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权宋天下 >

第45章

权宋天下-第45章

小说: 权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依然有些游骑在城堡方阵前或进或出,但渐渐的进的人越来越多了,出的人越来越少。游骑的对战中宋骑占不到任何优势,只能放弃战场上的主动权,开始以死守态度来对付不断挑衅的蒙古骑兵。

    虽然战场上已经渐渐安静,但丁武还是不断地安排着几个人,轮流去中军汇报战况。

    约摸半个时辰过去,望楼之上,方旗挥动,真定军的军阵终于开始往前挪动。先动的是左翼的史权一千兵,这些兵卒,下马结阵,百人一队,持着刀盾斜向右前方行进。随后是右翼的史枢一千兵,同样下马结阵,与史权兵呈犄角向宋军逼去。他们的方向都是宋军最前方的五百守兵。

    随着真定军的逼近,宋军守卒依然一动不动,只是箭矢飞得更急。突然几支巨箭从滚滚箭流中激射而出,其中一支直接撞向最前方的一个盾兵,瞬间破开盾牌,直贯入胸。丁武大吃一惊,说“弩砲!”他认真地看了看,吩咐道:“回报中军,宋军第一兵营,有弩砲最少三具!”

    离他最近的王铠拨马便去。

    此时真定军二千军卒,离宋军第一营寨距离不到百步,移动之中不断有人中箭倒地。军阵的脚步开始略显杂乱。而宋军前排因为巨盾抵挡,中箭者显然少多了。

    丁武领着赵权等人开始跟进,不断地让他们轮流回中军传报战场情况,并将中军发出的将令传给每一队的百夫长。

    “得有个望远镜!”在战场中骑着马不断奔跑的赵权,刚在丁武边上歇着又开始走神了,而且迅速地从望远镜的镜片想到玻璃、眼镜、以及各种各样可以产生出无数利润的玻璃制品。然后才突然悲催地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把玻璃生产出来。

 第九十七章 寿春之战(1)

    “报中军,敌方第五营开始出动,寿春城城门已开,可能有守军增援战场!”突然,丁武在赵权耳边一声大喊。

    赵权脑中一清,立刻掉转马头,跑向中军帅台位置。

    真定军的帅台之上,史天泽静静地伫立着,战场上袭来的灰尘已经将他的脸抹上一层银土。

    虽然战场之上,真定军的人数远多于南宋守军,但宋军守势井然,如果发动强攻,真定军必须得承担巨大伤亡。

    看着第五营宋军开始前移,做出包抄姿态,史天泽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时,他转过头,对立在身边的郭侃说道:“你带人,到城前仔细看下,城中守兵的情况。”郭侃应声而去。

    正在阵前担任主攻的史权,此时有些焦急。百步之外,能给他们带来伤亡的,只有宋军的弩箭,但再往前进入弓箭射程,伤亡就会加大了。

    中军处终于传来一阵金锣声,史权往后望去,望楼上黄旗不断挥舞,而后反向而立。史权长舒了口气,喝到:“全军后撤,小心宋军出击!”

    两支千人步卒缓缓地往后撤去,宋军第一营并未出动追击,第五营也停下了缓缓而行的脚步。战场上的伤兵也被后撤的军士直接带回。

    尘烟渐渐从空中滑落,第一天的战事就这样在赵权眼中不尴不尬地结束了。

    ……

    夜色已经完全笼住了天地,真定军的中军营帐中,灯烛通明。

    此时,史权正有些不解地对史天泽问道:“元帅,宋城外守军只有两千多人,咱们完全可以一口吞掉,今日所做试探似乎有些——”

    史权正斟酌着该用什么语气来表达时,郭侃接过话头说道:“我觉得元帅此举,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郭侃略停了下,看到史天泽鼓励的眼神,便继续说道:“一是城中的守军,二是安丰县的宋军。”

    史天泽赞了声:“好,继续,给大家都说下你今日所看到的城中守军,是什么模样。”

    “是,元帅!”郭侃对史天泽行了礼,说:“据收集到的信息,寿春城中大概有守军五千,由知安丰军赵胜统率。不过这些守军应该都是赵胜上任后征集的乡勇组成,寿春真正的精锐还是在城外樊辛的忠义军。”

    “今日我在城外,看到城中守军虽然有准备出动的迹象,但部队进退混乱,士卒良萎不齐,出城门后半天才勉强列好队阵,这种队伍若敢出战,定是不堪一击。我军只要能击溃城外忠义军,城内部队不足为虑。”

    “嗯,不错!安丰县那边什么情况?”史天泽接着问道。

    “据刚从安丰县那边回来的探马得知,安丰县的驻军有两大部分,一是安丰寨水军,主要驻扎于安丰县城边上的芍陂,总兵力约有一军二千五百人,大小战船三百来艘。另一部分是安丰县城的守军三千人,由统辖聂斌率领。

