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秦工程兵 >

第54章

大秦工程兵-第54章

小说: 大秦工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端和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令陈隗部继续造桥,便是被烧死也要把桥造好!”

    部将应了声就去传令。

    沈兵当然明白杨端和这命令的意思。

    此时的他当然不指望陈隗能把桥造好,而是要继续将沈兵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贯彻到底。

    也就是继续用造桥部队吸引燕军的火力和注意力,越迟反应过来越好。

    这时沈兵不由为陈隗暗叹一声,他几乎能看到陈隗带着兵士在火弹、火箭中搭桥被烧得狼狈不堪的样子。

    不过这不关沈兵的事,是杨端和下的命令。

    踏上浮桥过河的秦军兵士初时还有些不习惯,毕竟是黑夜且浮桥不稳,更重要的是秦军之前没走过这样摇摇晃晃的浮桥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不过秦军毕竟是秦军,没过多久很快就适应了,于是速度越来越快,数千人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顺利过了河。

    后续还有部队源源不断的聚集在河岸。

    接着杨端和在亲卫的保护下过了河这场仗对秦军至关重要,杨端和不放心交给别人指挥。

    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悬念的战斗。

    若是寻常将领,只怕会拿下游木桥处的燕军开刀。

    毕竟那些燕军大多是投石兵和弓弩兵,属于一触即溃的那种,先怼上他们马上就可以快活的大杀一番。

    然则打仗并不只是为了快活。

    先进攻这些投石兵和弓弩兵无疑是给燕军提个醒,让他们做好防备或是逃跑。

    于是就失去战斗的突然性。

    杨端和就没有心急,他命令部队绕过这些燕军直插敌军大营。

    可笑的是在这途中秦军甚至都碰到几支燕军。

    但由于天黑且秦军没有发起攻击,燕军想当然的以为是自己人所以不加理会。

    直到秦军出现在燕军大营前并发起攻击时燕军才发觉不对。

    是时司马尚正与燕王喜商议对敌策略,彼此争执不下。

    司马尚拱手对燕王喜说道:

    “大王。”

    “我等可在此处利用长河阻敌。”

    “退回城内防守是下下之策。”

    “到时秦军只需将城门一围,我大军便彼此无法增援将被各个击破。”

    燕王喜置下大将庆秦反对道:

    “司马将军!”

    “秦军新胜士气正盛,我等应避其锋锐再思反攻。”

    “且秦军缺粮少衣,此时冬季将至,我等便是退回城内又有何不可?”

    “秦军围城时必会饥寒交迫,久攻不下便只能撤军。”

    应该说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司马尚是以燕、代两军兵多将广考虑,在河岸驻兵防守也可以挡住秦军。

    而庆秦则是以守待攻静待秦军受不了北方冬季的严寒自行撤军。

    但很明显司马尚的建议更适合此时的燕军。

    因为以燕军此时的实力如果鼓起士气反击的话,不说可以打败秦军,但以河水之险挡住秦军却不成问题。

    庆秦的想法更消极,且将希望寄托在秦军受不了严寒会自行撤退上。

    万一秦军补充冬衣围上一个冬季呢?

    第二年等燕国粮草耗尽时不就只能投降了?

    所以,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该选择哪个方案。

    然而,燕王喜却是被秦军给打怕了,他根本就不考虑司马尚的建议。

    所以不耐烦的对司马尚摇了摇手说道:

    “勿需多言,明日一早我等便护着粮队撤军。”

    “司马将军也带兵回代国吧。”

    “若有需要,到时寡人再派人通知司马将军!”

    司马尚心下暗叹“

    之前还道与燕国结盟大有可为,不想燕国上下却是这般见识,赵国只怕是复国无望了。

    就在司马尚黯然神伤时,帐外却响起了喊杀声。

    燕王喜蹭的一下就跳了起来,紧张的问:

    “可是秦军?”

    “他们如何能杀到这?”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军粮

    其实不只是燕王喜,司马尚等人也是一脸懵。

    前方投石机分明还在猛砸秦军正在建造的木桥!

    秦军木桥分明已被砸得千疮百孔!

    秦军又怎能突然出现在面前攻营?

    就算过河也不至于如此快速吧!

    难道那秦军是从地下钻出来的不成?

    司马尚初时还道只是小部份秦军泅渡过来作乱

    对于这部份秦军司马尚以为不需过于担心。

    这一方面是因为泅渡兵力不多,另一方面则是泅渡通常要放弃盔甲。

    兵力不多又不着盔甲,那还不是几下就解决的问题?

