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

第79章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第79章

小说: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刻,营帐外有人大声通报,“启禀元帅,秦使到来,说是与元帅您有要事商议。”

    闻声,李牧冷笑道:“哼!还真是不禁念叨,让他进来!”

    秦使来到营帐,见到李牧,直接开口说道:“在下是奉了冠军侯的命令,来与将军您商定和谈地点。”

    “冠军侯?”

    闻声,李牧眉头微皱,心道:“这件事情,和他有什么关系?”

    思虑片刻,询问道:“与本帅和谈的不是一个叫做蒙毅的小鬼吗?与你们秦国的冠军侯有何干系?”

    秦使不假思索道:“与将军和谈的自然是蒙大人,但是,这件事情,冠军侯有过问之权。”

    “哦?”

    李牧端坐身姿,气势凌人道:“不知他想将和谈地点定在哪里?”

    “潼水。”

    秦使不卑不亢。

    李牧的脸色,愈发深沉下来。

    他当然是不肯答应。

    见状,秦使只好离开赵军大营。

    嬴渊得到消息之后,已经是隔天了。

    他召来蒙毅,开口道:“调集大军容易,但是筹集粮草辎重押赴前线,需要一些时日,所以,你必须要想办法,在和谈期间,替本侯拖延住一定时间。”

    后者愁眉不展,“侯爷不是说,李牧不愿在潼水商议和谈之事吗?”

    “这件事情由不得他。”

    嬴渊面色严肃道:“他只是一个负责领军作战的将军而已,像是这种和谈大事,还轮不得他来做主。”

    闻声,蒙毅喜上眉梢,意犹未尽般问道:“将军的的意思是。。。。”

    嬴渊平淡回应道:“赵国已经传来消息,真正负责和谈事议的官员,乃是郭开亲信,至于李牧,则将被即将到来的赵使取缔其和谈资格。”

    这是一个好消息。

    李牧再次被郭开无形中坑了一把。

    对于后者来说,他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想将李牧这个政敌,变着法的往死里搞而已。

    他乃是赵国丞相,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赵使到来,答应了秦使的要求,准备在潼水一带商议和谈之事。

    李牧一开始接到消息,还有些不敢相信。

    这赵使是假的吧?

    赵王居然会这么昏聩?

    让一个不知名的文弱书生,去与敌军成名已久的内史蒙毅,商谈有关两国之间的大事?

    当彻底确定了赵使的身份之后,李牧成功被气到吐血昏厥了。

    晕倒在地之前,只喃喃道:“郭开!狗贼!误国!误我!”

    可想而知,他对于郭开该是有多么的愤怒了。

    其实,在赵国所有的将领中,论心眼,只有庞煖能与郭开较量一下。

    只可惜前者早就死了很多年了。

    李牧晕厥,仿佛为围困函谷关的赵军掩盖上了一层阴霾。

    这几日,军心日益下降。

    赵国将领,也是人心惶惶。

    他们都不清楚,和谈到底能谈到什么地步。

    反正,函谷关,他们是决计拿不下了。

    白白浪费这么久的时间。

    六月初。

    夏日炎炎。

    秦赵两国之间,正是开始于潼水一带展开和谈。

    赵使也并非是酒囊饭袋,他这次来,也是带着为国争光的任务来的。

    首先,便提出了让秦国割让十五城为代价,才可让赵军撤出函谷关地界的提议,否则,那就没得谈,只能接着打。

    赵军将领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又觉得朝廷行了,相邦所派之人也并非是昏庸无能之辈啊!

    然而,人家秦使根本就不鸟赵使。

    一直是在拖着时间。

    数次面临赵使的逼问,蒙毅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并且,在和谈期间,后者还送给赵使不少的秦姬,皆是罕见美女。

    这让赵使很高兴,一来二去,渐渐地,他也不催了。

    和谈持续四五天左右的时间了,一直没个眉目,赵使不急,躺在床上静养身体的李牧也急了。

    离国日久,军心受损,再这样拖下去,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于是,他便让身边副将去潼水一带询问赵使和谈进度。

    得来的回答只有一个,“秦国都不急,我们为什么要急?你们是缺兵了,还是少粮了?”

