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130章

大明征服者-第130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可能!

    更何况言官本身就是官卑权重,甚至在大明都有拿个侍郎都不换的说法,你一个知县一锤子下去就想跳到布政使?

    脑袋发热,做白日梦还差不多。

    杨慎不觉得自己会做白日梦,于是不解问道:“敢问陛下为何选中微臣。”

    朱厚炜想说,因为历史上你是大明第一才子,因为你是状元郎,因为你爹是杨廷和,因为搞定你就能让燕京大学兴办少不少读书人的阻力……

    “因为朕想看看皇兄选中的状元郎,能不能胜任这样的重任!”

    杨慎精神一震,似乎有一股豪情从胸腹间喷薄而出,本来打算推辞的话到了喉咙口都被生生咽了回去。

    “臣一定不负陛下信重!”

    “好!好!好!”朱厚炜大笑道:“朕不会看错人,更不会选错人,燕京大学有状元郎坐镇,朕便放心了。”

    杨慎此刻心里面油然升起一股以死报效君王的心态。

    “这是朕亲手拟定的办学章程。”朱厚炜让任兴将一本不算薄的册子递给杨慎,待杨慎双手接过之后说道:“朕每年会拨给燕京大学三十万两白银作为办学和研究之用,若是不够,杨卿只管来和朕要,只要合理,不管多少,朕绝不吝啬。”

    “臣明白。”杨慎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能臣干吏,那么遇到一位能够全力支持自己的君王,无疑会让他的干臣之路走的更加平坦。

    而且杨慎也算是看出来了,皇帝之所以把燕京大学开在国子监对面,还真的是有意为之,而且绝对不是想和国子监唱对台戏,他如此支持燕京大学,目的就是要狠狠压国子监一头,将燕京大学办成杂学圣地。

    否则凭什么给燕京大学每年三十万两银子,要知道国子监可没这待遇,国子监的上下官员也只是拿俸禄罢了,而所有的监生还要交束脩银子。

    可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不但免了束脩,而且还包吃住,甚至连书本、笔墨纸砚都是全免,别的不说,就光是这待遇就足以让国子监监生嫉妒的眼睛发红。

    要知道对于家境一般的监生来说,笔墨砚台也就算了,可纸绝对是一笔大消耗。

    这年头纸张可不便宜,很多学子练字都舍不得用纸,而是拿根树棍在粮食甚至土地上面练,有多艰苦,已是可见一斑……

    不过听说皇帝的通州工业区内有专门的造纸车间,还有专门的印刷厂、制笔造墨厂,还鼓捣出了什么铅笔?

    王守仁在南直隶兴学,前前后后建了上两千所乡学,而这些乡学的书本都是通州印刷厂印制而成,笔墨自然也是通州提供,值得一提的是听说通州的造纸厂改良了造纸术,不但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量,而且造出来的纸不但柔韧而且白皙……

    只可惜这纸市面上没的卖,皇帝也没赐予过臣下,因此杨慎并未见过。

    “杨祭酒觉得开办这燕京大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生源!”杨慎毫不犹豫的回答。

    朱厚炜笑道:“不错,就是生源,京城富户不少,达官显贵更是云集,真正供应不起孩子读书的百姓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因此免费学制不可能如贫苦地区那样具有吸引力。

    对于如今的大明百姓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走读书科举之路,那么自然要学四书读五经,能做一手的锦绣文章,可杂学?

    杂学学好了可以从商,可以从医,可以从匠等等,很显然不会具备太大的吸引力。

    不过这些朕早就想到了,也已经安排锦衣卫去民间搜罗,至少小学部的生源不会成问题,至于中学部……

    大明的读书人不在少数,科举无望,蹉跎岁月的学子也不少,选择合适年龄的读书人入中学部,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去学习经典和格物,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至于高学部,那些考了十几二十年都考不中秀才的童生就是生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已经不是科举,而是生存,是活下去,那么朕召集这类童生去学习一技之长,多个谋生的手段,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至于大学……那是数年之后的事,到时候朕自有章程。”

    “微臣明白了。”杨慎感叹道:“陛下睿智如渊如海,微臣感佩之至。”

    “去吧,生源朕会安排,爱卿只需要按部就班,按照册子上的办学宗旨去办,燕京大学终有一天会屹立在文坛之巅,成为大明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臣告退!”杨慎躬身而退。

 第299章 铁公鸡

    马慎怒砸御匾,被剥夺功名,遣送回乡,监生围堵宫门被警告之后,或许是感受到天子的绝对意志,终究没敢继续对抗,一场闹剧,终究还是以虎头蛇尾收了场。

    燕京大学新的牌匾挂上了门头,大学内的建设依旧在如火如荼般的进行,不久后便迎来的第一批学子。

    最让士林震撼的其实不是别的,而是谁都没想到燕京大学的祭酒竟然会是正德六年的状元郎,当今首辅的儿子,素有才名的杨慎!