    不想却有燕军兵士匆匆进帐来报:

    “大王,秦国大军已杀将进来了。”

    “至少有数万人”

    燕军这是在黑夜中草木皆兵了。

    燕王喜大惊,连盔甲都不急披挂,只抓起一件御寒披风就带着亲卫仓遑逃走。

    眨眼间偌大的一个帅帐就只剩下司马尚及其几名亲卫大眼瞪小眼,燕王那逃走的速度便连司马尚都为之咋舌。

    过了好一会儿,亲卫才问司马尚:

    “将军,我等是否敢该去警告大王一声?”

    司马尚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司马尚与燕王喜一干人不同。

    燕王喜是能逃一时便逃一时。

    而司马尚却看得更远

    他知道如果这样下去的话燕、代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那么现在逃与不逃又有什么区别呢?

    逃也不过就是多苟活些日子罢了。

    所以,那一刻司马尚甚至万念俱灰失去逃生欲望了。

    但想想代王赵嘉还满怀期望于是只得与亲卫一道赶回代国大营。

    如果只看兵力对比,燕王喜仅亲卫就有五千人,帅营周围还驻扎了五万燕军主力。

    反观秦军就只有首批过河的三千人再加杨端和带领的两千亲卫。

    此战燕军随便也能将秦军围歼。

    但还未开战燕王喜便先行逃跑,于是整个军营乱成一团,五万人却被五千秦军打得溃不成军。

    姬丹此时已被燕王喜安排了去保护军粮。

    他在这方面也继承了乃父之风,一看形势不对便马上丢下军粮逃走。

    沈兵等人是第二天天亮时才过河的。

    是时陈隗等一众工匠也被转移到了浮桥处。

    众人几乎都认不出陈隗来了,因为他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身上的官服也被烧得到处都是破洞,显然没少受苦。

    他一看到沈兵就怒气冲冲大叫:

    “沈兵,你好大的胆!”

    “我令你到河对岸搭桥却整夜不见你等身影。”

    “违抗军令该当”

    陈隗说着就要上前动手,剺往前一跨就像座大山似的挡在了他面前。

    陈隗只得咕咚一声将剩下的话都吞到肚里去。

    沈兵示意剺让开,然后朝前方的浮桥扬了扬头道:

    “啬夫恕罪。”

    “昨晚砲师应将军之命在此搭桥。”

    “将军命我等不要告知他人,是以”

    这时陈隗才看到河面上的那座浮桥。

    沈兵不知道陈隗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只知道他脸上的肌肉一阵阵抽搐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

    若这陈隗不够聪明还好,他看到的想到的或许就只有眼前这座浮桥。

    但偏偏陈隗又不笨,他当然会想到:

    如果昨晚这浮桥已造好,而且秦军还通过这浮桥杀到对岸

    那将军为何还要令他拼死造木桥?

    所以,他陈隗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用来吸引燕军火力和注意力的幌子!

    一想到这陈隗就为昨晚拼死建桥感到不值。

    再看看眼前毫发无伤的沈兵陈隗更是如哽在喉无言凝噎。

    沈兵当然不去理会这陈隗,一挥手便带着砲师在陈隗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踏上了浮桥。

    过桥后没走多久,就听到一阵阵欢呼声。

    沈兵探头一看,原来秦军将整车整车完好无损的军粮推了回来。

    为首的秦将自是认得沈兵,隔远了就朝沈兵拱手道:

    “多谢工师。”

    “若非工师搭起浮桥让我等过河,我等自是无法缴获这批军粮。”

    其它秦军兵士也纷纷向沈兵拱手致意。

    沈兵赶忙还礼。

    浍还问了声:

    “前方是否还有缴获的军粮?”

    秦将笑着回答:

    “堆积如山数不胜数!”

    “这燕军却是为我等送粮来的!”

    兵士和工匠们闻言不由笑作一团。

    沈兵等人继续往前,果然就看到乱成一团的燕军大营内到处都是装满军粮的马车,就跟那地上的无头尸体一样成片成片的一眼望不到头。

    会有这么多军粮倒也不奇怪。

    因为燕军有二十五万大军。

    同时代国是新败之军粮草不足,所以此战军粮也由燕国提供。

    于是燕国要准备的就是二十八万大军的粮草。

    另一方面,燕国的战略是要围攻秦国三郡。

    这攻城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能攻下的,少说也要先准备半个月的军粮

    于是就有现在沈兵看到的,那运粮的马车是一排排的被摆放在路边。

    这可是战国时期,是民以食为天的时代。

    有时便是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无法换到这些军粮。

    比如被敌人围城时,又比如现在秦军追击敌人时。

    所以这批军粮对秦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它不仅解决了秦军作战的问题甚至还解了三郡百姓缺粮的燃眉之急。

