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三国之大太监 >

第211章

三国之大太监-第211章

小说: 三国之大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颉L瞥思忧慷晕饔虻目刂疲Х挛骱海⒘擞谰眯跃潞驼位刮髦莺桶参鞫蓟じ笊枇⒈蓖ザ蓟じ源死垂芾砦饔颉

    而且唐朝在西域的兵力多达四五万,可见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力还是很强。李世民时期,对于西域的控制可以说是最强的时候,因为唐朝这个时候处于盛世,有足够的实力管理少数民族。

    但是,唐朝实行“羁縻政策”,就是西域各国的统治者保持原有地位不变,其国王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大唐朝廷的册封,不能自主。由于中原王朝没有直管接理西域地区行政事务,所以西域很多小国家,往往会为了一些利益叛乱。

    到了唐朝后期,吐蕃崛起与唐朝内部的,使得唐朝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这这一丢就又是数百年。到了大宋。连自己中原国土都丢了,别说去管西域了。

    直到元蒙,满清才又控制西域。可惜已不是汉人朝廷。而明朝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到达过西域。

    这次刘苟便想改改,看能不能找个更好的办法来管理西域。只是西域实在太远了。就古代实际情况来说,像中原地区这样郡县制的直接管理确实不切实际。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精力放在这个破地方。刘苟也是希望找出个折中的办法。

 第604章 下邳王

    时间就像匹野马拉都拉不住。又两年过去了。时间来到了大兴六年(公元207年)。

    大汉宫,皇后孙灵的长秋宫。

    孙灵道:“子民,如今晋儿天天守在医学院,这怎么行啊?难道你真想让他做医匠?”

    刘苟笑道:“朕当初为了支持化佗开医学院,可是答应让晋儿学医的,如今他喜欢治病救人这不挺好的嘛。”

    “好什么好啊,堂堂皇子去学医匠亏你想得出来。要是姐还在不得骂你才怪?如今成这样我看着都心疼。”

    刘苟道:“你啊,妇道人家,晋儿干喜欢干的事有什么不好?汝非鱼焉知鱼之乐?”

    “晋儿也快成年了,朕想让他去就番,你说给他选哪呢?”

    孙灵活:“他还小你让他去就番你舍得啊?”

    刘苟道:“都17岁了,要指婚了,不能留在宫中了。你说选哪?”

    孙灵道:“选个富足的方吧?不能亏待他。不如封齐王,把青州封给他?”

    刘苟摇头道:“这怎么行?封一州之地乃是取乱之道。大汉虽大,但也只十三州。朕不能埋下祸根,七王之乱不能重演。”

    孙灵道:“下邳怎么样?徐州富足,下邳国宫殿都是现成的,修一修就能用。”

    刘苟没有回答,而是找出一本族谱。查了一下历代下邳王。刘秀儿子汉明帝第六子刘衍封下邳王。定都下邳县,改下邳为国。死后谥号下邳惠王。

    刘衍死后刘成嗣位。刘成死后刘意嗣位。刘意这家伙活到90岁才死。刘意死后刘宜嗣位,可惜几个月就死了。谥号哀王。并且刘宜无子。这一年正是184年黄巾闹事。历史上建安11年下邳国才除国改下邳郡。这中间有二十多年没有国王。

    下邳国(郡)(今邳州市)乃是徐州治所,是政治文化中心。历史上韩信改封为楚王,建都下邳县。

    汉未吕布、刘备、曹操等都力争下邳,著名的曹操灌城、吕布被缢、关羽降汉等事迹都发生在这里。后曹魏建国后沿袭汉时旧制,徐州刺史部治所仍于下邳郡下邳县。

    刘苟又想了会,道:“罢了,就下邳吧!封晋儿为下邳王。让他去就番。再给他找个好相国。”

    孙灵道:“那给他找门亲事,你选谁家女子?”

    刘苟笑道:“这个朕还没想好,你有人选吗?”

    “荀彧女儿怎么样?”

    刘苟笑道:“不怎么好,太惹眼了,还是再换个吧!”

    孙灵道:“周洪的女儿怎么样?周洪跟咱们住过皇陵对你忠心耿耿。他女儿没那么招眼吧?”

    刘苟笑道:“你什么时候成了媒婆了。也罢,你先去周洪家看看他女儿,看长的怎么样。你先别说婚事。要是长得还可以就把婚事说下。要长的难看你就别提了。咱们不能太委屈了晋儿。”

    “你们男人怎么总是以貌取人呢?”

    刘苟笑道:“人嘛,视觉动物,要长得太寒碜了,在也一起也别扭。这是天性。”

    “好了,这事就交给你了。过几天朕还想跟晋儿好好谈谈。”

 第605章 种子到了

    “哎,朕有时候羡慕普通人家的生活。一家人能守在一起。可现在你看晋儿要远走了。还能不能再见面都难说呢。”

    “最是无情帝王家,朕现在算是彻底的了解了。没做皇帝的时候做梦都想当皇帝,可真正当上皇帝了,这日子也就这样了。朕也没发现好在哪!”