    这个聂斌有点意思,他与我们今日对阵的忠义军统制樊辛,都是原金国降将。”郭侃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副讥讽的面孔。

    “这聂斌与樊辛原来都是杜杲手下,据说跟现在的安丰知军有些矛盾。估计这又是南宋搞得以文御武一套,真不明白他们搞这干什么,纯粹是在白白消耗人力物力,其实都不用咱们来打,过个几年,那些将领也被文臣给打垮了。我看呐——”

    “嗯,继续说安丰县援军的事。”史天泽轻轻地打断了郭侃的话头。

    “哦,是!”郭侃把脸上的讥讽迅速收拾起来,接着说:“据晚间收到的军情,安丰县已经在开始整军,估计明天一早会出发。从安丰县到寿春,水陆都可通行。陆路大概有七十里路程,安丰县守军缺马,按最快迅度也得后天午时才能到,加上休整时间,估计要到晚间抵达。

    另一个是水路,聂斌很可能会调用水军船只,从芍陂经大香河到寿春。这条河河道较浅,水流不急,虽然是顺流而下,近百里水路最快也要一整天时间。

    因此,我觉得他们选择水路到寿春的可能性更大,步兵在船上可以修整,一到寿春就可进入战斗状态。”

    郭侃口沫悬河地说了半天,感觉很解气。史天泽终于给了他表现的机会,他恨不得再继续说上一天一夜。

    史天泽边听边看着地图边频频点着头。然后对着郭侃说:“你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

    “是!”郭侃把声音再提高了一点,说:“末将有三个建议:一是连夜派出军士,顺大香河而上,择地伐木堵塞河道。二,设伏兵于河道之侧,伏击下船的安丰县守军,骑兵协助。三,再加派游骑,完全屏蔽安丰县至寿春的战场,务必让双方断绝所有的联系。”

    “不错,仲和!看来你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史天泽终于露出了笑容。对于这位故人郭宝玉之子,也是自己的义子,他总体还是满意的。十二岁开始就跟着自己东征西战,看来如今一个百夫长的职位是有些委屈他了。

    “仲和”是郭侃的字,全军只有史天泽偶尔会用字来称呼他,虽然有种被尊重的感觉,但每次听到这种称呼,郭侃总是没来由的一阵紧张。

    “不过——”史天泽犹豫了下,终于说出了最让郭侃担心的两个字。“这一仗还是让他们去吧,你跟在我身边,还要配合好别里虎将军的指挥。”

    “可是——”郭侃相当失落,他觉得这是自己立功最好的机会,一旦此次阻击安丰县援军成功,千夫长的职位铁定是跑不掉了。但是他看到史天泽坚定的眼神时,只好有些勉强地答道:“是,元帅!”

    史天泽清了清噪子,开始发布军令:“史权,你率两千人马,明日养精蓄锐,戌时之后顺大香河而上,准备后日凌晨伏击安丰县援军,务必将其击溃,不用追击,只须将其驱逐回安丰县便回。”

    “邸将军,你明日负责对阵寿春城外守军,并监督制些攻寨器械,做出长期围攻态势。要想办法攻上去,但不可急切,重在引出寿春城守军,以窥其虚实。至少不能让他们继续专心修筑破损的城墙。”

 第九十八章 寿春之战(2)

    “史格,你负责协助邸将军,并提防寿春守军出城作战。”

    “郭侃,你配合别里虎将军,负责安丰县至寿春之间,全面清扫宋军游骑与斥候,还要注意下庐州方向的斥候。不过,你要时刻提醒别里虎,别一高兴跑太远了,而且别去故意糟蹋村民。”说完看着郭侃又补充了一句,“这事,也只有你干得了,他们几个都不行!”

    “是!”郭侃虽然有些不爽,但还是充满自信地接下任务。

    ……

    第二天的战事,又在不温不火之中结束了。

    在西城门上站了一整天的赵胜,终于卸下脸上自信的笑意,默默地往府衙而去。

    一整天时间里,双方都保持着有些奇异的对恃状态,虽然看得出对面的真定军尚有余力,而且似乎准备对寿春进行长期的围困,但对于知军赵胜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目前他能调动的了的兵力,不算安丰县水军,足有近万,跟来犯的真定军数量持平。凭这兵力,想击败对方那自是妄想,不过想要守住寿春,他觉得绝对没问题。

    而且赵胜心里的期望可不仅于此,他希望可以在寿春城下重挫敌兵,起码要打得让他们知道疼为止。

    去年杜杲在这里能做得到的事,他不相信自己做不到。

    不过,一边努力地维持着脸上的自信,赵胜还是得一边压制着心里的烦躁。现在还有两个问题让他总觉着不安。

    首先是残破的寿春城墙。一想到这城墙,赵胜忍不住又在心里暗自骂了一声杜杲那个匹夫。去年一战,虽然寿春是守住了,但城墙残破,尤其以面对敌军主攻方向的西城墙最为严重,几乎全部倒塌。可是杜杲升了官,拍拍屁股去庐州上任,却要让自己给他擦屁股。

