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秦工程兵 >

第160章

大秦工程兵-第160章

小说: 大秦工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中央政权和军力在咸阳,蓟城或汝阴有叛乱而地方军无力镇压,该怎么解决?

    若是地方军本身叛乱又如何解决?

    中央出兵镇压?

    仅仅只是路上行军都要月余时间。

    此外还有运输补给及援兵的问题。

    所以这不是用哪个制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交通问题。

    秦国之所以短短十几年就崩溃,除了嬴政统一之后的昏庸暴政之外,也有对边远地区控制不足的原因。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当然是用郡县制。”

    扶苏问:

    “为何?”

    沈兵回答:

    “此前天下大乱各据一方,皆因有诸候存在。”

    “如今天下大定我王一统中原,若又实施分封制,岂非再将天下划分?”

    “这与培养战乱有何分别?是以分封制并非长治久安之策。”

    扶苏又问:

    “可左丞相所言又在理,燕、楚、齐等国距离咸阳太远。”

    “若是不分封自治,只怕鞭长莫及。”

    沈兵听了不由一愣“分封自治”,这说的怎么这么像北地?

    莫非

    是赵高和李斯,亦或是嬴政在试探沈兵是否有“自治”独霸一方之心?

    想到这,沈兵就更是坚决支持郡县制了:

    “所谓鞭长莫及,不过是路远难行而已。”

    “如今天下大定,我王便可修筑驰道通向各方。”

    “若一月之路缩短为二十日,便再无鞭长莫及之说了。”

    扶苏当即点头应道:

    “此言有理!多谢将军!”

    许多人以为秦时的驰道是皇帝专用车道,供秦始皇外出游玩使用。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驰道其实是支持郡县制的物资基础,是为了管理统治全国各郡县,尽快传递政令书,方便物资交流而开辟的。

    之前所说的镇压叛乱是其一,政令书的及时性又是其二。

    比如从中央有某项政令需全国发布,但正式书到达偏远地区却要数月之久奸商就足可用信鸽传递信息并这数月时间屯积与政令相关的物质以暴富。

    是以驰道才是以咸阳为中心且极为宽敞: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且两则种有树木。

    五十步大概是现代的六十几米。

    皇帝专用道也就是任何时候都只会有一队人使用,当然不可能有交汇的情况,六十几米宽完全没有必要。

    可想而知,它是为了咸阳的“中央军”在万一有叛乱时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在此之后还有粮草辎重,两侧的树木则是为这支部队起掩护和工事依托的作用一旦遭到攻击,两侧树木随时可以成为工事甚至砍筏制作投石机。

    扶苏正要离开,却又被沈兵叫住了。

    沈兵说:

    “加上一句:北地亦不应例外,望大王指派各郡郡守、郡尉及监御史!”

    扶苏不由愕然望向沈兵,但下一秒他就明白了,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道:

    “扶苏明白!”

    其实倒不是嬴政对沈兵多心,而是赵高和李斯两人在旁说的久了,于是让嬴政有试探一下沈兵的心理。

    但北地这地其实并不适合实际采用郡县制。

    正如之前所言,郡守负责军事,郡尉负责内政,监御史负责监督。

    这制度在和平地区是合适的,因为没有战争的压力可以各郡分块管理。

    但在有战争压力尤其还是面对强敌的北郡也这么弄

    北地此时的总兵力不过两万余人,这兵力本来就不足,还要分成两郡给两个郡守指挥?

    那么九原多少兵?云中多少兵?

    这样把兵权一分,沈兵手里还能有多少兵?还能与匈奴作战吗?

    另外像沈兵这种发展模式,哪个郡尉有办法管理?

    派出两个郡尉分开管理后,能为沈兵的部队提供足够的军事物资抵挡住匈奴的进攻和威胁吗?

    所以北地如果这么做的,那就跟找死差不多。

    这跟当初赵王几次三番的想削李牧的权却又无法下手有些相似。

    沈兵就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让扶苏这样写。

    而嬴政看到扶苏的回答后却是龙心大悦。

    一方面是对沈兵的最后一点戒心也放下了。

    另一方面觉得这扶苏是长大了,尤其那修建驰道的建议深得寡人之心啊!

 第三百四十九章 羡门子高

    嬴政做的可不只有确定郡县制这一件事。

    其实许多事在统一之前嬴政就已经考虑到了,比如统一度量衡、字、货币,另外还有车辙也就是车辆的宽度。

    这主要是为了交通。

    统一之前六国的车辆宽度不一,于是行车的路宽窄也不一,这会在交通上造成很多麻烦。

    另外大王也改为皇帝了,“寡人”也改为“朕”

    现在是统一六国的“大大王”了,当然要有不一样的称呼。

    这些事办起来都不难,只需要一个政令下去规定在秦法里让下面逐层实施就行了。

    等这些事都稳定下来后,嬴政对赵高说道:

    “诸事已定,北面匈奴虽然为害一方,但也被逐出九原之外了。”

    “是时候让扶苏回京了!”