    孙灵道:“你还想怎么样?后宫佳丽三千。富有四海。”

    “别提什么佳丽三千,都是些苦命的女子罢了。这么多女子,真正能得到宠幸的有几个?有时朕都不落忍。”

    孙灵道,:“你知道就好,那你就雨露均沾呗,臣妾老了,又不跟她们争宠。”

    “行了,朕心里有数。”

    这时刘全过来道:“陛下,大将军来信了。”

    刘苟打开信一看,是诸葛亮请求出兵江南。

    刘苟对孙灵道:“灵儿,孔明闲不住了,想过江。看来现在时机成熟了。可以答应他了。”

    孙灵道:“政事我不懂,但这些年积蓄的粮响,打一仗应该问题不大吧?”

    刘苟道:“哎,打吧!四年了,也该收网了。也不知刘备那家伙把交州开发到什么程度了。”

    “好了,朕要忙去了。”

    “李全,把几位军机大臣叫到偏殿来。”

    “诺!”

    不久,荀彧、周洪、田丰、杨松、贾诩都到了。

    “拜见陛下。”

    “叫你们几位来议一议,孔明来信,想要过江,船也造好了。朕想问问你们今年打还是明年打?”

    田丰道:“陛下,现在才二月底,好多地方才开始解冻,天气还很寒冷,这时候出兵不好吧,长江上也很冷的。”

    刘苟笑道:“元皓,天气冷出兵对咱们更有利,掉到长江里不管是南方士兵还是北方士兵都会冷死。若到了夏天,江东那些水猴子,可以钻到水里做水鬼防不胜防。这天气冷,他下水去就冷死他了。”

    “更主要的是,天气寒冷就难有瘟疫,春夏之际瘟疫最多。只不过孔明现的这个季节也没选好啊,也不是最冷的时候,大冬天的时候其实出兵是最好,我估计冬天可能是不会下雨。所以孔明才决定这个时候出兵。朕曾经跟他讲过了。要在下大雨的时候渡江,以防对方火攻。”

    “火攻?怎么攻?”贾诩自言自语道。

    刘苟道:“跟你们几位说吧,朕让孔明打造的是连环大船。把大小不一的船只用铁索相连,上面铺上木板,做成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城池一样,上面可以载人,还可以载马,这样咱们北方士兵就不容易晕船。江东那些小战船也拿这些庞然大物没办法。”

    “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就是要防止火攻,铁锁连在一起,对方如果用火攻的话,那就是一烧一大片,逃都逃不开。所以必须是选择一个下大雨的天气渡江。让对方火攻无法可用。”

    “十几万大军只要过了江,凭咱们北方士兵的骁勇,骑兵的犀利。朕不信还收拾不了曹操。”

    众人点了点头,贾诩道:“陛下此计甚好。北方士兵不善驾船。若用铁锁相环,几十条大船锁在一起。那便如履平地。南方缺马,老夫估计曹操帐下不会超过万骑。”

    “若我军的骑兵过了岸,马踏脚踩也能踏平江南。况且我军士气暴涨,以正压邪,摧枯拉朽一般,直取长沙。”

    荀彧道:“陛下,既然有这么好的计策,又能防止对方火攻,那就听大将军的吧!打吧,早晚有一仗。打完了再治理。”

    田丰道:“陛下,您是天子,打下江南应该算是平叛,在打之前,应该跟孙权曹操,分别下一道诏书。令他们进京述职,若他们抗旨,再出兵则名正言顺。”

    “其实这么多年了,天下早已安定。孙权,曹操手下的那些将领。我估计早就信心不足了,必定士气低落。毕竟造反的事,不是人人都想干的。陛下应该给他们强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内部瓦解。”

    “据臣所知,江东世族众多,臣就不信,那些人都愿意陪着孙权一起玩命。难道他们就不想退路吗?”

    刘苟点头道:“元皓所言极是,现在可不是军阀混战。现在只能算是平叛。造反的事,谁干也心里没底。朕以正压邪,岂能不胜?”

    “罢了,朕再亲自拟两道诏书,让人传去江南。给江东那些世家大族试试水。”

    就在这时。

    一名殿前甲士进来,喊道:“陛下,徐州八百里加急。说是送种子来了。”

    “什么?”刘苟大惊?什么种子?人呢?”

    甲士道:“就在殿外,来人快跑断了气。”

    刘苟话还没听完撒腿就往外跑。众人大惊。还从来没有见到陛下这么失态心急过。立马也跟着跑过去。

    刘苟跑到殿外,只见四人上气不接下气的在台阶下面等着。

    刘苟立马冲过去,道:“种子呢?”

