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秦工程兵 >

第84章

大秦工程兵-第84章

小说: 大秦工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此言有理。”

    “是以我等不能坐视不理。”

    “否则我军便会被切割为互相无法联系的几部。”

    这是楚国地形的特点,水网密布虽然利于防守,但如果敌国有支强大的水军又占据了上游重城,这水网就很容易被敌人所利用。

    楚王负刍忧心忡忡的问:

    “可是将军,我等又能如何应对?”

    “难道还要放弃曹州不成?”

    项燕回答:

    “当然不能放弃曹州。”

    “若曹州一失则陈城便危矣,陈城一失寿春便危矣!”

    “是以我军退无可退!”

    项燕说的没错:

    如果丢了曹州那么楚国旧都陈城便遭到秦国的两面夹击。

    陈城要是一丢,那么淮河的源头就难保了,到时秦军又可以沿淮河顺流而下进攻寿春。

    这要是像放弃曹州一样一座座城放弃,那楚军还不得全躲进南面山区?

    楚王负刍闻言不由面色苍白,他可不想刚夺下王位屁股还没坐热就灭国了,于是十分客气问着项燕:

    “那么以将军之见,我等该如何守这曹州、陈城两城?”

    项燕沉吟片刻,就指着地图说道:

    “微臣以为陈城不足为虑。”

    “概因汴河两岸皆是楚地,我等只需在河内打下木桩,再以铁索封河,水道便无法为秦军所用。”

    “曹州方向却颇为棘手,我军与秦军分占黄河两岸,我等便是想封河也无从封起”

    秦军只需要在对岸架起投石车布下弓弩兵,楚军就无法封河。

    顿了下,项燕又道:

    “是以微臣以为”

    “若要守曹州就必须以攻代守。”

    楚王负刍一脸震惊的望向项燕:

    “以攻代守?”

    “将军的意思是反攻?”

    项燕点了点头指着地图大梁以北的牵城说道:

    “牵城一带水网密布小堡林立。”

    “此时因河水泛滥大多无人防守。”

    “若我等以水军先夺此城及周边山地小堡。”

    “待明年开春水退之后,我水军又借水网之利协防,守住牵城不是难事。”

    “只要牵城不失,秦军便无法攻楚!”

    “我等便可以此城消耗秦军兵粮。”

    楚王负刍不由连连点头,赞道:

    “好一招以攻代守,此计大善!”

    项燕说的这战略的确成立。

    曹州只占黄河一岸且北有邯郸南有大梁处于被秦军夹击状态很难守住。

    想守住曹州就必取黄河西岸的牵城,这样才能两岸协防封锁河道。

    原本牵城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秦军战斗力明显比楚军强,这牵城位于邯郸与大梁之间那还不是分分钟就陷入秦军的包围之中?

    问题就在于牵城是魏国的依据河渠而设,再加上沿河渠分布的小堡,到时楚军以曹州为基地凭水军增援,与秦军的确可以一战。

    想了想,楚王负刍又问了声:

    “只是秦军也有水军,取牵城”

    项燕回道:

    “大王明鉴。”

    “秦水军组建至今不过月余。”

    “其战力、兵力皆有限,便是有那车轮战船又岂会是我水军对手?”

    “是以秦水军不出则已,出则全军覆没!”

    楚王负刍点头道:

    “如此甚好,便依将军之计行事!”

    此战项燕其实是有些私心。

    之所以说“有些”,是因为他大体的战略方向是没问题。

    只不过他还想把秦水军引出来消灭掉。

    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是私心。

    因为从楚国的角度出发,无论原魏国区域还是楚国区域都是水网密布,水军的重要性勿庸置疑。

    如果秦国有水军而且这水军还能与楚国水军一较高下,那么对于楚军来说就会是个大麻烦。

    另一方面,项燕料定秦军将会等明年开春时攻楚,到时楚国再有所行动就太迟了。

    那么,为什么不在秦军准备不足时抢先进攻打乱秦军的战略呢?

    为什么不乘秦水军羽翼未丰时将其引出来并消灭掉呢?

    若秦国没了水军,这片区域的水网岂不又是楚军独霸天下?

