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秦工程兵 >

第200章

大秦工程兵-第200章

小说: 大秦工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革庾气急败坏的拖起一名跪在旁边投降的姑师贵族,喝问:

    “秦人呢?秦人在哪?”

    革庾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秦军主力集中在城内。

    然而,得到的回答却让他失望了。

    “秦人在交河!”

    “他们没来,只有……只有我们!”

    革庾一甩手把贵族重重的摔在地上,然后朝他吐一口唾沫。

    转念一想,就暗道了一声不好。

    若秦军此时来攻,匈奴可是背对着秦军,且还是一半兵力在城内一半在城外……

 第四百三十七章 进退两难

    这点倒是让革庾猜中了。

    如果说之前,秦军能击败匈奴的话,那还只是凭着“水草不足”逐步将匈奴逼退。

    但是现在,在知道匈奴将要围攻姑师后,却是杀伤匈奴有生力量并以此威摄西域的时机。

    沈兵又哪里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当下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布置及调兵谴将。

    第一个布置就是派出一队人赶往奇台和吐峪两地。

    这两地是姑师城外的仅剩的两片绿洲,若姑师城无法获得饮水,匈奴骑兵就只能在这两地补充。

    沈兵只需要对这些水动些手脚……

    第二步是从楼兰紧急调了些兵力来补充……调步兵来肯定是赶不急了,与王徨同来的两千神武军一千月氏骑军,再加上又从楼兰征集了一千骑兵,每人带三匹马星夜赶来追上正往姑师行军的主力部队。

    于是秦军又凑足了万余人马。

    这其中一千楼兰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

    沈兵知道他们不愿出什么力也不愿誓死作战。

    这一方面是楼兰骑兵兵力少,稍有点死伤就可以称得上“惨重”。

    另一方面则是楼兰骑兵终归是楼兰骑兵,其与秦军虽说是盟友但正如之前所言,“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

    所以可想而知楼兰骑兵不会尽全力为秦军作战。

    但沈兵需要的就是其出战的效果,或者说让匈奴看到楼兰骑兵的身影。

    于是匈奴与楼兰这“梁子”就算结下了。

    往后不说楼兰与匈奴会势同水火,但至少他们之间的结盟会有障碍。

    之后随着其参战次数越来越多,匈奴与楼兰之间的仇恨也会越来越深。

    这就是沈兵想要的。

    派月氏骑兵上阵的用意也差不多。

    沈兵将部队埋伏在南面,步兵在前骑兵往后隔了两里。

    这是因为沈兵料定匈奴不会将兵力布设在南面……南面是交河、萨尔两块绿洲的方向,匈奴要是将兵力布设在这一带,当秦军经过这片地区时很容易就能发现些蛛丝马迹。

    尤其匈奴还大多是骑兵,马蹄和马嘶是很难控制的。

    于是秦军埋伏在这片地区就不会被匈奴发现。

    果然,当天色将明时,匈奴就自北、西、东三个方向包围了姑师。

    其中东面的一支骑军横插过来切断了姑师的退路……这支骑军几乎就在秦军所潜伏沙山的对面。

    秦军不动声色,静静的等着,然后就发现匈奴军队像潮水般的涌向姑师。

    又等了一会儿,沈兵就时机差不多了,就挥了挥手命部队上前。

    此时的熏狁还得意洋洋的骑在马上远眺姑师,脑海里想着当一队队秦军俘虏被带出来时的样子。

    这其中尤其是那沈兵……

    熏狁不确定沈兵是否在城内。

    如果在城内且被俘的话,熏狁以为这足以让他在单于面前夸耀一番了。

    熏狁不知道的是,此时革庾正在城内进退两难。

    因为此仗匈奴冲得太狠了……或者也可以说的匈奴太渴望一场胜利渴望杀敌抢战利品,于是大军像疯了一般的自缺口和城门往城内涌,其中还有许多兵士是挥着弯刀策马而入,不管革庾怎么喊都没用。

    革庾虽知道大事不好却无法通知城外的熏狁。

    他甚至不敢命令部队撤出城外,因为城外的兵士往城内涌,若城内再往外退……一不小心就会堵成一团造成踩踏伤亡。

    就在革庾急得直跺脚时,就听城外“轰轰”几声炮响。

    革庾就暗叹一声“完了”……秦军来的正是时候。

    城外的熏狁还在心里描绘着美好蓝图时,几发带着啸声的炮弹就从他头顶上呼啸而过,接着在熏狁吃惊的眼神中在匈奴人群中“轰轰”的炸开。

    熏狁扭头一望,却发现一队队秦军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后方的沙山上,此时正摆好阵形一步步朝他逼进。

    再看看其它方向,也有秦军骑兵飞驰的身影。

    熏狁勿自不敢相信眼前所见,他看了看秦军又回望了一眼姑师。

    他不明白秦军如何会突然出现在后方,原本应该匈奴包围秦军现在却变成了秦军包围匈奴……这巨大转变和心理落差让熏狁一时无法适应,以至于那一会儿他都不知道该如何指挥。

    直到部下提醒道:

    “右贤王,秦军上来了!”