    几人见刘苟穿的衣服上有龙形图案,心想穿龙袍的应该是天子。

    立马跪下拜道:“臣东海郡朐县县尉,(后世连云港)王寿拜见陛下。”

    刘苟道:“平身,你们辛苦了,是谁派你们买的?”

    王寿道:“回陛下,几天前朐县海上飘来一只大船。其中有一个老者,他说是偏将军,奉陛下的旨意去海外找种子。当时臣等不太相信。可他拿出陛下的诏书。还有平海大将军印章,县令看过后说是真的。”

    “那老者让县令把种子送到洛阳来,说是事关紧急,不可耽误。要用百八里加急。小臣行武多年,这便亲自代劳。日夜兼程赶来长安。”

    刘苟道:“种子呢?”

    “陛下请看”。只见几人身后,用麻布裹着一只不大的框子。刘苟立马冲过去,亲自打开一看。

    是红薯,只是个头很小。用手一摸。软的,完了,全部坏死了。再仔细一查,妈的,红薯上面全部有盐。

    “完了完了,”刘苟大急。道:“就这点吗?还有没有?”

    王寿道:“没有了。”

    刘苟道:“老刘头他们人呢?回来多少船只?还活了多少人?”

    王寿道:“就只有一艘船,几个人,而且个个瘦的皮包骨头。”

    刘苟内心悲痛,来不及伤心。抱起筐子,道:“你们去驿馆休息,等朕的通知。”

    “诺!”

 第606章 全是坏的

    刘苟往回走,荀彧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他们这些人只有杨松知道这种子究竟是什么来头。

    刘苟道:“文若,传诏孔明,暂不过江,让他准备好等冬天再说。”

    “陛下,这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是为什么呢?”

    刘苟道:“朕要抢救这些种子,没空你理会别的事,朕想为蒋干守陵一日。”

    “杨松,具体怎么回事,你跟他们几个人说。”

    “诺!”

    刘苟抱着筐子就往宫中走去。

    田丰道:“杨兄,这到底怎么回事?我怎么越听越迷糊?陛下抱着个筐干嘛呢?”

    杨松笑道:“快四年了啊,准确来说是三年半了。”

    “诸位老兄,可还记得三年前,陛下去青州三个多月,就是为了派人出海寻找种子,如今种子找回来了,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种活。”

    “陛下让蒋干带一千人岀海,如今只回来了几个人,何等的惨烈?百不存一。”

    贾诩摸一下胡须,道:“莫不是出海找长生不老药?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

    杨松道:“哪有什么长生不老药啊?听陛下说这个粮食可以亩产20石。反正我也是半信半疑。”

    “亩产20石?没开玩笑吧?”荀彧问道。

    周洪道:“当初陛坚持派人出海,我等以为陛下还是去找药,虽然反对过,但也没怎么坚持。毕竟陛体要紧,做臣子的也不好反对。”

    杨松道:“但愿天佑我大汉,让陛下找来的粮食种子是真的。”

    “诸位老兄,要真是亩产20石的粮食,那意味着我大汉再也不用饿死人了。你我也不用再为军粮而发愁了。”

    田丰道:“老夫在河北也种过田,能亩产个两三石就顶了天。还没听说亩产过三石的粮食。20石?开什么玩笑。”

    杨松道:“元皓兄别说的太早了,陛下可不是个随便说大话的人。也许真有呢?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这不还是找回来一筐了嘛?”

    众人也不出声了,摇头晃脑的走了。可苦了孔明,又要等一年了。

    …………

    刘苟抱着个筐回到书房,拿块床单铺在地上。小心翼翼把筐里的红薯全部倒在床单上。

    十来斤红薯,是白皮红薯,个头很小,有些还也就够大拇指大。像是未生长成熟的红薯。每个红薯上面都有盐。而且大多都有些腐烂了。芽孢都已经变黑色了。不知道这个红薯有多长时间了。

    木薯,土豆,玉米,辣椒、西红柿。怎么一个都不见?难道他们没有找到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会有盐在上面?难道老刘头是用盐腌制保存。当初不是教他们放在船底部吗?

    难道他们船翻了。掉到大海里面去了。是从海水里面捞出来的,所以上面有盐。看来掉到海里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过段时间得把老刘头接到长安来聊一聊。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必须保存好这些种子,或许还有一些能发芽。红薯生命力是很强的。但愿老天保佑,别白忙了一场。

 第607章 温室

    如今是2月底,要是在南方的话,正好是红薯育种的季节。可长安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根本不适合红薯发芽。红薯是喜温植物。北方一般要到四月份才红薯育种,五月份移栽插种。

    要想早点发芽,要么送去南方,要么温室大棚。可古代哪有这个啊!送去南方更不可靠。不能再这么折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