    这又如何不让秦军上下欣喜若狂。

    而杨端和领着秦军还在前方追击着燕军。

    此时的杨端和更多的不是为了能围歼多少燕军,而是尽可能多的再抢些军粮来

    燕军指挥混乱同时也是这时代通讯不发达。

    于是,在燕军已经大规模败退时,燕国各地还在征集粮草并源源不断的从各方向往三郡运来。

    所以杨端和的追击往往追不上燕军,反而总能在支路上迎面碰上几批运粮队。

    杨端和当然不会客气,将它们逐一“接收”了然后再一批批后送。

    看着这些军粮沈兵就知道燕国已经完了。

    燕王喜根本就不知道粮草的重要性,没有粮草就算他能逃回城内又能如何?

    或者说燕王喜知道这些道理。

    只不过他已经被吓破了胆顾不上这许多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首级

    事情没像沈兵想像的那样发展,因为这其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代王赵嘉见秦军穷追不舍,眼看兵临代国城下就有些慌了。

    这燕国兵多将广守城或许能守得住,可代国却只有区区几万人且驻守之地还是缺水少粮的风沙之城,这秦军一来他这个大王就只能北上避入草原与匈奴为伍了。

    于是赵嘉马上派出使者去劝说燕王喜:

    “此战皆因太子丹刺秦而起。”

    “如今秦军兵临城下我等无力抗衡。”

    “只有杀太子丹取其首级送与嬴政谢罪,我等才有一线生机!”

    这若是寻常人,只怕看到这建议就要火冒三丈。

    好你个赵嘉,居然在此危难时刻说出这样的混帐话!

    居然要我杀了太子苟且偷生?

    我堂堂一国之君岂会做如此不仁不义之事?

    然而燕王喜却不是寻常人,他看到这建议时居然心动了。

    不过姬丹毕竟是他亲儿子,下决定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犹豫了一会儿。

    就这么犹豫一会儿的功夫,就有旁人飞报姬丹:

    “太子快走!”

    “大王欲杀你以平秦军之愤。”

    姬丹愣了好一会儿也没反应过来。

    但他心知燕王喜是个会做出这种事的人,且在危急关头就算自己去求情也无济于事。

    于是迟疑了一会儿后最终还是咬咬牙收拾细软逃了。

    而姬丹这么一逃却反激起燕王喜的怒火。

    “这个孽子,出了这么个馊主意把燕国害成这样。”

    “现在又想一走了之把这个烂摊子丢给寡人!”

    “他这一走秦军还不把所有怒火都出在寡人身上?”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于是一声令下就全国围捕。

    可怜那姬丹在燕国的曝光率还是相当高的,没多久就被认出并抓了回来。

    燕王喜很干脆的把姬丹脑袋砍了下来再用木盒装着派出使者去讲和。

    这事就不是杨端和能做得了主的,只得停止追击并派出快马飞报嬴政。

    此时的嬴政正带着十万大军赶往邯郸。

    就像之前所说的,嬴政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不顾一切的消除这危险。

    所以这次是打定了主意要将燕国连根拔起。

    同时他又深知王翦置下的十六万大军既要治理三郡又要围攻燕、代两国,兵力必定不足。

    于是才带着十万大军去坐镇邯郸。

    正在半路时就接到王翦送来的情报:

    “我军已兵临燕蓟城下,然燕王使节携太子丹首级求和。”

    “请大王定夺。”

    嬴政闻言愣了下,暗道这燕王喜也够狠,为了活命连亲儿子都不放过。

    不过

    嬴政可不想就这么算了。

    现在可是个灭燕的好机会,他们军粮被夺无法过冬,哪天等他们恢复力气了又多个麻烦。

    嬴政旋又想到秦军在三郡的兵力不足且战线拉得太长。

    万一赵国余孽死灰复燃开始作乱那就大事不好了。

    所以至少应该要缓一缓等援军赶到邯郸再说。

    于是嬴政就回答道:

    “命王翦暂缓进攻。”

    “待我见过使节验过人头再做打算。”

    信使应了声,然后就复命去了。

    嬴政此着不能说不黑,他顺水推舟让燕王喜以为嬴政会就此放过他,于是静待秦军撤军。

    他没想到这其实只是嬴政的缓兵之计

    只不过这时嬴政也有些坐不住了。

    姬丹那厮已经死了?

    却不知是真是假,莫不是又像上次一样又要行刺?

    到时这人头送来了是验好还是不验好?

    不若

    想着嬴政当即就对赵高下令道:

    “备马!”

    前方攻势缓了下来,沈兵这边也就不需要赶路了。

    但只有这时沈兵这些工程兵才是最忙的,他们需要大量的木材构筑围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