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权宋天下 >

第32章

权宋天下-第32章

小说: 权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如果真的是个人才,我自然有办法让他臣服。

    接下去,我看训练的事就交给老蒋与丁武吧,可以开始对他们进行军中队列与旗号的讲解了。明年开春,如果有开战的话,可以考虑带他们随军,去战场上见识下。”

    “诺!”

    赵权并不知道,郭侃在祠堂中的这番谈话,已基本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可即便是他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也不是现在的他有办法去改变的。

    辛邦杰在入房歇息前,给陈耀送了个拐形的兵器,说是叫做“布鲁”。是以前的牧民的狩猎工具,现在大多拿来给小孩子练臂力用。陈耀、李勇诚与王铠便抢抢闹闹地拿着布鲁玩去。

    李毅中在帮梁申收拾。家里反而就剩下赵权一个人闲着。

    喧闹之后突然的安静,这种感觉总会让赵权感到片刻的茫然。他信步走出院子,慢慢地来到淮水边上。

    岸上,是数千个深埋在堤边的木桩,一字排开。每个木桩上都拴着一个竹筏,稻子收成后,竹筏上的滩土被清掉了一半,静静地躺在河滩上。青绿色的竹子已经变成一根根黝黑模样。

    河滩上新开发的水田,沟沟坑坑。边上用竹篱笆圈出的半洼水塘中,一群鸭子正在悠游嬉戏。

    阳光斜斜地从西边的水面映出,并不温暖。

    对岸依旧一片迷蒙。

    每眺望一次那片宋国的土地,赵权心下便会增添一丝的迷茫。

    “当一个人在迷茫的时候,通常会去衡量自身的价值,可是往往却不知道衡量价值的天秤在哪。”赵权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他如今就是这种感觉。

    上辈子所接受到的教育,让他在心底深处,一直将宋国当作自己想当然的寄托,或者说可以称之为“根”。然而,这辈子的现实让他不得不以很尴尬的身份来审视这个一水之隔的国家。

    自从姐姐与姐夫去世后,淮水,便成为一道牢刻在赵权心里上的天堑。他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去投奔宋国,将来又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曾经创造了无比灿烂文化的朝代。

    自己对宋国其实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这点赵权心里一直很明白,他没有绝世文采、没有安邦之能、也绝非是一个纵横千军的统帅,更缺乏强硬的后台。衡量自己价值的天秤绝对不会是在宋国那一侧。

 第六十七章 战争临近

    那,会是在蒙古那里吗?

    蒙哥,还是忽必烈?

    也许自己未来会有机会结识他们,会有机会得到他们的赏识,但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成为他们灭宋战争路上的一块踏脚石。

    上辈子的赵权,最大的愿望就是喝点小酒,结识些好友,胸无大志悠悠哉哉地过着日了。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而如今,还只是处于童年的自己,却过得比老年都愁了。

    郭侃,虽然态度一直友善,而且有赖于他及手下的庇佑,让赵权几个算是平平安安地过了两年日子。可是对于赵权来说,郭侃绝不是一个可以寄托身家的主,上辈子见过太多装B的家伙,因此郭侃时刻意显示出的勃勃英姿与市恩之态,总是让赵权极其敏感地想要远离他。

    而且跟着郭侃,此生道路一望无疑,要么成为他的家奴,要么与他一起成为蒙古人的家奴。

    运气好的话,帮助这批人灭掉南宋,混个一官半职,昧着心在三十年后开始享用人生。运气不好,便是他的一个炮灰。

    要是郭靖就好了!赵权又开始想念那个总是呵呵傻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侠。

    一阵风掠过,赵权打了个寒颤,他苦笑了下,自己显然又想多了。

    河中的水缓缓地在眼前流淌着。赵权都有些羡慕这些河水了,起码他们不用操心自己到底该流向哪,无论前方是险滩还是悬崖、是平静的湖面还是壮阔的海洋、是干涸的土地还是泥泞的村庄,他们都只需要奔流,而不需要思考。

    一篷细细雨丝飘落,还没等赵权感受下这雨的绵密,随后来的一阵风,便把这篷细雨刮得不知所踪。

    ……

    九月的淮水,已经有些刺骨了。

    但对于经年累月地泡在水里的赵权与王铠来说,这种水温根本算不上什么了。

    这天一早,哥俩又在河里捞鱼。

    自夏天起,赵权与王铠将已近废弃的河滩水田重新修整,稍微加固了圩堤,在上游开个口子,将水引入,又在下游的出水口铺个网,两三天后把沟内的水放干,就可以收获一大堆的河鱼。

    今年的天气终于略微地恢复了正常。淮水虽然还没达到正常年份的水量,对于水稻的种植来说,却已经是足够了。

    赵权从水里直起腰,裤子卷到腿根,双手沾满河泥。突然觉得一阵恍惚,怔怔地往四周看着。

    河岸上,望楼之中,一个士卒在无聊地转着圈,与赵权的视线对上之后,各自移开目光。这个人赵权当然认识,是秦子绪的手下,秦通。据说是秦子绪本家的子侄,算是秦子绪最为信任的手下。