    好吧。。。

    听到这个回答,李牧又晕过去了。

    咸阳方面,嬴渊已经将所有的粮草辎重,都悄悄转移在了前线。

    随后,从骊山大营、蓝田大营中,各抽调精兵五万,准备开拔函谷关。

    行军打仗,首先必要的条件,就是要保障后勤。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此理。

    为了将粮草悄无声息的运到前线,嬴渊动了很多手段,也耽误了较长时间,所以才会百般叮嘱蒙毅,一定要死死拖住赵使,而且还不能让他们看出任何端倪。

    大军出征之际,嬴渊向季末吩咐道:“告诉蒙毅,就说我们拒绝赵使的要求,同时,命令他们的将士迅速离开函谷关,不得踏入秦土半步,否则,后果自负。

    如若他们不肯,则在派遣一名使者,以最快速度,前往赵国邯郸,向赵王偃以及郭开,传达一句话。”

    “什么话?”季末感到好奇。

    嬴渊面色凝重,目露杀机,气壮山河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第一百二十八章 打他个天崩地裂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已经将丑话说到前面了,以后遭遇任何突发状况,都不要怪我事先没给你讲清楚。

    后来,嬴渊的这番话,被华夏人广泛应用于外交语言当中,每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大秦或者后世之华夏,就要开始对敌人动武了。

    由于这句话逐渐在未来被扩大影响,也被世人称之为宣战之前的警告。

    潼水。

    蒙毅接到冠军侯的指示后,开始与赵军进行新一轮的友好商谈。

    这一次。。。。

    两边差点没有打起来。

    部分人都已经打算拼命了。

    一开始,赵使听到蒙毅要主动商谈时,心中是十分高兴的。

    暗想他还是懂些规矩,不至于让自己这几日白等。

    可是,在会议中,蒙毅明确指出,大秦疆土,不容有失,别说十五座城池,哪怕是一步之地,都不可能割让给赵国,还对他们做出最后通告,三日之内,必须将函谷关四周将士全部撤出,然后退出秦境,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赵使听到这番话,神情异常古怪,脱口而出道:“蒙毅,你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你难道不清楚,我们赵国的军队,已经视函谷关为囊中之物了吗?一旦开战,你知道这意味这什么吗?”

    他很难理解,本来和谈进行的好好的,为什么秦国突然变得强硬起来?

    “贵使,稍安勿躁,总之,我大秦的意思,已经向你转达了,至于是战是和,全在你一念之间。”

    言尽,蒙毅缓缓闭上双眼,似在等待着他的答案。

    但是这件事情,他又不能独自做主。

    毕竟,赵军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才打到函谷关,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要就退兵?

    于国如何交代?

    于那些战死的英灵,又当如何交代?

    他冷哼一声,“既然如此,也请蒙兄稍安勿躁!此事,在下还需要与李牧将军商谈,等得出最终结论,再另行通知蒙兄,告辞!”

    语罢,拂袖而去。

    蒙毅也离开此间,准备返回住处。

    一日后。

    赵使来到兵营,见到了李牧。

    现如今,后者正躺在床上,身体抱恙,神志不清。

    “李牧将军老当益壮,怎会突然如此?”赵使大吃一惊。

    军中参将冷漠开口道:“军医说,元帅这是怒火攻心所致。”

    “怒火攻心?”

    赵使皱皱眉头,“我军胜利在望,李老将军何来的怒火?”

    “混账东西!”

    突然,有名身材粗狂,嗓音浑厚的将领开口,走向赵使身前,一把抓住他的衣袖,将他高高举起,怒声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卖国贼,才使元帅急火攻心,昏迷至今!”

    “你。。你。。。”

    赵使双脚离地,浑身发颤,心生惊惧,“你。。。你要做什么?我。。我可是相邦身边亲信。。你。。。”

    “做什么?杀你!”那名将领听到他谈及郭开,心中更是气急,竟然将他重重抛出营帐之外。

    赵使猛然跌落在地面,五脏六腑似乎都微微颤动了一番,他连忙起身,指着那名将领,大声道:“你敢杀我?你不要命了!”

    那将领作势拔出腰间长剑,赵使见状,顿时吓了一个激灵。

    身旁有其余将领连忙劝阻道:“他是代表我赵国的使节,不能死在这里!”

    “教训教训就得了,一旦杀了他,事情可就大了!”

    “你还留在这里作甚?还不快跑?”

    闻声,赵使看到那将领凶神恶煞的眼神,顿时扭头便跑,一刻也未在军营中逗留。

    待走远了以后,他向身边的人说道:“我们回邯郸,向王上汇报,就说,和谈破裂,皆因李牧麾下一众将领不知配合,有不臣之心!”

