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901铁血中华 >

第183章

1901铁血中华-第183章

小说: 1901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那时候起,国人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也从那时起,租界虽然存在,但洋人乖的跟绵羊也差不多。

    上百名洋人被中国法院审判,抄家,投入监狱,各国政府除了抗议,无计可施,法外治权失去了,受管辖的他们,还敢像以前那样恣意吗?

    冯德麟就像阎王爷一样,端坐上海县,他眼睛一瞪,洋人无不颤栗。如果不是林重要给国际世界留个开明文明的形象,几年前就强力收回了。

    事实上,各国自己也觉得维持租界没意思了。至于那些不平等条约,民国政府从未承认过,现在根本没人提了。

    强权即公理!没人反驳这一点,什么合约?什么协议?在大炮面前都是废纸一张!弱者用嘴说话、抗议,讲协议合约,强者用大炮说话。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

    在这个规则面前,比利时、挪威、西班牙、荷兰等国,有什么资格和能力在中国维持租界?

    只有美国租界,是双方谈判、最后交给中国的,对于美国人来说,各国租界都取消了,单单美国租界存在,实在不利于美国人的形象塑造。

    跟两国越来越紧密的经贸关系比起来,维持租界已经得不偿失,再说,如果逼着中国诉诸武力,美国可没有与中国开战的准备,为了租界打仗,一点也不值得。

    欧战一开,列宁就来电报说,布尔什维克要采取行动,但林重不同意,说时机未到。

    沙俄是一个非常有战争潜力的国家,中国不出手则已,出手必须一下子摁死它,绝不能把战争弄成僵持局面,让尼古拉二世有扑腾的空间。

    再说,自己急什么?让世界大战打下去吧,白人不是牛逼吗?这回就用他们的鲜血浇灌欧洲。左右是殖民者的战争,王八羔子们都死了,中国才高兴呢。

    每过一年,中国就更强,而他们更弱,等他们虚弱的无力了,血都流干了,中国再雷霆出击,届时,高傲的欧洲人只能干瞪眼,别说抵抗,连抵抗的想法都不会有。

    到那时,就轮到他们用嘴说话、抗议了。

    哈尔滨到库伦的铁路、北京到库伦的铁路、库伦到迪化(后世乌鲁木齐)的铁路正在兴建,将来,这些铁路还要向北延申,一直延申到北冰洋。

    路线林重都设计好了,铁路线会把沙俄三分之二的领土留在东边,这是中国的。铁路线西边的三分之一,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列宁,一部分给尼古拉二世,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当然,如果沙俄分裂出更多势力,林重也不会阻碍,但是如果列宁他们不同意这个分法,那就抱歉了,那三分之一中国也许都会伸手。

    八月底,林重把蒋百里请到办公室。

    “百里兄,我任命你为总统特使、欧战中国观摩团团长,你交卸一下陆军大学的事务,就去德国。”

    林重说完,蒋百里问道,“总统,具体的职责呢?”

    “留意战场局势变化,把详细情况传回来,威廉二世和德国军方定会催促我国尽快加入,届时,你还要虚应他。”

    两人讨论战争时候,林重将自己的看法分享给了蒋百里,又聊了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蒋百里就告辞了。

    林重看着他的身影,有些愧疚,蒋百里几次提出下去带兵,都被林重制止了,“百里兄,我相信你能带好兵打胜仗,但你的事情,谁来做呢?”

    蒋百里是国防军副参谋长,对于军政大事都有参与,他当然想带兵打仗、收复失土,但听总统这样讲,就不好坚持了。

    在林重看来,蒋百里堪称杰出的军事教育家,他的陆军大学办的非常成功,国防军基层军官都到陆军大学轮训过,而且,一届届军校毕业生充实部队,直接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和军官素质。

    现在,他又要承担军事外交的任务,以后,蒋百里也许会多一个头衔,军事外交家。

    林重虽然清楚知道一战的进程,但因为自己的出现,坦克、潜艇都提前出现,均得到了重视,那么,战争形势会不会有变化呢?他需要掌握第一手的资讯。

    事情还有一个变数,就是美国。

    两年后,也许能左右欧洲局势的,就是中美,美国能跟中国抢日本,会不会跟中国抢沙俄呢?毕竟,美国的阿拉斯加跟俄国领土,就隔着一个白令海峡。

    如果美国现在参与一战,林重有办法对付,但此时的美国不插手欧洲事务,无欲则刚,林重连施展手段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中国占领日本三岛,美国占领北海道后,当美国看到中国在太平洋西边突然崛起,意识到中国是美国潜在的对手后,两国的关系就变的很微妙。

