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

第10章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第10章

小说: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不清楚闻焕章真实的为人。

    所以赵桓把他排到了第二位。

    当然,赵桓还是担心错失大才,他这次直接走到门口去迎接。

    “小人闻焕章,参见太子殿下!”

    闻焕章正要进门便看见了赵桓,不过他仍然神色不动,只是人显得很恭敬,而且很讲规矩。

    “闻先生快快请起!”

    赵桓一边扶起闻焕章,把他让到座上,自己在旁边陪着坐下,一边暗中打量。

    闻焕章大约三四十岁,相貌身材普普通通,出乎赵桓意料的是,他身上并没有特别浓重的书生气,反而全身上下充满了神秘,像一汪深泉让人看不到底。

    这种感觉,让人第一时间就有了即将在智商上被碾压的觉悟;而且闻焕章身上还有三分正气,正直的人见了自然会产生一些亲近,但若是奸佞之辈见了那就可能有一些不舒服了。

    赵桓联想到闻焕章出道三十年,虽然结交大臣无数,但却仍然是个教书先生,心下有些了然。

    又是一个被奸臣耽误的人才!

    赵桓组织了一下语言,当下说道:“小子赵桓,早听道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智虑无双、正气凛然,满身高士风范不见俗气,正是如今天下需要的人才!”

    “可惜如今朝堂上都是蔡京、杨戬、高俅之类的奸徒,对于有能力的贤臣有使不完的手段去打压,深究其情无非是担心正道人士上位后不容他们。像闻先生这样的大才,满身正气,让这些人见之胆颤,所以才让先生教了几十年书!”

    “赵桓不才,想要匡正寰宇,涤清世道;但也知道力有不逮,眼前天下还被奸佞把持,想跟他们对抗必须得有足够的实力,否则一不留神反而被他们暗算!”

    “不满先生说,刚才我跟高俅相互虚应、相互安抚,就是因为我知道现在不是跟他们对抗的时候。”

    “大宋内忧外患,想要逆转乾坤谈何容易?我要十年定内患,十年平外寇,拼尽死力用二十年给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这需要大量的贤才猛将相助,猛将不难寻,只是天下贤才能净守其身者可不好找,而先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赵桓诚心请先生相助一臂之力,但又恐先生觉得我德浅才薄,或者想明哲保身,因此不敢贸然开口,只敢在此暗中询问。先生若同意,我愿以师礼相待;先生若不同意,赵桓不敢强求,只愿先生他日不要相助奸臣逆党!”

    “殿下此何言哉?”

    闻焕章忽地站起,在堂中站得笔直,手指着天激愤道:

    “闻某岂是为一己安危而苟且偷生者?天道不彰,闻某岂是愿意置身事外者?闻某寒窗苦学三十年,若说不愿为官确实不实,但奸佞当道闻某不愿同流合污。如今大宋江山危如累卵,闻某结交官员正是因为心中万分忧惧,实在不愿眼睁睁看着生灵涂炭。”

    赵桓急忙道:“是小子失言,先生勿要气恼……”

    闻焕章转身而拜,慷慨道:“既然殿下不惧生死愿意力挽狂澜,闻某又何惜一身?大不了粉身碎骨就是,闻某有何惧哉?愿随殿下赴汤蹈火!”

 第22章 破敌之议

    中堂,赵桓与闻焕章相谈甚欢,两人仿佛如多年未见的密友,说起天下大事来滔滔不绝。

    “若是高俅肯遵从圣旨招安,现在梁山上下早就归顺了,哪里还有上一场大败?不过这也是上天赐给太子殿下的机遇,童贯高俅之流视梁山上下如洪水猛兽,以闻某所观其中多数都是英雄豪杰,只有少部分顽劣之人,太子殿下只要示之以诚,梁山必会诚心归降!”

    闻焕章现在想起高俅和王瑾在圣旨上做文章,以致梁山上下当面撕破脸,还有些怒其不争的意思。以他所见,宋江此人还是心向朝廷的,这与赵桓所知的水浒宋江也基本一致。

    有些阴谋论说宋江并不是真忠义,而是一个心口不一的小人,他把梁山上下所有人当成了进阶之资,这种说法赵桓是不大赞同的。

    一个人,即便他再如何善于伪装,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更不可能长期瞒过所有人;后世的那些间谍伪装的那么厉害,不还是经常被人发现吗?

    再者说,从系统给他神语大礼包可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低魔世界,虽然不见神仙妖魔,但也不能就此否认他们不存在,这么说来九天玄女见宋江十有是真的;如果宋江是一个妖邪小人,怎么会有神仙眷顾?

