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秦工程兵 >

第65章

大秦工程兵-第65章

小说: 大秦工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镬毕竟与现代的锅不同,它不仅重而且没柄,一不小心装过头了就要出丑了。

    煎好后出锅,再在油锅里加上肉酱、姜、醯、蜂蜜等调好味道,往两面金黄的鱼上一浇

    众人再次发出一声惊叹。

    蒙良拿着筷子迫不及待的问:

    “啬夫,可以吃了吗?”

    沈兵想也没想就回答:

    “不能。”

    蒙良问:

    “为何?”

    沈兵一把抢过他手中的筷子,道:

    “因为我还没吃!”

    说着当仁不让的就抢了一块。

    蒙良:

    然后大家就都顾不上什么形像了,你一筷我一筷的大动其手。

    蒙良来不及去取筷,情急之下伸手抓了一把就往嘴里塞

    入嘴就从喉头发出了“嗯”的一声,接着又猛吃了几口,吃完才感叹道:

    “美味!酸、甜、香各种味混杂在一起,居然如此醇厚。”

    等还要再去取一块时发现早就没了。

    蒙良意犹味尽的舔了舔手指,道:

    “这便是啬夫所说的煎?”

    “它为何又叫红烧鱼呢?”

    沈兵倒是被这问题给问住了。

    特么的长这么大吃了无数遍还真不知道这做法为什么叫“红烧”。

    于是便胡诌道:

    “因为它煎完后颜色便有若火烧一般红,于是叫红烧!”

    众人“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

    蒙良也大点其头:“果然贴切!红若火烧,便叫红烧鱼!”

    这时一众工匠才发现那猪油的好处,纷纷拿着木碗挤上来说道:

    “啬夫,可否匀点油脂与我?”

    “也匀点给我!”

    “还有我”

    结果那一陶罐猪油几下就分光了,不久军营里到处都是煎鱼发出的“滋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还有人没经验,油温过热结果着起火来,一时乱跳乱叫好不热闹。

 第一百三十六章 围城

    沈兵这边一直等到麻袋到齐了再动手。

    虽然此时军营中已经有麻袋,但那些麻袋都还装着粮食总不能为了筑堤就先把军粮都腾出来吧。

    如果说有空麻袋,那就是兵士吃了军粮空出来的,可那远远不够筑堤。

    为此杨端和是操碎了心。

    时间紧迫啊,总共才只有十余天,若是到了寒期河水一小

    好在邯郸距大梁只有五百余里。

    先是八百里加急向王翦汇报情况,消息不到一天就王翦手里。

    然后王翦马上组织运输队并集中所有麻袋先往大梁运上一批。

    王翦甚至还搜刮了整个大梁城的米店民间通常只有米店有麻袋,百姓很少使用。

    如果说有需要的话,就是新娘未进门前要在路上铺着麻袋,规矩是新娘朝前新郎朝后踩着麻袋进门,寓意:一袋代传一袋代。

    这时百姓都需要去米店借,否则麻袋都不够用。

    凑了一定数目就马上加急运送。

    所谓的加急运送,指的是战情紧急时的快速运输。

    这通常是前线急需军粮、弓箭时使用的运输方式。

    这时就会为运输队多备上一些马用于替换另外还会减轻马车载重以保证运输速度。

    然而既便是这样,第一批麻袋也用了三天才运到。

    加上之前送信的一天,麻袋到大梁时已经是第四天了。

    这四天沈兵等人也没闲着。

    首先是郑国已经测量好了堤坝线。

    这还真要郑国这样的人才做得了,郑国的脑海里似乎已经有了画面:将来打开河堤时水会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到多高的水位等等。

    于是就知道哪里哪里需要用堤坝阻水,而哪些较高的位置却不需要。

    接着,沈兵就和一众工匠在兵士的掩护下沿着这堤坝线打木桩、拉麻绳。

    通常都是在夜里行动。

    原因是堤坝线距离大梁城六十步左右,若是白天行动依旧十分危险。

    晚上就方便多了,至少有夜色保护。

    在此之前沈兵还去防师那打了个招呼

    防师工师是个叫栉的老者。

    这一点都不奇怪,就像循也是五十多一样,在工兵中能干到工师的大多都有些岁数。

    因为他们通常是从普通工匠一步步走上来的。

    当然,苍这个砲师工师例外。

    沈兵其实不太愿意由苍来任砲师工师,如果可以的话沈兵更希望由浍这个左啬夫兼任。

    但一方面苍的爵位高,另一方面这也不是沈兵能决定的秦军升迁更多的是看爵位而不是个人好恶。

    而且这升迁通常还要将调到其它部队。

    这是这时代的一个特色,主要是为了防止“结常营私”。

    太多熟悉的人,太多熟悉的兵,万一这些兵在战斗中有了感情有了某种同盟怎么办?

