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秦工程兵 >

第170章

大秦工程兵-第170章

小说: 大秦工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隶制国家,那就完全是奴隶主的私人物品? 包括生下的孩子也是,不会有任何希望。

    因此,匈奴只能小心翼翼的再次上前。

    但很快又一颗石弹飞射而来

    石弹在这斜面上几乎是无敌的? 它可以摧毁任何攻上来的敌人? 人再多都无济于事。

    所以? 如果像且达一样死攻的话,他的部下迟早要全军覆没。

    幸运的是冒顿及时赶了上来阻止了且达。

    其实冒顿在听说山顶有秦军城寨时就感到不妙了:

    秦军在山顶建有城寨? 就意味着秦军是有备而来,而且至少来了好几天? 却直到此时才动手。

    若是如此? 秦军就不会是想逃走,而很有可能是要固守。

    于是冒顿就明白秦军为什么攻击的是火药作坊而不是矿洞。

    这并不难猜。

    如果秦军只是派一支小分队过来偷袭完了就撤离,那应该选择炸毁矿洞,只有这样才能让匈奴更长时间无法制作火药。

    推荐一个app,媲美旧版追书神器,可换源书籍全的  !

    但若秦军想长期驻守那矿洞随时都在其攻击范围之下,何必要急于一时?所以当然就是攻击火药作坊。

    冒顿不明白的是,秦军孤军越过阴山且兵力不多,凭什么能在此处长期驻守?

    当他在亲卫的簇拥下赶到山顶时就明白了。

    秦军占据了最高峰并在险要处筑起了城寨,而山面路陡,匈奴就算人多也无法一拥而上,一批只能几百人往上攻。

    在这情况下,可以说只要秦军还有箭矢还有补给,匈奴就拿他们毫无办法。

    冒顿当下就命令部队停止进攻。

    通常碰到这情形,“围而不攻”就是最好的对策。

    但冒顿往四周观察了下地形后马上就意识到这根本围不住

    秦军的补给线在后方,是以绳索、绳梯建立在峭壁之上的。

    除非匈奴能绕到这峭壁上去切断其补给线。

    但这又谈何容易。

    沿着山体峭壁爬过去?

    亦或是像秦军一样依靠绳索?

    那只会成为秦军强弩的靶子。

    另一个办法,就是在秦军与矿洞之间建一道新防线阻止秦军前去破坏。

    但想了想,冒顿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这不会有什么意义。

    因为就像冒顿之前分析的那样,匈奴的优势不在于固守而在于机动。

    若是要以大军构筑防线保护矿洞安全,那不就成了固守了吗?

    那派多少人合适呢?

    三千?

    五千?

    甚至更多?

    那岂不是给了秦军一个确定的攻击目标?

    若秦军由狼口突破包抄至此,岂不是上下两面夹攻这五千人?

    到时冒顿是救还是不救?

    救,就变成主力面对面决战。

    不救,就必定是矿洞和兵力两失!

    所以,匈奴长于机动有其好处,秦军擅长攻守也有其优点。

    敌我作战,重要的是看将领能否把握住自己的优点并以已之长攻彼之短。

    沈兵做的其实就是牢牢的把握住秦军长于攻守的特点,让冒顿进退两难。

 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购

    本章为防盗章节。

    这么做很无奈,写书这么多年都没防盗过。

    因为士兵相信有许多书友并不清楚盗与不盗的区别,纯粹只是看书。

    我十年前看网时就是这样,对正版完全没概念,看了许多盗版,后来才发现自己是在白嫖。

    因为自己有这个经历,所以对看盗有一定的理解,所以从写书起就一直抱着随意的态度。

    看盗我不说什么,看正版我感谢。

    这也是我扑街这么多年都没防盗的原因。

    但现在士兵全职了,兄弟们

    写了十几年的书全被封了。

    现在就奔着这点订阅养家糊口呢!现在这情况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了。

    希望书友们到支持下正版,码字也不容易,订阅一章只需几分钱,却是对士兵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后续情节会从冷兵器转折进入热兵器,我想把这书写成一部武器装备发展史。

    这其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士兵不敢保证没有失误,但会尽量准确,这该物超所值吧。

    求正版订阅。

    沈兵在这时代把东西发明出来是有思想觉悟的。

    也就是只能尽量拉长技术扩散的时间而无法阻止。

    沈兵没想到的是

    原先他以为纺织技术之类的应该会更快的扩散至中原。

    原因很简单,中原是自己人,谁要是想来北地偷学技术根本不需要像匈奴那用家人为质。

    甚至秦人要是当奸细被抓了都无法治罪此时的秦律可没有什么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业机密。

    另一方面,就是在北地工作的这些工匠都是自由的工匠,他们随时可以不干也可以离开北地,接着就会把技术带到中原各地扩散开。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次行到泰山的路上,沈兵发现水车是多了,但大多都还处在原始舂米阶段。

    纺织作坊几乎没有,更别提火药。

    沈兵猜,纺织作坊或许是因为手工业者抗拒的原因:若大批量纺织作坊出现,就意味着以纺布为生的手工业者全都要失业,所以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

    火药则是因为中原内部已没有战争需求。

    没有战争需求还发展火药做什么呢?