    杨慎被皇帝简拔成为从四品祭酒,虽然也引起官场上的不满,但质疑和非议的声音倒也不算太大。

    原因很简单,杨慎可是状元,只要熬熬资历,终究有一天会成为大明的重臣,现在资历不足是不假,可那又如何?

    除了无事不喷的言官外,谁会闲的蛋疼去和未来的重臣甚至是辅臣过不去?

    更何况人家老爹可是首辅杨廷和,身为首辅的杨廷和就算不结党,可在朝外的学生、同年能少了,至于朝内唯首辅马首是瞻的更是不在少数,这本身就是天然的同盟,所谓的君子群而不党。

    有那么多的朝堂大佬不反对,就算有些不满甚至犯了眼红病的,也不值一提。

    于是杨慎连跳四级走马上任……

    同样为兴学事忙碌的王守仁此时已经身在湖南。

    而此时的王守仁正痛并快乐着……

    兴学南直隶的成功,有赖于被坑了一把的商贾们,然而当那一块块牌匾被送进家门,挂在门头上的时候,几乎所有捐了三所乡学的大商们都感觉到了什么叫值!

    甚至是值的不能再值!

    商贾们的地位低下,一直以来都是官府盘剥的对象,没有根基或者失了根基的商贾直接就是官员们眼里的肥肉,一口吞了不至于,可时不时拉出来放放血,最是常见不过。

    现在好了,有天子御笔‘积善之家’的牌匾挂在那,地方官府要是还想对商贾们索求无度,那就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是不是足够重了。

    当然,不是说这块牌匾就成了护身符,可以百无禁忌了,商道诸业想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官府的庇护和支持,要是四时短少了孝敬,就算官府不刻意刁难,光是恶心都能恶心死你。

    商人逐利,精明的很,自然不会去干蠢事,不过用区区一万多两银子买了一块御笔牌匾,确实是值的不能再值。

    庆幸之余便是遗憾,当初王巡学说过,捐学多的商贾有机会受到天子的接见,通州工业园的诸多新兴之物或许也会交给他们去售卖。

    当初听到这话的时候,众商贾大多数还是将信将疑的,不过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可谁能想到!

    天子竟然真的召见了,捐五所乡学以上的七家商贾,全都面见了圣颜,而且也确实都有新奇之物被代理!

    这等机遇当真是百年难得一遇,可就这么活生生的被他们给错过了,那些捐了一两所乡学的也就算了,可只要捐了三所以上,受了牌匾的商贾无不懊悔的捶胸顿足。

    机遇难求啊,至少对南直隶的商贾们来说是如此,可现在呢?

    王巡学到了湖南!

    湖南的商贾岂能不闻风而动!

    于是根本无需王守仁召集,巡学衙门的门槛都差点被踏破了。

    不过湖南商道不盛,真正有实力能捐五所以上乡学的也就十几家大商罢了,愿意捐三所混个牌匾的倒有不少。

    这倒不是说捐了三所就没实力捐五所,左右也就是几千两银子的事,咬咬牙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不过商人们岂能没有自己的算盘?

    天子此举很显然是为兴学造势,是给王守仁的绝对支持,南直隶就是天子竖立起来,做给天下商贾看的典型。

    以天子之睿智,他岂能不知道这事一出以后,天下间的商贾一定会跃跃欲试,毕竟哪个商贾不愿意花个两三万两银子就得到天子的接见,而且还能有皇家的生意可做。

    所以问都不用问,这一次想要得到天子接见,五所乡学肯定不够,十所必然是起步!

    等到王守仁办完了湖南学事换到下一个地方,比如湖北,估计十所都未必够看了。

    也就是说,对于湖南的商贾来说,这是一次花小代价就有机会获取大收益的机会,错过了这样的机会,就只能跟南直隶的商贾们一样去跳脚。

    “草民捐十所!”大商胡浩一拍胸脯,似乎是下定了决心。

    胡浩话音一落,顿时有几位身家和其差相仿佛的商贾纷纷跟进,要求捐十所乡学。

    王守仁没说话。

    “十所?”周博嘿嘿一笑道:“我捐二十所!”

    此言一出,王守仁也微微有些侧目。

    二十所乡学……按照一所乡学耗资四千两来算,二十所可就是八万两!

