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

第22章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第22章

小说: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宋徽宗赏赐李师师安南国进贡的美酒一坛,李师师听说梁师成正带兵打仗,托人把美酒带给梁师成,让梁师成效仿汉代飞将军李广,把酒倒入泉水中让三军共饮。

    谁知梁师成却把酒一个人喝了。

    李师师知道后十分生气,但害怕影响大军军心,也没声张,而是拿出三千两白银给梁师成,让他买酒犒军,梁师成又写信答应。

    结果,这三千两白银又被梁师成给装到了自己的口袋。

    李师师再次得到消息之后极为愤怒,悬赏一千两白银刺杀梁师成,可惜刺客手段不行,反而被梁师成抓住处死。

    梁师成虽然知道刺客是李师师派去的,但一因为自己理亏,二因为李师师身份特殊,也奈何不得李师师,反而要向李师师赔礼道歉,此事才算了断。

    随后李师师侠名远扬,就有了“飞将军”的名号。

    四人感慨一番,又聚首小声道:“太子殿下派我四人到京城,主要就是为了应付朝廷奸党,今天的事情虽有了了结,但还有明日、后日,奸党不除,朝堂不宁。我们还得做长期打算。”

    “加亮先生有何高见?”

    吴用道:“以我之见,我带时迁、段景柱专门负责往奸党门府内安插人手、窥测情报;公孙先生带杜兴、曹正潜入道门,通过道门信徒出入豪门大家;小乙带石勇、白胜专门在青楼妓馆、赌坊球场安插人手;戴宗带朱富、朱贵明里经营酒楼茶馆、暗中成为情报中心——咱们各发展一路,多管齐下,如何?”

    其他三人连连称赞,当下计议已定,便告别李师师,各自投了客栈。

 第49章 改革军制

    梁山脚下,官军大营。

    赵桓拿着大宋的文武官员品级表,听着闻焕章和裴宣等人与他讲述什么是“官”、什么是“职”、什么是“差遣”,直感觉到头越来越大。

    “官”确定的是俸禄级别,也就是品级,是任何一个官员都必须有的;比如高俅的太尉、蔡京的太师等等都是官。

    “职”一般是虚衔,比如某某大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最初的时候还是实职,后来被逐步架空成虚职);虽是虚衔但对官员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地位。

    在宋代的武将,如果没有挂文官性质的“职”,那他就是纯武将,地位是很低的;反之,如果前面加的有文官性质的“职”,地位立刻飙升。

    本来有官和职就够了,但真正的实职却是“差遣”,比如知府、知州、知县、提举、某某监等等,是掌理具体事务的官职。

    有官有职但没有差遣,那这个官员就没什么权利,也没什么事做。

    这些本来就已经够复杂,更复杂的却是“职”和“差遣”很多时候没有定例,同样一个名字,有时候是虚职,有时候却是差遣。

    大宋官职之复杂,神州内外,上追千年,下透千年,无有能出其右者。

    “官”、“职”、“差遣”三套体系并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所有权利都在东京朝廷手里。

    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宋积累了大量的冗官,很多官员只拿俸禄、没有事做。

    而另一个恶果就是,官员之间容易相互推诿,不管出了什么事,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按照闻焕章和裴宣的推算,大宋官员至少有六到七成是多余的。他们不仅拿着俸禄,还凭借权势贪赃枉法;宋朝贪官污吏比盛唐多出许多,就是因为冗官的大量增加。

    “朝廷官制必须要改革!文官本太子现在管不了,武将同样也管不了,我能管的就只是现在的手下人,我们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手段,改革军制!”

    赵桓把官职表丢到了一边,不再看它。

    闻焕章道:“但凡牵涉到改革,总会有人反对,而且反对的人还很多,太子殿下要改革军制,必须得谋划周全。现在的大宋,有了钱大家一起贪,有了事儿就相互推诿,有了责任则相互推卸,这对于官员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世界,太子殿下的改革必然会触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赵桓反问道:“难道我们从现在掌控的军队下手也不行吗?”

    “太子殿下不要小看那些做官的人!”闻焕章果断摇了摇头,“很多事情一旦露出一个苗头,就会立刻有人猜到后续的走向,太子殿下即便是在自己麾下进行改制,也一定会有很多人猜到今后的趋势,从而联络其他人共同反对!”

    赵桓沉默了。

    用他超出这个世界近千年的眼光看,闻焕章所说一定会成为事实。

    裴宣一直没说话,沉思片刻,突然说道:“殿下,闻先生,如果直接改革军制有阻力的话,我们何不试试权宜之策?”

    赵桓不解:“何为权宜之策?”

    裴宣道:“不动旧的军制,暗中实行新的军制……”

    “这个主意好!”

