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

第144章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第144章

小说: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一切发生的很突然。

    四月初。

    嬴渊与卫庄交锋不下十余次,基本都以秦军的胜利而告终。

    最终,在防线全线崩塌的情况下,平阳关内的韩军选择突围,与卫庄部汇合,正式宣告撤退,耗费数日,抵达沁水一带,重新摆开防御阵势,准备时刻面临秦军冲锋。

    平阳关一战,在后世当中并无明确记载,似乎韩军稀里糊涂的就撤退了。

    沁水一带易守难攻,乃是三大山脉汇集之地,绵延起伏的大山极容易设下埋伏,嬴渊没有急于一时的向卫庄发动攻击,而是派遣使者,打算与他在两军大营的中间地区,见上一面。

    美名其曰,叙叙旧情。

    “大将军,这必然是秦军奸计,要是您去了,他万一向您动手。。。那该如何是好?”

    有一名韩军将领忍不住叮嘱正在陷入沉思当中的卫庄。

    其实后者心中也清楚,不过,那名秦使也说了,嬴渊只会带一万人随从,希望他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卫庄就明白了,嬴渊是想效仿先贤,打一场堂堂正正之战,此战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尔虞我诈,乃是真正意义上的君子之战。

    其实这种战役,在春秋时间,是比较常见的。

    甚至敌我双方战过之后,还会象征意义上的给对方一些粮草和救人所用的草药等等。

    而嬴渊不仅是想打一场君子之战,更重要的,他是想借助这场战役,彻底打垮韩军士气。

    连公平竞争的君子之战都败了,韩军将士心中岂能不会多想?

    卫庄自然是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那就是要赴约。

    倘若此战他要是胜了,好处也是无穷的。

    嬴渊定好的地点,卫庄约好的时间。

    前者在那片中间地带,以最快的时间,命人建造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简易凉亭。

    上书‘君子亭’三字。

    四月底。

    二人于亭中相见。

    只有他们二人,也并未携带任何兵刃。

    目光对视在一起之时,二人竟然各自大笑起来,令身后双方将士感到疑惑。

    二人坐下。

    面前摆着酒菜。

    这是嬴渊提前准备好的。

    没有下毒。

    卫庄也无惧,他相信嬴渊的品格。

    “敌我双方主帅会见,这应该是古往今来头一遭的事情了。”

    嬴渊微笑着为他倒酒。

    卫庄轻轻作揖回礼,询问道:“今日此来,不光是为了赴君子之战,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当面请教冠军侯。”

    嬴渊道:“有话但讲无妨,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闲聊。”

    卫庄眉头微皱,道:“韩非究竟是怎么死的?”

    这个问题,在他的意料之内。

    不得不说,韩非的人格魅力,是他见到的人当中,仅次于嬴政的存在。

    能让鬼谷弟子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这本身就是一个本事,要不然的话,卫庄也不至于继续担任韩国大将军一个职位,这本就不是他想做的事情。

    嬴渊没有故意欺瞒他,不假思索的直言说道:“死于六魂恐咒,阴阳家所为,不过,真正杀死他的人,乃是天地大势。”

    卫庄的神情微微有些变化,开始沉默起来。

    嬴渊自顾自地喝酒。

    过了片刻,只见对方淡淡开口道:“其实在他赶往咸阳城的那一刻,我就已经知道,等待他的,究竟会是怎样的结局。

    你们秦国也终于不再藏着掖着,开始露出自己的獠牙,准备侵吞天下。”

    “秦国从来没有藏着掖着什么。”

    顿了顿,嬴渊开口道:“你认为,你们韩国会赢吗?”

    闻声,卫庄摇了摇头,“很难,不过我会试一试,此战,不是为了我,更不是为了韩国,而是为了韩非。”

    “我第一次去新郑的时候,与你一战,至今仍历历在目,离开之时,你与韩非似乎就讨论过我,时过境迁,以往的事情,只能用来回忆了,故人已逝,岁月悠悠,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嬴渊唉声一叹。

    这一叹,也是为了韩非。

    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让韩非死,只因为对方活在这个世上,会对后世天下的帮助很大。

    但是对方宁死不愿投靠秦国,嬴渊从内心当中,也只能选择他死了。

    “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想杀了你,但是韩非不愿。”

    为何不愿,卫庄也没说出理由,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

    二人谈了很多往事,涉及到了很多人,但从头到尾,没有讨论这场君子之战,最终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大日即将没落山头当中,天际处一片猩红,像是被血染了一般。