    项燕的私心,便是他记恨着之前被沈兵水淹十余万大军。

    此时沈兵又是秦水军校尉,这么做项燕正好可以报一箭之仇。

 第一百七十八章 牵城

    沈兵听到楚军的情报时是十余天后。

    是时工兵营的五十名工匠已经选了出来。

    这时沈兵才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此之前谁又会想到工匠也能学会骑马,然而仅仅只一个月就有百余人学会。

    又因为黑甲军只要五十人,于是这百余人还自发进行了几次马术比赛,最后才定下了五十人。

    胖子屯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赛事中恰好吊着尾巴拿到了四十几名。

    不过这一月他那身肥肉也掉了许多。

    这些事情不需要沈兵操心,他没多考虑就命浍为屯长率领工匠。

    之所以让浍来管理是因为他之前任过左工师管理过一百余人,现在管理五十人那是绰绰有余。

    不过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这些工匠人数虽少却是各师都有,这其中甚至还有刃师工师欠。

    沈兵之所以没有让欠任工师,是因为欠更像一名匠痴而不是工师。

    他更感兴趣的是制剑手艺和方法,若不是因为立功晋爵能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他根本就不考虑其它。

    这也是欠想跟着沈兵的原因之一。

    欠的理想就是:待爵位升至官大夫有自己的封地和食邑后,他就可以专心炼剑了。

    欠当然不知道,他跟的这个沈兵就妥妥的可以说是“铸剑大师”。

    这是后话。

    沈兵刚安顿好这些工匠就有亲卫来报:

    “校尉,将军命你到他帅帐一趟!”

    沈兵心下一凛。

    沈兵一直赶着制甲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认为楚军不会给秦军那么多时间,尤其是黑甲军。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上都在用app  。

    这其实并不难猜。

    战争有时就是争夺主动权。

    此时楚军十分被动,甚至不只是被动,继续这样等下去楚军就只有死路一条:

    上游重城大梁被秦军占领,全军上下人心惶惶,有朝一日待秦军做好准备便会顺流而下攻城掠地

    楚军继续这样下去只有坐以待毙。

    楚军当然不会甘心。

    所以楚军就只有一个选择:先发制人打乱秦军的战略和节奏。

    沈兵猜的没错,当他赶到杨端和帅帐时,就见其它将领都已就位。

    十余名校尉分列两侧候命,几名部将正与杨端和围坐在案前商议,一旁还有几名负责记录的主薄。

    见沈兵进来,杨端和就招手示意沈兵上前。

    “你来得正好。”杨端和说:“楚军自曹州发兵,用的正是水军。”

    沈兵一听就明白了,若楚军用的是水军,那么秦军也该用水军去应战。

    杨端和接着说道:

    “楚军的目标却是牵城!”

    “此时大水未退,牵城一带到处是一片汪洋,只有几处小堡及高地尚可立足,却不知楚军取了何用!”

    此时还是冬季。

    之前为了水淹楚军于是将上游黄河封冰融开,而下游也就是津口处的封冰却还没化

    嬴政本也想像河套一般将津口封冰融开泄出洪水减轻灾情。

    无奈津口却是燕国地域。

    虽说燕国已被秦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此时正与楚国关系紧张的秦国当然不愿再惹燕国。

    于是只能听之任之等候明年开春。

    结果牵城一带的水患日渐严重,牵城百姓已尽数迁走只留下一座被淹了一半的空城。

    周围高地的小堡同样无人居住没有粮食就是死路一条。

    只有为数不多的秦军兵士搭乘木排在小堡驻守同时关注水情。

    却不想楚军却派出水军攻占这片区域。

    沈兵只问了声:

    “楚军却有多少兵力?”

    杨端和回答:

    “兵力不多,千余水军。”

    李岩在一旁插嘴道:

    “将军,我等何需在此商议?”

    “楚军不过区区千余水军,黑甲军却有三千,此时不正好派去练兵?”

    “若沈校尉不愿出战,便让我等搭乘木排去将他们拿来也行。”

    言语中毫不掩饰对沈兵及黑甲军的讥讽。

    也难怪李岩会对沈兵心存不满。

    李岩周围帐内将校大多是贵族子弟,他们先得在学室学习,然后再派到军中任职,少说也要十年光阴才能升至校尉。

    而沈兵前后不过半年就从一名操士升至校尉,又如何能让他们甘心,尤其沈兵还是平民出身

    至少在他们眼里是平民,而且还是没受过教育的平民。

    贵族之所以鄙视平民百姓其中相当一部份原因就是平民没受过教育。

    他们又哪里知道沈兵受的教育却要比他们多得多

    沈兵也不理会李岩,他看了看地图,然后对杨端和说道:

    “将军,此事只怕不会如此简单。”

    “楚军于此时攻占牵城显然不是为劫掠而是为驻守。”

    “若是为驻守,便不可能只有千余人。”

    杨端和疑惑道:

    “驻守?”