    赵桓猜测,后人在观看水浒传时,是因为痛恨朝廷昏暗所以把立场放在水浒诸雄一边,才如此非议宋江;倘若是站在朝廷一边、站在这个世界绝大多数想要安乐的百姓这一边,未必有多少人真愿意梁山诸雄一直造反。

    所以,在赵桓没有见到宋江之前,他不会在心里面直接对宋江“判死刑”。

    当然,这并不代表赵桓就放弃了武力。

    征服的最好方式,就是恩威并用;独恩则易因不足而生怨,独威则易因不平而生忿。

    打还是要打,招降还要招降,就看两者怎么结合。

    赵桓对闻焕章道:“梁山是要招降,但朝廷四战皆败,两次招安也都失利,如果我一来就招安,恐怕梁山众人会把朝廷看轻,所以我打算逼降,先威而后恩,先生以为如何?”

    闻焕章赞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根据我近些日子对梁山人的了解,刨除一些人对朝廷奸臣的仇恨,至少有六七成是心向朝廷的,也就只有三四成是甘心落草为寇。但这些人义气深重,他们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所以即便只有三四成反对投靠朝廷,那整个梁山也不会轻易顺服,必须要打疼了这三四成人,让他们对朝廷心存畏惧,才能顺利的招安!否则即便是勉强投靠朝廷,这三四成人心里面也会不服不忿!”

    “不过,以我所见,梁山上的这些人虽是草寇但不惧生死,作战的时候单单那气势就让朝廷官兵望而生畏,想以朝廷官兵正面作战获胜恐怕不大容易,而倘若用一些机巧则又落了下乘,那只有用阵法、谋略、特殊战法之类才能成功!”

    闻焕章说完,皱着眉头开始低头沉思。

    虽然没有说出具体的胜战之法,单单是这一番见解,就让赵桓对闻焕章刮目相看。

    这个教了30年书的教书先生,不曾领过一兵一卒,也不曾打过任何一场仗,仅仅凭着自己的才识就能在战略层面圈定胜利,实属不世之才。

    自己得闻焕章,果然是得了一大宝!

    这也与赵桓的计划完全一致,凭借猛火油和突火枪来取胜本就是特殊战法,而且想让猛火油和突火枪发挥最大威力,还真得用谋略做成陷阱让梁山人马入彀。

    赵桓急忙把自己打算用3000桶猛火油、50架猛火油柜和200只突火枪来出奇制胜的思路跟闻焕章说了一遍,并把猛火油、猛火油柜和突火枪的威力详加描述,闻焕章听完大感兴趣。

    “太子殿下竟然有如此神器,实在是得天之助!不过,这些东西用来埋伏最好,阵上对敌恐怕发挥不到实用!”

    “正是如此!”赵桓与闻焕章越聊越兴奋,“所以接下来我们的出奇策!我还有几千援兵没到,等人到齐在稍加整顿估计也要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时间一是要把几位节度使的兵马整顿妥当,二是勘测地形合适的埋伏点。此事只要严加保密,就一定能收获奇功!”

    “然也!”

    闻焕章笑道。

    赵桓向王禀道:“快把八位节度使请过来!”

    见闻焕章起身,忙又对闻焕章道,“闻先生就坐在此处!先生是吾之子房,以后所有大小事务均不避讳先生,军政要务正需要先生参赞!”

    闻焕章也不推辞,再次坐下心里已是满含感动,生出了以死报答知遇之恩的决定。

    当然赵桓是不知道的。

    八位节度使进了房间,先向赵桓行了军礼,然后又行了跪礼。

    军礼是公,表示自己是赵桓的下属;跪礼是私,表示自己愿意为赵桓之命是从。

    行礼的先后顺序则又说明了八位节度使是先公后私。这是在告诉赵桓,他们首先要为国尽忠,然后才能为赵桓尽忠。

    这也正说明这八位节度使还算正直。

    赵桓对他们虽然不像对闻焕章那样尊敬,但还是急忙走下去挨个扶了起来。

    “各位将军,本太子在东京的时候就听过十节度的大名,只是可惜高俅不知军事,不仅使得韩存保和荆忠一败一亡,还连累了十节度的名声!虽然本太子也没打过仗,但自认为不会像高俅那样无规无矩的胡整。而且本太子已与闻先生商议出了破敌妙法,只待一个月后人数尽数到齐便是破敌之日。这一个月之间,希望八位将军能够按本太子所说的操练之法重整军伍——本太子有言在先,今后本太子麾下一律严整军纪,同时赏罚明确。”

    赵桓取过纸笔,一边说一边写,把训练精兵之法尽数与八位节度使说了,最后把所写的东西交给了王焕。

    “我知道往日无论是禁军还是厢军,军纪和每日训练都十分松散。以前的事就不说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坚持兵贵精而不贵多的原则,哪怕最终只有精兵10人,我也不要那种一触即溃的大群纸糊兵马!”