    如果光是擦屁股也就罢了,寿春原来不多的库粮被杜杲搬个精光,最精锐的守军也几乎都跟着他去了庐州。自己接任的,可以说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府城。作为州一级的安丰军治所,寿春存粮不及百石,竟然还不如他上一任呆过的兴化县城。

    可怜自己上任之后,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这一年多来,求爷爷告奶奶拜过各路神仙,总算凑起一支五千人的守军,虽然只是乡勇,但赵胜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成的一件极难之事。

    想想,五千兵勇,而且是足额俸禄给付,一个月就要花费万贯。

    虽然给的大多都是楮币,但那也是钱不是!

    只是守城之军虽然有了,而且跟城外的忠义军不同,是真真切切归自己直管的部队。但是再没力气修好惨破的城墙。

    此时的赵胜略有些后悔,若不是自己一心想为寿春留下一个牢不可破的坚城,也不至于把工程量规划得过大:基墙扩大一倍、护城壕沟加深加宽各五尺、增加挡马墙一丈,四座城门外增建月城,上有团楼,还计划了三十六间的敌楼。

    如今整个工程才只开始不到一个月,万没想到,正在和谈中的蒙古又突然发兵来袭,这下没修好的城墙可就成为一个大破绽了。

    不过赵胜觉得这事责任绝不在己,为了重修寿春城,方案半年前就报送淮西路杜杲,结果扯来扯去,说什么缺少钱粮,说什么没必要,说什么要自己解决人力物力。结果上个月绕了无数个圈子,才终于获得户部批文。

    都是一些尸位素餐之徒!此战过后,定当重参这些人等。

    赵胜暗暗地下定着决心,他觉得自己看杜杲不顺眼,纯粹是以事论事,并非因为杜杲总是跟史嵩之有矛盾的原因。史嵩之对自己虽然有提携之情,但赵胜自认一身刚正,绝非缘于史嵩之,而看轻杜杲。

    想起刚提为参知政事的史嵩之,赵胜突然觉得浑身充满着气力。

    “敌深入长驱,薄我城下。谓之突兵,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可令我远邑别军,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三军疾战,敌人虽然,其将可虏。”赵胜一边走着一边禁不住背起《六韬》中的这段姜太公的论述。

    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兵书。

    摇头晃脑背了一阵,赵胜又想起另一个让他烦躁不安之事,依然跟杜杲有关。

    就是驻守在城外的忠义军统制樊辛。

    对于这个金国降将,他是一百个看不上眼。他很不明白,为什么朝廷对这些“归正人”会如此厚待,给他们兵权,给他们充足钱粮,给他们最好的兵马,甚至还会给他们田地。

    本朝开国以来,以文治国,以武制敌,各安其位,可是如今朝廷上下,边境处处被这些归正人搞得乌烟瘴气。看看这两年蒙古人侵袭,哪一次不是北兵叛变引发的!

    端平二年十月,信效左军统制赵祥、知邓州范从吉降蒙,以致光化军、德安府失陷。端平三年三月,克敌军在襄阳叛乱,使襄阳城失陷而毁于一炬。

    都是这些北兵干的好事!

    赵胜越想越生气,恨不得提剑出去直接杀了那个樊辛,以免他降敌致寿春城破。

    但是随即他又有些泄气,要是没有樊辛这支军队在城外驻守,他还真没什么把握能抵挡得住真定军的一万兵马。而且,已经在路上的安丰县援军统制,也是个降将!

    正当回到府衙二堂里的赵胜一个人在龇牙咧嘴、怒目忿张之时,进来一个侍卫,低声报说:“樊统制求见。”

    赵胜大怒,喝道:“不是说不许他入城,他好大胆,敢违抗军令!”

    侍卫唯唯诺诺地刚要解释,门已被推开,进来一个年过三十的壮汉。黝黑的脸面与乱须上布满尘土,看上犹如一个烧透的锅底,衣甲稍微零乱,满脸疲惫之色,身上并没携带任何兵器。

    赵胜摁下自己的怒火,冷然问道:“樊统制,你擅自离开军营,万一敌军来袭,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来人正是寿春城外忠义军的统制樊辛。樊辛看着眼前的赵胜,努力地平息下心内的怨气,对他抱拳屈身行礼:“末将见过赵知军。”

 第九十九章 是守是战

    樊辛的忠义军归属禁军行列,本该归三衙直管,但是自南渡前夕,禁军大败于金国后,禁军地位逐年下降,如今几乎与各地厢军待遇一样。而且作为安丰军的最高长官,知军本身就可以统管辖区内各支部队,手掌生杀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