    裴宣刚说完,闻焕章便拍案大喜。

    “殿下!此策甚为可行!”闻焕章很激动,“不动旧的军制,就不涉及军士们的利益;军队中计算战功一直都是个难题,正好可以以此为幌子暗中施行新的军制。如此一来,只要大家慢慢习惯了,便会自然接受;一旦日后殿下登基,只需一纸诏书便可全面改正!”

    “甚好!就这么办!”

    赵桓也感觉此策可行,心中的烦闷去了大半。

    于是赵桓与闻焕章、裴宣就在房中计议,把军制精简为品职两个系统:

    品级(军衔)系统,共分为九等三十六级,九等为君、帅、将军、校尉、都尉、尉、士长、士、卒,每等又分为准、下、中、上四级,合为三十六级。

    职能系统,把部队分为军团级、军级、师级、旅级、营级、队级六等,每等又有指挥、副指挥、练兵、教育几种职务。

    比如军团级就有大帅一人、副帅一到八人,副帅分别负责协助指挥、练兵、思想教育、后勤等职务。

    思想教育是赵桓新增的,就是关注军士们的思想,监督军队的忠诚度。

    军级的正官一般是将军衔,师级的正官一般是将军或校尉衔,旅级的正官一般是校尉或都尉衔,营级的正官一般是都尉或尉,队级的正官一般是士长。

    而后,闻焕章和裴宣又在赵桓的指引下制定了功劳记录标准,把任何功劳都能量化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亥十等,每一场功劳今后又裴宣负责考录,任何人的品级晋升都要看功劳。

    品级大小由功劳决定,而职级的高低由品级和能力综合考量,把这种制度推广到全军。

    至于旧的、冗杂的制度,存而不论,逐渐淡化。

    确定之后,赵桓召见所有军官,详细分析了目前军中记录功劳的不公,最后又把议定的新的军制解释了一遍,观看大家的反应。

    王焕等八节度面无表情,其他绝大多数人都面露兴奋。

    按照以往功劳积累和这次征服梁山的功劳大小,赵桓当众授予刘锜等一干人等新的军衔,连老将王焕等人也都有明确的考功,王焕等人这才感觉到新军制的好处。

    但让赵桓堵心的是,刘光世这厮竟然面露忧色,真不知道他是哪根神经错乱了,还是他继承了他爹刘延庆的投机主义。

    见整体效果不错,赵桓又趁热打铁,把军规禁令、操练规范两项也重申了一遍,申明日后严格按照规矩来治军,任何人不得徇私舞弊,否则严格按照军规处理。经过这么几天,众人也知道太子赵桓治军严格,所以也没有人有意见。

    既然规矩已经制定好,大家也都认可遵守,那接下来就是执行了。赵桓以裴宣为执法队长,武松、鲁智深协助,给予了现场执法权,在全军展开监督,一旦发现立刻严惩,很快军队纪律为之一肃。

 第50章 旨意

    校场上,大军操练结束,赵桓擦了一把汗,走向已经等待多时的闻焕章。

    从出东京那天开始,赵桓就一直住在军营;而只要赵桓住在军营,他一定会与军士同吃同眠同操练,没有任何一次例外。

    刚开始的时候大军十分不适应,知道太子殿下跟自己在一起操练,一个个都如芒在背;如今大半个月过去,上上下下的人已经逐渐习惯。

    “殿下!东京有圣旨传来,是戴宗亲自送过来的!”

    “戴宗人走了吗?”

    “没有,正在大帐里面等着殿下!”

    赵桓快走几步,不自觉用上了轻风腿,身形一闪已经在三丈开外;突然又想起来闻焕章不会武艺,转身一看他果然在小跑着追赶,不禁尴尬地停了下来。

    “太子殿下的轻风腿越来越出神入化了!”

    闻焕章跑了几十步,有些气喘吁吁的说道。

    “闻先生,要想活得久,不锻炼自己的身体是不行的!先生跑这几十步就如此费力,可见体质也很差了。”

    赵桓很直白地向闻焕章提了意见。

    “这一点还是吴用做的好,虽然是个文士,但身上的铜链甩开,一般的男子也能打倒五六个,关键的时候说不定还能保住自己一命!”

    闻焕章笑道:“闻某自幼都泡在书堆里,除了与友人谈论典籍几乎没怎么出过门,现在已到中年,再想习武也晚了!”

    “不晚!不晚!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习武同样如此,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况且也不是让闻先生真正习武,只要把自己体格练得强健起来,百病不生自然延年益寿!”

    “殿下这算是命令吗?”闻焕章笑道。

    “算是!”赵桓一脸严肃地答。

    “那就听太子殿下的,闻某好好去寻摸个师傅,明儿起也开始操练!”

