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明征服者 >

第129章

大明征服者-第129章

小说: 大明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慎脸色一正,既然皇帝要考较他,那他要是不拿出一点真才实学出来,岂不是让天家轻视!

    “陛下以登基为名,让太后下懿旨召集天下藩王入京,此有违祖制,当然微臣并非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之人……

    可藩王出行和回归虽不如天子出行那般声势浩大,可是必然会对沿途百姓造成骚扰,此为弊。

    陛下在登基之后没有放诸王回藩,而且在登基之前便迁徙房山百姓建造王府,世人皆不明陛下之意,直至陛下要将藩王集于房山,这才大白于天下。

    大明藩政,乃是以朱家子孙镇守各域,护翼大明江山万世不移,若是藩内有不臣之民,藩府当可起兵剿之,此乃善。

    然自永乐帝之后,藩王手中无兵,镇封之政已是名存实亡,而滞于藩地之王残民害民之事多如牛毛,藩镇于大明已是恶疾无疑。

    陛下将诸王圈于房山,使天下各地再无藩镇之灾祸,此乃大善,只是……

    如此一来,陛下已是失信,君子无信而不立,况论天子乎?”

    朱厚炜也是够郁闷的,失信?

    他为了藩王封地上的百姓不被王室迫害,不惜背负骂名,不惜扛起苛待、勒索宗室的名声,现在倒好,到了人家嘴里倒成了失信……

    他失信了吗?确实失信了,至少对于藩王而言肯定是,但他为什么失信?

    难道是为了他自己?他难道喜欢看到数百藩王在京城晃悠给自己添堵?

    他难道为的不是百姓,为的不是这大明的江山!

    腐儒!古板!思维僵化……

    一瞬间朱厚炜就给这位大明第一才子打上了无数个贬义标签……

    “陛下失信乃是巧计,为的是大明江山与苍生,天下万民自是无可置疑,然而微臣觉得陛下还是太仁慈了……”

    朱厚炜心情略微好了一点问道:“何以见得?”

    “微臣觉得大明宗室太多,国朝不到两百年,天下间就已然有了数百藩王,若是两千年,王室数量岂非要破万?

    若是真到了那一天,即便以大明如今之财政,想要养活上万王室,只怕也不可能,也就是说宗室制度到了后世依旧要大改,否则必然会拖垮整个大明!

    陛下曾经说过,不愿意将麻烦留给后世子孙去解决,那么王室愈多越是拖累,陛下为何不解决?”

    朱厚炜微笑道:“状元郎的意思是大明实行汉代推恩令又或者是前宋王室制度?”

    “皆可,亦可另辟蹊径。”

    “如何另辟蹊径?”

    杨慎赫然道:“微臣尚未想过……”

    倒是够光棍,朱厚炜摇头道:“王室之弊,朕比天下任何都清楚,然而任何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状元郎可懂?”

    杨慎秒懂,惭愧道:“是微臣妄言了。”

    “朕不喜欢腐儒,更不喜欢清谈之臣,朕需要的是有能力的能臣,是能办实事的干臣,你父亲乃是大明首辅,算是一代名臣干吏,朕希望你能与你父亲一样做大明的肱骨之臣,而不是整日里只会抱着教条,有事没事只会拿祖制说事,不知变通的腐臣!”

    “微臣谨遵陛下教诲,为官之途,必然兢兢业业,不负大明,不负陛下。”

    “好,说说其它的想法。”

    “陛下让唐寅坐镇扬州负责盐税,让严嵩清查矿藏实行矿政,在各州府设立税司,制定税法,收取商税……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堪称石破天惊的大事,这样的大事换作任何一朝想要推行下去,恐怕都是难上加难,一个不好,甚至能让天下士绅、勋贵皆敌视于陛下,然而没有……

    陛下的手段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中就办成了几件大事,这些政策若是能长久推行,大明将永无财政之忧,富庶繁华也将不输前宋,而且也不会有前宋那么多的苛捐杂税。”

    朱厚炜笑了笑,有宋一朝确实富裕,不富裕的话也开不出那么高的官员工资,更支撑不起绵延两百多年的对外战争。

    前宋的银子哪来的?

