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权宋天下 >

第16章

权宋天下-第16章

小说: 权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咱们还得商量下,蒙古军队已经入驻村里,显然已将淮水之北收入囊中,我们接下去应该怎么办?”

    梁申直起身子,略微想了想,说:“宋国现在肯定是不能去了,先别说宋兵行恶之事,既然蒙古军队来了,就不可能放我们南渡。”

    赵权点了点头。辛邦杰接着说:“要不我们就去辽东?”

    “去辽东,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现在估计整个淮水北岸都找不出一条可以南渡的船了,更别说靠水路出海远行。要去辽东,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辛邦杰急迫地问道。

    “加入郭侃的军队。”

    辛邦杰皱起了眉头,半年多前,自己还在跟蒙古军队打得死去活来,死在自己手中的蒙古人与蒙古汉军,起码已经近百。现在再加入蒙古军队,心里上着实无法承受。

    赵权也陷入思考。

    潜意识中,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加入蒙古军成为一个蒙古国子民,这样就意味着他将会与宋国对敌。而要想在蒙古军队中存活,没有依靠军功迅速的上升,最终只能沦为炮灰。

    赚军功,就得靠宋人的头颅,想想有一天,自己将随着蒙古人的铁蹄,跨过淮水,践踏在宋人身上。赵权突然觉得一阵反胃。

    梁申没去管皱着眉头的这两个人,接着说:

    “这天下,如今北蒙南宋,已成定局。咱们要存活,只能依靠其中之一,两恨择其轻,选择蒙古已经无须质疑了。

    郭侃驻扎在村子里,看情况一时半伙是走不了的。他既然是百夫长,就有括兵的权力。我看他手下现在也就六七十号人,也就是说起码还可以再增加三四十号兵士。村子里够征兵条件的只有邦杰,只要郭侃括兵,你首先逃不掉。再呆到明年,李毅中也无可幸免。两个人一去,剩下的连自保都不可能了。既然跑不掉,还不如化被动为主动,也能在郭侃手中争取一些好点的条件。

    我看郭侃出身不凡,一定是家世殷实之辈,为人起码在表面上还算和气,对部下较为宽容。如果换了个蒙古将领过来括兵,那下场只有更糟。

    辽东苦寒之地,比夏国更为贫瘠。按邦杰所说,如果那边有人照料还好,没人照料的话,我们过去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的。而且,无论是当年的鲜卑人,还是之前的契丹人或是女真,在辽东时都只能靠劫掠为生,只有占据中原之地才可能得以发展,而继续呆在辽东的不管是挹娄、夫余、勿吉,还是靺鞨、渤海、兀惹,哪一家不是最终走向消亡?”

    赵权问道:“你的意思,是不去辽东?”

    “不是不去,只是说暂时不去,起码得等到我们有了自保的可能,或者说解决了目前的生存条件之后,才可能考虑去辽东的事。”

    赵权苦笑了下,说:“其实我只是想,找一个地方大家能够安安静静地活着,把这辈子平安度过,就很好了!”

    梁申正色地对着赵权拱了拱手,道:“自夏灭国以来,梁申四处流落。之前因家仇国恨而纠结于心,之后因令姐而无法自拔。今天真的很感谢你解开了我的心结,既然大家想继续活下去,就不能苟且,乱世之中不进则退,你不杀人必定会被人所杀。

    小权,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我就从来没把你当作一个小孩子来看待,我一直到现在也没明白你那些见识与能力是从哪来的,但这不是我要关心的事情。我愿意辅佐于你,只有你成功了,我、邦杰、小耀以及李毅中他们才有在这乱世中存活的可能。

    重情重义,这是你的优点,但也是你最大的问题。你不会主动的去谋求物质或金钱,更别说权力,只有在外界对你产生切身影响时,你才会有所触动。”

    赵权哈着嘴,他还真没料到梁申把自己的毛病看得这么清楚。从上一辈子以来,这就似乎是自己的问题。小学与中学,平常从来都是最被老师忽视的那种人,成绩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差。上辈子只有三场考试是让大家满意的,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以至很多人都死活不相信他这样的人也能考到北京的重点大学去。

    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这是他人生的最大追求。

    活得自在而舒心,有好酒喝当然可以,没有二锅头也成,甚至“闷倒驴”自己都经常在喝。以至于来到这个世上,虽然早知将处于乱世,也早知自己必须努力,但却从来没有认真地琢磨过,自己到底应该怎么个努力法?

