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权宋天下 >

第138章

权宋天下-第138章

小说: 权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东学院”山长的位置。

    姚枢,赵权相信他有相当强的政务能力,但一个火罗县的县长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在等着赵权给他腾出更对得起自己身份的位置。只是,这个位置已经早已经被老侍给占据了。

    地盘,确实要扩充,可是目前南京府自身根基薄弱,又凭什么来扩充地盘?

    至于元好问,这个纯正的夫子只能供着,别说让他干这些龌龊事,就是被他知道了,都得受一顿斥责。这是一个典型的只擅长在岸上批评,却绝不肯下河摸鱼的大佬。

    这人诗词文章,当世无匹,嘴上骂人的功夫,却也毫不含糊。

    在元好问看来,王栖梧为了一些马匹,以酒勾引蒙古人行恶作乱,其行为不缔于衣冠禽兽。蒙古人作恶,那是因为他们未服王化,不知羞耻。而作为一个儒学传人,这么做便是文人中的败类,严重的德不配才。让他羞于与王栖梧为伍。

    元好问甚至因此向赵权请辞,只是在其他几个人的劝阻,以及赵权的一再安抚之下,才勉强留下。

    大佬太多了,对于现在的赵权来说,其实还真的不是个好事。

    “不过老侍,这事我觉得还是瞒着元先生好,我还是挺怕他给我上纲上线的。”赵权对着坐在一旁的侍其轴说道。

    侍其轴瘪了瘪嘴,虽然没有开口,却给了赵权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

    赵权又对王栖梧说道:“这次真的是太辛苦你了!要不是你,咱们这个冬天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王栖梧自然明白,权总管口中的收获,可不仅仅是这两万多匹马。

    近半年的时间,火罗村已经从一个只有一百多户的小村子,迅速地护张成为一个五千人人的小县。两座土楼“火罗一号楼”与“火罗二号楼”已经全部完工,如今正准备开始“火罗三号楼”的建设。除此之外,还沿着合兰河向北,每隔二十五里修建了六个防御墩台。

    这些可都是他实实在在的业绩!

    王栖梧长长地吐了口气,对赵权躬身一礼。而后默默坐下,心里有千万感慨。

    这十多年来,历经折磨,诸事不顺。他并不怕做事,但是顶着“文豪世家”的头衔,无论他在哪任职,所有人在看到他时,都会从尊崇到讶异再到鄙夷。只要是个认字的人,都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就应该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而不应当将自己陷于浊世之中,以致自污。

    文人相轻,并非指的是那些争权夺利的文人。在辽西辽东这个地方,即便是文人被蒙古人视若彘犬,彼此之间依然不忘了相轻。

    这么多年来,王栖梧走到哪被骂到哪,自己都觉得脸皮已经可比城墙。因此,对于元好问等人的诸般鄙视,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但是,让他诧异的是,自从到了南京府之外,名义上的总管大乌泰没有骂过他;实际掌权的权总管没骂过他;就是颇受赵权依重的侍其轴,虽然从没给过自己好脸色,但也从未如元好问那般肆无忌惮的羞辱自己。

    这让王栖梧感觉到了希望,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有才学的人,他也并没有给自己树立多少远大的志向。他最渴望的便是,将来某一天,自己也可以鲜衣怒马、锦袍玉食,闲来煮酒听萧,日日美婢环绕,如此方为人生。

    但是,这一切的享受都得有坚实的财富作后盾。而权力,则是一切财富最直接的来源与保证。没有权力,即便有万贯家财,最终都是别人的。

    对于这一点,王栖梧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而现在,他需要的,正是如赵权这样,愿意给自己权力的人。为此,他会放下所有的身段,利用一切的手段往上攀爬。

    当然,他还得一步步、一点点地试探清楚,权总管此人的底线,会是在哪?

    王栖梧抬头往四周看了看,他依然还是不习惯在这样的会议室中,与这样的一批人一起开会。赵权与梁申还好,就是侍其轴隐隐之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权宋天下

 第四百八十七章 高丽人

    会议室建在整座土楼的最中间位置,这里原本是祠堂。可是建好之后,赵权才发现,无论是原来火罗村的村民,还是之后如今入住的山民,要让他们摆出明确的父祖牌位,都是件很困难的事。于是干脆把空空荡荡的祠堂,直接改成了会议室。

    在会议室边上,又隔出了几个房间,那里便是火罗县的衙门,被称为“火罗县政务室。”衙门设在民居之内,每天被出出入入的居民窥视,让王栖梧总是浑身不自在,但他也只能咬牙强忍。

    现在可还没到让别人习惯他的时候,他必须得习惯这批人的管理方式。即使这些方式看上去有些怪异。

    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张极为详尽的地图,赵权站在地图跟前,问道:“王县长,那两千高丽人,你打算怎么安置?”