    “我等该如何应敌?”

    这时熏狁才猛然反应过来,意识到此时不是找原因的时候,当务之急要考虑如何应敌。

    熏狁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撤退。

    打不过就跑,这是匈奴不变的作战法则。

    但现在却是想跑都不跑……有一半的兵力在姑师城内。

    城外的匈奴一跑,就意味着将城内的匈奴丢给了秦军。

    到时秦军只要用火力封锁住城门和缺口,城内的匈奴就被围死了。

    尤其这些匈奴绝大多数还是下马步战冲进城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想突围都没机会……匈奴习惯于骑马,若用两条腿逃亡,只怕没过多久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但若是不跑,城外的一万匈奴只怕也要一起留在这里陪葬了。

    因为匈奴全都是面向姑师背朝秦军,甚至还有许多匈奴依旧没反应过来。

    突然出现在后方的秦军更是让匈奴高昂的士气瞬间降至冰点且无心恋战。

    于是,这场仗还能打下去吗?

    打下去会是什么结果?

    正想着,就只听一道道破空之声,从秦军方向射来的弩箭带着“嗖嗖”声像漫天的雨水一样扑向匈奴。

    来不及格挡的匈奴纷纷应声倒地。

    若不是亲卫及时举盾挡在熏狁面前,只怕熏狁也要中上几箭。

    熏狁在心里权衡一番后,就咬着牙下令道:

    “撤,撤军!”

    “赶在敌人合拢包围圈前冲出去!”

    短促的牛角号当下就在姑师上空响了起来。

    身在姑师城内的革庾又叹了一声。

    他知道自己完了,还有所有那些冲进城内的匈奴。

    革庾觉得自己不冤,因为这是自己出的主意。

    那些因为他的主意而陷于城内的部下才冤,他们冲进来时肯定没想到姑师就是他们的坟墓。

 第四百三十八章 人心

    沈兵没有追击逃跑的匈奴军。

    因为以秦军此时的实力尤其全军只有拼凑起来的四千骑军去追匈奴一万骑军不太现实,一不小心这些骑军反而还会被匈奴给吃了。

    沈兵将全部兵力用于包围姑师,也就是对付攻进城内的那部份匈奴。

    对付这些匈奴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城墙四面都有缺口,而且还刚刚清理干净。

    敌我兵力相若,甚至秦军还占上风。

    秦军拥有射程远的强弩,三弓床弩,投石机,另外还有火炮。

    更严重的还是在城内的匈奴几乎没有补给……若说有什么补给和食物的话,那就姑师军民带进城中的一些马匹和食物,但这些也仅仅只够姑师军民生活数天,分摊给近万的匈奴就少得可怜了。

    秦军最先得到的利益是城外上万匹匈奴战马。

    这些战马是革庾所部留下的,要参与攻城的他们自然不能骑着马进去,马匹全留在外头就让秦军捡了个大便宜。

    然后沈兵就派出几个大嗓门且会些匈奴语的月氏兵士拿着盾牌上前喊话: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马上出来投降……”

    当然不会这么土。

    此时正是张显秦军仁义之师的大好时机,沈兵又怎么会轻易放过。

    兵士们朝城内喊:

    “匈奴兵士听好了。”

    “姑师将士受我大秦庇护,尔等勿要滥杀无辜。”

    “只要带着姑师将士来投,秦军便可保你等性命无忧!”

    “否则,大将军放言,若伤姑师将士分毫,便一个不留!”

    用匈奴语喊了一遍之后又用西域塞种语喊了几遍。

    城内城外的西域兵一听这话就崩溃了,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乡善君,他在城头哭得嘻里哗啦的,高声回道:

    “大将军大恩大德,本君永世难忘。”

    “今趟若能渡过此难,必追随大将军左右唯命是从。”

    ……

    乡善君毕竟年轻,他又哪里知道这其实都是沈兵收买人心之计!

