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

第66章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66章

小说: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评人:周一鸣”

    “主旋律上,依旧保持着和《地雷战》一样的又红又专水准,其旋律基调直接与《我的祖国和我》比肩而立,可以预料这两部片子的密钥将会获得延长的待遇。这位年轻导演对游击抗战知识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所以才在镜头呈现上游刃有余。

    ——《南方夏天》特约撰稿人:吴天一”

    “我就说个细节的吧,小破站上流传的老松木炮视频就不谈了,就说中间地道图纸的那几个镜头,两张图纸严谨的一目了然。

    ——影评人:文九华”

    早上起来在后海街边吃云吞面的李南池,顺手在店面的架子上拿出报纸,边吃边看。

    这些影评吹的风向是可喜的,看得李南池胃口大开,一碗云吞,三口下肚。

    吃完抹抹嘴,连着一点葱花汤,稀里哗啦的全灌进肚里,痛快!

    李南池抬手叫店里面往来忙碌的店主结账时,坐在旁边的一个食客大爷,突然开口说:

    “嘿,小伙子,大爷我瞅你咋感觉有点熟悉呢?”

 第127章 论李导的演员修养

    食客大爷一身晨练装备,精神矍铄,眼睛里透着精神,就瞅着李南池看。

    “小伙子,大爷我问你话呢?我感觉你很脸熟嘛。”

    年纪大嗓门却不小,一下吸引来不少目光。

    这仔细一看,就有人想起来了。

    “你你你不是《地雷战》里面的那个谁?”

    一个年轻食客突然蚱蜢的说道,“你是池大!真的是池大啊!我昨晚还看了《地道战》!”

    我去,被认出来了,李南池心里一嘀咕,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块钱,放在碗边,叫了一声:“老板,钱不用找了,走了!”

    拍完钱就风紧扯乎,往回溜的路上,李南池在反省自己的做法,自己也是围脖粉丝前不久破千万的人物,这连续两部电影都参演了主角,不被人认出来才怪。

    李南池摸了摸下巴,看来自己这张脸还是挺吃香的嘛。

    啧啧!

    回到天空制噪,卧槽,里面门开了!

    “哈喽!我就知道昨晚你在这里。”

    姜苗苗从门口探出头,手上拎着“涪绒芝”汤包,言笑晏晏的打着招呼。

    李南池揉了揉肚子,“我刚吃完云吞回来。”

    “啊?还是晚了,这扑街的二环公路,涪绒芝排队也要好多时间。”姜苗苗脸上的神情一暗。

    李南池从姜苗苗手里接过包装盒,“我刚才跑着回来的,消化掉了不少,现在还能吃。”

    “你吃完了就别剧烈运动,对胃不好。呐,恭喜《地道战》要大卖喽,以后真要叫你一声李大导演了。”

    “李大导演,听起来还不错。咦?什么味儿。”

    姜苗苗皱了皱鼻子,“能有什么味儿?汤包味儿呗。”

    李南池摇头,“不是,你身上的味道,闻起来好像跟平时有点不一样。”

    姜苗苗脸色微红,“我洗澡的时候换了一款焕白身体乳,除了蕴含不少养肤美白的成分,好像还带有一些甜甜的果香。艾?从你第三者视角评价评价?这可是从伊比利亚进口回来的,花了我很多银子呢。”

    说这,姜苗苗将胳膊扬起来怼在李南池面前,淡雅的香气轻飘飘的撞进鼻腔中。

    李南池眼睛有些晃,姜苗苗本来就很肤白,这会儿可能是心理作用的原因,更有种白皙柔软的细腻感觉,就像手中拎着的白皮包子。

    “哎哎哎,住嘴住嘴,看就看,下什么口啊你!”

    作为京影的得意门生,试验厂虽然没搭《地道战》这趟车,但在这个公映后造势的时候,依旧给予了不少支持,李南池如今可是成为在学校在校生招牌的。

    京圈里一些文化人、京城编剧工会都在发声,京影也发挥了它的特长,随便一号召,围绕《地道战》的座谈会便一波一波的召开,各种声音如雨后竹笋冒了出来:

    “从《地道战》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部反映冀中抗日根据地抗战历史的作品。”

    “毋庸置疑的,李南池是一位擅长依照抗战历史重塑抗战故事的人,从观众的反应来看,他的重塑是成功的,我们分析这种成功的原因,与其说这位年轻人对抗战历史熟悉,不如说这个年轻的头脑善于在干枯的历史中寻找幽默、热血和严谨之间的平衡”

    编剧工会的一些人对《地道战》里面的台词风格进行了研析:

    “《地道战》里面的日式中文设计别具一格,有多少人看完片子后,脑子里萦绕着那一句“悄悄的进军,打枪的不要”?可以预料到,这种日式中文设计将会引领接下来抗战剧的台词风。这种台风自带幽默、便于理解”

    另一部分编剧则将分析的重点放在片子里的角色上:

    “高传宝的人物性格相比赵虎其实是一以贯之的,两个人都是机智勇敢的担当人设,不过,相比赵虎,高传宝的形象更体现了一种成长过程,从藏身洞到地道、再到组织地道战,高传宝是一直在进步的。

    林霞嫂的人设就是高家庄民兵领导团队中,给高传宝拉拉袖子、以免其冲动做出决定的形象,作用其实就相当于政委,那么林霞嫂说白了就是一女政委!这个结论一出来,突然发现,目前的抗战剧中,其实还没有女政委形象!这会不会是抗战剧今后的另一个亮点?

    其实,《地雷战》和《地道战》这两个剧本,对于新人学习而言是不友善的,两剧本采用的都是角色群体构象的手法,这种扁平化的人物处理让主副角色都显得十分生动,不过需要塑造的角色很多,对于新人而言很难把握主次之间的笔墨平衡”

    除此以外,抛开导演、剧本、台词、编剧之外的种种,还有一批人将目光放在了李南池这个连续创造奇迹的年轻人身上,关注的则是这个年轻人被讨论声所忽视的演员身份。

    一篇《论李导的演员修养》的文章开始流传。

    “在所有人将关注的目光放在李南池的导演形象上时,我想重点提一提他的演员角色,无论是之前《地雷战》里面的赵虎,还是《地道战》里面的高传宝,主角人设睿智、智勇,两个主角形象都是讨喜的。

    或许,现在李南池的导演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可还有人注意到,李南池还是一位京影表演专业的科班学生。由于这两部电影都是群体构像,集体力量的智慧展现掩盖了主角个人力量的呈现,所以赵虎和高传宝这两个男主角,都没有我们平常所看影片中主角一人力量打遍整部剧的主角光环感。

    由此,大家对于这两个主角形象也就没有一些大片中那种极度深刻的光环感觉,所以对于李南池这位年轻人的演技讨论风平浪静。或者说,对李南池这位年轻人的讨论身份,导演是大于演员身份的。

    在这里,现在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李南池这位年轻人在两部电影中的表演表现。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两部电影的动作指导全部由李南池亲自担任,因此这位年轻人对表演动作上理解上是独到的。反映在高传武和赵虎这两个角色表演上,李南池将角色的领队担当都展现了出来”

    这篇小文章叨叨的一段又一段,洋洋洒洒的出现在网上。

    看到这篇吹捧文,李南池脸都羞耻的红了。

    他问了红星厂以及身边人,都摇头没人去花钱买通稿,也就是说,这不知是谁自发写文来夸赞自己的。

    这就很让人心情愉快了。

    心情愉快之下,为了弥补一下心中的羞耻,李南池新建了一个马甲号,登上以自己名字为名的“李南池吧”。

    既然有人开了头,李南池决定给自己写了一篇吹捧文挂上去。

    人长大了,总要学会给自己建夸夸楼嘛。

 第128章 水吧夸自己编剧座谈会

    “李南池吧”这个同名吧是自己京城粉丝后援群建立起来的,除了这个贴吧外,还有一些“水池吧”、“池大吧”等衍生吧,不过没有同名吧那么有活跃度。

    每天这个同名吧里面,进来水吧打卡的平均就有五十万之多。

    李南池换了一个叫做“不会真有人以为我叫李南池吧”的长号马甲,登入这个同名群,吧里面,最新的热帖就是《论李导的演员修养》的节选。

    跟帖评论的人不少,李南池翻看了一下之后,然后打开文档,揉了揉脸压制了一下羞耻心,起名“最正经抗战剧主角标杆诞生了!”

    看着这个名字,忽然觉得“标杆”还差点意思。

    于是,李南池又在前面加了“史上”两个字,变成了:《史上最正经抗战剧主角标杆诞生了》

    【看完《地道战》后我有话要说,在这个看脸的世界,男星成功出道首先要过颜值关,当然一些个例除外,个例不具备普遍性。

    那么,其实《论李导的演员修养》这篇文章中,还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点:李南池的颜值不香么?能演得一身正气,首先长相就得合格不是?那么,可以得到第一个结论:李南池好帅的!