    对于这两千高丽人的由来,元好问曾经用了一“拐”字,虽然这个评价有些恶毒,但也算是基本正确。

    王栖梧曾经在洪福源手下呆了三年多时间,虽然一直没能进入洪福源法眼,但与他手下尤其是一些高丽籍的村长混得相当熟络。

    洪福源正式的身份,是“沈州千户所千户”,名义上是千户,实际辖下的高丽人已有十五万之巨。这是他多年来收集成果,凭此洪福源可能可以算得上整个蒙古国内,拥有民户最多的千户了。

    对于这些或是被蒙古兵掳夺北迁、或是因生活困苦逃难而来的高丽人,洪福源的管理手段相当粗暴,就是棍棒加棍棒。

    不过对于这些只求温饱的高丽人来说,这种粗暴的手段很有效。对于这些无处可去,只能乞求洪福源庇佑的高丽人来说,洪福源俨然已是一个小国之君。

    蒙古人对洪福源的要求很简单,每年保障一定量的军粮即可,其余不管。洪福源对手下的高丽人要求也一样简单,除了保证基本的温饱,所有收成上缴。

    在或打或杀之中,每年沈州千户所中,总会少了一两百个高丽人,洪福源也从来没有在意过。正是他的这种不在意,让王栖梧寻到了可趁之机。

    王栖梧偷偷地找了洪福源辖下的几个村长,以一斤石忽酒换十个高丽人的代价,弄了几千高丽人过来。只是报账时,变成了一斤石忽酒五个高丽人,自己也准备轻轻松松地捞个四五百两的银子。

    此时听到赵权问起高丽人的安排,王栖梧内心未免有些忐忑。他斟酌着答道:“火罗村原有村民一百三十户共三百七十五人,大公子亲自召集了山民九百二十一人。卑职觉着,对于一个县级机构来说,这些人口还远远不够。因此,既然那两千高丽人已暂居此时,不如直接并归火罗县管辖。”

    赵权略一沉吟,问道:“老侍,你怎么看?”

    侍其轴并未答话,右手轻击左掌,而后静静地说道:“前两天,洪福源给我来了封信件,把我臭骂了一顿,说我不讲信义、胡作非为,南京府尽早会被葬送在我手里。王栖梧,我想知道的是,你是怎么让我变成一个这样的人?”

    王栖梧心里一惊,他知道侍其轴跟洪福源有旧,倒是没想到关系会这么深。

    王栖梧吱吱唔唔地说道:“下官,下官一切作为,之前皆已上报,并未……”

    侍其轴冷冷一哼:“你当时说的是,绝不会引起洪福源的警觉,绝不会有任何后果。”

    “我……”

    赵权说道:“这事确实不能怪栖梧,当时是咱们一起做的决定。”

    王栖梧心里一松,看来自己贪默的事,其他人还不知道。还好,钱还没到自己手中,只要咬牙不认,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今后做这种事,还是得小心为上。

    “如果可以,我愿意向洪福源说明,此事是我一人私下所做,与南京府各位官长无关,我愿意接受他任何的诘难。”

    赵权呵呵一笑,说道:“好了,暂不说这事。回到刚才的话题来。”

    侍其轴哼了一声,而后说道:“这两千高丽人,跟李元那批高丽人不一样的,我们得先做些甄别,哪些是能自愿留下的、哪些是被强迫而来的,可以用的也得打散了让他们居住。”

    王栖梧回答道:“从这些高丽人抵达火罗村的第一天,甄别工作已经开始在做了。目前没有太多的问题。咱们南京府虽然目前条件不算优越,但绝对比沈州那边好太多了,只要他们肯干活,饭是少不了他们的。就是下官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打散了居住呢?是怕他们聚众作乱吗?”

    王栖梧心里微微有些失望,他原来的计划是,先弄两千人过来,没问题了就可以按这种方式,继续拐弄高丽人填实火罗县。只要火罗县大部分都是从沈州过来的高丽人,牢牢控制了这些高丽人,就意味着牢牢把控了火罗县。而且这些高丽人打不会疼,死了没人会难受,逼他们干活比驴骡都简单。这样子的话,今后在火罗县执政,想不出政绩都有点难了。

    “火罗县不能成为高丽县!”说话的是一直没有开口的梁申。

    “是的!”侍其轴说道:“南京府现在的人口三万余,其中汉人近两万,高丽人倒已经有了五千。目前来说还没有太多问题,但接下去,要想短期内增加人口,除了数量一直未明的山民,最简单的便是高丽人。长此以往,不仅是火罗县会变成高丽县,连南京府都可能成为高丽府。”