    赵高心下一惊,他哪里会不知道嬴政的心思。

    嬴政当然不会想扶苏,也不是想扶苏回京,而是想让沈兵回京为他炼丹。

    也就像嬴政说的,天下已定,现在他嬴政还缺什么呢?

    就缺一颗长生不老药了。

    此时不让沈兵回京更待何时?

    赵高心下暗道一声不妙。

    此时沈兵和扶苏皆简在帝心且有战功在身,这时候让他们回来那还不是群民欢呼?

    若那沈兵再哄上几句,或者说他还真懂得一点炼丹之法嬴政一个龙心大悦还不委以重任?

    甚至连跟着沈兵的扶苏也要被册封太子了。

    到时哪还有他赵高什么事?

    于是赵高迟疑了下,就说道:

    “可是皇上,那北地匈奴之患”

    嬴政想也没想就打断了赵高的话:

    “匈奴之患又能算什么?”

    “此时中原各地已尽归于秦,数十万兵马已闲置无处可用,调个十万去将沈兵换回来便可。”

    于是赵高就无话可说了。

    因为实情的确像嬴政说的那样,且此时蒙武、蒙恬父子士气正盛,调去北地驻守却是恰到好处。

    当这终究要有个过程蒙武、蒙恬的部队此时在齐国,需要安置好齐国才能下旨将其大军调往北地,且行军也要时间。

    赵高就是乘着这时急急赶去和李斯商议对策。

    李斯一听这情况也和赵高一样急得在府内来回走

    李斯一生追求权位,可不想在这大功告成之时还把这相位给丢了。

    而李斯和赵高之间却不存在竞争关系。

    因为赵高身为宦官是不可能当丞相的,所以与赵高结盟就意味着李斯还能保住丞相之位。

    但如果是扶苏上位丞相就非沈兵莫属了。

    所以,这一次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扶苏和沈兵回来的。

    一回来那几乎可以说是“大局已定”了。

    但是

    又如何能让嬴政回心转意继续让沈兵呆在北地呢?

    李斯不愧是李斯,他想了想,就取出一张纸,然后在其上写了几个字:

    “亡秦者,胡也!”

    赵高看着不由吓了一跳,暗道这李斯也忒胆大了,居然敢在这时候说秦国要亡?

    不怕砍头吗?

    随后李斯就如此这般在赵高耳边说了一阵,赵高焦急的脸色慢慢转成了欣喜。

    接着发生什么事就不用说了。

    这天嬴政正在宫中游玩

    此时这宫城可就大了。

    正如之前所言,嬴政每灭一国就叫人把此国的宫殿原样画了下来,然后按照图纸在城北修建一座同样的宫殿。

    再加上秦王朝祭祀祖先等宗庙处所和章台宫、上林苑,形成一个巨大的建筑郡。

    其南临渭水,从雍门向东一直到泾水、渭水交汇处,其间又以屋宇、天桥、楼阁相连接。

    且每座宫殿都有选自各国的美女、钟鼓、乐师等。

    嬴政每天都可以自如的往返各宫领略七国风情。

    正在嬴政怡然自得的欣赏歌舞时,赵高就匆匆从外头进来报道:

    “皇上,属下听闻羡门子高的有个徒弟正好到了咸阳”

    嬴政原本在乐声中已有几分睡意,一听羡门子高马上就来了精神,他赶忙将舞女等挥退? 问:

    “此话当真?”

    赵高回答:

    “属下也不确定,但已派人四处查询。”

    这就是赵高的厉害之处。

    若他马上回答“当真”,那只怕立时就引起嬴政的怀疑:你如何能确定?

    这羡门子高何许人也?

    他其实是神仙之道的鼻祖是个燕国人。

    燕国、齐国地处海边,常有海市蜃楼出现于是神仙之说风行极盛。

    而羡门子高就在所有人都不懵懵懂懂时自称已见过仙人并从仙人那学会了让人成仙的技术以及人老死后升天成仙的不传之秘。

    于是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成了他的信徒? 从财政里拿出大量钱财供养着这神仙? 让他进东海寻找传说中的仙山:蓬莱、方丈、瀛州。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此时距齐威王时代已有近百年了,羡门子高也早已做古? 但却依旧有许多人声称他还活着且见过他这就更说明了此人有长生不老之术? 只不过仙术乃不传之秘? 所以避开世人而已。

    嬴政当然也见他一见。

    于是一听说羡门子高的徒弟到了咸阳,马上就双目发光。

    “快,再多派人手? 封锁城门!”