    稍远处,隐约传来一阵阵忽高忽低的鸭叫声,那是圈养在湾河入河口沼泽地里的一群鸭子,如今已有近百只了。

    稻子收成后,郭侃就带着部分士卒再次出征。此次随行的,有秦子绪、丁武、辛邦杰,还有李毅中。轮到蒋郁山留守。

    为了即将的麦收,郭侃留下了二十个军卒,这个秦通是秦子绪留下来,协助梁申负责郭侃军的后勤事宜。

    李毅中是第一次出征,给他送行时,赵权虽然极其忧虑,却无法阻止。但他万没想到,一个月不到,自己也要跟着上战场了。

    前两天,蒋郁山找到他跟梁申,给他们传达了这一消息。

    长临村所处位置看似扼守淮水要津,但无论是原来的金国还宋国,对此地都不太重视,只因此处水流湍急,河中暗礁纵横,大军很难通过这个渡口向对岸运送兵力。加上褒信至长临都是山坡小道,不利大军行进,长临村本身又过于狭小,容不下过多的军队临时驻扎。

    蒙古主要驻军与屯粮都设于蔡州,离蔡州两百多里的长临也因此同样被蒙古人忽视。自郭侃军入驻以来,赵权切身地体会到战争的味道,却对外界情况茫然不知。郭侃在时,蔡州那边偶尔还会送来军情。而丁武留守长临的一年多时间,长临村便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此次蒋郁山留守,大概是郭侃特地交待的缘故,蔡州那边还是有送来了两次军情。加上蒋郁山对他并没有刻意的隐瞒,使赵权终于了解到外界的一些信息。

    去年年底,虽然蒙古主力已经从淮水南岸北撤,但双方零星间的战斗从来就没间断过。年初伊始,蒙古军队就不断地发动对南宋蕲州、舒州、光州、庐州等地的进攻,但均无成效。

    按蒋郁山的分析,蒙古国上下对宋之战的态度差异极大。主政的耶律楚材坚决反对此时对宋作战,窝阔台汗对南宋也不太感兴趣,而部分蒙古王公贪图南宋花花世界,一心想要洗劫宋国,抱的心态都是哪怕灭不了宋国,也得去抢大批的金银财宝。

    无法说服这些蒙古王公,窝阔台汗便睁一眼闭一眼地任由他们折腾。

    但宋军以堡寨为据点,以舟船守水路的防守策略,彻底限制住蒙古骑兵的优势。见这骨头难啃,有些蒙古王公就此放弃,有些心有不甘依然坚持,还有些则是见猎心喜又赶赴过来。比如去年的塔思、忒木台已经完全北撤,口温不花与塔察尔还留着,今年又来了昆布哈。战场统帅如走马灯般的频繁更换,让各路汉军更加无所适从。渐渐地就各自为战,整个战场局面相当凌乱。

    史天泽史将军此次领着郭侃等万余真定汉军,突袭光州,三日即破光州内外城,准备继续南进。光州就在长临村对岸,郭侃因此要求长临村守军做好准备,麦收之后计划直接从长临村将粮草渡淮运往光州。

    战争,对赵权来说,实在是个很陌生又不愿面对的字眼。

    离此不足百里之地,那里正在爆发着一场场的厮杀。赵权无法形容自己的心理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兴奋?根本谈不上;悲伤?他都不知道该为谁感到悲伤。恐惧?还真有一些。

    不过更多的是有些庆幸,起码史天泽打了胜战,这样随军参战的辛邦杰与李毅中也不至于面临太多的危险。

 第六十八章 又惹麻烦

    蒋郁山同时告诉赵权,让他自己写一份“请战书”,以“渐丁军”的身份请求加入真定军参战。虽然蒋郁山没有明说,但赵权知道这肯定是郭侃的主意。表面上看郭侃并没有以强势的态度逼迫自己服从,而这样迂回的方法却让赵权更觉着讨厌。

    蒋郁山倒是真的比较支持让赵权上战场,他认为,凭着赵权的能力,在军中建功立业指日可待。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去见识下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现在年龄还小,万一在战场上做出临阵逃脱之类的不堪行为,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谅解。更何况,他也答应了赵权,会把他放在自己身边。大小战斗,让他这么一个小娃娃对敌,对于真定军来说,本身也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

    至于陈耀与李勇诚,蒋郁山的意见还是置于长临村,他会留下五个士兵在此,继续执行留守任务。

    看来真的是跑不掉了。这两天,一想与自己也要参与这场战争时,赵权的腿肚子就会不自禁的打哆嗦,心里一直处于严重的混乱状态。

    先不说以自己刚过十周岁的身子,能否适应得了残酷的战场。自己一旦光荣了,陈耀怎么办?而且他有些搞不清郭侃到底会不会放弃长临村,即便是自己侥幸在战场上保住性命,还能回得来吗?

