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权宋天下 >

第17章

权宋天下-第17章

小说: 权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顺手翻了下,编撰者曾公亮,不认识。

    看在父亲把这两本书仔细地珍藏的份上,他认真地读了会。对于没有句读的书依然看不下去。倒是下半部记载的一些兵器图谱让他有些兴趣。尤其是各种床弩砲矢,赵权起码还知道一点,在这个火药还没开始正儿巴经使用的时代,这些弩弓无疑是战场上最具威力的兵器。

    比如那个三弓弩,书上记着:三枪三剑箭,射及三百步。他稍微算了下,宋时的一步应该差不多是后代的一米五左右,三百步就是四百多将近五百米的距离,这的确算是了不得的远型武器了。

    当他兴致冲冲地捧着书,要找梁申商量搞个三弓弩时,梁申看着这书却大惊失色。

    “《武经总要》!这是宋仁宗时曾公亮曾明仲编纂的军事巨著,你怎么找到的这本书?是你父亲留下的?”见赵权点了点头,梁申叹了口气说道:“我父亲当年到处搜索此书,整个夏国都不见一本,没想到在金国却以如此轻松得到。”

    “小子,你只要熟读此书,不敢说你会成为一员横扫千军的名将,起码对宋军作战时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有这么神吗?就凭这本书?”

    “说实话,我至今也没完整地拜读过此书。但此书可谓集宋国军事之大成,里面包含了与宋国军制相关的所有内容,比如选将、军制、选锋、选兵、练兵、行军、攻防、兵器等,还配有战例与图例。”

    “宋人是用这本书来培养将帅吗?”

    梁申摇了摇头,说:“我非常佩服写这本书的曾公亮,但我也一直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会写这本书。据我所知,宋国武将能认字的不多,能认真读懂这种书的更少。其实这本书是写给文臣看的,曾公编这本书并非在于加强武将的御军能力,而是为了……”梁申顿了顿稍微,最终道:“为了,扬名立万!”

    对于这一点,赵权倒是有些理解。印刷术在中国宋代时,开始有了质的飞跃与发展,而宋代文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著书立说。而各个领域学术专著的出现,又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着持续的推动力。

    但是出一本书,费用不少,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的。不像后代,出了书还能拿到版费,此时出书这种事,不仅要求一个人得有绝佳的学术水平,还得要求他有充裕的经济实力。

    “宋国如今偏安一隅,在与金国的交战中败多胜少,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本书。”梁申接着说道。

    “哦?为什么这么说?”

    “《武经总要》是宋国军事的集大成,一直到现在为止,宋国的将领依然奉此书为圭臬。但同时又受限于此书,两百年来再无寸进。南渡之前,宋国君臣还知道保密,严防此书外流,因此夏国当时也找不到这书。而金国入主中原后,此书被金国收缴了不少,通过此书,金国不仅完全了解了宋国的军制与攻守武器,也使自己的军事实力得以长足发展。要不是宋国人多,要不是有江淮天险,宋国恐怕早就灭亡了。

    唐代一代战神李靖一直在自己快要离世时,才将三卷《六军镜》雕版成书,但成书没多久就被全部销毁,唐太宗还是有见地的君主,否则一旦敌国获得李靖的兵书,唐朝估计老早就会被灭了。”

    赵权听着有点发晕,他无法想象一本书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军事实力。更无法想象一个国家会因为一本书而面临灭国命运。

    不过梁申既然这么说,那还是有他的道理。看来自己得认真地花些时间把这两本书啃透。

    看着梁申两眼直冒绿光的模样,他还是把两本书扔给他,让他先研究透了再说,自己看这种书实在是很头疼,等着梁申搞明白了跟自己再说不迟。

    心底里,赵权甚至觉得只要梁申搞明白了,自己搞得明不明白就无所谓了。做事情嘛,总是得搞明白的那个人去做才是对的。

 第三十三章 北地汉人

    九月刚过,往年这时候正是秋老虎发威的季节,今年却突然就有些冷了。

    郭侃终于接到了确切的命令,让他的百人队驻扎在长临村。

    一是这个村子好歹也算有些人气;二是长临村是曾经的宋金走私重地,必须有兵力在这,以防宋国斥候从这上岸;三是这里有大量被抛荒的熟地,种些田养自己的百人队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明年还有希望给驻守在蔡州的大军提供些军粮。

    对于这个任命,郭侃有些愤怒。

    自己离开真定府南下,就是为了作战,为了给自己谋取军功,如今却被搞成一个种田的,算是怎么回事?