 第23章 收服军心

    即使只有精兵10人,也不要一触即溃的大群纸糊兵马!

    八个节度使想过任何赵桓对连败两次的厢军可能的评价,都没有想到真实的评价竟会这么低。

    厢军的战斗力如何,他们自己心知肚明,那是真的很差。

    大宋几百座军州,除了西军,除了少数二三十州的厢军之外,其他军州的厢军基本上只能用来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连上百人的土匪都剿灭不了,也的确够废物。

    但是,他们这十位节度使不一样,虽然同是厢军,但多年来他们已经杀出赫赫威名,不仅当地的土匪流寇闻风丧胆,还经常被派遣到其他地方支援。

    这次征讨梁山就是如此,高俅其他地方的军兵不要,连禁军都不调,偏偏只要他们十个,就是因为他们统领的这些军马是整个大宋除了西军之外最强大的军队。

    虽然被梁山最后接连打败了两次,但也绝对没有差到像纸糊的一样,也远远没到一触即溃的地步。

    多数人在战场上还是拼命的。他们为朝廷流血牺牲,不应该有这样的评价。

    他们低着头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是不服。

    “怎么?觉得我说的不对?是不是觉得军士们都已经尽力了,本太子这样说他们有些刻薄寡恩?”

    八人不坑不响,显然是被赵桓说中了心里话。

    “本太子当然知道你们十节度下属的军马大半都是有血性的,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能在战场上扬名立万,渴望能成为大宋江山、大宋百姓的守护神……”

    “然而,面对梁山贼寇,他们却一败再败,甚至用不堪一击来形容都不过分,这究竟是为什么?八位将军想过吗?”

    “殿下!”

    王焕离座跪倒在地,痛声道:“两次被贼寇击败,都是我的指挥不当,军士们舍生忘死,面对贼寇并无胆怯,是我等不忍白白葬送了这些将士的性命,所以才强令撤退!”

    “看来你们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赵桓叹了一口气,详细分析道:“你们两次大败,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军士们在战场上有人后退了一步!这十州的军马虽然精锐,但那是因为并未遭遇像梁山这种强敌,所以惜命后退了一步。”

    “后退代表了胆怯,后退会导致士气骤减,后退会导致兵败如山倒!别小看第一个后退的人只后退了一步,他们瞬间击溃同僚们的心理底线!”

    “第二个原因,是你们本身缺少一往无前的战场精神!为将者,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面高高在上的永远都只能是军令,而不是要死多少人、更不是担心自己会不会死!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胜利才能保住性命,失败逃跑的人反而更容易死!所谓追亡逐北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原因不在你们身上,而在高俅身上!高俅此人没有战略眼光,无智无谋,只会一味靠人数取胜,把行军打仗当做蹴鞠,当做儿戏,岂有不败之理?”

    “而且十几万大军赏罚不明,进退无据,这样的军队岂能称为精锐?你们每一支军马单独拉出来或许都很强大,但放在一起被高俅统领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

    “本太子所说的三个原因,你们是否认同?”

    赵桓从三个方面把十节度两败于梁山的原因说透,仿佛揭开了笼罩在八人心中的黑障,瞬间犹如光明射进心扉,所以疑惑和连日来的沉闷一扫而光。

    原来我们是这样败的!

    败得不冤!

    太子殿下,智惊天人!

    ……

    而当疑惑散去,委屈又来——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不都是在高俅身上么?

    扑通扑通——

    七道身影陆续从椅子上滚落下来,跟在王焕身后跪下,八个人以头触地,失声痛哭!

    闻焕章坐在旁边,听了赵桓的一席话,见了赵桓软硬兼施的手段,看到地上失声痛哭的八节度,此刻心中也翻起了滔天巨浪。

    太子赵桓,察人事之微情,收服人心于不动声色之间,这就是帝王权术啊!

    “哭够了,就擦干泪回军营吧,给将士们一个选择,想继续从军,就要立志当猛将、当大将,而不是浑水摸鱼混饭吃;不想从军,先让他们做布置陷坑、挖筑工事的事,等扫灭梁山就给他们补足军饷,每人再发十两银子离军回乡种田吧!”

    “留下来想在军中的,打下梁山之后,本太子带他们打田虎、打王庆、打方腊,打辽国、打金国,灭西夏,征服乌斯藏和西域,把这万里河山踏过来一遍!”

    “这些话,对你们八个同样适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强扭的瓜不甜,本太子不会强求你们留下!去吧,带着外面的你们的那些心腹,回军营吧!”

    赵桓语气十分舒缓,但听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都如惊雷响起,把他们内心仅存的一点防线一点一点击碎!

    “太子殿下!末将王焕,愿为殿下效死!”

    王焕抬起头重重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