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208章

我要做明世祖-第208章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家新一代出生后,也许是受到奶龙的气息召唤,在朱佑栎的身边也围绕起了好几只忠实的舔狗舔猫,天天给他舔手舔脚,一点高傲都没有。

    “那算了。”

    听到没浪费食物,朱见济这才放过了儿子的屁股,但还是念叨,“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小太子胖手叠起来,插到肚子上的兜兜里,撅着嘴跟老爹讲条件,“那你也不能这样了!”

    “这肯定的!”

    只要朱佑栎把自己的身体保养好,以后肯定不会是朱见济伤感。

 第346章 乾圣朝的荆襄流民起义

    “李原被俘了?”

    在新的早朝上,朱见济听到有大臣的奏报,不由摸着上唇处的胡子复读一句。

    这是他留胡子以后养成的一个习惯。

    毕竟胡须除了衬托人的相貌威严外,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吃饭喝酒容易沾上,每次碰上这事儿,朱见济都得拿巾子给自己擦干净。

    时间一久,一思考就忍不住拿手去摸。

    他胡子长的跟他爹很像,都是顺滑细软型的,留长了以后,摸起来还挺舒服。

    短暂的思考后,朱见济下令,“不要杀他,把人押送北京,朕要见一见这李原!”

    李原其人,本来是河南人,后面因为生活所迫,流落到了荆襄之地。

    乾圣四年的时候,湖广荆襄那边爆发了个刘通起义,自称汉王,攻打了襄阳、邓州等地,据说起义原因,是为了抵制朝廷的不良政策,驱赶已经落脚于荆襄山川之间的流民。

    朱见济曾经对此不解。

    因为在他刚刚登基的时候,荆襄盘踞的百万流民就是乾圣朝首要解决的麻烦,朱见济甚至特意下旨让朝臣一块探讨,最后选取了祭酒周洪谟的提议,“安抚之”。

    众所周知,乾圣天子是个对百姓很大方的人。

    湖广那么好的地方,自然该由老百姓来享用,所以他没有封山禁田,允许流民们就地落户,编籍建村,还免除了一些开荒之初的赋税。

    按理来说,这样的政策施行了四年,总不会还让人有造反的理由。

    后面刘通被抓,也送来北京,朱见济当面问过了他,才知道此人天生大力,不说能跟霸王举鼎相比,但也能抬起一尊石狮子而面不改色。

    有这样的条件,加上东奔西走之时见多了世面,便自然会起额外的心思。

    朝政的政策再好,落实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荆襄那边的流民在很早之前就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即便中央有了决策,地方上面会不会执行,执行的好不好也是无法详查的。

    短短四年,一些没有见识,没能从朝廷政策中获得实际好处,或者觉得仍有不足的人,也的确存在不少。

    这就成了刘通发展的基本盘。

    在起事之后,刘通自称“汉王”,年号“德胜”。

    这让朱见济气得跳脚。

    农民起义对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古代王朝来说,还算常见,因为控制力就摆在那里,总免不了有地方疏漏。

    全看朝廷有没有能力及时将之压制,剿灭,同时知错而后改,削弱这种事情爆发的基础。

    所以当初听到流民起义的消息时,朱见济只是感叹了一下,也没有多想,甚至还让去平叛的人少造杀孽,只干掉首要分子就好了。

    毕竟他不能辜负肚皮上那提了又提的高腰带。

    但刘通把年号叫“德胜”就不行了!

    你啥人啊你叫这名?

    更重要的是,在刘通搞活动的背后,还有着名的造反组织白莲教存在。

    作为一个打着宗教旗号,但始终热衷于造反的组织,白莲教宋时反宋,元时反元,明时反明……

    总而言之,不管谁掌权,它都反,可谓是一心一意,从一而终。

    其心性和持久,比起一般教派好多了。

    只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白莲教的“坚持自我”,就成了国家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说在朝廷昏庸无能,王朝统治走向末路之时,造反还算说得过去,毕竟不想死就只能去抢官老爷跟皇帝了。

    那时候朝廷也没有足够的力量镇压各种问题,是真能做到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

    可你在太平盛世造什么反?

