今大明政治的现状。

    大朝结束后,超过九成的官员离开金殿,各自回衙门办公,留下来准备继续骚扰皇帝的除了内阁六位辅臣外,还有吏部尚书谢迁,兵部尚书王琼,一共八个。

    王琼是真的已经心灰意冷,再加上在朝会上丢了脸,已然不打算继续干这没啥干头的兵部尚书,所以留下来是打算摘帽子的。

    至于谢迁,如今已经六十五了,自成化十一年高中状元之后便迈入了仕途,此生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属于纯粹的四朝元老。

    正德年间,宠信宦官刘谨,而号称三贤相的谢迁、刘健、李东阳合力想要置刘谨于死地,最后却在天子的绝对意志下,落了个惨淡收场,只剩下李东阳一个在官场上和刘谨勉力周旋。

    刘谨伏诛后,朝廷征召谢迁还朝,然而谢迁以老病为由拒绝,嘉靖元年八月,朱厚炜亲自下诏书命其还朝,谢迁无奈,只能收拾行装返回京城。

    按照谢迁的资历,就算让他入阁取代杨廷和成为首辅,那都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彼时的内阁已是人满为患,而且杨廷和也很得嘉靖帝看中,于是朱厚炜便任命谢迁为吏部天官,至于廷推,那就是个形式。

    谢迁也知道嘉靖帝和他伺候过的前三位帝王完全不同,这就是位极其有主见,有自己抱负,并且为了自己理念坚定不移前行的雄主,伺候这样的雄主,你需要做的就是本份。

    你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有属于你的施政纲领,但是不能和皇帝的想法背道而驰,否则就是错的,对的也是错的。

    吏部掌控天下文官的升迁、免职、考功、京察等等,这些就是吏部的本份,也是谢迁该做的事。

    嘉靖帝恨贪污腐化,属于大贪必惩,小贪看情况那种,皇帝的手里掌控着不知道多少官员的黑材料,可以随时随地用光明正大的理由来罢黜官员。

    考功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京察的其中一项职能便是核查官员的贪腐,皇帝能够随时用贪污的名头把官员干掉,而吏部却一无所知?

    那便是失职!

    所以当谢迁成为吏部尚书之后,加大了对贪腐的审查力度,一年不到的时间,已有超过百名官员因为贪污数额较大而被革职!

    朝野上下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怨声载道,不说人人自危,可至少也对谢迁执吏政的方式大感不满。

    谢迁也会来御书房,倒确实让朱厚炜有些奇怪,难道是为了向草原派遣流官的事?

    这未免也太有些操之过急了吧。

    八位重臣见了礼被赐座,朱厚炜淡笑道:“诸位爱卿此番可是要和朕谈草原之事?”

    王琼刚待说话,便听到杨一清开口道:“陛下要在草原筑城十座,臣别的不想问,只想问问陛下,这筑城的银子……”

    “户部缺银子吗?”朱厚炜反问道。

    “这……”杨一清一窒道:“户部财政如今是从未有过的宽裕,可筑城耗费甚巨,户部难以独力承担……”

    话里面的意思很简单,筑城可以,但这银子,皇帝你也得掏,而且至少得掏一半。

    谁让皇帝您有银子捏。

    “翟爱卿。”

    “臣在。”

    “翟爱卿兼领工部,筑城既然由工部负责,那么翟爱卿可考虑过一座新城筑造大致需要多少银子?”

    翟銮略加思索后说道:“城池有大有小,城墙有高有矮,如果是在中原建造一座如同湖州那样的城池,光圈土筑城墙的话,花费的银子不会超过五十万两,可要是建造如两京这样的雄城,最少也需要百万两以上,这还是征徭役的情况。

    但是草原不是中原,想要在草原上筑造城池,首先是人力,然后是筑城材料的运输等等,估计至少得要翻一两倍。

    陛下要想在草原筑雄城十座的话,按老臣的估计,至少要雇佣十万民夫,历时最少三五年,十城耗费的银子不会低于一千五百万两!”

    “一千五百万两……”朱厚炜笑道:“就算两千万两好了,如今户部每年结余下来的银子都不止一千万两吧,按照三年筑城的时间算,一年也就要户部掏六百万两,很困难吗?”

    杨一清摇头道:“户部是有结余,但是这天下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旱灾、蝗灾、黄河水患等等,一旦遇到户部就要拿银子,陛下,户部虽然宽裕了些,可也不能寅吃卯粮,得要未雨绸缪啊。”

    朱厚炜最烦的就是和户部打交道,别管是谁做到户部的位子上面,都会变的斤斤计较,烦不胜烦……

 第332章 藏富于民

    “陛下您每年有盐政的两千万两银子,有矿税的银子,有钱庄还有那么多的产业,每年保守估算,内库的收入也不会低于四千万两……”

    朱厚炜笑道:“杨爱卿只看到朕的内帑日进斗金,却没想过朕花银子的地方更多,兴学建校、修建船厂、铁厂、打造战船,编练水师还有养军之费……这些银子花起来就跟流水没什么两样,朕也是入不敷出啊。”

    入不敷出?杨一清无语,皇帝的嘴脸又一次刷新了他认知的下限。

    扯淡实在没太大意思,杨一清已经没心情和皇帝扯皮,他来觐见是要皇帝分担建城用度的,可不是来这里扯闲篇的。

    “陛下,老臣交个底,陛下要建城,老臣不反对,但是户部每年最多只能拿出三百万两,拿三年,也就是九百万两,或者户部负责承建五座城池,陛下拿内库银子承建五座。”

    朱厚炜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在御桌上面,他知道要杨一清全掏几乎不可能。

    做生意讲究个无利不起早,至少朱厚炜自己是不太愿意做亏本买卖的。

    他兴天下学,天下会在十年之后源源不断的回报给他各行各业的人才。

    他斥巨资建铁厂,是因为这天底下需要用到钢铁的地方太多太多,多到再高的产量都肯定不够用的地步。

    建船厂是为了征服、殖民,是为了消除、转嫁掉国内的矛盾,同时开疆拓土,为大明占据几块新地盘,开辟出兄弟之国。

    而草原筑城,很显然是亏本买卖,筑造城池的目的是屯军,是建起坚固的防御堡垒,震慑和讨伐草原上可能会新兴崛起的部落。

    另外一个功效是贸易,朱厚炜能从贸易当中赚取不菲的利润,但是天底下的商人获取利益的机会只会更多。

    如果是在内地筑城,朱厚炜绝对不会让户部掏银子,因为在内地有利可图,比如房地产!

    他建一座城,在城内修建大量的民居和商铺,光是这两个就足以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草原不行。

    草原因为独特的地理特性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只能不断的放牧,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牧民不可能长时间的居住在城中,那样会断了他们的生活资源,所以商铺和民居可建,但肯定建不了多少,只能建一些来卖给行商,以及定点置业的商贾。

    杨一清的态度很坚决,朱厚炜甚至知道如果他执意让户部拿全部的银子,这家伙肯定多方推诿不落实,那么必然耽误筑城的进度,两三年能干完的事,估计五年也干不完。

    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财大气粗的好处了,于是朱厚炜摇头道:“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