    答案是税,不仅仅是商税,而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税,甚至连大粪都收税……

    商贾有银子交得起商税,而且交久了也就习惯了,但是落在小民头上的税多的骇人听闻,据统计,前宋因为滥征赋税导致的民间起义,多到每年都有几起。

    只不过前宋对外战争不怎么样,可当兵的毕竟久经考验,镇压民间起义几乎是手到擒来,前宋三百多年天下,能够形成规模,还被载入史册的大起义也就方腊起义罢了。

    梁山不算……

    对历史还算了解的朱厚炜怎么可能会犯苛待百姓,肥利益阶层那么低级的错误……

    前宋的名声不错,为何不错?是因为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里面,这个对待文人最友好的朝代,自然是读书人的天堂,那么文人极力去美化大宋,也就情有可原了。

    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没有大量士人阶层,皇帝也治理不了天下,所以历朝历代,皇帝都会笼络士绅阶层,然后刻意的去忽视民间的声音。

    动摇了利益集团的根本,皇帝连皇位都坐不稳,更是士绅阶层一直宣扬的核心!

    但是朱厚炜把这个核心当成了放屁!

    如果说是隋唐,那个时候的门阀制度根深蒂固,门阀之间的凝聚力更是强的一塌糊涂,皇帝想要对抗门阀,付出的代价简直难以想象。

    隋炀帝为了削弱门阀力量,开始三征高句丽,最后把大隋征没了……

    只不过唐亡之后,五代十国乱战开启,传承千年的门阀终于在祸乱天下的兵灾当中灰飞烟灭……

    自宋始,天底下的利益集团就集中在士绅和勋贵两个点上,然而勋贵集团本身就是依附于皇室的利益整体,朝廷昌盛,勋贵之门才能长盛不衰。

    而士绅集团虽然不是一盘散沙,可心根本不齐,各自的党派都有属于自己的利益诉求,想要达成自己的主张谋求自身的利益,他们只能一边想方设法限制皇权来增强自己的权力,另外一方面却又要依附于皇权,来排斥异己,打击政敌……

 第297章 人性

    “人性是矛盾的。”朱厚炜叹道:“不管是谁都有私心,但是又想要让别人以为自己没有私心,是多么的大公无私,朕的盐政、税政就是将这私心剥离出来,放在光天化日之下!

    满朝的大臣可以反对,天底下的勋贵也都可以反对,因为反对才是正常的,那么朕就问心!

    问问大明之臣,他们阻扰新政是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为了自己的私心是不是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损害大明的利益。

    新政的成效就摆在面前,大明的国库再无断银之忧,那些整日里满嘴仁义道德的所谓君子,在事实面前如何反对?

    他们只要敢狡辩,只要罔顾事实,那么朕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面永世不得翻身。”

    杨慎目瞪口呆,人性……

    厉害,杨慎一直以为当今天子只是手段强硬,为了达成自己的抱负可以不惜一切,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今上竟然还是位玩弄心术的高手!

    简简单单的人性,就将私心作祟的那些人给打出了原型,让他们想反对却又不敢反对!

    好手段!

    “说说学政。”朱厚炜很显然不太愿意继续在盐政和税政的事上多谈,谈这些似乎显得他有多贪财似的,事实上外界也是如此盛传。

    都说当今皇帝为了捞银子完全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似乎也确实不要脸,不信你去房山问问那些含泪买王府的大明宗室们。

    不信你去太庙外头问问历代先皇,看看哪一位先皇在御书房接见过商人,还不止一次。

    不过很显然朱厚炜完全不在意这些,因为银子就是底气,有了银子他就能强军兴学,能发动战争,能让国内平稳,更何况历史总会为他正名,既如此,当下的些许恶名算个屁。

    相对于财赋,朱厚炜更关心学政,他破格召见杨慎的目的是什么?

    杨慎虽然是才高八斗的状元郎,可真要说起来还没有资格参赞朝务,先前说说无非是朱厚炜对历史这位一生不得志的大才子,实在有些好奇罢了。

    召见杨慎是为燕京大学,而燕京大学关系到学政在北直隶的推广,这才是目的。

    “学政……”杨慎眉头紧蹙道:“陛下若是在天下大兴文教,天下的读书人估计会拍手称快,然而陛下要兴的是杂学,自然不为士人所容。”

    “你说的是儒家道统?”朱厚炜笑道:“是担心杂学读书人会进入仕途,对儒家造成冲击?”

    杨慎摇了摇头道:“非也,微臣也听父亲说过陛下的兴学之念,也知道陛下兴杂学的目的是增进格物之能,这本身就是无可厚非之事,臣也相信格物之学的兴盛必然能带动天下的兴盛。”

    朱厚炜眼睛一亮,这才是他想听到的想法!

    而且朱厚炜可以确定杨慎内心就是这么想的,这家伙就是个愣头青,否则也喊不出那句震天动地的千古名言。

    简单来说,杨慎就不是一个畏惧皇权的主,他有自己的思想和坚守,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那就肯定不是错的,错也是别人错,同理,只要他认为是错的,他敢于直面顶撞圣颜,他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皇帝就一定不会犯错?