    湖南周家果然是财大气粗!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周家祖上出过三位进士,最高曾经官至英宗朝的一部侍郎,如今周家也有旁系子弟在朝为官,当前家学中还出了两位举人和十几名秀才。

    虽是商贾之家,可要说是书香门第倒也不差!

    也正是拥有这等雄厚背景,周家的生意做的极大,涉及到粮食、茶叶、当铺等等十几个行当,乃是湖南地界上名副其实的首富!

    “周秀才要捐二十所乡学?”

    周博也有秀才功名,不过这辈子也就只能是秀才了,为了挑起家族生意的重担,便放下了四书五经拿起了算盘……

    不过周博也确实是位经商奇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便让周家的资产多了三成,彻底坐稳了湖南首富的宝座。

    如果王守仁巡学天下第一站去的如果不是南直隶而是湖南的话,就算召集湖南商贾,周博就算给王守仁这个巡学使的面子来了,可最后捐的乡学也不会超过三所,甚至只有一所。

    因为这家伙不但在官场有背景有人脉,自身也是铁公鸡一个,你指望在铁公鸡身上拔毛?

    但是这位铁公鸡突然间一反常态,竟然要捐二十所乡学!

    于是所有的商贾尽皆傻眼,就连王守仁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第300章 乡学建疏

    “正是!”周博肃声应道,仿佛湖南商界出了名的铁公鸡不是他周博,而他周博就是那个为了响应天子大政,为了造福桑梓,不惜舍家破财的大善人!

    “善!”王守仁笑道:“诸位有所不知,天子日前派锦衣卫来给本官送了封密信,信中说了,本官在湖南兴学若是一如南直隶故事,那么陛下此番会在闲暇之余召见湖南境内捐学最多的三位大商,其余捐学较多之商,也会赐匾嘉奖!”

    众商等的就是这准信,现在王守仁把话已经放在这了,众商心里面自是有底。

    王守仁将众商的表情尽收眼底之后叹息道:“本官在南直隶兴乡学两千余,然对于南直隶而言,尚未铺设全境,这里面商贾们出力甚大,本官也不会将所有乡学筹建之事尽数交给商人,故而让巡学衙门的属官继续督促南直隶办学事,而本官则来了湖南……

    对于湖南如何布学,本官还是打算延用南直隶之法,先给湖南本土商贾们一个机会为天子为朝廷分忧的机会。

    诸位可知天子让本官巡学天下,要本官用多久的时间完成天下巡学事,要做到这一点,又要花多少银子?”

    众商摇了摇头。

    “五年,陛下给了本官五年的时间,而银子则需要万万两以上!”王守仁叹道:“诸位都知道,陛下将盐政实行承包制,每年从盐政的收入能达两千五百万两,可要是天下兴学由财政一力承担,这盐政的银子就得全部投入进去方可。

    身为大明之臣,自当为君王分忧,因此本官会找上你们,一来是为君王分忧,二来也是为了给诸位一个正名正身的机会。”

    “我等谢过王大人。”众商拱手。

    “要想将这乡学铺设湖南全境,差不多需要两千所,本官会主持千所乡学之筹建,后续的则会交给来日于各州设立的巡学衙门中的官员去办,届时还望诸位鼎力相助才是。”

    “岂敢,岂敢。”

    王守仁笑道:“既如此,本官也不矫情,诸位都是湖南本地大贾,自身出力乃是应有之义,不过力量终归有限,因此本官希望诸位大商能够发动本土众商,共同参与,哪怕那些财力一般之商,也可联合起来同建一所,人多力量大嘛,只要众志成城,这天下能有什么难办的事?”

    “王大人说的是……”众商再次回应,只不过王守仁这话听进去几分,估计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湖南和南直隶一样,但凡捐资修建乡学之商,皆可获得冠名权,比如周东家捐的这二十所乡学,皆可命名为周博乡学或者周氏乡学等等,如何命名,皆由诸位东家自专!”

    “我等明白。”众商纷纷点头,王守仁在南直隶兴学之事,众商都已经打听的清清楚楚,这冠名权,众商自然也知道。

    “既如此,本官也不多言,诸位东家这便去登记,将要捐学的数量和地址录好了,以后得闲,本官当在府城设宴,款待诸位捐学之盛情。”

    王守仁端起茶盏,众商会意,纷纷告退。

    等到众商离去,王守仁回到书房,展开奏章开始奋笔疾书。

    想当初王守仁被任命之后,是怀着空前壮志,想要以兴学之事来磨砺自身的圣人之道,然而只有身处其间,才知道当初的想法有多可笑。

    按照天子的规划,是要以乡学为基石,面对寻常穷苦百姓来开启民智,然而全大明有多少乡镇?

    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