    “一定要把他找出来!”

    赵高应了声是,然后又忙活去了。

    在嬴政焦急等待的时候,当天夜里赵高总算是把这个“徒弟”带来了。

    此人一身白衫全身整洁? 看着就有一股超凡脱俗的味道。

    嬴政大喜,忙问:

    “你当真是仙长之徒?他还活着?”

    白衫人一拱手道:

    “禀皇上? 家师已脱胎换骨? 是以世人不识。”

    “但即便草民是他徒弟? 也极难寻到他? 是以”

    嬴政听着这话又多信了几分,哪有骗子一上来就说办不到的?

    嬴政说:

    “不妨,朕有的是时间。”

    “你替朕去寻到令师,朕有事请教!”

    “若能办成,朕重重有赏!”

    白衫人依旧为难。

    在嬴政的各种好处下,最终勉为其难的回答:

    “即是如此,草民便试试吧!”

    “但草民有言在先,是否能寻到全在机缘,草民不敢保证”

    嬴政哪里还会关心这个。

    所有被骗的人都抱着一个心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三百五十章 直道

    这白衫方士便是卢生。

    这波操作太过简单了,卢生依嬴政之令寻找羡门子高,不过半月余就返回咸阳报道:

    “启禀皇上,机缘巧合,草民碰到了家师。”

    “草民力劝家师来咸阳助皇上一臂之力,但家师只回了一句话”

    嬴政好奇的问:

    “什么话?”

    卢生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

    “家师说,亡秦者,胡也!!”

    嬴政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然后就皱起了眉头。

    暗道,难道朕的江山还不稳吗?

    江山若是不稳,那么谈长生不死又有何意义呢?

    也难怪仙人不愿来咸阳,难怪沈兵在北地苦心经营啊

    嬴政这想法是正确的,至少在方向上是对的。

    如果还有人能威胁到大秦的江山,那也就是嬴政的生命还可能受到他人威胁。

    若是这样,即便嬴政得到长生不老药又能如何?

    长生不老药只能让嬴政不老,却不能保证嬴政是金刚不坏之身。

    就算嬴政不老,有一天匈奴能大胜秦军甚至兵临城下将嬴政抓了起来砍了脑袋能长生不死又能如何?

    而从仙人的角度来看,若已知“胡人将亡秦”,那么为嬴政炼长生不老药也就是白费力气了。

    一念至此,嬴政就庆幸自己没有轻率的将沈兵从北地调回来了。

    他甚至还暗想:

    “这沈兵果是仙人派来助朕的福将哪!”

    “他岂非一早就知道大秦之患是北方胡人?”

    “此刻正全力为大秦解决匈奴之患保朕江山,而朕就想将其调回”

    “真是愚蠢至极,愚蠢至极啊!”

    于是嬴政没说什么,只是命人给了卢生许多赏赐,并着他呆在咸阳随时听候差谴。

    另一面当然不会再有把沈兵调回咸阳的想法。

    不仅没了这想法还希望沈兵能安心呆在北地替他灭了匈奴,于是下了两道命令:

    一是封沈兵为北地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这十万大军自然是嬴政给北地的增援。

    另一道命令就是修筑从咸阳直抵九原的直道。

    这样一来大秦后续援军及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且快速抵达北地支持沈兵抗击匈奴如此一来,看你匈奴还能翻到天上来灭秦?

    这还只是嬴政此时的想法。

    众所周知,史上嬴政是让蒙恬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之后在意识到匈奴很难被彻底击溃乃至消灭的时候,就让蒙恬在北地连接秦、燕、赵长城使匈奴无法南下。

    赵高听到嬴政这些命令后,那是几分欢喜几分愁。

    欢喜的是:

    嬴政总算是打消了将沈兵和扶苏调回咸阳的想法,且由此看来,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将他们调回。

    愁的是:

    嬴政这一系列举措只怕又要加速北地的发展让其更强大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有道是有得必有失,想要将扶苏留在北地就必须找些借口,而找借口就只能让其坐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用想当然还是这么做更好。

    沈兵在收到嬴政这些命令后,也是几分欢喜几分愁。

    首先最大、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那十万援兵。

    而且这十万援兵还是由杨端和带领的河内兵,那可是一路从咸阳打到楚国的老兵啊!

    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能得到一支百战精兵更让人兴奋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