    这些兵是不是会结成一个小团体,然后这小团体又变成大团体?

    有一天这大团体就大到不听话不受控制了?

    所以旦凡升迁几乎都要调出原部队。

    苍之所以没有调出,是因为工程兵就五队,调来调去依旧在沈兵置下。

    另一方面上级也不太关心工程兵会作反,都是工匠哪有本事作反?

    沈兵找到栉的时候,他正指挥置下工匠制作拒马枪。

    沈兵上前对栉说道:

    “工师可否制作一些盾车?”

    栉奇道:

    “何谓盾车?”

    沈兵回答:

    “便是在马车上立起一面木制大防盾,用来挡弓弩!”

    栉依旧不解:

    “可是啬夫,马车为何还要防盾?”

    “难道我军还会驾着马车上阵不成?”

    结果还真是,沈兵就驾着马车上阵。

    确切的说是推着马车上阵防盾立在马车上,马车里装着木桩,几个人乘着夜色推近城墙,然后将木桩一根根砸进堤坝线。

    魏兵听到声响,射出几枚火箭下来发现是秦军,接着便射来大批箭矢,全都射在马车的防盾上发出一阵十分悦耳的夺夺之声。

    几夜的操作堤坝线就差不多用木桩钉好并用麻绳结成网状相连。

    等麻袋来了便又是如法泡制。

    只不过马车运的就不是木桩而是沙袋。

    布设沙袋却更为快速,只需将其从马车上搬下然后往木桩前一叠就可以了。

    这活甚至可以在白天操作,因为堆完就走魏军还为不及射上几箭。

    如果说有什么损失的话就是魏军打来的石弹不过魏军用的怕是旧式投石机,即没准头射程又近,所以威胁也不大。

    直到这时魏王假那边才发觉不对劲。

    魏王假初时看到汴河枯水还暗自高兴:

    “秦军截流便是要攻城了。”

    “我等只需等他们上来便可,我倒想看看秦军有何本事攻我大梁!”

    “传令下去,整军备战!”

    众人轰然应声。

    但是左等右等却始终没见秦军攻城,反而是城外多了一根根木桩然后又堆叠起一堆堆的土垒。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魏王假有些看不懂了,问:

    “秦军这又是做何打算?”

    魏呴看了看四周,心下一惊,说道:

    “大王,大事不好。”

    “秦军这是要用水攻了!”

    魏王假不解的问:

    “水攻?如何水攻法?”

    魏呴回答:

    “大王请看,那土垒在城外围着大梁摆上一圈。”

    “汴河下游也筑上了堤坝。”

    “若是秦军摆好后将河水一放”

    “那河水便蓄在大梁附近无处可出啊!”

    魏王假听到这立时就慌了。

    这时代的城墙大多是土木结构,也就是隔板再加上夯土舂实。

    虽然这也可以防水但如此庞大的城墙且建成已有上百年难免会有疏漏。

    这要是水漫城墙泡个几天

    想到这魏王假忙问:

    “这该如何是好?”

    寻常人在这时候或许会怼上几句:

    “早告诉你不要将部队全部收入城内了不是,就是不听。”

    “现在可好,知道错了吧?”

    然而魏呴却没有半句牢骚。

    他拱手朝魏王假说道:

    “大王,为今之计便只有出城作战!”

    “臣请带十万精兵杀出城外”

    不想还没说完就被魏王假打断了:

    “十万?不准!”

    “只准三万!”

    魏呴听着那是一愣一愣的,还有这般讨价还价的?

    那城外秦兵有十万哩,只带三万出城怎么打?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兵行险着

    魏呴赶忙拱手朝魏王假拜道:

    “大王,要么出兵要么不出兵。”

    “若是出又不出或是只出一部那必败无疑啊,大王!”

    魏王假还是那句话:

    “若是全军尽出还有谁来守城?”

    “大梁若是不守,又如何能获胜?”

    说着不等魏呴解释便拂袖而去。

    魏王假会这么想与他缺乏安全感及军事知识有关。

    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希望所有兵士都聚在周围保护自己。

    因为军事知识篑乏,所以不知道真正的保护应是将兵力在城外展开与秦军作战,就算两个拼一个也能将秦军拼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城中等死。

    甚至说魏军不需要两个拼一个,因为城内还有许多百姓可以临时征召。

    魏呴的苦就于他知道该怎么做,知道怎样才能保住魏国让这魏王假活命,但偏偏就被这魏王假给绑着无法放开手脚

    所以这魏王假其实是自己要了自己命。

    不过其实到现在这地步醒悟过来已经迟了,不说是魏呴,便是孙武重生只怕也拿这仗没办法。

    秦军不但占领了大梁周围的险地还布下重兵封锁城门,这使魏兵很难出城作战。

    这也是魏呴头疼的地方。

    魏呴在与尸埕商议作战方案时就紧皱眉头一言不发。

    尸埕劝了句:

    “将军莫要担忧,若是兵力不足我等便不出城作战也罢!”