    辛邦杰看了看赵权,又看了看梁申,只能悄悄地挠了挠头。

    梁申接着说道:“年龄,是你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你还小,具备着巨大的成长空间,给你五六年时间,我相信你完全有能力睥睨这世间大多数的军将。但是你现在完全没有自保能力,脑子再好用,在一个最不成器的大头兵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因此,你和小耀都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需要找一个保护伞,让你们安全地成长。”

    三个人里面,最痛恨蒙古人的应该是梁申,国破家亡都是缘于蒙古人,因此赵权没有丝毫怀疑梁申是否有什么私心存在。辛邦杰唯有的牵挂除了父亲就是自己,无论去哪里,一旦决定了他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倒是自己对蒙古人的观感最为矛盾,虽然生活在金国,却对这个国家毫无感觉,被灭了也就灭了。蒙古人的残暴、对汉人的压迫与欺辱,虽然更多是源于上辈子的认知,但要让自己加入这样的军队去欺凌汉人,一时半会总是接受不了。

 第三十一章 柴米油盐

    “那,要是郭侃根本懒得理我又该如何?”赵权问道。

    梁申的嘴角微微的向上一翘,赵权发现认识他这么久,这是第一次看见他笑的模样。

    “凭着你解开我心结的能力,只要你肯去做,郭侃一定会把你当作宝贝来看待的。”也是,郭侃这人一看就是个好装逼的主,这种人只要在他面前多露几手,再狠拍几次马屁,想搞定也不是件太难的事。

    “郭侃此人,一定出生于世家,我怀疑应该是当年跟随铁木真的郭宝玉后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背后还会有河北汉人豪族的支持,跟着他铁定不会吃亏。”

    等等,铁木真?郭宝玉?郭侃?“我知道他是谁了!”赵权突然一声大叫。

    “是谁?”梁申与辛邦杰同时疑惑地望着他。

    “啊——哦——呃——”赵权叫了几声,又苦恼地闭上了嘴。他的确想起郭侃是谁了,却说不出口。他不可能跟他们说,郭侃跟郭宝玉都是郭靖的原型,蒙古某一次西征时,郭侃大放光彩,据说攻灭了数百座城池,说他杀人盈野丝毫也不为过。他更不可能跟他们说,这个郭侃,后世还被一些人尊为“东方战神”。

    赵权苦恼地揪着头发,闭着嘴呜了会。说道:“好吧,我没意见了。”

    三个人并立于坟前,回望村中。

    村子里的谷场边上,已经立好了营寨,村前入口处与淮水边的旧码头上,望楼正在搭建。炊烟袅袅,人影匆匆进出,长临村似乎已经从沉睡中渐渐苏醒。

    悲伤是必须的,但生活还是得过下去,一直沉迷于悲伤而无法自拔,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不负责。

    当两大两小四个男人,回到家,望着空空荡荡的厨房时,再没有一个人有心情继续沉迷下去,他们首先得想办法,晚上如何才能不悲伤地解决晚饭问题。

    这些天忙着下葬,忙着痛苦,都没意识到每天吃了什么。好像有些是村子里人送的,有些是自家厨房里剩下的。现在东西全吃光了,大家才想起来,家里唯一会做饭的那个人,如今已经不在了。

    辛邦杰自懂事以来,就随义父在军中生活,从来不知道厨房是什么东西。

    到了长临村,过了一阵典型的“饭来张口”的日子,没觉得妥也没觉得不妥。对他来说,吃饭只是解决身体需要的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吃什么对他来说完全无所谓。他面对的食品,从来就只有两种,一种是人可以吃的,一种是人不能吃的。因此,时常在饭桌上被赵权斥为“驴嚼牡丹”。

    但不管怎么样,辛邦杰好歹也进过厨房,好歹也帮过赵槿干些劈柴烧火的事。

    而梁申这辈子是真的连灶台都没碰过。前十多年身份尊位显贵,即便国家再破落,家里还是不缺伺候的仆从。后来四处流浪时,只要能找到东西,无论生熟,都是往嘴巴里一塞了事,连生火都不用。

    到了长临村见到赵槿后,厨房莫明的被他自己列为禁地,他根本就不敢多呆,吃饭也大多是一个人端着碗蹲在院子里解决。

    陈耀当然不用说了,正常这个年纪的孩子也没办法学会做饭。赵权上辈时虽然马马虎虎会做饭,可是当他面对跟着自己一样高的灶台时,实在是无从下手。

    好在赵权在理论上是四个人里面最清楚的,在他镇静而胡乱的指挥下,四个人开始手忙脚乱起来。

    缸里还有米,不过也不多了。煮出来的饭,香气四溢,只是糊掉的锅巴咬得牙齿有些酸软。没有菜,更别说肉了。陈耀吃得两眼汪汪,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吃得最少的一顿饭。