    这个军令是蒙军总帅塔斯直接下给自己的,如果是义父史天泽,自己还能讨价还价,但现在郭侃只能把自己的八十三名军士全部召到长临村。

    军帐从村口开始,弯弯曲曲地,自入村的拐角处开始,一直延到谷场边上的祠堂。

    村子里空出的房屋很多,砸掉门锁后,郭侃及部下几个十夫长便各自搬进去入住。祠堂旁边的学堂修整后,作为郭侃的主帐。祠堂则被征用成为行军仓房。

    对此,村长也没法表示太多的反对意见。

    这个祠堂原本归李、赵、王三家共用,现在连打扫的人都没了,已经快成为仓鼠之窝。祖宗牌位虽然很重要,但除了村长自己之外,已经没有人知道牌位上写的各姓先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赵权,就更搞不清楚了。有一阵子,他一直觉得自己既然是穿越过来的,那怎么也得该有个好出身才对,于是他很期望自己的先人应该是北宋时期的某个皇族。可是姐姐一阵取笑之后,很肯定地告诉他,宋太祖在建立宋朝之前,中原之地赵姓之人没几十万也有十几万。父亲早年孤儿出身,只知祖上应该是来自契丹管辖下的燕云之地。

    父亲与母亲成婚后,在大安元年参加了金国的武举考试,以上甲第三的成绩授修武校尉,充任正八品的侍卫亲军,从此进入军伍。村祠堂里的那些赵氏先人,除了祖父的名字之外,其他很可能的都是父亲瞎编出来的。

    赵权为此很失落了一阵,这辈子的祖先是无法考证了。不过不管如何,自己肯定不是女真人,也不可能是契丹或是蒙古人,民族成份为汉族那是铁定的。有这一点,好歹让赵权放心了一阵。

    梁申为此还特地跟他讲了燕地汉人及蒙古汉军的由来。

    自契丹建立大辽国统治燕云十六州开始,其属民就以汉人居多,为此辽国特地设立了南北两院来管理契丹人与汉人。辽国的军队中,汉军的比重最多时超过七八成。

    金国灭辽之后,接管了中原,除了侍卫亲军及武卫军、威捷军之外,其他部队基本都是由汉人组成,不过大部分是通过女真的猛安或谋克来统领。像赵权父亲这样以汉人身份能够一入伍就成为侍卫亲军,非常少见。主要还是因为他是武举出身。

    只要给汉人机会,无论是文举还是武举,都具备天生的优势。强撼的女真武人,不识字的居多,哪里有办法在科举上获胜。

    蒙古灭夏时,成吉思汗旗下兵士倒大部分都是蒙古人。不过据梁申估计总数也就十一二万,蒙古灭掉金国,似乎更多的是因为要完成成吉思汗的遗愿,窝阔台对中原之地根本就不感兴趣,他甚至把很多农田圈为草场放牧,但效果很差。

    至于河北、山东的那些地方豪强,只要表面对蒙古效忠,战时愿意提供兵力支持,蒙古人就基本不会去管他们了。只是把这些豪强的武装统称为“汉军”。

    “那――”赵权有些犹豫,“要是哪一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军队,那该算什么?”

    “以后蒙古人到底要怎么管中原的军队,我还不知道。就目前来看,蒙古汉军的自主性还算是比较大的。比如郭侃这支百人队,就归属史天泽管,蒙古人很少会直接给他下令,也不会去管这支队伍中的细节问题。当然,史天泽的上头肯定还得有一个管他的蒙古统帅。”

    “其实这没什么,无论是辽国,还是金国、蒙古国,甚至包括夏国,汉军都是不可缺少的部队。因为在这些国家中,毕竟占大多数人口的都是汉人。”

    “你的意思是,这些国家打来打去,其实主要都是汉人在跟汉人打?”赵权越发纠结了。

    “这个很奇怪吗?”梁申有些不理解赵权的纠结,“我也是汉人,我们祖上从大夏立国之前就生活在那里,跟随党项人建立了夏国,自然就得为保卫夏国的疆域而征战。”

    “可,可,可……”赵权想说,辽、夏、金、蒙古的汉人怎么会帮异族攻打宋国,这没道理啊。难道他们不应该盼望着回归大宋这个祖国的怀抱吗?