    嬴渊抬头看看时辰,伸了伸一个懒腰,轻笑一声,道:“时间不早了。”

    卫庄点点头,“确实不早了。”

    二人相互对视一眼。

    而后离开凉亭。

    他们未在扭头看过对方一眼。

    身前的将士,像是得到了什么命令一样,拼尽全力的冲向对方。

    刹那间,双方将士惨烈厮杀在一起,喊打喊杀声震天动地,没过一会儿,鲜血便染红了天地。

    人仰马翻的状况不时发生。

    即使如此,嬴渊与卫庄二人依旧淡定如常,连转身看一眼都不曾看,只是径直向前走着。

    至于身后的战争局势,有多么恶化与残酷,似乎都与他们二人无关了。

    这好像是再说,他们与曾经彻底告别,分道扬镳,从此刻开始,他们就将是不死不休的敌人了。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第二百四十五章 再见燕丹

    这场君子之战,双方伤亡谓之惨烈。

    最终以秦军险胜的局面而告终。

    卫庄出动了韩军最为精锐的甲士,然而嬴渊只是让一支普通的秦军出战而已。

    如果是换做他曾经在陇西创造的重甲铁骑,那么,韩军必然一触即溃。

    可惜,现如今陇西与北地二郡的骑兵将士们,在吕不韦死时,都已经融合到三大营当中了,他们再也不是以一支独立的队伍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

    而且,亲自将这支队伍拆散的人,还是嬴渊。

    当初他只有这么做,才能让嬴政更为放心。

    现在想想,不由得有些后悔,所以青龙与白虎去陇西和北地,乃是有着大谋。

    五月中旬左右,王翦率军攻打韩城鲁阳、昆阳等,大有直逼新郑之势。

    但是费劲功夫夺下的城镇,还不足三日,就被敌军再次攻下。

    在敌军攻城期间,王翦北上南梁,途径平顶山脉,占据敌军交通要塞,就此安营扎寨,以待后续。

    而血衣侯军队有放弃南梁城的想法,打算避秦军锋芒,在阳翟一带布防,准备依托有利地形,与秦军两两相望。

    次日。

    魏庸拿下鲁阳等城,打算迂回王翦部身后,形成扩散包围之势,不幸被王贲率军阻击,伤亡惨重。

    燕丹率领十万大军,从荥阳西进至高都一带,准备随时驰援卫庄部。

    主帐内。

    嬴渊等诸位将士,正在分析当前局势。

    前者大呼精彩,“现在整个韩国半壁江山,以及我秦国边境一带,基本都闹翻天了,谁也不知道该打谁,怎么个打法,当真是有趣至极!

    这等乱战,百年不出,韩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我军在高都、葵城一带,彻底击溃卫庄部主力,韩国也就气数将尽!”

    他的内心中,有了一个极其强烈的感觉,他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决战即将会在野王城一带展开。

    当初的君子之战,其实就是想搞清楚,韩军与秦军之间的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只有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他也料定,卫庄一定会出动目前他麾下率领的最为精锐的军队应战。

    所以,嬴渊并没有让精锐甲士出动,而是选择了一支曾经毫无战绩的普通军队应战。

    此战过后,他对韩军的表现大失所望,认为时机已至。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兵法、诡计、布防,都将是以卵击石而已。

    翌日,嬴渊亲自率领大军兵进三大山脉,遭遇伏击,有所损失,持续前行,最终在一片茂密森林当中,与敌军展开惨烈厮杀。

    韩军败退,士气大跌。

    嬴渊乘胜追击,过少水,行进至刑丘一带。

    他与王翦部合军之势,已经呈现出不可抵挡的趋势。

    而也就在此处,与敌军对阵之时,嬴渊看到了燕丹。

    其实,前者早先就接到消息,此次燕国援军领兵人物乃是后者,不过,前者不肯相信,现在看来,也不得不信了。

    二人在两军阵前的中间地带会面。

    嬴渊未带任何人,只牢牢握紧着手中的大戟。

    而燕丹则让荆轲跟随在身后,若是无他在,燕丹是不敢就这样与嬴渊面对面接触的。

    “万万没有想到啊,我们再一次见面,居然是在这种情势之下。”

    燕丹率先开口,他盘腿坐在地面,取来了身上的一壶酒,为嬴渊倒了一杯。

    后者将大戟深深插入在地面,一时间,地面居然呈现出龟裂的状态。

    这种惊人的力道,让燕丹心头一跳,即使是荆轲,也感觉自己正在面临着巨大压力。

    倘若是单打独斗,他倒是无惧嬴渊,只是,万一对方的目标是燕丹呢?