    梁申主动地把碗筷拿去洗了,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洗碗,所以打破了一个,赵权与辛邦杰都决定原谅他。只是陈耀却有了发泄的理由,叨了半个时辰。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里除了还有些酒之外,其他的基本都空了。柴好办,去村外山上砍一些就是,这事本来就是辛邦杰在干的。茶就算了,大伙儿都还没学会享受这东西。仓库里还有米,只是不知道该送哪去脱壳。

    至于其他的?赵权抬头望了望天空,不知道老天爷会不会从天上扔一点下来。

    还好,老天爷虽然没扔东西,但李村长却解决了他们一大半的麻烦。跟着他进来的李勇诚笑嘻嘻地拎着几袋东西,让赵权感觉眼睛似乎有点湿润。

    “估计你们几个男人搞不定厨房的事。”李村长笑呵呵地看着几个愁眉苦脸的大小男人,说:“先给你们提一些油盐酱醋过来。村子里每旬都会安排人到褒信采买物料,到时你们有什么需要,给我一个单子。”

    解决了燃眉之急又告知了方法,这已经很不错了,想到村长家去蹭饭,显然不太现实。他们家也是三个男人,年纪老大的村长带着两个娃也是不容易,好在这些年有李毅中帮忙,让他轻松了许多。再杀过去四个男人,可能到最后所有人都会没饭吃的。

    整整花了五天时间,在赵权的统一协调下,四个人才搞定了厨房的所有东西。做饭的流程总算是顺利了许多。

    准确来说,是梁申做饭的流程顺利了许多,赵权提供想法与思路,梁申执行,其他二人负责嗷嗷待哺。

    比较过分的是陈耀,每顿饭过后,总是要提出几点批评意见,一旦被赵权怒斥,就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娘闭着眼睛都做得比这好吃!”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梁申的厨艺水平被迫飞速上涨。

    除了厨房里的活,只要是院子里的事,梁申基本都包下了,打扫院子,洗衣服,喂马,甚至还学会了给其他三个男人缝补衣服。赵权有时看着他专注于家务活的身影,很担心这个男人会不会把自己想象成赵槿,而因此走火入魔。

    辛邦杰对于梁申在家里的操持安然享受,因为他一个人把所有田里的活都包下了。今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百亩田地里庄稼长势不错,加上村长说应该不会有人来收税了,地里的收成把四个人养上一年显然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陈耀,一天比一天暴戾。他怕赵权会揍他,也怕辛邦杰会瞪他,于是全身心地在对付梁申。赵权知道,失去父母的陈耀心里有些失衡,想利用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恐慌,他几次都想好好的教训陈耀一顿,但每一次看到被臭骂的梁申反而如食甘饴,只能一次次地将叹气继续地埋进自己的心底。

    没办法了,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时间。

 第三十二章 武经总要

    家里的钱倒是不缺,原来父亲每年托人寄回的薪俸以及上次辛邦杰带回来的,都被赵槿收在父亲书房的柜子中。只是钱很杂,一部分银子,一部分宋制铜钱,大部分却是前些年发行的纸钞,这些纸钞如今已是废纸。但剩下的银子还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不过现钱也没太大用处,因为很多东西已经没地方可买了。

    比如精盐。

    河南本地不产盐,这边一向吃的都是山西解州的解盐。

    由于国境之内缺少铜矿,金国能在市面上流通的铜钱极少,为了能得到宋制铜钱,金国官方一直鼓励民间对宋走私。不过能让宋人看得上的北货并不是很多,马又绝对不允许走私,发现一人砍一个。

    盐便成为金国向宋荆湖与淮南走私的最大宗货物。地处走私前线的长临村,自然从来都不会缺少精盐这种东西。

    然而,自金主南迁蔡州,北地尽失后,解州盐就再运不过来了。

    从那时起,长临村的人想吃点精盐,反而要想办法从宋国那边走私回来。没多久,淮水南北无论官方贸易还是民间走私便彻底断绝,长临村的居民想用盐,只能回归土盐。

    对于赵权来说,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盐。

    长临村以北不远,在一个小山凹里,就有一洼盐池。盐池的表面有一层如白霜一样的碱巴,把这层碱巴铲起运回,放在锅里熬煮。等冷却后把上面的盐巴水舀出,掏掉沉淀在锅底的泥巴。然后继续熬煮,这样煮个四五遍之后,当锅表面出现结晶的盐粒时,便是可以食用的土盐。

    这种盐的味道,就两个字:苦涩。这也是陈耀为什么总唠叨着梁申做的饭菜太难吃的原因。但是没办法啊,不可能因为这种盐难吃,就不吃盐了。

    不过,这个盐有个唯一的好处,就是自己挖,不要钱。

    在整理遗物的时候,赵权顺便把父亲的书房收拾了一番,在书橱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两本放置于木匣子里的书,《武经总要》。

    他顺手翻了下,编撰者曾公亮,不认识。

    看在父亲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