    也许就是制成爆竹炸个响乐呵一下了。

    同时嬴政也不希望火药的制作在百姓中大规模扩散。

    他便是连百姓手中有金属、有钱都担心其会造反,要把金属和有钱人全集中到咸阳,又哪里会肯让百姓制火药。

    北地需要制火药那是奴。

    而匈奴面对装备有“霹雳火球”的秦军却有生死存亡的压力,有很迫切的偷学的动力。

    于是就出现此时诡异的一幕:

    北地的技术不是往中原方向而是匈奴方向扩散。

    沈兵只能一面命令王贲彻察奸细,其中尤其是火药作坊,另一面就带着扶苏匆匆往回赶

    原本沈兵还打算在中原各地“招商引资”一番。

    毕竟此时的北地需要一批有经验能起带头作用的作商人。

    云畋需要在北地统筹大局,不可能亲自带着商队开往西域做买卖。

    不过既然时间这么紧迫那就再说了,而且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因为商人的嗅觉总是最敏感的,有一天北地经商能有数十倍的利润,沈兵相信到时不用他“招商”,各地商人都会自觉的蜂涌进北地。

    日夜兼程十余天赶回九原。

    正如之前所方,九原因矿物丰富且地理位置居中,是北地军工生产的重心,火药、新铁作坊都集中在这里。

    王贲皱着眉头向沈兵报告道:

    “大将军,火药制法或已泄漏与匈奴知晓了。”

    “匈奴手段了得,已有几名奸细在我等排查之前逃走。”

    “且这些奸细在火药作坊务工已有些日子。”

    沈兵无奈的点了点头,他最关心的还是火药。

    因为冶铁匈奴没有基础,纺织也没条件这其中尤其是纺织,那得学会种植苎麻。

    如果匈奴学会种东西了,那还能叫游牧民族吗?

    那不就被田地绑在一个地方了吗?

    而且光、热、水、土、地合适种植吗?

    但火药就不一样了,这东西可以直接用于战场成级数的提高战斗力,匈奴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做到这一点,当然会克服困难实现。

    沈兵不知道的是,此时冒顿正在为制火药发愁。

    他是得到了火药的制法和配方没错,甚至奸细还带了些原料展示在冒顿面前。

    然而,冒顿却被那些原料给晃了眼。

    那什么硝石、硫磺、桐油、干漆、麻茹

    冒顿连听都没听过这些东西,哪里又会知道怎么获得?

    不只是冒顿不懂,放眼整个匈奴都没几个人会懂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根本不需要知道作物生长规律,当然也不会去了解土质、矿物,更不需要研究气候、天,于是在知识与发现方面比农耕民族要篑乏得多。

    此时突然面对这些硝石之类的东西,在冒顿眼里这些不就是土吗?

    硝石就是白色的土。

    硫磺是黄色的土。

    木炭是黑色的土。

    这些土混在一块就能成火药?

    来,我帐蓬下挖些土来试试

    解释了老半天,冒顿才明白这些“土”可不是简单的颜色会对就可以,而是要开矿挖出来的。

    可这一望无际的草原到哪寻找这些矿去?

    其实蒙古高原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许多矿探明的储量居亚洲首位。

    但那是在现代拥有先进探矿设备时的情况,此时的匈奴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了解,只怕除了它会长草、长树能养活牛羊之外就是一片空白了。

    冒顿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该如何是好?”

    “若只知制法却没有原料,岂非还是受制于中原?”

    想了想,冒顿就咬牙下令道:

    “先用牛羊毛皮换取原料。”

    “再命人探矿,能探到多少便是多少!”

    这探矿是用什么人就不用说了,自然是被俘虏的秦人。

    甚至冒顿还决定派人偷偷南下进入中原,然后花重金请采矿工匠北上到草原探矿。

 第三百七十二章 控制

    防盗章节。

    沈兵原本还想在泰山玩几天,毕竟跋山涉水的好不容易来一趟,而且也许久没放松了,趁着这机会游山玩水一番倒也惬意。

    仞紧张的拿着书信报道:

    “大将军,北地发现奸细!”