    王栖梧心下又松了口气,看来侍其轴针对的并不是自己,而是站在整体族群结构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辽南、辽西,汉人不少啊。”王栖梧说道。

    “整个东北,我看应该还是汉人占多数。隐藏在山林之中,不仅仅只有女真遗族,我想更多的也是久居于东北的汉人。高丽人看似数量众多,但所有的高丽人都已经集中于沈州,也就这么十几万人。因此,从族群结构上,我倒是不太担心南京府会变成一个高丽府。”

    赵权稍微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南京府现在实力还不够强,对外人的吸引力也不够大,因此很难有汉人主动前来投奔。这需要咱们好多年的努力,在此之前,我觉得再多的高丽人前来问题都不是很大,南京府毕竟还是缺乏劳动力。当然,如何操作,还需要再行细化。我相信的一点是,只要咱们坚持推行汉人文化,坚持华夏道统,无论是高丽人还是女真、契丹人,即便是蒙古人,将他们汉化是完全可能的事。哪怕这一代不行,两代三代之后,这里终将会是汉文化的天下!”

    王栖梧眼睛闪闪发光,一脸尊崇地看着赵权。

    侍其轴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就给火罗县留一千高丽人吧。其他的迁到罗津县去。”

    “罗津县?”王栖梧有些纳闷地问道。

    赵权戳在地图上的手指,从火罗村开始顺着合兰河往下划,经过南京府城,直到海边的出海口位置。

    “去年夏天,我们在这里建了个晒盐场,效果不错,今年准备将生产面积扩大。同时,准备在这里设县,并开始建一个造船场。”

    “造船场?”

    权宋天下

 第四百八十八章 惩前毖后

    赵权点了点头。

    梁申在一边问道:“王县长,是辰州人?”

    “是,辽时辰州,金后改称盖州。”

    “辰州靠海,不知王县长能否从家乡寻访一些造船工匠过来?”

    王栖梧沉吟着说道:“应该是可以,只是可能得需要一些手段。”

    侍其轴似笑非笑地看着王栖梧,说道:“怎么样,王县长有没兴趣去罗津县,那里的规模可比火罗县要大的多了!”

    王栖梧心中一凛,急急说道:“下官刚任职火罗县,一切尚未进入正轨,所谓一心不能多用,我还是先将火罗村经营清楚,之后再谈其他。造船工匠,我这就去想想办法,一定是可以弄到一些。只是……”

    “有什么问题,你但说无妨。”赵权说道。

    “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辽南造船业虽有,规模却都比较小,最大也就只有千料船。如果想寻访能建造更大海船的师傅,恐怕整个辽东,都未必会有。”

    的确,东北许多地方虽然靠海,但航运最远的也只是渡渤海往山东。再远只能去山东换船,想在这里找到大船的建造师傅的确有些难度。

    “一千料船,长约五十余丈,可载百多人,暂时也够用。而且刚开始,能有两三百料的船建造出来,我已经很满意了。”赵权说道。

    “是,下官立即想办法,在辽南寻访一些造船工匠。”

    “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这边准备得怎么样?”赵权又问道。

    “去年葑田的试验,我觉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年我准备在火罗县再造三千亩。葑田所用木料已经全部准备完毕,选用今年试验成功的稻种。坡地上的水渠已经基本完工,总共造了一百三十一架水车,当可灌溉田地近两万亩,我准备一半种麦一半种杂粮。

    这样算下来,如果人手够用的话,单单火罗县,应当有近六万石的收成。明年继续按照梁——梁相的方法,挑选稻种,希望后年葑田的亩产量可以再获提升。”

    人手,又是人手,赵权不禁在心里又叹了口气。

    “南京府之后,所有准备推行的政策,都会在火罗县先试行,如果可以的话,一个县一个县的开拓与复制,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因此,还望栖梧多费心思。”

    王栖梧起身一礼,说道:“自当如此!”

    “有一个事,你必须放在心上。”赵权继续说道:“历代王朝,政权不下乡。是因为吏员不够,而且重来不把吏员当正式官员看待,以至于乡村一级势力总是被豪族把控。对于我们来说,南京府如同一张白纸,怎么写怎么画不仅事关南京府的存续,也关系到咱们未来到底能走多远。

    既然你是第一任的火罗县县长,我希望你的政事管理首先要从这方面抓起,培养吏员、完善考核、建立提升的方法与渠道,都要从火罗县开始。我希望今后不仅是南京府,所有的上层官员都必须有过在村一级的任职经验,否则不能升迁。”

    王栖梧一听,心里大动。听赵权这意思,火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