    “赵桓为先生点赞!”

    “什么点赞?”

    “哦……就是在一篇文章里找到个赞字,送给先生!”

    “哈!这说法倒是清奇!”

    ……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很快走进了大帐,戴宗站起身抱拳行礼,宋清、乐和等人也都在。

    “京城情况如何?”

    赵桓径自到椅子上坐下,示意闻焕章和戴宗也同坐。

    戴宗坐下,把他们四个夜里见到赵佶的过程说了,又说了去见宿元景的事,把赵佶写的圣旨拿给了赵桓。

    赵桓打开一看,圣旨里面除了夸奖自己一番之外,便宜老爹给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就只有三点:

    同意赵桓为手下将领请功的奏疏;

    授予赵桓任免手下将领的权力,只需报备中枢;

    任命赵桓为征北大元帅,全权负责北征田虎的事。

    “啧啧!不容易呀,能从官家手里要到这么多好处,想来你们也是为本太子好话说尽!”

    赵桓把圣旨交给宋清,又对戴宗说:

    “官家赦免梁山一应罪过的诏书,尽快带过来,找个石匠就刻在梁山脚下三关前,日后谁也别想拿你们的往事来压你们!”

    戴宗应了,又把从曹驸马那里听来的昨天早朝上发生的事向赵桓讲述了一遍。

    “说起来昨天多亏了宿元景宿太尉!官家本来已经写好了圣旨,结果在早朝上被蔡京等人群起攻讦,官家差一点要收回圣命,是宿太尉极力驳斥,质问他们‘储君立了大功反而要遭受奸党诬陷,众奸臣究竟意欲何为’,官家才在圣旨上盖下了大印!”

    “同时,宿太尉还追究蔡杨童高阴谋暗算太子殿下的罪过,可惜被梁师成挡下,官家听信了他们的谗言,暂时没有对他们作出惩罚!”

    “不过,作为补偿,官家允许太子殿下自己选拔东宫属官,任何人不得插手!”

    赵桓点点头,对于便宜老爹的软耳根子,赵桓早有领教,出现出尔反尔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

    不过,能允许自己选拔东宫的属官,这对自己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至少闻焕章有地方安排了。

    “我现在就写一封保举奏疏,闻先生因功保举为东宫长史、兼征北大元帅长史,吴用、宋江、裴宣等为录事参军,并柴进、李应、你、燕青、金大坚、萧让等都列入东宫,鲁智深、武松、李逵、谢珍、谢宝等都为东宫卫率!”

    赵桓说着,就让宋清取文房四宝。

    “先等等!”

    闻焕章说道:“这里都是咱们自己人,闻某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殿下,自从我大宋开国以来,对皇太子的限制远甚于诸朝!尤其是在礼仪形式上和军权上,已经到了非常苛刻的程度!”

    “如今阴差阳错,太子殿下掌握了军权,手下有十几万大军,已经很容易让官家生疑!官家坚持不让殿下染指禁军,防的就是太子殿下您武力夺权;现在杨戬等禁军大臣犯了如此大的罪过仍被宽恕,深层次原因也是因为官家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让禁军动乱!总之太子殿下已经身处嫌疑之地,若非官家专心修道,恐怕早就出手限制太子殿下了!”

    “因此,以闻某看,东宫的属官虽然都是虚名,但太子殿下您一旦大肆选拔,还是容易落人口实,不如推辞!”

    嘶——

    赵桓被自己刚才吓出一身冷汗。

    还好身边有一个明白人,这次的错没有犯成。

    闻焕章说的对,他要是敢大肆提拔东宫属官,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被召还回京。

    难道这让自己选拔东宫属官的事,是便宜老爹挖的大坑?

    该不会是故意在试探自己吧?

    以赵佶性格,还真能干得出来!

    想到这里,赵桓急忙改口:

    “那就算了!这圣旨本太子就当没接到,我现在就写一封谢恩奏疏,就说我只想为道君皇帝俳优解难,东宫属官有没有无所谓!”

    “殿下圣明!”

    “可惜,这样一来就委屈了你们,现在还都是个白身!”

    闻焕章笑道:“殿下刚刚发布了考功典章,我等若是立下功劳先记着便是,平日里能得太子殿下垂青,比做什么官都强,何必在乎一些虚名?”

    “闻先生说的对,殿下且放宽心,专心眼前事!”

 第51章 杨戬失宠

    赵桓带着遗憾送走了戴宗,临行交给了戴宗一封信,那封信里的内容是交待公孙胜和燕青的。

    “殿下,既然官家已经下了圣旨,大军什么时候开始启程?”

    回大帐的路上,闻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