    赵权转念又一想,如果现在有人以汉族大义劝他为南宋效力,准备与蒙古作战,收复中原,他会去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赵权只好停止了与梁申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他发现即便自己似乎多了千年的历史知识,那些知识也没办法帮助现在的他来解答这个问题。

    郭侃驻在长临村,对剩余的村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采买物品变得方便了。

    郭侃部携带的粮食并不多,据说现在整个河南之地都比较缺粮。但其他东西倒是不少,尤其是来自解州的精盐。郭侃跟村子里征粮全部采取以物易物方式,村长出面根据褒信那边的价格与驻军大致定了个数,即一斗米换一斤精盐,这个价格比原来走私的盐价格略高,但基本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赵权家里终于可以不用再吃土盐,陈耀最近也不再哭闹着说梁申做的饭菜难吃了。

    但是,别的问题又出来了。

    这阵子陈耀竟然不肯让梁申给他洗衣服,说梁申洗出的衣服有股馊味。可是自己又懒得洗,于是每天穿着跟抹布一样的衣服在梁申忧怨的眼神前晃来晃去。

    赵权说了几次,他愣是不肯听。

    那一天临睡前,在看到陈耀把梁申端给他的洗脚水踹翻,溅了梁申一身湿之时,赵权终于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但是揍完之后,却只能抱着鼻涕眼泪泥土混于一身的陈耀,默默流泪。

 第三十四章 可以悲伤

    其实论起身子骨来说,赵权的力气根本没有这个小胖子大,两个人要是空手直接对打,陈耀被挨上几拳肯定不痛不痒,赵权要是被挨上了,可得痛上好一阵。每次赵权要揍他时,陈耀也不躲不闪,都会很自觉地送上肥臀,揍完了只是多揉几下屁股而矣。

    赵权无法去痛责陈耀。这小子也不算非常顽劣,姐姐姐夫虽然对他总是责骂不断,但从没有一次下过重手,最多也就是像自己这样揍下他几次屁股,或是抽几下掌心而矣。

    父母突然的离去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来说,犹如天塌地陷。这场突变,使他提前进入了叛逆期。

    最近几个人都在忙着把家里整理清楚,天天累得跟狗一样,无意识中缺少了对他的关注。他就把心底里所有的不安与愤恨全发泄在梁申身上,偏偏这个梁申逆来顺受,又助长了陈耀的那丝暴戾之气。

    赵权很头疼,他实在是不太明白该如何解决陈耀的这个问题。他知道,如果处理不好,陈耀的性格将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所庆幸的是,两个人从出生到现在从未分开过,陈耀对于挂着“小舅”头衔的自己,还是充满着依赖与信任。

    而如今这个世上,真正能相依为命的,也只有他与陈耀两个人了。

    “小耀,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把你娘当作我姐来看待。”两个人坐在院子的台阶上,肩并着肩,赵权用很深沉的语气对陈耀说道。

    陈耀长长地吸下鼻涕,转过脸开始疑惑地盯着赵权。

    “我跟你一样,都是喝我姐的奶长大的。我一出生母亲就去世,至今也没见过父亲。其实我有些时候挺羡慕你,起码你的父母好好的爱护了你这么多年。不过我也很庆幸,有一个这样的姐姐在照顾着我,所谓长姐如母,她真的是把我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

    你知不知道,姐姐离去,我心里比你更痛,你是第一次失去母亲,而我,却是第二次。”

    赵权说到此处,眼泪喷涌而下,其实他想说的是,他已经第三次失去了母亲。上一辈的那个,总是唠叨总是没事要跟自己打电话,总是骂自己不着家,总是逼问着自己到底还有没有钱花的那个母亲。

    “有一阵子,我一直在怀疑我是不是个灾星,把灾难带到这个家里来,让这个家一次比一次破碎得厉害。”

    “你知不知道,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后悔……我原来想好好孝顺他们的。”

    “可是我就这样失去了他们。”

    苦楚,如山般地压在赵权心上,已经有许多年了。他始终不敢想象,上辈子的父母在得知自己离去的消息后会有多么痛苦,而这些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在自己还没来得及报答他们的时候,却让他们陷入白发人哭黑发人的悲痛中,而这种悲痛势必将陪伴着他们熬过下半生。

    他一直不敢想,不敢念,甚至不愿相信自己是个来自千年之后的浪荡子。

    在这样的一个晚上,赵权小心翼翼防备着的心里防线突然就被自己给击崩了。他把头深埋在膝盖里,一边呜咽一边向自己上一世的父母深深地忏悔。

    边上的陈耀有些傻掉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小舅会比自己还痛苦,而且还说着一大堆让自己莫明其妙的话。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我抛弃了他们,是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

    “是我无能,却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杀。”

    “是我强横的来到这个世上,使她难产而死。”

    “是我,才让父亲至今不知生死。”

    “是我……可是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耀怔怔地看着赵权,不知所措。

    换好衣物的梁申,看着痛哭不已的赵权,摇了摇头,拿了一点酒过来,递给赵权。

    “如果我听姐夫的话去宋国,他们就不会死。”

    “如果我听辛大哥的话去辽东,他们也不会死。”

    “为什么要在这鬼地方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