    他咬了咬牙,骑上一匹快马,便彻底离开函谷关地界,奔往邯郸。

    打更人一直将他密切监视着,在他离开之后,便将此事汇报给了蒙毅。

    后者闻声一笑,连忙派人去向冠军侯报信。

    此时,嬴渊还在行军途中。

    李通作为副将,跟随他出征。

    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算快,因为还要等待蒙毅那边传来消息。

    午时,将士们用餐之际,李通问向嬴渊,“侯爷,倘若赵军答应退兵,我们岂不是没仗可打了?”

    闻声,后者嘴角微微上扬,莞尔笑道:“怎么着?就这么喜欢打仗?”

    李通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道:“这不是闲了也有些时日了,手脚有些痒痒了。”

    “那。。。本侯陪你练几招?”

    “可别。。。您当末将放了个屁。”

    顿时,嬴渊接连大笑两声,随后心怀忧虑的长吁短叹道:“李通,你要记住,本侯一直是将你当做统帅一样培养的,而并非像季末一样,是上阵杀敌的将军。

    对于统战者来说,不战而屈之之兵,才为上上之策,打仗总是要死人的,我们的将士,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死在这场战役里,多是是有些委屈了。

    今后切记,万不可好战,好战者必亡的道理,你要时刻铭记于心。”

    闻声,李通郑重其事道:“末将记住了,侯爷的敦敦教诲,末将一直是牢记于心,不敢有丝毫忘却。”

    嬴渊满意的点了点头,“放心吧,要是敌军不撤,不光有仗要打,而且,势必还是一场血战!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他一个惊天动地、天崩地裂!最好能将李牧老儿,永远留在函谷关!”

    他看着眼前的地图,一手紧握成拳,重重砸在了函谷关的位置。

    与此同时,蒙毅的消息也已经传来。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居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赵使居然跑了!

    “事已至此,只怕李牧军多半是不会撤出函谷关了,既然如此,那便加快全军速度,本侯率领三万精骑,先行一步,你在后方压阵,最多六日,必须抵制函谷关外。”

    嬴渊下达命令,李通无敢不从。

    其实,对于前者而言,也想将此仗打响,毕竟,他很久之前,就想杀了李牧了。

    为保万全,他还特意命打更人向函谷关内传去消息,打算里应外合,夹击赵军。

    攻守双方,是该换换角色了。

    两日后。

    赵军已经得知秦军突然逼来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惶惶。

    而就在这时,李牧醒来了。

    “我昏迷了多久?”

    “元帅,快半月有余了。”

    “和谈事议如何?”

    “使节。。。使节见秦军杀来,跑了。”

    他们不敢将实情告知李牧。

    其实,他们多半也在怀疑,使者早就得知了秦军要支援函谷关的事情,怕被战火波及,所以才跑了。

    “跑了?”李牧不敢置信。

    堂堂的一国使节,听闻敌军来袭,居然跑了?

    这一刻,李牧真有一种要骂娘的冲动了。

    和谈没谈好,还让秦军有了缓和之机。

    眼下,拿下函谷关,是不可能了。

    想到此事,他剧烈咳嗽几声,竟有淤血咳出。

    众将士见状,纷纷走上前去,对他嘘寒问暖。

    甚至有人又去请军医了。

    李牧摆了摆手,“老毛病了,各位不必忧虑,还是先说说目前的情况吧。”

    “秦军在和谈之际,派出援军,支援函谷关,此番领军的乃是冠军侯嬴渊,总计十万兵力。”有将士向他做了简短汇报。

    李牧垂头丧气的摇了摇头,“不愧是杀了庞煖兄的少年英才,命令全军。。。撤出函谷关。”

    他纠结了很久,费了很大的力气,几乎是在咬牙切齿的状态下才做出这个决定。

    “元帅。。。”

    将士们不敢置信,这样的命令,居然是从李牧将军的口中说出来的。

    攻了函谷关这么久,三十万大军死伤数万,难道,就此算了?

    “元帅,即使这个嬴渊率领十万大军,配合函谷关守军,才不过二十余万而已,与我军旗鼓相当,即使短时间内拿不下函谷关,也不至于此刻退兵吧?”

    有赵将做出分析。

    他们实在是不愿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战争局面。

    “报!急报!急报!”

    这时,营帐外传来斥候的声音。

    李牧坐在床榻之上,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有名将领,让那名斥候进了营帐。

    然后,众人便听到了一则很不友善的讯息:

    “函谷关内,分兵三万,驻扎在了山道之中。”

    这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按照原来路线,撤出函谷关外了。

    而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之外,也就是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