    翌日,林重叫外长唐绍仪来,两人计议了半天。几天后,中国外长唐绍仪出访美国,跟美方专题讨论排华法案的事情。

    内政、经济有徐世昌,政党方面有杨度,中国的制度建设已经完全搭建起来了,国会很好地执行立法的职能,司法方面有条不紊地推进,廉政公署的存在,已经让贪污官员越来越少,贪污越来越难。

    只要有和平的环境,保持官员廉洁,中国社会自然向前发展。

    中国的发展也让林重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要想着把所有事情都做了,人们都会自己想问题,自己做事情的。

    林重现在只需要操心军事和外交了。

    【作者题外话】:友情提示,电视剧的垃圾时间,我们不都是快进的嘛,小说介绍背景时候,大家也不妨如此,因为主人公的战争处在一战的大背景下,作者必须给一战画一个概貌,这是不能省略的。

 第399章 空有雄心的奥匈帝国

    中国的中立,不管别人怎么说,尼古拉二世都有些不相信。

    自从1910年开始,沙皇不断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的中国,对于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侵占的领土,不可能没有想法。

    虽然中国公开宣告中立,又向彼得堡派了谈判团队,协商领土问题,但尼古拉二世还是非常忧心,只是欧战局势的发展,让他也只能忧心远东,却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说其他列强都准备好了战争,但沙俄是真没准备好。

    沙俄的陆军扩军计划刚刚开始,波罗的海舰队的军舰还在造船厂的船坞里,对欧战略铁路的铺设,也才打好路基。

    但战争不等人,奥斯曼和奥匈这两个宿敌,对俄宣战的第二天,就扑了过来,沙俄还要派兵进入德国,以分散英法的压力,西边,南边处处烽烟,如果远东再燃起战火,尼古拉二世只有上吊了。

    所以,他亲切接见了中国谈判团队,嘱咐外交部门耐心地和中国展开谈判,虽然他一寸土地都不会给中国,但此时必须好好安抚对方。

    对远东忧心的同时,尼古拉二世也不免有一丝侥幸心里,也许中国人想发战争财,也许一时间不会动手,日俄战争时候,可恶的林重不就是卖两边军火,最后才介入的嘛。

    但不管怎样,沙皇的注意力都得放在欧战上了。

    1914年8月10日,奥匈帝国北方面军的各个集团军,一共39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0个骑兵师,推进到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与俄西南方面军对峙。

    当时,西南方面军有36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12个骑兵师,13日,尼古拉二世继续增兵,奥匈帝国也在陆续增兵。

    到17日,俄军增至50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0个骑兵师,奥匈增至48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11个骑兵师。双方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三百多公里的正面上,摆放了总计约200万人的部队。

    俄军指挥官是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奥军指挥官是北方面军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和总参谋长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

    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侵入德国,向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进发。

    8月18日至19日,俄国与奥匈双方军队开始接敌运动。8月23日,奥匈主动发起进攻,在几百公里的正面上,两国的200万部队开始激战,加里西亚会战开始了。

    两国的五千门大炮日夜轰鸣,昼夜激战,三天后,向卢布林和海鸟姆进攻的奥匈第1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在克拉希尼克附近,和科马鲁夫附近,分别重创俄军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迫其退向卢布林、海乌姆和弗拉基米尔。

    然后,奥匈第4集团军对俄第5集团军形成包围之势。

    8月24日,俄国西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分别发起进攻,奥匈第3集团军司令布鲁德曼将军误判俄军兵力,也向俄军发起进攻,结果在兹沃塔利帕河附近,被俄军包围,死伤惨重。

    激战持续到8月29日,在格尼拉亚利帕河地区的交战中,俄军第3集团军于利沃夫东南,突破奥军正面。俄第8集团军击退了奥匈第2集团军的反突击。

    之后,奥军的右翼开始向戈罗多克阵地退却,9月2日俄军占领利沃夫,9月3日,俄军占领加利奇。

    在此期间,奥军指挥部留下一支力量不大的部队,包围俄军第5集团军,俄军第5集团军趁机脱离包围圈。

    在9月5—12日的哥罗多克交战中,奥匈第4、第3、第2集团军,粉碎了俄军第3、第8集团军的进攻,取得了一些战果。

    但在奥军战线左翼,俄军各兵团相互配合默契,巧妙地结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战斗样式,显示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的能力。

    俄军各师进攻地带的宽度不超过8公里,火炮密度为每公里正面5—8门,第4集团军达到22门。步兵营在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