    “儒家治理天下两千年,王朝兴盛与衰落,崛起与败亡,儒家却一直稳居庙堂之高,此俨然已说明儒家却有可取之去,否则古之明君、大帝为何不弃之?

    陛下也说了,兴杂学是为格物,而读书人想要入官场走仕途,依旧只能科举出仕,那么儒家读书人就没有理由反对陛下兴杂学!”

    朱厚炜很想给杨慎点一个大大的赞!

    只是可惜杨慎并不知道他兴杂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和儒家分庭抗礼,就算不能彻底取代,也绝不让儒家读书人在朝堂上一家独大。

    到了朱厚炜图穷匕见的时候,当皇帝又一次失信的时候,不知道杨慎会如何想,会不会让历史重演,喊出那一句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杨慎是纯正的儒家读书人,不是那种死读书,读死书,最后把脑袋读坏掉了,才堪堪考中功名的读书人,他能成为状元,就已经证明了其才智远不是一般人可比。

    身为名教子弟,杨慎天然是站在儒家一边的,这一点朱厚炜自己也相信他绝对动摇不了杨慎的意志。

    那么真到了那一天,这位大才子唯一的结局恐怕就只能是被远远的打发出去,远离政治中心,郁郁不得志,终了一生。

    朱厚炜不觉得那些呆板,思维僵化的腐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但是他觉得杨慎这样的才子最终要是因为道统之争而黯然退场,那确实很可惜。

    难道这些才子就真的不知道儒学已经变了味了吗?

    在朱厚炜眼里,当前的儒学还不如干脆直接说是理学算了。

    唐宋文风开放,名家层出不穷,文坛一直处于百花争艳的盛世华年,然而自打朱熹为理学发扬光大,为四书五经作注解之后,文人的思想就开始被慢慢禁锢……

    到了大明,科举成了八股文的天下,考的内容还必须是朱熹注解过的四书五经,如此一来,一道道束缚的枷锁就彻彻底底捆在了满天下的读书人身上,思想也变的越来越僵化。

    捆缚的还不只是读书人,妇人甚至孩童皆是如此,诸如七龄男女不同席,亲兄妹也不行,也就是说男女大防从孩童时代就已经开始。

    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富贵人家的女子还以缠小脚为美等等,可见理学流毒之深!

    朱厚炜之所以不喜欢儒学,或者说不喜欢披着儒学外衣的理学,多少还是受到后世的影响,觉得被禁锢了思想的读书人才是让华夏文明渐渐落后于西方文明的罪魁祸首。

    至于通古斯野人入主华夏,那不是让文明落后,而是开了历史文明的倒车!

    杨慎这一类的才俊最可悲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身在局中而不自知,也从来没有想过想要去改变什么。

    或许他们自己本身就觉得自己是这种体制的获益者,自然也不想去改变。

    朱厚炜甩开乱七八糟的思绪,看向杨慎说道:“朕打算让你出任燕京大学校长……祭酒……”

 第298章 生源

    杨慎总算是知道天子为什么会召见他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翰林了。

    竟然是当燕京大学的祭酒!

    说实话,对于自负才华的杨慎来说祭酒真算不上多大的官,他的目标是在四十岁前成为一部侍郎,五十岁前成为尚书甚至入阁,终极目标自然是成为首辅,开创大明一门双首辅的佳话!

    可现在……他是正德六年状元,入职翰林院还不到三年,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翰林院先熬资历,然后等待外放的机会。

    在大明有非翰林不入阁的传统,尽管不是绝对,但九成五以上都是如此,而翰林外放一地,积累治政经验本身就是在熬资历,当然,这也不是说从翰林院出去就不能直接成为京官。

    但是一直在京当官,对于官员本身而言就是最大的硬伤,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没当过县官、州官乃至布政一类的官,谈什么治理天下。

    没有底层的治政经验,治不了大政,治不了大政还想入阁?

    官场的资历说白了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杨慎年轻,他也熬的起!

    但是现在……

    他只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祭酒乃是从四品!

    连跳四级!

    大明官员连跳确实不稀奇,比如七品的言官能直接成为三品的侍郎,但那是有前提条件的。

    比如你熬资历,外放一步步爬到了知府、学政等地方高级官员,然后调回京成了言官,当了一段时间言官之后,直接开始起跳。

    你什么资历没有,也没有地方治政经验,上来就想从七品到三品?

    怎么可能!

    更何况言官本身就是官卑权重,甚至在大明都有拿个侍郎都不换的说法,你一个知县一锤子下去就想跳到布政使?

    脑袋发热,做白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