    沈兵和扶苏都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北地有那么多先进的玩意,又是织布机又是火药又是舂米水车,没人来偷学技术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初时都没当一回事,沈兵只是“嗯”了一声就继续跟扶苏讨论着该如何从中原带去更多商人的问题。

    然而仞却补充了一句:

    “是匈奴奸细!”

    沈兵和扶苏这才震惊的抬头望向仞。

    沈兵问:

    “匈奴奸细?他们又是如何混进作坊的?”

    因为担心匈奴偷学,所以沈兵从一开始就严格规定只有中原人才可以进作坊,甚至还要排查户籍排查户籍也只有在秦国的郡县制下才能做到,虽说也不容易,但为了保密却值得。

    仞呈上一封信,说道:

    “匈奴用的是中原人,而且有户籍!”

    沈兵想了想,然后就明白了。

    中原人有许多被匈奴俘虏了成为奴隶,不仅是他们,甚至可能其家人也在匈奴那成为奴隶。

    于是

    匈奴就可以用其家人为质,胁迫他们成为奸细。

    甚至还有许多中原人是心甘情愿为匈奴卖命,那在现代叫什么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简单的说,就是他们被匈奴俘虏后原本以为必死,在这种心理期望极低的情况下只要匈奴留他们性命,亦或是对他们好些给点食物,他们就会觉得匈奴还不错,于是反过来会站在匈奴一边。

    中原人而且有户籍,于是排查起来就难了。

    再加上前些日子有大批从代国转移过来的百姓这些百姓不可能有户籍,于是就有许多奸细混杂其中。

    沈兵展开纸条一看,吃惊的发现匈奴感兴趣的不只是火药,还有水车、冶铁、纺织等,在王贲的紧急排查下几乎每个部门都找到了匈奴奸细。

    甚至这其中可能还有没挖出来的。

    扶苏有些奇怪的说道:

    “据闻匈奴对技术并无兴趣,他们只好骑射牧马,为何却”

    沈兵苦笑一声回道:

    “冒顿与常人不同,此人极富远见,我等不可小觑!”

    这些的确像沈兵想的那样是冒顿安排的,而且是冒顿亲自安排的。

    其实早在九原一战见识到“震天雷”的厉害之后冒顿就开始安排了。

    那时匈奴因为头曼单于新亡,九原一败见识到秦军如此强大,再有东胡一而再再而三的刁难,整个匈奴都处在士气低谷甚至有种大祸临头之感。

    插一句, app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但这时冒顿单于却在与其子稽粥秘密商议着对付秦军之策。

    稽粥没有参与九原一战,听闻有如此恐怖的武器,就好奇的问:

    “单于,若秦军有如此威力的震天雷,我们将来又怎么与其作战有?”

    “到时岂不是他们走到哪里,我们就要退到哪里?”

    冒顿沉思了一会儿,就说道: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继续这样下去的确是这样。”

    “虽然我们有草原之利,以步兵见长的秦军暂时还对我们无可奈何。”

    “但如果不早做准备,等到秦军兵强马壮的那一天,匈奴就绝非其对手。”

    这也是沈兵说冒顿极富远见的原因。

    寻常匈奴人又哪会想那么远,他们大多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这是游牧民族的特点。

    游牧民族的生活是逐水草而栖,所以不用考虑太多? 草吃完了换一块? 只要方向对就行,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停下呆一段时间。

    而农耕民族就无法这样无忧无虑了,他们必须计算农期? 考虑灾害,还有储存粮食过冬以及必要的财富应对不时之需

    时间一长? 农耕民族自然就会形成计算能力强、有储存财物应对危机的意识,以及一定程度的远见等性格特点。

    当然? 这只是对大多数而言。

    农耕民族也有过一天是一天的,游牧民族中也有储存财物应对危机的。

    冒顿单于就是一个例外,或许这也是他更倾向学习中原的兵法的原因之一。

    稽粥好奇的问:

    “我们应该怎么做准备?”

    冒顿单于想也不想就回答:

    “学习他们的技术。”

    “如果我们也能得到震天雷并学会制作的方法,自然就不需要怕秦军。”

    稽粥不解的说道:

    “可是秦人又岂会教我们?”

    冒顿笑了起来,他拍了拍稽粥的肩膀道:

    “不? 他们会教我们的!”

    冒顿用什么方法就不用多说了。

    他将大批的中原奴隶集中起来? 尤其是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