    除了帅,其次就是看气质。

    李南池在两部电影中所展现的主角气质是勇敢、正气、磊落总之,李南池饰演角色闪光点是一切代表正义的,他饰演的英雄形象是成功的。

    所以,以后抗战剧要成功,怎么办?首要的选角就要向池大看齐,李南池成功塑造的两个抗战主角形象,就给往后抗战剧树立了一个选角标杆】

    这个评论码字过程,李南池是一气呵成的。

    等刚才这股子自夸的心气儿一过,睁眼从头到尾一看,草,写的啥玩意儿,看不下去了。

    眼睛一捂,李南池点击了“发表”按钮。

    随着这篇帖子发表出去后,同名吧里面一股“邪风”开始吹起。

    本来的同名吧,因为偶像李南池在现实中比较低调,没有商演、也没有节目,所以吧内粉丝谈论的都是池大拍摄的电影、画的漫画、写的歌啊之类的东西。就算是谈论自家偶像本身,还是挺含蓄的。

    像《史上最正经抗战剧主角标杆诞生了》这样,直接脸皮厚着直吹李南池脸帅气质好的,还是头一遭。

    “你在干什么?笑得跟偷了鸡一样。”姜苗苗从外面拿了一个u盘走了进来。

    “没什么,我看了看网上的电影评论。”自己吹嘘自己、自建夸夸楼这件事是不能说的,不然形象管理全毁。

    “别合上电脑了,刚送来的三毛动画u盘,这是按照你要求,修缮过后的。”

    李南池接过u盘插上,点了开来,这是加上了配音和背景音的。

    动画以记忆中的06央视动画为制作基准,但内容并不一致。06央视动画版直接是从三毛进城后找爸爸的漫画情节改编过来的。而李南池制作的动画是从农村开始到城市,再到参军后种种,从前到后的全景展现出来,这是一个大工程,所以他让红星厂的动画制作组分成一季一季的慢慢做,一季二十五集。

    看完之后,李南池说,“挺好,过两天有时间我去弄一个三毛的主题曲出来。”

    姜苗苗往旁边一倚,“就是觉得这样的动画太过悲情,制作组的几个女孩子自己都看哭了,三毛的命运也太苦了。漫画连载结束的时候,很多漫迷留言要我给三毛补一个好归宿。要不再制作动画的时候,最后给三毛一个温暖的居所吧?”

    “悲情才深刻,三毛的故事反应的是抗战后解放前的社会底层儿童现实,不改是对历史的尊重。”

    “行行行,我说不过你。还有一件事儿,红星厂收到了一份邀请,京城编剧工会后天要召开一个座谈会,举办地就在文学院报告厅,想邀请你给一些年轻编剧讲讲心得。”

    李南池眉头一挑,“那不就是我的专场座谈会么?”

    “嗯,你也可以这么理解,你要去,我让公司那边给回复。”

    “去,母校邀请,这能不去么?对了,公司的新地方物色得怎么样了?”

    “三环内要找百亩的地方,有些困难,我们还在物色中。”

    十月四号,黄金周的第四天。

    校文学院报告厅,京城编剧座谈会上。

    年轻的面孔一大堆,院里的学生就占了一大半。

    真要让一群中年编辑坐下来听自己这个绒毛小伙侃侃而谈,估计人家也不愿意。这样也好,年轻面孔多,座谈会的气氛也没那么严肃,大家有什么问什么。

    一个年轻编剧就站起来问: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你的剧本是基于地方抗战故事的创作,但在台词设计中却没有用方言,对此,李导你对剧本方言化有什么看法?”

    年轻编剧有此问,是因为今年收拾平均收视率有19的两部挺火电视剧,都是京片儿口味,这带起了对剧本方言化的一些讨论。

    前段时间,李南池也看到了一些文艺周刊上关于剧本方言化的讨论,此刻捏起话筒就谈起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国家纵横辽阔,隔山不同音的现象很普遍,在以前,一条浩荡长江,直接划出了南北剧之分,两边的剧风格很大,各自不对味儿。后面普通话在影视创作中大行其道,才将这种阻隔给慢慢抹掉。

    你说的今年这两部京片儿台词口味的电视剧播得挺火,于是就出现了不少方言化的剧,其中以东北嘎啦子味儿最活跃,

    但我不认为这会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我们剧本初创者没必要在这上面过分投入精力,口音的问题在剧本创作中过分注重的话,那么无疑就是自己为剧的受众制造了人为隔阂。

    就拿我自己举例,我的两部作品,《地雷战》发生在胶东海阳,《地道战》发生在冀中冉庄,都是真实反映那个峥嵘时代的土著军民抗战故事,但编写台词以及后期录音的时候,我全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因为这样,底下的观众在观影时就毫无理解上的压力。

    那么,这种超脱地域束缚的台词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就举一个最新的例子。

    正在播映的《大浪淘沙》这部电影关注的是改革开放后秦家村的村民大规模下海的故事,故事是以小见大、现实立意也很深,可是为什么现在网上出现的评论两级分化?一部分声音认为很专业,另一部分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