    “那牵城城墙已被洪水淹毁,只余几块高地及周围数个小堡可驻兵,且无粮无水,又如何驻守?驻守又有何意义?”

    沈兵回答:

    “属下以为楚军守的不是此时,而是明年开春洪水退去后!”

    说着沈兵就指着地图说道:

    “将军请看。”

    “洪水一退牵城附近河渠便会再次显现。”

    “到时河渠连着小堡成为外围防线,牵城又有楚军主力巩固防御”

    李岩打断沈兵的话:

    “沈校尉只怕多虑了。”

    “若洪水退去,这牵城便在大秦邯郸及大梁两地夹击之下。”

    “到时楚军便有三头六臂,想要守住这牵城也是难上加难。”

    沈兵反问了声:

    “李副将可知,若洪水退去牵城附近将会是何地况?”

    李岩扬起下头:

    “又能有何地况?”

    杨端和却已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哦”了一声,点头说道:

    “有理。”

    “河水混浊不清,肆虐数月后牵城附近被淹处必是遍地淤泥。”

    “到时我军便是想攻,只怕也无从攻起。”

    那淤泥可不是开玩笑的,它就像放干了水的汴河河底。

    到时秦军步兵在下方淤泥中进攻而楚军在高处已建好工事防守,任秦军有三头六臂想攻下牵城只怕也是妄想。

    沈兵继续说道:

    “且入春后接着便进入雨季。”

    “到时淤泥只怕数月不干,而楚军却可借河道往来自如”

    杨端和再次表示赞同:

    “如此一来我军便无法攻楚了。”

    “项燕那厮果然老谋深算。”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引蛇出洞

    杨端和不傻,他也知道分析:

    如果楚军的目的是长期占领牵城牵制秦军,那当然不可能只派一千水军。

    如果不可能只派一千水军却又只派了一千水军

    那很明显这便是引蛇出洞之计。

    再往下细想:这“蛇”又是哪条“蛇”呢?

    当然就是沈兵的黑甲军。

    杨端和心下暗道一声好险,那项燕分明就是想乘黑甲军组建不久战力不强将其扼杀在摇蓝中。

    好在自己适才没有心急令黑甲军出战。

    否则便中了项燕奸计了。

    至时就算得沈兵提醒他这主帅也要落了面子。

    想了想,杨端和又皱眉问了声:

    “若是如此,难道我军不出战任由楚军占了牵城不成?”

    这的确是个难题。

    能识破敌人的计谋是一回事,能否打败敌人又是另一回事。

    就比如现在,楚军其实没什么风险,他水军更强是明摆着的。

    尴尬的是秦军,他们对楚水军一无所知。

    黑甲军出战吧,也许就会被楚水军围歼。

    黑甲军不出战吧,那就坐等楚军巩固牵城防御牵制秦军。

    于是便出战不是、不出战也不是。

    想了想,沈兵就回答道:

    “将军,且容属下再准备半月。”

    “半月之后黑甲军便可出战!”

    杨端和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半个月不过十余天而已,秦军没什么等不了的。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事实上,这情况更应该稍安勿燥而不是急于出战。

    因为楚军已经占领牵城且水势未退,那么秦军就没必要急。

    反而是楚军,因为想要“引蛇出洞”便会心焦如焚的盼着,再盼着

    杨端和很乐意这么耍项燕一下。

    果然,此时的项燕便是这心理。

    项燕正在曹州坐镇,此战事关楚国生死大事,他项燕不敢疏忽。

    正如之前项燕与楚王说的那样,项燕的防御是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在陈城布下重兵并封锁汴河。

    只要陈城不被秦军攻陷便可保都城寿春不失。

    另一方面就是曹州。

    曹州护着陈城的右翼。

    要保陈城不失就必守曹州,要守曹州又必占牵城。

    所以曹州的地理位置虽没有陈城重要,但战略地位却在陈城之上。

    于是项燕只派部将去陈城经营,自己则带五万步兵、一万水军赶卦曹州。

    五万步兵是用来守牵城的。

    一万水军则是用于歼灭秦水军。

    项燕知道秦水军不过三千人。

    那他用训练有素的一万水军打这三千人还不是手到擒来?即便秦水军有车轮战船也是如此。

    项燕甚至连兵力都分配好了:

    一千水军占领牵城引来秦军,两千水军埋伏在下游断其邯郸逃路,两千水军埋伏在上游断其大梁退路。

    再有三千水军为主力埋伏在曹州城外,只待秦水军一来便正面进攻。

    另两千水军布设在左右两侧为策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却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秦水军。

    项燕在帅府内走来走去就郁闷不已:

    这又是什么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