    火力和运动的巧妙结合,保障了各步兵分队进攻的胜利。这使得奥匈军队的形势急剧恶化。

    9月2日,担任防御的俄国第4、第5集团军得到了增援,胜利的天平向沙俄方向倾斜。9月4日,俄军左翼3个集团军:第9、第4、第5集团军全部转入反攻,迫使奥军开始退却。

    因为俄第5集团军开始威胁到奥匈第4集团军向后方的退路,奥军指挥部被迫中断戈罗多克交战,并于9月11日夜间开始向桑河对岸撤退。

    由于对奥军的追击迟缓和组织不善,致使其得以摆脱俄军的追击,免遭全歼。

    战役期间,俄军各集团军前进了280—300公里,进攻的平均速度为每昼夜8—9公里。双方均遭重大损失。

    奥军战死33万人,还有10万余人被俘,失去400门火炮和200辆战车。

    奥军士官鲁莽蛮勇的作战方式,和奥军参谋总长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不合理的进攻战略,导致奥军在加里西亚会战中失利。

    奥军在战役初期,采用线列队形正面强攻,而奥军火力完全占据下风,他们的青铜加农炮无法在步兵进攻时,予以足够的支持,造成奥军大量伤亡。

    奥军士官往往身先士卒,可他们鲁莽的战斗风格,几乎使奥匈帝国最优秀的士官在战争开始时就死伤殆尽。

    俄军战死19万人,有4万人被俘,失去94门火炮和59辆战车,获得战术性胜利。

    加里西亚会战后,俄军占领了加里西亚和小波兰部分领土,匈牙利和西里西亚面临入侵的威胁,德国最强大的盟国、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则受到严重削弱。

    奥军如无德军支援,已不能单独作战,德国被迫从西线调大量兵力转到俄国战场,缓和了英法军队的困境。

    俄军进行的加里西亚会战,还有力地援助了塞尔维亚军队。

    加利西亚战役,对奥匈帝国军队战斗能力和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精锐部队死于无意义的强攻,而士兵则不再服从命令,出现大量逃兵,直接投降俄军的完整建制部队也越来越多。

    但奥军成功在喀尔巴阡山脉一线挡住俄军,阻止了俄军侵入匈牙利和摩拉维亚等国家腹地。

    在加利西亚大败的同时,入侵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军队,也遭遇了失败。

    1914年8月12日,奥军约20万人在波蒂奥雷克将军指挥下,分多路渡过萨瓦河,及德里纳河,大举入侵塞尔维亚西部、西北部地区,并迅速向腹地推进。

    但是,奥军不断遭到塞尔维亚军队和人民的阻击和袭扰。16日,普特尼克元帅指挥的塞尔维亚军队,在亚达尔河附近发动反击,直插奥军两个军团之间的结合部。

    在接连10天的激战中,奥军遭重创,伤亡约4万人,波蒂奥雷克被迫回渡德里纳河后撤。

    就是因为奥匈帝国要发动对塞尔维亚的进攻,世界大战才爆发,斐迪南大公被刺杀,给了奥匈主战派最好的借口。

    但是,奥匈帝国军队表现废物,空有雄心,接连败给沙俄与塞尔维亚。奥匈的失败,给德军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第400章 稀里糊涂的胜利

    法国是德国的宿敌,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失去了她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省,为此,法国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对德国的复仇。

    俄国作为欧洲领土面积第一大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广袤的领土。两国的工业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都相当可观。

    德国就夹在两个强国之间,而且不具备同时应战并击败两线对手的能力。所以,时任德军参谋总长的施里芬伯爵,制定了和法国、俄国进行战争的方案,史称施里芬计划。

    在1891年、1892年、1894年和1905年,施里芬伯爵十分详细的制定了德国的作战计划。德军主力79个师将集中于西线,而在东线仅保留10个师和部分地方守备部队。两者之间的比例为8:1。

    伯爵计划,大战爆发后,德国东线守备部队将协同奥匈帝国部队采取守势,将俄军阻挡在东普鲁士国境线一带,与此同时,德军主力将对法国采取猛烈攻势,在6周内彻底击溃法国。

    之后,德军主力将利用德国境内发达的铁路系统移往东线,对俄国发起攻势。计划制定后,施里芬举行过多次兵棋推演和军事演习。

    施里芬伯爵对于俄国的动员机制,和境内铁路网进行研究后,推断俄军需要至少6—8周时间才能完成其动员,而这一点也成为了伯爵制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