    而且,长临村一旦开始往淮水南岸送粮,就意味着这个村子便将成为宋军的打击目标,不要说多,只要来个十多个宋军,便是一个屠村的下场。想到此,赵权不寒而栗。

    “小权!鱼快跑了!”

    “小权!网看紧点!”

    王铠喊了几声,赵权却没任何却静。

    王铠诧异地看着赵权,走过来问道:“小权……小权……你怎么了?”

    赵权却怔怔地看着在网中挣扎的鱼儿,心里没来由一阵阵的烦躁。

    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怒吼,赵权一哆嗦,手中的网终于被鱼挣破,一条条小白鱼争先恐后地窜入淮水中。

    声音是从望楼那传过来的。赵权转过身,看着望楼方向,凝神细听。又是一声暴喝:“死胖子,你活得不耐烦了!”随后,望楼上秦通的身影就消失不见。

    整个村子,能被人称为“死胖子”的,只有陈耀一个人。赵权心里一慌,这两天自己一直心神不宁,没去盯着陈耀,这家伙别又是惹出什么事来了。

    赵权两手在水里匆匆一荡,稍稍冲下手中的泥,赶上岸,穿上草鞋。顾不得身后王铠的问喊声,连裤脚都来不及放下,便往村子里奔去。

    望楼已经空无一人,没见到陈耀,秦通也没了身影。

    赵权跑着拐进家里,李勇诚一个人在院子中。赵权急急地喊道“看到陈耀了没?”

    李勇诚摇了摇头。

    听到声音的梁申从厨房里探出头,问“怎么了?”

    赵权扔下一句话:“可能又惹麻烦了,赶紧去找下。”说话,扭头就冲出院子。

    村子入口处有一颗野李树,高近三丈,据说已经长了近百年。枝叶繁茂,此时已密密地结着拇指大的果子,很小,但非常甜。这棵树是村子里孩子们的乐园。夏天时,赵权与王铠常泡在淮水里,李勇诚与陈耀最喜欢的则是这棵野李树。

    这俩娃从夏天开始就会整天整天的窝在树上玩耍、掏鸟蛋,李子还是又酸又涩时就开始吃,一直吃到秋天时的甘甜。李勇诚也因此被陈耀直接称为“小李子”。

    此时的陈耀,手中抓着一根短拐棍,正气喘吁吁地在村口绕着这棵树,满头大汗地躲着秦通。

    秦通提着刀,左右兜了两圈,却连陈耀的一片衣角也没抓着。心中怒气愈盛,他冷着脸对树后的陈耀说:“死胖子,你现在出来,道个歉,我便饶了你,要不然被我抓到,定让你皮开肉绽!”

    陈耀边喘着气边说道:“你,你先追到我,再,再说!”虽然气喘得厉害,脚下依然灵活闪躲。

    秦通突然站定身子,朝村子里指了指,说:“你看,你小舅来了,这下我看你往哪跑!”所有人都知道陈耀最怕赵权,秦通本来只是随意一说,希望以此引开陈耀注意力。他其实并不希望赵权此时出现,最好是趁其他人到来之前,把这死胖子逮住狠揍一顿出出气再说。

    陈耀果然顺着秦通手指的方向,往村子里望去。随即脸色一变,他确实看到了赵权的身影出现在谷场之上。陈耀右肩微微一侧,手中的短拐棍便飞了出去,那拐棍在空中划过一个完美的弧度,直向秦通后脑勺奔去。

    秦通看着陈耀似乎有些走神,手中的刀正要往树后砍去,却见到树后飞出的这个怪异的兵器。他只好止住脚步,把刀往脑后一挡,那兵器滴溜溜地在刀身上转了两圈,掉落在地上。这玩意秦通倒也认识,据说叫“飞去来器”。

    这“飞去来器”是李毅中和赵权根据去年辛邦杰送给陈耀的“布鲁”改造的。这东西原来是牧民们的狩猎工具,“布鲁”的本义就是“投掷”,狩猎时直接扔出去来砸伤猎物。制作简单,有些就是用兽骨制作,有些用木头。约两尺长,前端压弯成镰刀状,经过经抛光打磨烟熏等方法处理后,坚固而耐用。因为弯曲粗大的前端,使布鲁在投掷出去时,会产生一个弧度,像极赵权后世见到的“飞去来器”。赵权便因此而命名。

    上一世的赵权,小时候经常用纸折成“飞去来器”,控制得好的话,可以在空中划个椭圆形轨迹,重新回到手中。好像那年悉尼奥运会的会徽就是根据这玩意义设计的。

    这个“飞去来器”制作出来后,大受小伙伴的喜爱。其中又以陈耀玩得最溜。反而是赵权一直控制不好,打哪哪不中,飞出去后也根本回不来。

    秦通把飞至脑后的“飞去来器”挡落,再看陈耀时,却发现他已经窜出树后,正往村外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