    二人只见嬴渊缓缓坐在地面,听其轻笑一声,开口道:“说实话,我与兄长这一生,都因认识你这个伪君子而感到耻辱。”

    闻声,燕丹并不恼怒,接连大笑起来,“你又能好到哪里去?说到底,你也是一个不敢久居人下的枭雄,你与嬴政闹翻,指日可待!”

    为了对付嬴姓兄弟二人,他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二人生活习惯开始逐步分析,最终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作为昔日的朋友,你其实不应该来到此处,你应该很清楚,此次战役,我们秦国势必要灭韩国!”

    嬴渊正式说出一句警告。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你要是和你的军队继续留在韩国的土地之上,那么最终等待的命运,只能是被秦军全面击溃。

    “我若来了,韩国还有得救,我若是不来,韩国就彻底没救了。”燕丹面无表情道。

    他们这一次相见,在绝大程度上,都算得上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你来不来,都无法抵挡天地大势!”

    嬴渊依偎在大戟身上,笑着说道:“遥想我们儿时,时常遇到赵国王公子弟的欺凌,那个时候,为了不怕受到欺负,我们只能抱成一团。

    在那时,我们便说过,要是有朝一日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必然极力促成两国友好,但是这才过去多久,便已经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说实话,我至今都不敢相信,当初来到你们蓟城,你会设下埋伏杀我。”

    燕丹直言道:“你我无需去念旧情,就说当下,平生我们皆有大志,企图一统天下,在此等形势之下,已然使你我无法做成兄弟了。

    当日未能杀你,乃我生平一大憾事,不过,你心里应该也清楚,倘若你有这么样的一个机会,你也不会放过我!”

    他说的没错。

    他们都是当世枭雄,走到今日这一步,都不容易。

    嬴渊已经成为仅次于嬴政的存在,而燕丹也成为了燕国名副其实的操控者。

    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去打拼,为自己的家国去奋斗,为这座天下日后究竟谁属而不惜豁出性命!

    他们的谈话也到此为止。

    与卫庄,或许嬴渊还能产生共鸣,但是与燕丹,他实在是没有兴趣深谈下去。

    燕丹一直以枭雄自居,然而在嬴渊眼里看来,那是高估他了。

    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偶尔会意气用事的伪君子而已。

    当离开时,嬴渊深深看了一眼荆轲,这一幕,自然也被燕丹看在眼中。

    后者一言不发,带着荆轲离开此处。

    两军并未交战。

    他们都很清楚,现在都不是要决胜的时刻。

    回到大营当中,嬴渊便与蒙恬等人制作下一步作战计划。

    “燕丹驻扎在怀城一带,而卫庄的军队则驻扎在了向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彼此间也是进退有度,倘若我军冒进,必然会遭遇敌军的疯狂反扑。

    他们很清楚,明面上与我军展开战斗,并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只是他们这样的做法,由于战线过长的缘故,极容易造成首尾不可兼顾的现象。”

    季末根据当前掌握的消息,做出了合理分析。

    蒙恬附和道:“他们这般布防,其实和血衣侯的打法有些类似,无不是想依托本土地形优势,准备与我们展开一场长期且又持久的战争。

    眼下我们的战线越拉越长,极容易造成补给不足的现象,他们只要能够节节抗争我等,必然会使我军逐渐面临兵败之现象。”

    李通道:“如果实在不行,就干脆果断撤出这个战圈,全面向王翦老将军那里靠拢,先灭了血衣侯或者魏庸的军队再说。”

    “援助韩国的两国联军,我们最好不要做什么打算,不然的话,只怕会让两国全面参与战争。”

    季末是在提醒他们。

    眼下魏燕两国之间,并没有动用全部的实力。

    他们也在观望,是否彻底投入战争,援助韩国,抵御秦军入侵。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第二百四十六章 谍报之争

    嬴渊依然保持沉默,听着眼前不少将士的高谈阔论,他觉得都很有道理。

    尤其是蒙恬的发言更为引人拍手称赞,“其实,现在的问题也很简单,我们现在所要考虑的,就是究竟要不要选择和怀、向二城的敌军开战。

    这场战争一旦打起来,我们又该用以怎样的战术,将伤亡降到最低的情况下,还能不影响战争胜利的成果。”

    秦军自信满满,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即使分兵作战,他们也没有理由会输。

    这场战争最不好的结果,只怕也是以平局收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