    魏呴重重叹了口气,回答:

    “若是不出城作战我等便是死路一条!”

    “秦军一旦决堤,哪还有大梁城在?”

    尸埕反问:

    “难道出城作战便不是死路?”

    魏呴想了想,就回答道:

    “出城作战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虽然希望不大,但试试又有何妨?”

    尸埕“哦”了一声,说道:

    “将军可是已有退敌之策?”

    魏呴回答:

    “退敌之策倒是没有。”

    “但是”

    说着魏呴将目光转向地图并指着汴河说道:

    “我等只有兵行险着,沿着汴河往上。”

    尸埕闻言不由大惊:

    “可是将军,汴河已枯水到处是淤泥,又如何北上?”

    魏呴叹道:

    “除此之外,我等还有其它路可以走吗?”

    魏呴说得对,魏兵的确没有其它路可以走。

    因为秦军几乎是绕着大梁城建了一圈的堤坝,这数尺高的堤坝不只可以阻水还可以当作堡垒,秦军守在那就有如守在城头一般。

    若是魏兵从其它方向进攻,难免会被堤坝所阻。

    此时魏兵至少有三点劣势:

    一是城门吊桥狭窄魏兵很难迅速出城展开兵力。

    二是魏兵久未征战素质远不如秦军的虎狼之师。

    三是魏兵冲出后就要在低处面对位于堤坝上居高临下的秦军

    这还不算魏军士气及后续兵力不足的问题,这场仗怎么打?

    所以其它方向毫无疑问都是死路,唯独只有一个方向没有被堤坝所围,那就是北面入水口也就是汴河。

    魏呴接着说了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至少有一点大王是对的。”

    “若大梁不守此战便不能说胜。”

    “所以,这三万兵士只能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北上攻占广武山阻止或延迟秦军决堤放水!”

    “否则,无论我等在外杀了多少秦军依旧无法救魏。”

    这分析是对的,除非是二十万魏军带着魏王假一起冲出城,否则秦军只要决堤放水一淹大梁魏国便算亡了。

    所以魏呴的确只有一个选择:沿汴河北上攻占广武山。

    攻占广武山有诸多好处:那里易守难攻不说,距离大梁城还近,与大梁可以遥相呼应互为支援。

    更重要的还是广武山下就是广武涧,那广武涧又是黄河水灌入汴河的入口,这要是从山上推几块巨石下来将广武涧堵住那不就可以阻止秦军水淹大梁了?

    就算堵不上,在广武山上用弩箭射杀山下的秦军,不也可以阻止秦军兵士清淤?

    闻言尸埕两眼瞬间就亮了起来,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将军所言甚是,此计确是可行。”

    “就算只能延缓秦军决堤也是大功一件。”

    “只待楚国援兵一到,大梁城之围便算解了”

    魏呴却没有尸埕这么乐观。

    通常只有不懂兵法没有作战经验的人才会在研究战法时大喜大悲。

    因为他们往往面对困难时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一旦发现还有出路便自动忽略了所有困难,理想化的以为此计若成便怎样怎样

    这尸埕就是这样。

    魏呴看到的却是其它方面:

    “汴河枯水,我等只能踩着泥泞上行。”

    “行动缓慢不说还会发出许多声响。”

    “一旦被秦军发觉”

    接下来是什么情况就不用多说了。

    沿河道上行,也就是在低矮的河道内排成一字长蛇阵。

    一旦被秦军发觉并从两侧包围上来那差不多就是自杀的格局。

    另外那广武山的两个小堡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拿下之后还要能保证守得住

    尸埕惊问:

    “那该如何是好?”

    魏呴回答:

    “所以,我等必须在其它方向吸引秦军注意力。”

    “比如在东、西、南三门佯攻,甚至北门也该如此”

    “待秦军与我军激战时,再由我亲带两千精兵由水门出城直取广武山!”

    尸埕瞪大了眼睛望向魏呴:

    “只带两千精兵?”

    “将军,那可是九死一生,你亲自上阵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大梁”

    魏呴摇头打断了尸埕的话:

    “若是此计不成,大梁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