    朱见济扪心自问,他当皇帝还是合格的,起码对外打仗打得赢,对内治理也能提高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为了确保后一点,朱见济还格外重视对信息的收集,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不去其他国家搞事情的时候,在国内很多时候就是在给他收集各地方的物价田土情报。

    数据再多,报告再麻烦,他也是会去看的。

    所以朱见济知道自己这个“圣明天子”,不是某些人拍马屁拍出来的,百姓对自己的小日子也颇为满意,起码比以前好过了一些。

    ……所以,白莲教的造反事业就让朱见济极为忍耐不住。

    对刘通这个不甘寂寞的暴动头目,皇帝下旨一刀砍了,也算给人一个痛快。

    但对被刘通点为军师,实际上就是荆襄之地白莲教大首脑的和尚石龙,朱见济就采取了更严厉的处决方式。

    在刘通事件后,又赶上朝廷强化对宗教的管理,朱见济便再三强调,要抑制白莲教在民间的活动,德云社也全都发动,平时的下乡表演都换成了“邪教害人害己”的主题。

    白莲教这才重新潜伏起来,不敢光明正大的搞事情。

    可惜的是,刘通之后,其部下李原逃过了一劫,没被抓住潜藏入山林,并且在去年发动了新的暴动,同样是集结一批底层人,以及当年的漏网之鱼,自称“太平王”,旗下模仿官方设立了总兵、先锋等军职,另外还有“一条龙”、“坐山虎”等奇怪的东西。

    在原历史上,这两人引起的起义,场面巨大,据说荆襄百万流民基本都加入其中,给大明朝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派了不少兵马才镇压下去,最后采用缓和手段,才使得湖广地区稳定下来,成就鱼米之乡。

    但在乾圣朝,朱见济一来就注意到了荆襄流民问题,而且也是采用温和手段,安抚百姓。

    在有了基本生存环境后,温驯的农民也不会闲得无聊,去跟刘通、李原搞要命的事情。

    所以在朱见济治下,荆襄流民起义之事,比起原历史的,规模要小的多,解决的速度也快的多。

    安远侯柳承庆领军平叛,于一次山洪爆发后,基本打包了这次叛乱的主要成员。

    剩下的小鱼小虾,倒不需要过多注意。

    如果那些人逃出去后还能掀起第三次暴动,继续在荆襄召集不少人,那朱见济就要反思自己的问题了。

    “朕之前说过,只诛首恶。”

    “荆襄开发没有多久,民生尚艰难,一遇刘李等人,便多为裹挟,更有白莲教蛊惑人心……除了李原之外,其他人也不要杀了,都送到京城来,交由刑部审理后,就各自判刑吧。”

    以乾圣天子的仁德爱民,那些人也许会流放,也许会直接放掉,反正死是不会死了的。

    要真有才能,又真心归顺,指不定还能吃上官家饭。

    “还有何事要奏?”

    只见一名官员出列,举着笏板,“占城国派遣使者来报,今年初时,安南国主强令占城向之进贡称臣,占城国主不从,后为安南国发兵所破,其国主盘罗茶全及家属五十余人被俘,盘罗茶全之弟盘罗茶悦逃至山中藏匿……其使者请大明出面,为之主持公道!”

    朱见济听完继续摸胡子,“安南吞了占城?”

    “这些年来,安南的胆子和胃口倒是没有变过,越发的过分了!”

    安南和占城都是后世越南的地盘,国土沿着海岸线狭长分布,前者占据了北边大部分,后者占据了南边的尾巴。

    气候方面,拥有部分季风气候的安南在发展上比起东南亚各国更方便,加上其国对汉化进行了多年努力,学了不少华夏的东西过去,在国力上,堪称东南亚小霸王,足以在东南半岛上面自己玩自己的。

    所以以强欺弱,这算常理。

    但这个“常理”,在面对大明的朝贡体系时,必须让位!

    因为在国家地位上,占城和安南都是向大明称臣的附属国。

    哪里有一个附庸,要求另一个附庸称臣的道理?

    哪里有一个小国企图挑战大国制定的游戏规则,去吞并另一个小国的道理!

    你有没有把你爸爸放在眼里?!

    我要做明世祖

 第347章 安南的野望

    “先前安南屡屡犯我广西,如今我朝水师日盛,倒是乖顺了一些……”

    受限于安南那样尴尬的国土形状,在开疆拓土上,它是有着强大需求的。

    后世越南猴子也是一样的原因,对于华夏南部与之接壤的地区,经常动手动脚,搞的后者头疼不已,被迫采取种种措施,来阻断猴子那伸的过长的爪子。

    到了乾圣朝,自然也要抑制安南的野心。

    之前,安南对着大明的广西地区一直有渗透行为,朱见济甚至还下旨斥责过它好几次,安南却未曾听话过。

    后面忍耐不下去,便采取了“围魏救赵”的做法——

    安南一动广西,朱见济就直接让广东那边的南洋水师去打安南的本土。

    反正这个国家绝大部分的土地就在海边,打起来轻轻松松,领土纵深不够,也让安南逃无可逃。

    毕竟仗着自己比周围的一群小朋友厉害,安南在东南亚那边可是一直自称“老大哥”的,要求周边的真腊、占城等国对着自己臣服。

    如此作派,自然让安南跟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怎么好。

    到时候大明水师炮轰安南,也没谁愿意顶着冒犯天朝的危险去帮它。

    加上大明开海之后,眼馋海商丰厚身家,同时对朱见济把国界线直接划到自家门口的事很不满意,安南不仅在明面上发奏疏抗议,还在私底下派人伪装成海盗去进行拦船打劫。

    对付这样的行为,大明就更干脆了。

    海盗嘛,

    你敢来,老子就敢打!