    有句话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沈兵这是白脸红脸都自己唱,只不过白脸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道民君虽知道这一切都是因沈兵而起,但有苦说不出的他也只能跟着表态几句。

    城内幸存的姑师军民也是哭成一片,心中自是感恩秦军的义薄云天。

    其实受此影响的不只是身陷囹圄的姑师军民,在秦军中的月氏骑兵及楼兰骑兵也为此震撼。

    首先是他们肯定会度己思人。

    若秦军今日肯从匈奴手里救出姑师军民,它日也可以从救出他们。

    其次,秦军动不动就能战胜数倍匈奴,而且还是轻松战胜……能得如此强大军队庇护是何等荣耀。

    且一直以来西域各国都因为国弱兵少动不动就要被灭国,于是军民极其缺乏安全感。

    此时有个如此强大的秦军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能将他们团结在一起……那还等什么呢?

    因此月氏骑军和楼兰骑军看着这副情景时便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望向秦军的眼神也跟着不一样了。

    这就是沈兵想要的。

    若能成功“感化”这些西域骑兵,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战斗力成级数提升。

    之前沈兵一直不能放心用月氏或楼兰骑军,原因就在于此。

    他们毕竟是外族军队,对秦军还抱着警惕的心理,甚至还把秦军当作准入侵者防备。

    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在战场上是不可能替秦军卖命的,甚至必要时还会捅刀子。

    这就不是训练或装备的问题了,而是心态的问题。

    要转变这种心态,就是要像沈兵现在做的“攻心”。

    一旦他们心理上接受了秦军甚至认同了大秦属国的身份,那么为秦军拼死作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到时就算是楼兰王或是月氏王都无法阻止。

    因为答案很明显。

    若大秦已深入人心并震摄住基层将士,那么楼兰王、月氏王想要带兵造反……基层将士就会思考几个问题:

    是跟随大王造反呢,还是继续跟随大秦?

    造反有多大的成功机会?

    造反之后能获得多大的利益?

    这么一思考,发现造反成功的机会很小,就算成功了也没有多大利益,反而是在大秦庇护下更安全……会跟着楼兰王、月氏王造反那才是怪事了!

    这也就是沈兵在西域实施“怀柔”政策的原因。

    也是沈兵先对各国贵族妥协,再发展基层军民紧抓民心的原因。

    革庾却是不信这些话,他站在城头大声喊道:

    “你等休要把我当作三岁小儿。”

    “你我对阵,何时留俘虏活口过?”

    这话倒是真的。

    中原与匈奴仇恨极深,彼此作战通常都不留活口。

    这情况一直持续到汉匈大战中后期……

    那是匈奴就觉得奇怪,匈奴骑射一点都不比中原骑兵弱,为何总是打不过汉军!

    想来想去,就认为是匈奴练兵方面有缺陷,也就是各部太没有规矩各自为战,而汉军却是号令一下进退有序。

    于是匈奴就希望学习汉军的练兵方式,这才开始任用汉军俘虏,李陵就是其中之一。

    革庾会说这话,一方面是抱着一线希望跟秦军谈谈条件,另一方面则是让部下不要抱太多幻想。

    兵士大声回道:

    “我大秦说一不二,说是保你不死便不会取你性命!”

    革庾又道:

    “便是留我等性命又能如何?”

    “还不是一生为奴累死、病死?”

    “若是如此,倒不如战死沙场倒也干脆!”

    说着便高举弯刀,城头上的匈奴大声高喊回应表示赞同。

    上前喊话的月氏兵士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剺将这番话翻译给沈兵听,沈兵听了也觉得棘手。

    那可是一万匈奴,投降之后能做什么呢?

    贬为奴隶他们肯定不干。

    杀了也不行!

    那就只有打上一仗两败俱伤么?

    想了想,沈兵就上前几步大声说道:

    “你等若是降了,便让你部驻守交河,不知意下如何?”

    剺意外的望着沈兵,说:

    “大将军……”

    沈兵扬了扬头,下令:

    “便如是说。”

    “若再不愿降,便只有一战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豆

    革庾听着这话就有些不信,问:

    “此话当真?”

    “你可是能话事之人?”

    剺不等翻译给沈兵知道,就愤怒的回答道:

    “此乃秦国大将军沈兵,你说是不是能话事之人?”

    革庾听着这话就愣了,他之前就听说过沈兵这名字……身为匈奴的一员当然有听过沈兵。

    只是革庾以为沈兵应该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将,不想却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沈兵回应道:

    “自是当真。”

    “你部甚至能持有兵器。”

    “不过有一个条件,你部不得拥有战马、骆驼等坐骑!”

    沈兵这么说却让革庾放心了。

    因为若是什么条件都没有,以“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原则来看,那基本就是骗人的陷阱,只待匈奴军队投降之后就出其不意将其一网打尽。

    但如今沈兵却提出匈奴不得拥有战马的条件……这就足以说明沈兵所说是真,否则根本不需多此一举。

    沈兵的考虑,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