    而且还得把海盗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以免还有不长眼的来冒犯大明的威严。

    由此,安南那边气得不行,但也是不敢再挑衅大明了。

    毕竟天朝真的下手打啊!

    不过安南的野望仍旧没有放下。

    占不到大明的便宜,它就占别国的。

    像自家南边的占城,便是一个极好下手的对象。

    其国国土小,国力弱,是个典型的软柿子。

    占城对于安南的侵犯也是很不高兴的。

    它早就认了大明当老大哥了,哪里能再认一个?

    针对安南多次要求占城向自己采取“事大”措施,把自己当成老二哥,还对着占城索取大量珠宝和珍兽白象等情况,占城国王盘罗茶全就派遣使者过来抗议过。

    朱见济当然是很严肃的对待这件事。

    华夏的朝贡体系是一个对比西方的殖民体系,更要温和、统一和强制性的同盟友好关系。

    在这个体制之下,大明朝为公认的“天朝上国”,各国国主继位,必须要给大哥打报告,获得大明皇帝认可后才有真正的统治权。

    如果大明不认,那他的统治就不会稳当。

    当年朱见济拿捏了李瑈杀侄上位的事,故意压着朝鲜李瑈的继位奏疏不准,让朝鲜的守旧党高兴的,直接扯着虎皮大旗,对李瑈硬气的紧。

    差点就把李瑈逼的在国内大开杀戒,屠光所有反对派了。

    后面朱见济利用这件事,还跟朝鲜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这些年来从朝鲜赚了不少钱。

    文化上面,各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仿效天朝。

    大明会给称臣的各国赐予袍服,让他们拿回去自己用,推广全国。

    各国为此还极为自豪,觉得爸爸愿意给自己送衣服,是真把自己当儿子看待了。

    他们,是一家人呐!

    这样的向心力,是靠着打砸抢技术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无法做到的。

    不过中国在不动声色间,同化了这群周边国家,拿了不少好处,自然也得拿出老大哥的态度来,给大家一点回馈。

    在华夏传统的概念里,大明对各国,就相当于是个大家长,得照顾到家里的众多孩子。

    不说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手里的碗是不能翻了的。

    看到孩子打了架,大明必须过去做裁判,让两国缓和摩擦,和平相处。

    必要的时候,还得出兵帮小弟维护国家延续,典型的例子,就是眼下搬家去了原帖木儿地盘的黑羊王朝。

    哈桑阿里这个死里逃生的国王经过惊心动魄的逃亡生涯,对大明是真心拥戴了起来,对待驻扎在那边,帮海西国统兵练军的马云将军,更是犹如亲爹,孝顺到了如果他生父贾汗沙见到了那场面,都能泪流满面,怀疑自己是不是抱错孩子的地步。

    这跟后世专门打小弟吃小弟,把小弟当成狗的漂亮国比起来,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这次占城派使者过来诉苦,反应的还是国破家亡的大事,大明必须要替它主持公道!

    特别是这十年来,朱见济注重在南洋的开发,除了鼓励去金洲、琼州那边的移民种地,为大明养成未来南洋粮仓之时,还会从东南亚几国进口大量粮食。

    像占城这种忠实不爱惹事的小弟,属于大明的进口粮产地之一。

    如果它被吞了,那大明再想从东南亚进口粮食,就不会容易了。

    而且东南亚的稳定必须维持,

    大明的屁股底下,完全不需要一个强大国家的出现!

    “乾圣四年的时候,占城王盘罗茶全便遣使入明,投诉安南国的过分举动,朕应其请求,照永乐年间旧例,遣使安抚两国,置立界牌碑石,以免除双方侵犯,杜绝仇衅……”

    “当时情景,朕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可如今安南那边,对朕亲自下旨,命人设下的界牌置若罔闻,还公然侵占他国,自命不凡。”

    “诸国称臣大明,本是应当!安南让占城再向它称臣,是何居心?”

    “诸位卿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